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
    另外传旨给罗汝才和李栓柱,令其在将第三镇军的精锐朝长沙、衡州、永州三地集结,但是要告诉李栓柱,不要忽视了川北的守御,要严防李自成被阎重喜和刘宝打急眼了,率军窜入四川,打李自成不用他们第二镇,但是假如李自成试图南窜到四川的话,就去多少给朕吃掉多少!不得有误!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错开同时开两场大战,估计到明年初的时候,西北那边的战事也基本上可以结束了!
    当然,吏部和户部也要做好接管西北诸地的准备,只要战事一结束,就要尽快恢复那一带的政务!那些地方可不比山东和浙江、江西等地,恢复起来恐怕不太容易,要派出能员赶赴陕西才行!
    今日朝会到此为止,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话,就散了吧!……蒋勤、吕维祺留下!“
    肖天健很晚才回到后宫之中,在散朝之后没人知道蒋勤和吕维祺留在奉天殿之中跟肖天健说了些什么,但是在蒋勤和吕维祺离开皇宫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一个个曾经在南京城之中被俘的明朝旧吏,便开始悄然离开了南京城,抑或是走宁波府乘船出海,抑或是走陆路南下,开始朝着南方而去。
    其中不乏有前朝大员钱谦益这样的人物,另外还有一些也是当初南京六部的官员,这些人大多都是在刑天军当初兵围南京城的时候,没有来得及逃离南京城,城破之后便落在了刑天军手中。
    半年多的圈禁生活似乎并未影响到他们太多,这些人始终都没有被肖天健启用,而是郁郁寡欢的在南京城之中,被编管禁足在家中,可是不知为何原因,这些人忽然间被大中朝解除了禁足令,然后悄然带着一些家仆离开了南京城,奔向了福建两广一带。
    而肖天健在当日朝会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似乎也非常忙碌,以至于连范雨桐她们几个皇妃都不知道他天天出宫做些什么。
    总之在随后的几天之中,肖天健行动颇有点诡秘,时常早朝之后,便带着铁头等几个贴身侍卫微服出宫,很快便消失在了繁华的南京城闹市之中。
    而此后大中朝似乎将所有注意力都转向了西北战事上面,倒是很少再有人提及时下在南方被拥立的两个南明小朝廷,只是在十月之后,第四镇军开始大幅度的开始调动了起来,并且兵分两路朝着浙江温州府和江西建昌府两地集结,开始对福建形成了钳形的压力,但是却并未马上朝南明绍武帝所辖的福建一带发动攻势。
    倒是十月底的时候,石冉亲自率领一支大中军人马,发动了对赣州的攻势,并且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之中,便将镇守赣州的一支郑芝龙的明军击溃,将赣州攻克,使大中朝彻底控制了江西全境。
    南方的局势却并未因为两个南明小朝廷的成立,就变得安稳下来,随着绍武和永历两个南明皇帝各自登基之后,两方都昭告天下,宣称他们才是正统,宣称是他们继承了大明朱家王朝的衣钵。
    同时两个小朝廷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纷纷吸纳从北方逃入南方诸省的明朝旧吏,并且对其委以重任,搭建起了各自的班底。
    两方互不相让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为了争夺地盘,扶植绍武帝的郑家集团,和扶植永历帝的两广势力,在惠州府一带摩擦不断,打的是相当热闹,虽然郑家集团拥有海上和兵力的优势,但是由于大中军在赣州和温州府一带对福建的压力,使之无法全力以赴,故此代表着绍武帝的郑家却始终无法对控制两广一带的永历集团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而郑芝龙则被绍武帝授福建都督,总掌福建全境兵马,郑芝龙大权在握之下,一方面募集兵马,陈兵于建宁府和汀州府,以防备大中军对福建进攻,另一方面督军南下,试图将两广纳入到时下的绍武集团控制之下,扩大绍武集团的控制区,以期获得更多的资源。
