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尚在三亚的时候曾经专门抽时间研读过海汉的发家史,他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程度要比待在大明国内的同行们深入得多,知道海汉对外的军事手段仅仅只是打击对手、攻占地盘的工具而已,而真正将这些抢下来的土地变为己有的过程,则主要是通过源源不断的移民迁徙活动来完成。将原住民迁走,从外地迁来人口,然后在当地建立统治机构,这几乎是海汉在每一处海外殖民地都会使用的招数。
而这套措施的效果当然也显而易见,海汉数年来在沿海各地占领的诸多地区,可没听说哪处出现过大的反复。海汉新近在辽东占领的地盘,以及之后要准备兴兵拿下的金州南部地区,显然也是打算要依循旧例来操作。
刘尚亲身体验过海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海上运输能力,对于短期内向旅顺输送数以千计的人口这样的计划并不会感到太惊讶。他认为只要海汉愿意,即便在登莱地区搜刮几万人口强行迁到辽东也是能办到的。当然了,这样做可能会造成登莱大乱,那肯定不是需要山东保持安宁的海汉愿意看到的景象。
海汉高层对旅顺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刘尚暂时还推测不出来,但就凭旅顺口这个天然良港,刘尚认为未来将此地建成一处商业港或是军港都不在话下。他前日登陆的时候便仔细观察过旅顺港的状况,这处港湾的地理条件远胜海汉在山东、浙江等地经营的港口,留在后金手中的确是暴殄天物,如今被海汉占下来,才是真正发挥此地作用的时候了。当然,一切的一切,都要等此地有了足够的劳动力之后才能开始实施。
民政和海运部门的效率比刘尚想象的更高,两日之后,第一批来自山东方向的移民便乘船抵达了旅顺港。这七百余名移民分乘四艘移民船,另外还有运送物资、粮食的四艘愚公级货船和一艘探索级战船同行。
刘尚和覃韦虽然并不是民政部门的人,但他们的宣传特长也正需要在这种时候派上用场。刘尚在海南岛的时候就与移民打过许多交道,后来被调来山东也同样如此,新移民甫抵辽东,这宣传组织的工作自然也再一次地交到了他的手中。
好在这些移民来辽东之前便已在海汉移民营中待过一些时日,接受过相关的宣传教育,也提前告知了他们目的地的状况,因而刘尚肩上的担子也就轻了很多,不用再多费唇舌向这些移民解释为何会被送来这里定居了。
这些被送来辽东的移民其实只有大约一半是真正的山东人,另外一半中有一部分是在浙江和江苏招募的移民,而剩下的一部分就全是辽东出身的人员了。这些辽东汉人几乎都是在后金入侵期间渡海逃往南方,期间通过各种渠道投靠到海汉旗下。而海汉要在辽东半岛建设殖民区,自然需要挑选一批熟悉当地状况的移民作为主心骨。
为了解决移民们对重返辽东这个安排的安全疑虑,针对他们的宣传内容也特别添加了一项,就是对目前镇守旅顺的主力部队特战营的光辉战绩进行科普,特别是去年在这里重创后金守军的战役更是重中之重,让民众知道在此地护卫他们的军队是海汉实力最强的王牌军,以此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不过旅顺堡的驻军营房都还没有建完,这些新移民自然也没有现成的居所,只能先在搭建的帐篷里住下来,然后再由官方组织起来建造房舍。旅顺堡附近便有大片山林,在旅顺堡外搭建的几处砖窑也已经开工数日,建房所需的材料完全不是问题,就等着这些劳动力到位了。
当然了,目前所有的建设规划都还只是那些横平竖直钉在雪地中的小木桩,要将旅顺堡外变成生机勃勃的滨海小镇,至少也还得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实现。
由军方管理的地区,对于工程安排从来都不会拖泥带水。就在移民们抵达旅顺的第二天,工程人员便组织他们在旅顺堡外规划好的地区开始施工。尽管这些移民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学过木匠或者泥水匠,但要让他们充当劳动力挖土方搬运建筑材料倒不会存在什么技术上的困难。
尽管天上还是时不时地会飘落雪花,但兴建居住区的工程还是在官方的组织下迅速开展起来,老弱妇孺被分配到后勤部门去帮忙,而十五至五十岁的男子则全部安排到工地上参加劳作。当然他们所付出的劳动也并非全无回报,事实上作为辽东殖民地首批开拓者来到这里的移民,官方给予了他们极为丰厚的承诺,除了立刻获得海汉国国籍之外,还将按劳动力人头获得每人五十亩田地。即便是那些没有壮劳力的家庭,也将会给予每户不低于三十亩的土地,作为他们今后维生所需。这对于因为贫困潦倒才投靠了海汉的移民们来说,实在是很难抵抗的诱惑。
