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或许是都受到海汉影响的缘故,交战双方的建军思路也很类似,不约而同将资源集中在武器上,而盔甲则因缺乏钢铁,即便军官也大多只能穿戴竹木盔甲,更勿论普通士兵了。
去年石迪文造访九州诸藩时送出的几套制作精良的钢铁盔甲,都被各家大名视作了珍宝。不过石迪文想借此机会推销一波盔甲的打算,却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这倒也不是各家大名看不上海汉盔甲,实在是预算有限,买一套上好的盔甲,就得少买几支火枪。相较之下,大名们还是更愿意把钱花在购置武器上,尽可能增强麾下部队的杀伤力。
而幕府虽然财力更为雄厚,但同样也不愿在单兵防护装备上投入太多。幕府大人物们的价值观非常明确,那就是这些小兵的性命远不值一套上好的钢铁盔甲,完全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顶多少量买上一些,作为日后论功行赏颁发给有功将领的奖励。
目前在九州登陆这些幕府军已经算是装备比较好的部队,但士兵身上的竹木盔甲,显然无法在遭到步枪弹丸射击时提供多少防护,两军照面的第一轮攒射,幕府军一方就如同被镰刀收割的稻谷一般,齐刷刷地倒下了一排。
而缩在胸墙后开火的九州联军,则几乎没有什么伤亡。毕竟他们露出掩体之外的仅仅只有一个头皮,而滑膛枪想要在五十丈距离上击中这么小的目标,基本上只能凭运气。
收割幕府军性命的除了火枪齐射之外,还有从火炮里射出的葡萄弹。
近距离射出的葡萄弹看似比火枪弹丸大不了几倍,但杀伤力却要大得多,轻松就能击穿人体。只需几门发射葡萄弹的小口径火炮,就足以封锁住幕府军的前进路线。
伴随着隆隆炮声,观战的嘉宾们也收到了关于这种小口径野战炮的介绍。轻便、耐用、操作简单,以及相对大口径火炮更为便宜的售价,是这种炮的主要特点。
这种火炮其实对很多国家都并不陌生,在此之前海汉就已经大量出口,迄今至少已经卖出去上千门了,算得上是各国编练火器新军的必备武器之一。
甚至就连大明、满清这些与海汉敌对的国家,也曾通过某些特殊渠道弄到了一些,迄今在军中仍有列装。
石迪文宣称这种火炮的最新型号目前已经开始销售,在射程、精准度和炮管寿命方面都有了提升,近期下单购炮,每门炮还会附赠九州联军同款葡萄弹五发。
是的没错,目前九州联军防线上所使用的小口径炮,便正是石迪文所推销的最新型号。
对于这种火炮的潜在客户来说,什么靶场试射,什么猪牛活靶,作战效能如何,根本无需海汉自吹自擂,显然都不如眼前的实战来得真切可靠。
安南国王郑柞当即表示,自己有意采购这种新型号的小口径炮。
虽说他更心仪的是海汉军使用的后膛炮,不过这种需要有人站出来捧场的时候,那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安南与海汉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做过无数笔军火贸易,郑柞早就明白海汉的行事风格,每次军购只有在消费到一定数目之后,才能有资格申请购买性能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
经此一役,这些相对便宜的火枪火炮能卖掉多少,大概还需要时间统计数据。不过考察团嘉宾们讨论的热情来看,由此所带来的销量应该不会低。
而幕府军在经受了火力打击之后,也知道这硬往前拱就是白送,当下赶紧调整阵形,让火枪兵先后撤待命,将昨天夜间送上岸的数门火炮推了出来。
毫无意外,幕府军一方所使用的野战炮,跟九州联军阵地上的武器几乎一模一样。