    对此永历集团方面也毫不示弱,在广西和广东两地大批募兵,在惠州府一带陈兵,试图攻入福建,将福建纳入到他们永历集团控制范围。
    总之两方都在为了争夺地盘,相互之间龌龊不断,在惠州府一带反复进行着拉锯战,却根本无暇北顾,对大中朝发动任何形式的反击。
    而大中军方面,却在石冉领兵打下了赣州之后,停止了继续对两个南明小朝廷的攻击行动,摆出了一幅坐山观虎斗的架势,只是在福建和广东边界一带,不断的逐渐增派兵马,对浙江、江西、贵州等地内的反抗大中朝的势力进行清剿,利用两个南明小朝廷互相攻伐的这段时间,迅速的将刚刚拿下的地盘内的局势给稳定了下来,迫使一些在这一带活动的明朝残存武力在遭受了重大损失之后,不得不放弃了他们控制的地盘,撤入到了两广和福建境内,归附到了两个南明小朝廷翼下。
    但是大中军在十月初的时候,第一镇军和第二镇军在延安府和潼关一带,集结起了兵力达到五万余人的兵马,因为李自成的大顺军拒不肯向大中朝投降,在阎重喜和刘宝这两位大将的统御之下,拉开了对李自成大顺军的进剿战。
    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西之战1
    李自成虽然明知他的大顺军不是大中军的对手,但是却还是坚持要做一次困兽之斗,将麾下三十万大顺军集结到了西安府周边一带,以麾下大将郝摇旗、李过、李双喜、刘芳亮、张鼎等人,分率大军陈兵于商洛、耀县、华州、渭南等地,拱卫西安府,同时李自成和刘宗敏则亲率十万兵马陈驻于西安府城外,作为后援,拉出了一副要跟大中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阎重喜在十月初以大中朝征西大将军的名义,在鄜州最后一次令耀县一带的大顺军投降,但是在遭到了李自成麾下大将郝摇旗的拒绝之后,于十月初十下令起兵,开始了对李自成的征讨之战。
    阎重喜亲率两万精兵,挥师出鄜州,沿途轻松攻克了黄陵等县,直扑向了西安府北部的门户耀县,十月十八日,大顺军大将郝摇旗、李双喜各自领兵两万,共四万余人,另外还裹挟了民众近三万人,号称十万大军,在耀县一带和阎重喜所部遭遇,双方随即便在耀县一带展开了一场大战。
    阎重喜根本不管对方如何,只是死盯住了郝摇旗所部的中军所在药王山一带,督军对郝摇旗所部发动猛攻。
    郝摇旗麾下的两万多大顺军基本上都是乌合之众,堪用之兵其实不过三千人左右,面对着大中军的猛攻,仅仅是坚持了一天时间,便在药王山被阎重喜打的大败,虽然郝摇旗率部拼命抵抗,但是两军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军队,面对着大中军强大的火力,郝摇旗力战不敌,当场中炮被炸飞了一条左腿,虽然受伤之后被亲兵救下未死,但是全军大溃,郝摇旗也被大中军当场俘获,随即便被阎重喜下令处斩。
    郝摇旗一败,李双喜便独木难支,先是裹挟助战的三万民众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又得知了大中军攻来的消息,于是当场临阵哗变,漫山遍野逃散而去,李双喜下令追杀逃走民众,一天之内,屠杀民众近万人。
    而阎重喜瞅准李双喜分兵追杀民众的机会,派出一支骑兵突袭李双喜所部,李双喜所部顿时大溃,被两个大中军骑兵营追杀了数十里远,最终仅带着不足一千溃兵,逃回了西安府,其余的那些郝摇旗以及李双喜麾下的大顺军兵将则就地投降,共被大中军俘获了近两万人马,同时收拢了逃散的一万多民众,获得了耀县大捷。
    阎重喜怒于大顺军屠杀民众,虽然罪魁李双喜逃走,但是却在俘兵之中抓出了数百屠杀民众的李双喜所部的兵将,就在耀县城外全部将其斩首,杀的是人头滚滚,更吓得那些降兵们肝胆欲裂,同时也大块了人心,使得那些被大顺军裹挟的民众无不拍手称快,民心瞬间倒向了大中军一方。