在首批移民抵达旅顺四天后,第二批五百余名移民也乘船到来。这批人同样是来自山东,只是考虑到海上运力和旅顺这边的安置能力,所以才分作两批运送过来。而这批人的到来让本地终于可以腾出一部分劳动力,开始为旅顺堡里的驻军部队修建营房。
但这一千余名移民的到来,仅仅只是接下来本地人口数目暴涨的一个开始而已。一月三十日,从皮岛送来的一千五百名汉人移民也顺利抵达了旅顺港,由目前皮岛的二把手,大明参将沈志祥亲自带队护送过来。
要说起来沈志祥可算是海汉的熟人了,从前年海汉与皮岛方面议定合作之后,沈志祥便作为皮岛的代表进驻到芝罘岛基地,与海汉驻军高层的关系也十分熟悉,前年冬天甚至跟随南下越冬的北方舰队一起去了浙江舟山,并在那里接受了一个冬季的军事培训。
沈志祥在舟山见识了海汉海军北方舰队和东海舰队的规模,以及在江浙一带的影响力之后,便很快成为了海汉的忠实拥趸。如果不是海汉军方要求皮岛保留大明的编制以便行事,沈志祥很可能会主动策反他叔父沈世魁,或者弃了自己的军职直接投奔海汉。
海汉在辽东的战绩,最后都是送给皮岛,由沈氏叔侄向大明朝廷报功。而前前后后送到山东都司的上千颗后金人头,终于是为沈志祥换来了一个参将职位。当然了,山东都司与兵部给出这个好处,到底是赏功,还是想以此来牵制已经与皮岛搭上线的海汉,其居心就很难说了。
不过海汉对此倒浑然不介意,军方高层甚至巴不得沈氏叔侄的官位能爬得更高一些,以便于日后行事。这两人立足之本就在皮岛,如果离开这地方调回大明国内,那可以说他们连个屁都不是,而皮岛这地方想长期维持下去,靠大明是靠不住了,只能紧紧抱住海汉这条大粗腿才行。
皮岛上虽然数万人口,但偏偏这个地方又没有进行大规模农业耕作的条件,所以只能将多余的人口逐步交给海汉迁走,然后以此来换取海汉在物资和军备方面的援助支持。不过沈氏叔侄也明白,皮岛上的人口终究是有限的,虽说隔三差五还能从东北地区接应一些汉人出来,但这进得没有出得快,光靠输出移民终究是会有资源枯竭的一日。而在那之前就必须要想好自己今后的方向和生计,否则到时候还能拿出什么条件去跟海汉谈合作。
沈志祥去了一趟浙江,与不少海汉高官都会过面,慢慢也就明白了海汉为何需要皮岛明军保留着大明的编制。海汉想要进军辽东,但又不希望因此而跟大明产生矛盾,那么就需要一个比较冠冕堂皇的名义来做这件事,比如说以明军的名义攻打辽东。
关于春季攻势的安排,芝罘岛指挥部已经在旅顺战役之后就知会了皮岛方面,所以沈志祥也比较清楚皮岛在辽东局势变化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如果以明军的名义进攻辽东并夺回金州南部的土地,这对于皮岛来说自然是大功一件,而海汉对当地的实际控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遮掩,不给朝堂上的大人物们落下“入侵”之类的口实。
尽管这样的掩饰也不可能瞒过朝中的有心人,但大明当前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也实在招惹不起像海汉这样的敌人,只要辽东局势在明面上说得过去,相信朝廷也会很自觉地对皮岛和海汉的小动作装聋作哑。
退一万步来说,海汉夺下辽东大片土地,只要分一块给皮岛,让沈氏叔侄统辖的明军能够迁回到大陆上定居,那也总比待在鸟不拉屎的皮岛上艰难度日要好得多。所以对于协助海汉展开春季攻势这件事,沈氏叔侄的态度也非常一致,那就是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在海汉这边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让皮岛的处境在今年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皮岛将移民送来旅顺的时候,沈志祥便也亲自跟着来了。这一是要了解一下海汉的备战进展和安排,二来也是找机会试探一下海汉高层的态度,看看对方是否愿意给予皮岛一些更为实惠的好处。
摩根并没有去港口迎接沈志祥的到来,但当沈志祥进入旅顺堡之后,摩根在第一时间便接见了他。两人之前在芝罘岛就打过交道,见面之后自有一番寒暄。
对于摩根目前的住所,沈志祥倒是并不陌生,还主动为摩根讲解了这处地方的由来:“以前此地乃是金州卫中左千户所,大人所住的这处房舍,便是千户居所了。这所城内原本有不少建筑,看样子都在后金占领此地之后被拆毁了。”
摩根其实也知道这地方过去是大明所属的武装据点,闻言点点头道:“沈将军以前应该也来过这个地方吧?”