毕竟这种加上轮子总重也仅有几百斤的轻型火炮,在市面上的竞争对手寥寥无几,而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甚至连口径精度都无法做到完全一致,更别说能像海汉一样批量提供了。
幕府军考察了一圈,最终也只能老老实实从海汉这里采购。
冲突双方进入炮战阶段后,唯一的差异就是九州联军这边提前布置了防御工事,尽管只是土石砌的胸墙掩体,但也能有效防住幕府军的大部分炮击。
而急于突破的幕府军,根本没时间在阵前垒起掩体,炮位就直接暴露在外,后果可想而知。
在接连被联军击毁几门炮之后,幕府军又一次陷入了昨天所面临的窘境——虽然兵力占优,但却被敌军的远程火力堵在狭窄地区冲不出去。
交战才一个小时左右,丘陵以东这一路的幕府军便已偃旗息鼓,不再作无谓的尝试。
而丘陵以西的另一处战场上传回的消息,幕府军同样也是吃了瘪,未能成功突破九州联军的防线。
观战席旁边已经挂出了一幅临时制作的战场示意图,画出了交战区的大致地形,并标出了目前的交战地点和九州联军部署的防线。
从地图上来看,幕府军控制的登陆点正面就是丘陵炮台,而丘陵左右两侧的海岸则是目前的交战地点。无论选择哪一个方向突破,幕府军都很难展开阵形,完全无法发挥出兵力的优势。
或许幕府那边已经意识到选择这个主攻方向并不明智,但事已至此,要将已经渡海的数千人撤回去也并不容易。
如果将他们留在这里作为牵制,另行寻找登陆地点,倒也不是不行,毕竟海峡对岸还有好几万幕府军,只要有足够的船,要发动另一轮攻势不难,但能造成的牵制效果肯定很有限。
九州联军在控制住局面之后,已经不需要再部署大量兵力在这里,只用少量兵力封锁丘陵周边的交通要隘即可。
幕府军主动停战后,两军竟然极为默契地进入到相持状态,都没有再主动发起攻势。
但这种平静对观战的考察团来说就很无聊了,石迪文不得不派了二儿子石成信去联军的指挥部,询问接下来的作战安排。
或许是都受到海汉影响的缘故,交战双方的建军思路也很类似,不约而同将资源集中在武器上,而盔甲则因缺乏钢铁,即便军官也大多只能穿戴竹木盔甲,更勿论普通士兵了。
去年石迪文造访九州诸藩时送出的几套制作精良的钢铁盔甲,都被各家大名视作了珍宝。不过石迪文想借此机会推销一波盔甲的打算,却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这倒也不是各家大名看不上海汉盔甲,实在是预算有限,买一套上好的盔甲,就得少买几支火枪。相较之下,大名们还是更愿意把钱花在购置武器上,尽可能增强麾下部队的杀伤力。
而幕府虽然财力更为雄厚,但同样也不愿在单兵防护装备上投入太多。幕府大人物们的价值观非常明确,那就是这些小兵的性命远不值一套上好的钢铁盔甲,完全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顶多少量买上一些,作为日后论功行赏颁发给有功将领的奖励。
目前在九州登陆这些幕府军已经算是装备比较好的部队,但士兵身上的竹木盔甲,显然无法在遭到步枪弹丸射击时提供多少防护,两军照面的第一轮攒射,幕府军一方就如同被镰刀收割的稻谷一般,齐刷刷地倒下了一排。
而缩在胸墙后开火的九州联军,则几乎没有什么伤亡。毕竟他们露出掩体之外的仅仅只有一个头皮,而滑膛枪想要在五十丈距离上击中这么小的目标,基本上只能凭运气。
收割幕府军性命的除了火枪齐射之外,还有从火炮里射出的葡萄弹。
近距离射出的葡萄弹看似比火枪弹丸大不了几倍,但杀伤力却要大得多,轻松就能击穿人体。只需几门发射葡萄弹的小口径火炮,就足以封锁住幕府军的前进路线。
伴随着隆隆炮声,观战的嘉宾们也收到了关于这种小口径野战炮的介绍。轻便、耐用、操作简单,以及相对大口径火炮更为便宜的售价,是这种炮的主要特点。