    与此同时在潼关一带陈兵的刘宝,则率领麾下兵马,对洛南县发动了攻势,镇守洛南县的乃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芳亮,但是刘芳亮麾下兵力仅有四千余人,根本无法抵挡来势汹汹的刘宝所部。
    刘芳亮仅仅率兵在洛南县城抵抗了一天时间,麾下便出现了叛军,打开了洛南县的北城门,大中军立即攻入洛南县,刘芳亮眼见不敌,随即从南门弃城而逃,洛南县于十月十三告破。
    刘宝攻下洛南之后,立即挥师开始进攻商州,商州守将乃是高一功,高一功共在商州一带集结了四万大顺军,试图死守商州,将刘宝所部挡在商州一带,刘宝率部攻至商州之后,高一功带逃回商州的刘芳亮率军在商州北部的黄沙岭、党山等地层层设防,两军随即便在黄沙岭一带展开了大战。
    这一仗整整打了四天时间,在高一功的督战之下,这一次大顺军利用地形的优势,抵抗了十分激烈,直到第四天刘芳亮被大中军一神射手一枪打死之后,黄沙岭才宣布告破,进而刘宝率军接着一鼓作气猛攻党山,高一功不敌之下只得弃了党山,仓皇逃回商州城内驻防。
    刘宝于十月二十攻至商州城下,对商州城发动了猛攻,高一功一边死守商州,一边向镇守渭南的李过求援,李过闻讯之后率部赶往商州,但是此时大顺军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大中军斥候们的监控之下,在渭南的李过所部,刚刚一动,便立即被阎重喜和刘宝得知,刘宝立即派出麾下大将范胜率领四个战兵营赶到了丹江岸边,堵住了李过赶往商州的去路。
    而阎重喜在横扫了耀县一带之后,并未直接朝西安府进兵,而是在耀县一带分兵将富平、白水、淳化等县,这个时候李自成在陕西,早已是人心大失,得知大中军前来,各地百姓纷纷响应,开始配合大中军跟大顺军为敌,使得这些地方的大顺军很快便被击溃,纷纷逃向了西安。
    得知了镇守渭南县的李过所部,想要前往商州救援高一功,阎重喜立即便派出高杰,领兵直扑渭南县。
    李过这边刚刚动身不久,便得知高杰率军突袭了渭南县,于是李过不得不分兵回援渭南县,结果导致他的兵力分散,在抵达丹江的时候,遭遇了范胜的拦截,李过虽然强悍,但是大顺军的实力在哪儿放着,范胜算不上一个能力太强的大将,但是为人却十分沉稳,在丹江一带率部跟李过稳扎稳打,依靠着大中军远超过大顺军的装备优势和兵员质量优势,交手之后,打的李过无力招架,就在这个时候,李过得知渭南县已经被高杰攻克,后方根基已失,而且对面大中军凶悍,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救援商州,也率部逃回了西安府。
    高一功左等李过不来,右等李过也不到,于是只得派人朝西安府告急,请李自成派兵来援,可是李自成在西安府此时也焦头烂额,根本没派兵救援高一功,孤立无援之下,在商州仅仅坚持了不到七天时间,高一功心知大顺已经完蛋,于是下令放弃了抵抗开城向刘宝投降,至此到十一月初,仅仅一个月时间,李自成苦心经营的外围防线,便在阎重喜和刘宝的合击之下,冰消瓦解。
    这一个月下来,李自成的大顺军损失惨重,麾下大将郝摇旗、刘芳亮兵败身死,高一功率部投降,李过和李双喜兵败逃回西安府,张鼎在乱军之中不知所踪,也不知道到底是死于乱军之中了,还是被大中军抓住抑或是孤身逃入了山中。
    总之一个月的时间,李自成号称十几万的兵马,便被大中军打的落花流水,除了被杀了两万多人,逃回西安府了不到两万人之外,其余的基本上要么投降了大中军,要么就是被大中军所俘。
    使得李自成的实力在一个月见,便被削弱了小半,吓得李自成是胆战心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于是李自成再一次想要问计于宋献策,可是等他找宋献策的时候,才得知宋献策这厮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逃出了西安府,不知了去向,气的李自成下令追捕宋献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是这个时候,哪儿还去找宋献策呀!