“金州沦陷之前,曾随伯父来过几次。”沈志祥眉头微皱,想起了当年随伯父沈世魁来这里公干,那时候沈世魁才刚刚弃商从军,而他自己则是以沈世魁亲兵的身份侍奉左右。不过现在这地方已经是归了海汉,而且名字也改成旅顺堡了,如果没有太大的变故,这地方估计今后都很难再回到大明的手里了。
但沈志祥对此并没有太多的遗憾,他对于大明的归属感在最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少,如今又是靠着海汉混饭吃,在他看来这地方归了海汉,总比让后金蛮子掌控要好得多。至少海汉会让汉人入籍,今后在这里安居乐业也不在话下,而后金蛮子却只将汉人当作奴隶看待,极尽欺压之能事。
摩根接着又道:“开春之后的作战计划,你上次到芝罘岛来的时候,我们也给你大致讲过一点。到时候皮岛出兵加入行动,应该没有问题吧?”
沈志祥应道:“此事末将已与叔父商量过,届时会从皮岛调来一营精兵供贵军指挥。贵军所需的运输船只,皮岛也会尽力组织。”
皮岛的编制在海汉到来前其实已经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而变得十分混乱,直到海汉向皮岛提供军事援助之后,才逐步进行清理,重新编组。皮岛上的精锐步营,共计有官兵两千余人,其中火铳兵一千人,炮兵一百二十人,长枪兵、藤牌兵等只装备冷兵器的士兵七百余人,剩下的则是文书、杂役、工匠、军医、厨子等后勤人员数百人。
当然了,这支精锐步营所装备的各种制式火器,几乎悉数都是由海汉向其提供,火铳兵和炮兵也是由海汉代为训练,这些都是海汉军援的一部分内容。皮岛派出的这支部队,说是海汉的协从军也不为过,虽然战力远不如海汉正规军,但要在战场上打个辅助,欺负一下装备更为原始的后金军,其实也已经够用了。
刘尚在三亚的时候曾经专门抽时间研读过海汉的发家史,他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程度要比待在大明国内的同行们深入得多,知道海汉对外的军事手段仅仅只是打击对手、攻占地盘的工具而已,而真正将这些抢下来的土地变为己有的过程,则主要是通过源源不断的移民迁徙活动来完成。将原住民迁走,从外地迁来人口,然后在当地建立统治机构,这几乎是海汉在每一处海外殖民地都会使用的招数。
而这套措施的效果当然也显而易见,海汉数年来在沿海各地占领的诸多地区,可没听说哪处出现过大的反复。海汉新近在辽东占领的地盘,以及之后要准备兴兵拿下的金州南部地区,显然也是打算要依循旧例来操作。
刘尚亲身体验过海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海上运输能力,对于短期内向旅顺输送数以千计的人口这样的计划并不会感到太惊讶。他认为只要海汉愿意,即便在登莱地区搜刮几万人口强行迁到辽东也是能办到的。当然了,这样做可能会造成登莱大乱,那肯定不是需要山东保持安宁的海汉愿意看到的景象。
海汉高层对旅顺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刘尚暂时还推测不出来,但就凭旅顺口这个天然良港,刘尚认为未来将此地建成一处商业港或是军港都不在话下。他前日登陆的时候便仔细观察过旅顺港的状况,这处港湾的地理条件远胜海汉在山东、浙江等地经营的港口,留在后金手中的确是暴殄天物,如今被海汉占下来,才是真正发挥此地作用的时候了。当然,一切的一切,都要等此地有了足够的劳动力之后才能开始实施。
民政和海运部门的效率比刘尚想象的更高,两日之后,第一批来自山东方向的移民便乘船抵达了旅顺港。这七百余名移民分乘四艘移民船,另外还有运送物资、粮食的四艘愚公级货船和一艘探索级战船同行。
刘尚和覃韦虽然并不是民政部门的人,但他们的宣传特长也正需要在这种时候派上用场。刘尚在海南岛的时候就与移民打过许多交道,后来被调来山东也同样如此,新移民甫抵辽东,这宣传组织的工作自然也再一次地交到了他的手中。
好在这些移民来辽东之前便已在海汉移民营中待过一些时日,接受过相关的宣传教育,也提前告知了他们目的地的状况,因而刘尚肩上的担子也就轻了很多,不用再多费唇舌向这些移民解释为何会被送来这里定居了。