这种火炮其实对很多国家都并不陌生,在此之前海汉就已经大量出口,迄今至少已经卖出去上千门了,算得上是各国编练火器新军的必备武器之一。
甚至就连大明、满清这些与海汉敌对的国家,也曾通过某些特殊渠道弄到了一些,迄今在军中仍有列装。
石迪文宣称这种火炮的最新型号目前已经开始销售,在射程、精准度和炮管寿命方面都有了提升,近期下单购炮,每门炮还会附赠九州联军同款葡萄弹五发。
是的没错,目前九州联军防线上所使用的小口径炮,便正是石迪文所推销的最新型号。
对于这种火炮的潜在客户来说,什么靶场试射,什么猪牛活靶,作战效能如何,根本无需海汉自吹自擂,显然都不如眼前的实战来得真切可靠。
安南国王郑柞当即表示,自己有意采购这种新型号的小口径炮。
虽说他更心仪的是海汉军使用的后膛炮,不过这种需要有人站出来捧场的时候,那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安南与海汉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做过无数笔军火贸易,郑柞早就明白海汉的行事风格,每次军购只有在消费到一定数目之后,才能有资格申请购买性能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
经此一役,这些相对便宜的火枪火炮能卖掉多少,大概还需要时间统计数据。不过考察团嘉宾们讨论的热情来看,由此所带来的销量应该不会低。
而幕府军在经受了火力打击之后,也知道这硬往前拱就是白送,当下赶紧调整阵形,让火枪兵先后撤待命,将昨天夜间送上岸的数门火炮推了出来。
毫无意外,幕府军一方所使用的野战炮,跟九州联军阵地上的武器几乎一模一样。
毕竟这种加上轮子总重也仅有几百斤的轻型火炮,在市面上的竞争对手寥寥无几,而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甚至连口径精度都无法做到完全一致,更别说能像海汉一样批量提供了。
幕府军考察了一圈,最终也只能老老实实从海汉这里采购。
冲突双方进入炮战阶段后,唯一的差异就是九州联军这边提前布置了防御工事,尽管只是土石砌的胸墙掩体,但也能有效防住幕府军的大部分炮击。
而急于突破的幕府军,根本没时间在阵前垒起掩体,炮位就直接暴露在外,后果可想而知。
在接连被联军击毁几门炮之后,幕府军又一次陷入了昨天所面临的窘境——虽然兵力占优,但却被敌军的远程火力堵在狭窄地区冲不出去。
交战才一个小时左右,丘陵以东这一路的幕府军便已偃旗息鼓,不再作无谓的尝试。
而丘陵以西的另一处战场上传回的消息,幕府军同样也是吃了瘪,未能成功突破九州联军的防线。
观战席旁边已经挂出了一幅临时制作的战场示意图,画出了交战区的大致地形,并标出了目前的交战地点和九州联军部署的防线。
从地图上来看,幕府军控制的登陆点正面就是丘陵炮台,而丘陵左右两侧的海岸则是目前的交战地点。无论选择哪一个方向突破,幕府军都很难展开阵形,完全无法发挥出兵力的优势。
或许幕府那边已经意识到选择这个主攻方向并不明智,但事已至此,要将已经渡海的数千人撤回去也并不容易。
如果将他们留在这里作为牵制,另行寻找登陆地点,倒也不是不行,毕竟海峡对岸还有好几万幕府军,只要有足够的船,要发动另一轮攻势不难,但能造成的牵制效果肯定很有限。
九州联军在控制住局面之后,已经不需要再部署大量兵力在这里,只用少量兵力封锁丘陵周边的交通要隘即可。
幕府军主动停战后,两军竟然极为默契地进入到相持状态,都没有再主动发起攻势。
但这种平静对观战的考察团来说就很无聊了,石迪文不得不派了二儿子石成信去联军的指挥部,询问接下来的作战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