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月廿八,执委会举办了一次招待宴会,参加者便是此次受邀观摩比武活动的各方嘉宾。除了个别因为客观原因未能及时赶来三亚的嘉宾,绝大部分的受邀嘉宾都出席了这个宴会。
这次宴会之所以能让各方嘉宾如此重视,当然不是因为执委会要招呼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这么简单,而是海汉官方要借着这个场合宣布一些与此次比武活动有关的细则,利益相关的嘉宾们肯定都不会错过。
此外据说海汉兵工也会借此机会宣布可能将在明年增加到外销名单上的武器装备信息,这对常年向海汉订购军火的各方势力来说,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比武活动本身。
当然了,嘉宾中也还有很多人并不会成为军火买家,甚至对比武活动的兴趣也不是太大,他们来参加这个宴会主要目的,只是想通过这个社交场合结识更多的上层人士,从而为自己获取某些资源和人脉。
比如儋州琼西书院院长张金宝,便是抱着这样的心思而来。相较于各国军人之间的比武活动和背后的政治交易,张金宝更感兴趣的则是能否有机会在这期间替自家书院做做宣传。
如果单以书院的名气而论,琼西书院当然还比不了三亚的几家官方学府,但在海汉国的民间书院中,琼西书院的影响力绝对已经算得上是第一梯队了。
琼西书院的办学方向是职业教育,这些年来已经为海汉国陆续培养了数千名专业人员,同时也从官方获得了许多的支持和资源投入,办学规模在儋州地区也是数一数二了。不过张金宝的目标绝不是满足于现状,他希望自家书院的规模能够继续扩大,让琼西书院走出儋州地区,在更多的地方开设分支机构。
想要在儋州之外的地方开办分院,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当地得到建设书院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及来自地方官府的支持。而这些事情对于很少离开儋州,在外地没多少人脉可言的来张金宝来说,实现起来的确是有不小的难度。
而这次的宴会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社交机会,可以在此结识各地乃至各国的权贵人物,说不定其中便会有那么一两个贵人,能够帮到张金宝实现他的愿望。
同样带着社交目的来参与这个宴会的,还有代表金盾护运出席的李奈。实际上在海汉军方举办的历次外军学员比武活动中,几乎都有金盾的参与,今年也不例外。
金盾外勤人员中的大部分都是来自海汉的退役军人,这些人自然无需再参加国防部组织的军事培训。但有一小部分人是效忠李家的人员,这些人过去或许是武师护院,或有过在明军服役的经历,但要在金盾护运当差,都得再接受统一的培训。
这种集中培训一般是在广州的金盾总号附近进行,不过其中一些能力突出的佼佼者,李家也会将其送到三亚深造,接受时长数月到一年不等的专业培训。只有在三亚深造过的这些人员,才能有机会升任为金盾各地分号的管理者。而这些人的个人实力究竟如何,在比武活动中便能得到较好的展现。
不过李奈对于自家人手在比武活动中所能取得的成绩,并不像别家那样有执念。毕竟金盾平时所执行的任务仅仅只是武装押运,防止有不开眼的毛贼下手,而非在战场上与人性命相拼,对个人战斗力的要求远不如军队那么高。
金盾在各地开展护运业务,所依靠的也不仅仅是自身的武装实力,多数时候其实就是靠名望和人脉来完成任务,与各国军队打交道的时候要远比对付毛贼来得多,所以这些送来三亚受训的人员一方面是学习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结识各国的军中精英,今后山水有相逢,说不定未来什么时候这些人脉关系就会发挥作用。
而且真遇到重要又棘手的任务时,金盾自会利用独有的背景,由海汉军方调动人手,以金盾的名义出面摆平麻烦。所以李奈对手下在三亚接受培训的要求,作战技能并非排在第一位,比武只是重在参与,能名列前茅固然好,但要实在比不过别家,李奈也不会强求。
对于海汉官方举办的这种自助餐式的宴会,如李奈这样的胜利堡常客自然早就习以为常,不过也还是会有一些初次见识这种形式的宾客,未免会在宴会刚开始时有些手足无措。
张金宝便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他以前倒是听张新说起过这种形式,大家可以自由走动,边吃边聊,与其说宴会倒更像是一种休闲活动。虽然进食的过程少了一些仪式感,但的确更便于参与者进行社交,这也正合了张金宝的心意。
张金宝随便吃了点东西垫了下肚子,便学着别人的样子,端了一杯果酒,满场转悠开了。
在场的主宾加一起大约有两百多号人,张金宝稍微花了一点时间确认自己要找的目标,然后便慢慢靠了过去。