    宋献策这厮早已看出来李自成已经不足以成大事了,大中军时下既然已经解决了北方的问题,根本就不会再给李自成留什么情面了,以大中军的实力,李自成与之相抗,别看李自成的大顺军貌似数量不少,宋献策可是直到这些大顺军兵将都是什么货色,李自成的败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他之所以追随李自成,求的是荣华富贵,可不是跟着李自成殉葬,所以得知战事不妙之后,宋献策立即便弃官不做,偷偷的溜出了西安府,自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宋献策的逃走,对于李自成的心理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使得李自成变得更加多疑而且暴躁了起来,只要稍有不顺,便动辄杀人泄愤,没多长时间,他便在西安府之中杀了上千人,甚至于连他新收的几个妃嫔,也因为一点小事,被他下旨杀掉,最惨的一个嫔妃,只不过是因为不小心给李自成端茶的时候,将茶水洒在了李自成的龙袍之上,便被李自成下旨给剁去了双手,然后架到外面,用火活活的烧死,一时间搞得接近李自成的人可以说是人人自危,更是让李自成手下开始动了心思。
    这还不是最坏的事情,李自成为了对抗大中军的进攻,召集起了几十万人马,可是他根本无力养活这么多兵马,就连最基本的兵粮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不少大顺军为了解决吃的问题,便只能向周边的百姓下手,可怜西安府周边的百姓,几乎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便又遭到了一场浩劫,凡是只要能吃的东西,可以说全部都被大顺军给抢了去,大批百姓只能吃树皮草根,甚至于吃观音土,进入十一月之后,陕西更是气温骤降,连草根最后也找不到了,于是大批百姓被活活的饿死,西安城中每天都有大量的饿殍被拉出城外,丢弃到沟壑之中,其状惨不忍睹。
    第一百三十六章 平西之战2
    这还不算,情况对于李自成来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随着入冬之后,李自成除了无法满足麾下大顺军兵将的粮食需要之外,也根本无法给麾下兵将提供足够的御寒之物,当兵的穿不暖,便去强抢百姓的冬衣,百姓就连最后御寒之物,也被掠夺一空,更是加重了饥荒情况,而且大顺军至此军纪已经极为败坏,除了抢吃抢喝之外,还强抢民女供他们玩弄,闹得西安府一带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可以说大顺军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
    但是反观大中军这边,在获得了湖广这个时下中国的鱼米之乡,以及南直隶、浙江、江西这几个富裕之地之后,虽然大中朝财政也不宽裕,但是相较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来说,可就是比他们强到天上了,而且现在大中朝在尚未一统天下之前,一切都还以军事为重,所以倾全国之力之下,后勤部门将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入前线,补充到大中军之中,大中军兵将们刚一入冬,便基本上都换上了暖暖和和的棉衣,不虞会让将士们出现大批的冻伤!至于粮秣补给方面,虽然大中朝还远没有富裕到让说将士们顿顿有肉,但是粗茶淡饭倒是基本上能管饱的,这在乱世之中,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了,再加上军中兵帐充足,不会让当兵的露宿在野外受冻,所以大中军的士气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状态。
    不少大顺军眼看着没法干了,偷偷的成群结伙的开始主动找大中军投降,有时候大中军的人马,拉开架势不需要攻击,仅仅是在阵前摆出一筐筐的大饼,缺吃少喝的大顺军便会立即崩溃,纷纷丢下武器,向大中军投降,只为了能换一个大饼填饱肚子,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的大顺军根本已经没力量和大中军相抗了。
    不过大批的降兵,也给大中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养活这些降兵,对于大中朝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头疼的事情。