这些被送来辽东的移民其实只有大约一半是真正的山东人,另外一半中有一部分是在浙江和江苏招募的移民,而剩下的一部分就全是辽东出身的人员了。这些辽东汉人几乎都是在后金入侵期间渡海逃往南方,期间通过各种渠道投靠到海汉旗下。而海汉要在辽东半岛建设殖民区,自然需要挑选一批熟悉当地状况的移民作为主心骨。
为了解决移民们对重返辽东这个安排的安全疑虑,针对他们的宣传内容也特别添加了一项,就是对目前镇守旅顺的主力部队特战营的光辉战绩进行科普,特别是去年在这里重创后金守军的战役更是重中之重,让民众知道在此地护卫他们的军队是海汉实力最强的王牌军,以此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不过旅顺堡的驻军营房都还没有建完,这些新移民自然也没有现成的居所,只能先在搭建的帐篷里住下来,然后再由官方组织起来建造房舍。旅顺堡附近便有大片山林,在旅顺堡外搭建的几处砖窑也已经开工数日,建房所需的材料完全不是问题,就等着这些劳动力到位了。
当然了,目前所有的建设规划都还只是那些横平竖直钉在雪地中的小木桩,要将旅顺堡外变成生机勃勃的滨海小镇,至少也还得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实现。
由军方管理的地区,对于工程安排从来都不会拖泥带水。就在移民们抵达旅顺的第二天,工程人员便组织他们在旅顺堡外规划好的地区开始施工。尽管这些移民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学过木匠或者泥水匠,但要让他们充当劳动力挖土方搬运建筑材料倒不会存在什么技术上的困难。
尽管天上还是时不时地会飘落雪花,但兴建居住区的工程还是在官方的组织下迅速开展起来,老弱妇孺被分配到后勤部门去帮忙,而十五至五十岁的男子则全部安排到工地上参加劳作。当然他们所付出的劳动也并非全无回报,事实上作为辽东殖民地首批开拓者来到这里的移民,官方给予了他们极为丰厚的承诺,除了立刻获得海汉国国籍之外,还将按劳动力人头获得每人五十亩田地。即便是那些没有壮劳力的家庭,也将会给予每户不低于三十亩的土地,作为他们今后维生所需。这对于因为贫困潦倒才投靠了海汉的移民们来说,实在是很难抵抗的诱惑。
在首批移民抵达旅顺四天后,第二批五百余名移民也乘船到来。这批人同样是来自山东,只是考虑到海上运力和旅顺这边的安置能力,所以才分作两批运送过来。而这批人的到来让本地终于可以腾出一部分劳动力,开始为旅顺堡里的驻军部队修建营房。
但这一千余名移民的到来,仅仅只是接下来本地人口数目暴涨的一个开始而已。一月三十日,从皮岛送来的一千五百名汉人移民也顺利抵达了旅顺港,由目前皮岛的二把手,大明参将沈志祥亲自带队护送过来。
要说起来沈志祥可算是海汉的熟人了,从前年海汉与皮岛方面议定合作之后,沈志祥便作为皮岛的代表进驻到芝罘岛基地,与海汉驻军高层的关系也十分熟悉,前年冬天甚至跟随南下越冬的北方舰队一起去了浙江舟山,并在那里接受了一个冬季的军事培训。
沈志祥在舟山见识了海汉海军北方舰队和东海舰队的规模,以及在江浙一带的影响力之后,便很快成为了海汉的忠实拥趸。如果不是海汉军方要求皮岛保留大明的编制以便行事,沈志祥很可能会主动策反他叔父沈世魁,或者弃了自己的军职直接投奔海汉。
海汉在辽东的战绩,最后都是送给皮岛,由沈氏叔侄向大明朝廷报功。而前前后后送到山东都司的上千颗后金人头,终于是为沈志祥换来了一个参将职位。当然了,山东都司与兵部给出这个好处,到底是赏功,还是想以此来牵制已经与皮岛搭上线的海汉,其居心就很难说了。
不过海汉对此倒浑然不介意,军方高层甚至巴不得沈氏叔侄的官位能爬得更高一些,以便于日后行事。这两人立足之本就在皮岛,如果离开这地方调回大明国内,那可以说他们连个屁都不是,而皮岛这地方想长期维持下去,靠大明是靠不住了,只能紧紧抱住海汉这条大粗腿才行。
皮岛上虽然数万人口,但偏偏这个地方又没有进行大规模农业耕作的条件,所以只能将多余的人口逐步交给海汉迁走,然后以此来换取海汉在物资和军备方面的援助支持。不过沈氏叔侄也明白,皮岛上的人口终究是有限的,虽说隔三差五还能从东北地区接应一些汉人出来,但这进得没有出得快,光靠输出移民终究是会有资源枯竭的一日。而在那之前就必须要想好自己今后的方向和生计,否则到时候还能拿出什么条件去跟海汉谈合作。