张金宝所要接近的目标,便是主管海汉文教事务的宁崎。他当然也可以通过公开的官方渠道去求见宁崎,不过以对方的日常繁忙程度,就算等到返程的时候都未必能排得到自己。所以张金宝便会寄希望于今天这样的场合,或许能有机会与宁崎就琼西书院的事务简单交流一下意见。
而此时宁崎正在向李奈等人介绍,海汉在下半年将会向大明市场推出的一些出版书籍,并希望这些商人能够包销其中的一部分。
“这一批书籍主要是一些个人文集,内容涵盖的范围也很广,诗词、传记、杂文等等。我们采用了最新的印刷技术和纸张,我可以向各位保证,这批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但价格还是会维持以前的水平。至于样品,明天就可以向文教部提出申领……”
宁崎说到这里,正好看到张金宝端着酒杯走过来,便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站到自己身边来。张金宝受宠若惊,连忙紧走几步站到了宁崎身后侧,微微躬身等候宁崎指示。
宁崎抬手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张金宝,接着说道:“由琼西书院张院长主持编撰的《琼州史考》,也是此次由三亚出版社印制的书籍之一。张院长,你来得正好,不妨给各位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张金宝这下可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他想找机会宣传一下琼西书院,想跟宁崎搭话交流一下书院的事务,要说这两个目标实现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却没想到居然一来便有机会主动送上门了。
张金宝应道:“琼西书院能出版这本书,其间也多亏宁部长指点书中关键,照理说这主编本该由宁部长署名才对。”
宁崎听他只顾着吹捧自己,便笑着应道:“让你说说书,不是让你给我戴高帽!”
“是是是,小人唐突了!”张金宝连忙转回正题:“《琼州史考》这本书,主要便是记载琼州岛自有史以来的变迁,除了以前我们能在地方志上读到的内容之外,还特地查证了在各朝各代记录中被删减的一些部分。比如根据我们的考证,海汉先民早在千年之前,便曾在琼州岛上生活过,这也是为何十年前海汉回归东方,选择了琼州岛作为落脚地。”
宁崎微微点头道:“张院长所举的这个事例,对于我国理清历史沿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将这些史实公诸于众,为长期以来在外交领域存在的一些争议提供佐证!”
在场如李奈这样的聪明人,当下便已经听懂了宁崎和张金宝唱的这一出双簧戏。
海汉出现在琼州岛不过是十来年前才发生的事,虽然海汉自称是海外的汉人后裔,但其占领大明治下的地区,并在琼州岛分疆裂土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将原属大明的领土和国民全部划归己有,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强盗行径。
海汉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让大明只能捏着鼻子吃了这个闷亏,但这种行为终究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今后着史也不太好进行粉饰。近年来也有些文人注意到了这个领域,开始想方设法地帮官方填上这个大坑,张金宝主持编撰的这本《琼州史考》,目的也正是在于此。
这种杂文书籍一般很难被官方出版社看上,不过琼西书院编的这本书极好地契合了官方的需求,加之内容尚可,宁崎亲自审核之后,对其中几处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特批了这本书由文教部下属的三亚出版社印刷发行。
官方的态度很明确,便是有意要借这本书中所宣扬的“史实”,来证明海汉“回归”琼州岛在义理方面的合理性,把“入侵大明”这种说法变成“回归故土”,重点突出海汉才是琼州岛“原本”的主人,恢复对这里的统治合情合理。
当然了,除了列举海汉先民曾在琼州岛生活的种种“证据”之外,这本书中也没忘了用重点篇幅来描述琼州岛“回归”海汉治下之后,这里所发生的各种正面变化。比如黎苗族裔与汉族民众之间长期矛盾的解决,农业开发的成就,航海和商业给琼州岛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海汉军事力量对地区格局的产生的影响等等。