    因为众所周知,历史上各路农民军不少都曾经被大明官府招安过,可是明朝招安了这些农民军之后,却根本无力养活他们,这些起义军只要吃不饱肚子,便马上会复叛,使得明朝始终对于这些起义军是剿不胜剿,最终导致了大明的崩盘。
    而现如今已经成为统治者的大中朝,也遭遇到了大明所遇的情况,虽然大批大顺军投降,但是即便是号称心狠手辣的阎重喜,也不敢将这些降兵都给杀掉,所以这些降兵还有难民,就必须要养活起来。
    为此阎重喜和刘宝都颇为头疼,只能请后勤部不断的增加对前方的物资输送,来确保这些降兵不会被饿死。
    后来还是后勤部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大中军沿途增设的兵站,设立中转点,在商州、同州、鄜州三地,设立战俘营,将所俘大顺军以及难民,解除武装之后,全部输送到这三个地方临时集中编管。
    同时着令这些俘兵,以劳动换食物,在这三地周边,择大批荒地令其开垦,虽然这时候是冬季,无法播种,但是这么多劳力被利用起来,却可以在这个冬季,整理出大量的荒田,开春之后,马上便可以耕作播种上粮食作物,最迟明年夏季的时候,便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吃饭问题。
    另外大批俘虏还可以趁着冬天,先用于修路架桥,恢复陕西久经战祸之后,无法维持的道路,为以后恢复陕西的经济先做好准备。
    虽然这并不能减少眼下对于粮食的消耗,但是却为明年恢复陕西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于俘虏来说,大中朝即便是仁义,也不可能对他们顿顿管饱,一天两顿,一顿稀的一顿干的,维持他们生存最低所需的热量即可,再令其挖些野菜草根补充一下,饿不死就成,于是阎重喜和刘宝立即接受了这个意见,开始派人将这大批的降兵,沿着沿途的兵站,朝着安置地疏散,如此一来,最起码减少了前线兵马对于粮食的消耗数量,也减少了后勤运输的压力。
    随着解决掉了西安府外围的大顺军之后,阎重喜和刘宝便在西安府城北合兵一处,短暂休整之后,便到了十二月间,十二月之后,陕西境内居然普降了一场大雪,道路积雪颇深,使得大中军原计划之中的进攻西安府的计划被迫放弃,改为了暂时于大顺军对峙。
    但是大中军的停止进攻,对于李自成的大顺军来说,并没有让他们因此便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尚剩余的十几万大顺军,对于李自成来说,到了十二月间,更是无力供养,能抢的他们这两个月已经都抢光了,能吃的他们也吃光了,进入十二月份之后,西安府城内外已经快变成修罗地狱一般。
    沟壑之中到处都是无人掩埋的饿殍,于是大顺军一些兵将便开始吃人,而且吃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在明末期间,各地的人吃人的情况十分普遍,在一些大顺军的军将授意之下,大顺军开始有组织的吃人。
    他们先吃一些老弱的百姓,将大批已经快要饿死的百姓圈禁起来,然后分批杀掉,分解开之后,放入大锅之中煮食,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原来西安府城内的二十几万百姓,短短三个月间,便死的死逃的逃,整个西安府仅剩下了不到五万人。
    李自成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西安府已经守不住了,即便是大中军不攻打西安府,只要这么再拖上两个月,他的大顺军也彻底完了,于是李自成到了十二月间之后,得知大中军眼下暂时不准备攻打西安府,于是趁着这个机会,便下旨弃掉西安府,朝着汉中方向回撤,虽然汉中半年前被李栓柱派兵袭掠了一次,但是毕竟那里基础尚在,也比较容易就粮,更容易防守一些。
    于是李自成便带着十几万大顺军弃守了西安府,带着这几年他这么多年来抢来的金银细软之物,逃往了汉中。
    阎重喜得知之后,立即派出了数千精骑,赶往了西安府,沿途开始追击撤离西安府的大顺军,而他和刘宝则率领主力,随后进入到了西安府城中,收复了西安府。
    可是当阎重喜率军抵达西安之后,看到眼中的景象却让所有人都震惊了,说起来他们这些军人,这么多年来什么样的惨景没有见过,但是当他们来到西安府的时候,还是被这里的景象给震撼了。
    偌大的西安府以及周边方圆百里的区域,等大中军到来的时候,早已是一片赤地,一座座村镇都变成了无人区,几乎可以说是十村九空,原来相对于最繁华的西安府一带,几乎变为了不毛之地,再加上李自成率军撤离的时候,故意将西安府城内外许多建筑付之一炬,防止被大中军利用,更是让这一带变得凄凉无比。