沈志祥去了一趟浙江,与不少海汉高官都会过面,慢慢也就明白了海汉为何需要皮岛明军保留着大明的编制。海汉想要进军辽东,但又不希望因此而跟大明产生矛盾,那么就需要一个比较冠冕堂皇的名义来做这件事,比如说以明军的名义攻打辽东。
关于春季攻势的安排,芝罘岛指挥部已经在旅顺战役之后就知会了皮岛方面,所以沈志祥也比较清楚皮岛在辽东局势变化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如果以明军的名义进攻辽东并夺回金州南部的土地,这对于皮岛来说自然是大功一件,而海汉对当地的实际控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遮掩,不给朝堂上的大人物们落下“入侵”之类的口实。
尽管这样的掩饰也不可能瞒过朝中的有心人,但大明当前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也实在招惹不起像海汉这样的敌人,只要辽东局势在明面上说得过去,相信朝廷也会很自觉地对皮岛和海汉的小动作装聋作哑。
退一万步来说,海汉夺下辽东大片土地,只要分一块给皮岛,让沈氏叔侄统辖的明军能够迁回到大陆上定居,那也总比待在鸟不拉屎的皮岛上艰难度日要好得多。所以对于协助海汉展开春季攻势这件事,沈氏叔侄的态度也非常一致,那就是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多在海汉这边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让皮岛的处境在今年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皮岛将移民送来旅顺的时候,沈志祥便也亲自跟着来了。这一是要了解一下海汉的备战进展和安排,二来也是找机会试探一下海汉高层的态度,看看对方是否愿意给予皮岛一些更为实惠的好处。
摩根并没有去港口迎接沈志祥的到来,但当沈志祥进入旅顺堡之后,摩根在第一时间便接见了他。两人之前在芝罘岛就打过交道,见面之后自有一番寒暄。
对于摩根目前的住所,沈志祥倒是并不陌生,还主动为摩根讲解了这处地方的由来:“以前此地乃是金州卫中左千户所,大人所住的这处房舍,便是千户居所了。这所城内原本有不少建筑,看样子都在后金占领此地之后被拆毁了。”
摩根其实也知道这地方过去是大明所属的武装据点,闻言点点头道:“沈将军以前应该也来过这个地方吧?”
“金州沦陷之前,曾随伯父来过几次。”沈志祥眉头微皱,想起了当年随伯父沈世魁来这里公干,那时候沈世魁才刚刚弃商从军,而他自己则是以沈世魁亲兵的身份侍奉左右。不过现在这地方已经是归了海汉,而且名字也改成旅顺堡了,如果没有太大的变故,这地方估计今后都很难再回到大明的手里了。
但沈志祥对此并没有太多的遗憾,他对于大明的归属感在最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少,如今又是靠着海汉混饭吃,在他看来这地方归了海汉,总比让后金蛮子掌控要好得多。至少海汉会让汉人入籍,今后在这里安居乐业也不在话下,而后金蛮子却只将汉人当作奴隶看待,极尽欺压之能事。
摩根接着又道:“开春之后的作战计划,你上次到芝罘岛来的时候,我们也给你大致讲过一点。到时候皮岛出兵加入行动,应该没有问题吧?”
沈志祥应道:“此事末将已与叔父商量过,届时会从皮岛调来一营精兵供贵军指挥。贵军所需的运输船只,皮岛也会尽力组织。”
皮岛的编制在海汉到来前其实已经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而变得十分混乱,直到海汉向皮岛提供军事援助之后,才逐步进行清理,重新编组。皮岛上的精锐步营,共计有官兵两千余人,其中火铳兵一千人,炮兵一百二十人,长枪兵、藤牌兵等只装备冷兵器的士兵七百余人,剩下的则是文书、杂役、工匠、军医、厨子等后勤人员数百人。
当然了,这支精锐步营所装备的各种制式火器,几乎悉数都是由海汉向其提供,火铳兵和炮兵也是由海汉代为训练,这些都是海汉军援的一部分内容。皮岛派出的这支部队,说是海汉的协从军也不为过,虽然战力远不如海汉正规军,但要在战场上打个辅助,欺负一下装备更为原始的后金军,其实也已经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