宁崎一纸批文,这本书首批就将发行三千册,不仅在海汉国内发行,更重要的是向大明境内投放,以此来慢慢改变舆论。李奈等人虽然还没看过这本书的内容,但听他们俩这么一介绍,也就大致明白了其目的所在。
虽说这种宣传对大明多少有些不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也是在为大明遮丑。毕竟对于对大明来说,失去了对琼州岛的统治,放任海汉在南海崛起,的确是相当严重的耻辱。
如果大明已经明摆着不可能再从海汉手里夺回琼州岛,那么以一种相对不那么丢脸的方式来描述这一段历史,或许也并非坏事。因此在场的几名大明商人虽然明白了其中的猫腻,但对于这种做法也说不上有多反感,更何况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他们知道自己如果能完成海汉的要求,肯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果然宁崎便说道:“各位如果能协助在大明发行这些书籍,那么在下一年的贸易过程中,各位仍将像以前一样,获得优先结算货款的待遇。”
李奈道:“若只是发行,恐怕也没多少人专程去买这些书来看,倒不如办一办活动,吸引一下文人圈子的注意力。”
宁崎道:“三少爷言之有理,那回头我会让驻各州府的机构操办相关的活动,到时候也希望各位多多帮忙宣传。”
海汉通过发行书籍的方式在大明搞文化渗透,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发行书籍的内容,也逐渐从经史子集之类的典籍,慢慢扩大范围,近年来更是发行了不少书中暗含宣传手段的书籍。
而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诸如驻广办这样的驻外机构,也会配合书籍的发行,在当地搞一些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比如说由当地某家书院或者文社出面,举办某本书的读后感征文活动。只要有足够份量的奖赏,自会有一些文人撰文投稿。不管其态度是对书中观点赞成还是反对,只要在当地引发了讨论热度,对海汉来说便是达到了目的。
琼西书院并不是以文学功底见长的书院,想要撰写一些为海汉歌功颂德的诗词歌赋很难出彩,所以张金宝组织人手编写这本书也算是另辟蹊径,能够如此得到宁崎的赏识,更是大大出乎了他的预计。
张金宝本以为靠着这本书在文教部高官心中为书院和自己刷一点印象就不错了,但现在看来显然上头对此的重视程度远超自己想象,倒也算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
八月廿八,执委会举办了一次招待宴会,参加者便是此次受邀观摩比武活动的各方嘉宾。除了个别因为客观原因未能及时赶来三亚的嘉宾,绝大部分的受邀嘉宾都出席了这个宴会。
这次宴会之所以能让各方嘉宾如此重视,当然不是因为执委会要招呼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这么简单,而是海汉官方要借着这个场合宣布一些与此次比武活动有关的细则,利益相关的嘉宾们肯定都不会错过。
此外据说海汉兵工也会借此机会宣布可能将在明年增加到外销名单上的武器装备信息,这对常年向海汉订购军火的各方势力来说,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比武活动本身。
当然了,嘉宾中也还有很多人并不会成为军火买家,甚至对比武活动的兴趣也不是太大,他们来参加这个宴会主要目的,只是想通过这个社交场合结识更多的上层人士,从而为自己获取某些资源和人脉。
比如儋州琼西书院院长张金宝,便是抱着这样的心思而来。相较于各国军人之间的比武活动和背后的政治交易,张金宝更感兴趣的则是能否有机会在这期间替自家书院做做宣传。
如果单以书院的名气而论,琼西书院当然还比不了三亚的几家官方学府,但在海汉国的民间书院中,琼西书院的影响力绝对已经算得上是第一梯队了。
琼西书院的办学方向是职业教育,这些年来已经为海汉国陆续培养了数千名专业人员,同时也从官方获得了许多的支持和资源投入,办学规模在儋州地区也是数一数二了。不过张金宝的目标绝不是满足于现状,他希望自家书院的规模能够继续扩大,让琼西书院走出儋州地区,在更多的地方开设分支机构。
想要在儋州之外的地方开办分院,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启动资金,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当地得到建设书院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及来自地方官府的支持。而这些事情对于很少离开儋州,在外地没多少人脉可言的来张金宝来说,实现起来的确是有不小的难度。
而这次的宴会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社交机会,可以在此结识各地乃至各国的权贵人物,说不定其中便会有那么一两个贵人,能够帮到张金宝实现他的愿望。
同样带着社交目的来参与这个宴会的,还有代表金盾护运出席的李奈。实际上在海汉军方举办的历次外军学员比武活动中,几乎都有金盾的参与,今年也不例外。
金盾外勤人员中的大部分都是来自海汉的退役军人,这些人自然无需再参加国防部组织的军事培训。但有一小部分人是效忠李家的人员,这些人过去或许是武师护院,或有过在明军服役的经历,但要在金盾护运当差,都得再接受统一的培训。
这种集中培训一般是在广州的金盾总号附近进行,不过其中一些能力突出的佼佼者,李家也会将其送到三亚深造,接受时长数月到一年不等的专业培训。只有在三亚深造过的这些人员,才能有机会升任为金盾各地分号的管理者。而这些人的个人实力究竟如何,在比武活动中便能得到较好的展现。
不过李奈对于自家人手在比武活动中所能取得的成绩,并不像别家那样有执念。毕竟金盾平时所执行的任务仅仅只是武装押运,防止有不开眼的毛贼下手,而非在战场上与人性命相拼,对个人战斗力的要求远不如军队那么高。
金盾在各地开展护运业务,所依靠的也不仅仅是自身的武装实力,多数时候其实就是靠名望和人脉来完成任务,与各国军队打交道的时候要远比对付毛贼来得多,所以这些送来三亚受训的人员一方面是学习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结识各国的军中精英,今后山水有相逢,说不定未来什么时候这些人脉关系就会发挥作用。
而且真遇到重要又棘手的任务时,金盾自会利用独有的背景,由海汉军方调动人手,以金盾的名义出面摆平麻烦。所以李奈对手下在三亚接受培训的要求,作战技能并非排在第一位,比武只是重在参与,能名列前茅固然好,但要实在比不过别家,李奈也不会强求。
对于海汉官方举办的这种自助餐式的宴会,如李奈这样的胜利堡常客自然早就习以为常,不过也还是会有一些初次见识这种形式的宾客,未免会在宴会刚开始时有些手足无措。
张金宝便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他以前倒是听张新说起过这种形式,大家可以自由走动,边吃边聊,与其说宴会倒更像是一种休闲活动。虽然进食的过程少了一些仪式感,但的确更便于参与者进行社交,这也正合了张金宝的心意。
张金宝随便吃了点东西垫了下肚子,便学着别人的样子,端了一杯果酒,满场转悠开了。
在场的主宾加一起大约有两百多号人,张金宝稍微花了一点时间确认自己要找的目标,然后便慢慢靠了过去。
张金宝所要接近的目标,便是主管海汉文教事务的宁崎。他当然也可以通过公开的官方渠道去求见宁崎,不过以对方的日常繁忙程度,就算等到返程的时候都未必能排得到自己。所以张金宝便会寄希望于今天这样的场合,或许能有机会与宁崎就琼西书院的事务简单交流一下意见。
而此时宁崎正在向李奈等人介绍,海汉在下半年将会向大明市场推出的一些出版书籍,并希望这些商人能够包销其中的一部分。
“这一批书籍主要是一些个人文集,内容涵盖的范围也很广,诗词、传记、杂文等等。我们采用了最新的印刷技术和纸张,我可以向各位保证,这批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但价格还是会维持以前的水平。至于样品,明天就可以向文教部提出申领……”
宁崎说到这里,正好看到张金宝端着酒杯走过来,便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站到自己身边来。张金宝受宠若惊,连忙紧走几步站到了宁崎身后侧,微微躬身等候宁崎指示。
宁崎抬手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张金宝,接着说道:“由琼西书院张院长主持编撰的《琼州史考》,也是此次由三亚出版社印制的书籍之一。张院长,你来得正好,不妨给各位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张金宝这下可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他想找机会宣传一下琼西书院,想跟宁崎搭话交流一下书院的事务,要说这两个目标实现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却没想到居然一来便有机会主动送上门了。
张金宝应道:“琼西书院能出版这本书,其间也多亏宁部长指点书中关键,照理说这主编本该由宁部长署名才对。”
宁崎听他只顾着吹捧自己,便笑着应道:“让你说说书,不是让你给我戴高帽!”
“是是是,小人唐突了!”张金宝连忙转回正题:“《琼州史考》这本书,主要便是记载琼州岛自有史以来的变迁,除了以前我们能在地方志上读到的内容之外,还特地查证了在各朝各代记录中被删减的一些部分。比如根据我们的考证,海汉先民早在千年之前,便曾在琼州岛上生活过,这也是为何十年前海汉回归东方,选择了琼州岛作为落脚地。”
宁崎微微点头道:“张院长所举的这个事例,对于我国理清历史沿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将这些史实公诸于众,为长期以来在外交领域存在的一些争议提供佐证!”
在场如李奈这样的聪明人,当下便已经听懂了宁崎和张金宝唱的这一出双簧戏。
海汉出现在琼州岛不过是十来年前才发生的事,虽然海汉自称是海外的汉人后裔,但其占领大明治下的地区,并在琼州岛分疆裂土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将原属大明的领土和国民全部划归己有,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强盗行径。
海汉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让大明只能捏着鼻子吃了这个闷亏,但这种行为终究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今后着史也不太好进行粉饰。近年来也有些文人注意到了这个领域,开始想方设法地帮官方填上这个大坑,张金宝主持编撰的这本《琼州史考》,目的也正是在于此。
这种杂文书籍一般很难被官方出版社看上,不过琼西书院编的这本书极好地契合了官方的需求,加之内容尚可,宁崎亲自审核之后,对其中几处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特批了这本书由文教部下属的三亚出版社印刷发行。
官方的态度很明确,便是有意要借这本书中所宣扬的“史实”,来证明海汉“回归”琼州岛在义理方面的合理性,把“入侵大明”这种说法变成“回归故土”,重点突出海汉才是琼州岛“原本”的主人,恢复对这里的统治合情合理。
当然了,除了列举海汉先民曾在琼州岛生活的种种“证据”之外,这本书中也没忘了用重点篇幅来描述琼州岛“回归”海汉治下之后,这里所发生的各种正面变化。比如黎苗族裔与汉族民众之间长期矛盾的解决,农业开发的成就,航海和商业给琼州岛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海汉军事力量对地区格局的产生的影响等等。
宁崎一纸批文,这本书首批就将发行三千册,不仅在海汉国内发行,更重要的是向大明境内投放,以此来慢慢改变舆论。李奈等人虽然还没看过这本书的内容,但听他们俩这么一介绍,也就大致明白了其目的所在。
虽说这种宣传对大明多少有些不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也是在为大明遮丑。毕竟对于对大明来说,失去了对琼州岛的统治,放任海汉在南海崛起,的确是相当严重的耻辱。
如果大明已经明摆着不可能再从海汉手里夺回琼州岛,那么以一种相对不那么丢脸的方式来描述这一段历史,或许也并非坏事。因此在场的几名大明商人虽然明白了其中的猫腻,但对于这种做法也说不上有多反感,更何况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他们知道自己如果能完成海汉的要求,肯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果然宁崎便说道:“各位如果能协助在大明发行这些书籍,那么在下一年的贸易过程中,各位仍将像以前一样,获得优先结算货款的待遇。”
李奈道:“若只是发行,恐怕也没多少人专程去买这些书来看,倒不如办一办活动,吸引一下文人圈子的注意力。”
宁崎道:“三少爷言之有理,那回头我会让驻各州府的机构操办相关的活动,到时候也希望各位多多帮忙宣传。”
海汉通过发行书籍的方式在大明搞文化渗透,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发行书籍的内容,也逐渐从经史子集之类的典籍,慢慢扩大范围,近年来更是发行了不少书中暗含宣传手段的书籍。
而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诸如驻广办这样的驻外机构,也会配合书籍的发行,在当地搞一些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比如说由当地某家书院或者文社出面,举办某本书的读后感征文活动。只要有足够份量的奖赏,自会有一些文人撰文投稿。不管其态度是对书中观点赞成还是反对,只要在当地引发了讨论热度,对海汉来说便是达到了目的。
琼西书院并不是以文学功底见长的书院,想要撰写一些为海汉歌功颂德的诗词歌赋很难出彩,所以张金宝组织人手编写这本书也算是另辟蹊径,能够如此得到宁崎的赏识,更是大大出乎了他的预计。
张金宝本以为靠着这本书在文教部高官心中为书院和自己刷一点印象就不错了,但现在看来显然上头对此的重视程度远超自己想象,倒也算是此行的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