    道路两旁和沟壑之中,到处都是尸骨累累,甚至于可以看到到处都布满了一些白骨,很显然这些白骨是人的骨骸,是被大顺军屠杀之后充作了食物,看罢这样的场景之后,大中军上下无不义愤填膺,各个都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
    当进入西安城之后,这里的景象更是让所有人为之心颤,原本拥有近三十万人口的西安城,当大中军到来的时候,城中仅剩下了区区不足万人的幸存者,而且这些幸存者各个形如枯蒿,一个个面如死灰,一脸的麻木,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漫无目的地在城中游荡,寻找着可以果腹之物,来维持他们的生命。
    就连阎重喜这样的硬汉,看到这样的景象,也不由得为之落泪,在抵达西安府之后,立即便下令以军粮放赈救济难民,在西安府城外设立起了数十个收容点,并且派出大批斥候携带上干粮,朝西安府周边搜索,一旦发现幸存者,便给予救助,并且将其引导到收容点暂时安置。
    看罢了李自成大顺军的残暴之后,西路军上下将士无不为此感到义愤填膺,军中将士纷纷请战,要求出兵汉中,追杀李自成的大顺军。
    虽然这个时候因为天气道路原因,并不是很好的开战时机,而且是临近了春节时分,但是阎重喜和刘宝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利用军心可用的这个机会挥师汉中,追杀李自成所部。
    于是就在年关之前阎重喜和刘宝再次在西安府动身,率军踩着积雪,再一次扑向了汉中一带。
    李自成弃西安府南逃汉中,其实是走的相当慌张,加上准备不足,沿途十几万大顺军跑的是丢盔弃甲,而且因为严冬的低温,加上沿途根本没有补给可言,只能靠着沿途袭掠地方百姓,来获取一些给养,所以大顺军在撤离西安府的时候,很快便出现了大批的逃卒现象。
    无数大顺军的兵卒眼看着李自成已经不成气候了,跟着李自成只能是个死,所以在撤离西安府之后,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大批的兵卒悄悄脱离大队,要么钻入山林之中,要么就干脆掉头找大中军投降。
    再加上阎重喜派出了以王承平为首的数千精锐骑兵,不断的在大顺军后面追击,驱赶着李自成的大顺军不得不一路奔逃,丝毫得不到一点喘息的机会,李自成虽然不断的派兵殿后,试图阻止王承平所率的大中军骑兵的追击,但是面对着杀神一般的大中军精锐骑兵,这些被勒令殿后的大顺军,往往只要碰上大中军骑兵的冲锋,基本上无一例外都会如同滚汤泼雪一般的被王承平领兵杀散。
    别看李自成走的早,但是大中军这边反应也不慢,故此李自成率军刚刚撤出西安府,王承平便顶风冒雪的带着骑兵追上了大顺军,这一路上王承平所率的这支大中军如同一只猛犬一般,跟在大顺军的屁股后面,又是撕又是咬,每一口下去,都从大顺军身上咬下一大块肉,杀的后面的大顺军狼奔豕突,四处奔逃。
    王承平经验十分老道,他心知仅凭他几千骑兵,尚不足以一下吃掉李自成这么多兵马,而且李自成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下来,毕竟也不是吃素的,虽然大顺军整体上实力不强,但是李自成身边却还有一支龙衣卫,这支龙衣卫皆为李自成的老部下,全部都是久经沙场血泊里面滚打出来的人,对李自成极为忠诚,而且全部都是骑兵,数量也在五千人左右,是大顺军的精华所在,战斗力极为强悍,算是大顺军的军中之军,打起仗来,各个都是不怕死之辈,李自成对其极为重视,不管任何时候,给他们的待遇,都远超过其它兵将,属于李自成的亲兵部队。
    另外李自成手下大将各自还有自己的精锐家丁,数量加在一起也有两万余人,这些人一旦被逼急的话,不是他王承平眼下这几千骑兵便能吃掉的。
    所以王承平审时度势,率军缀在李自成的大军后面,忽左忽右瞅准机会便猛扑上去对大顺军狠咬一口,一番屠杀之后,在李自成派兵围上来之前立即遁走,充分的利用他们骑兵的优势,打的李自成是苦不堪言。
    几次李自成都受不了这种气,想要停下来将王承平这支骑兵给彻底吃掉,但是王承平始终都不给他这个机会,一触即走只采取游击战术,不停的对李自成大军进行袭扰,搞得李自成是怒不可遏,但是却又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从西安府到汉中四百多里的路程,王承平居然率部硬是干掉了大顺军四万多人马,等李自成跑到汉中的时候,仅剩下了不到七万人马,三十多万大顺军,短短两三个月时间,便被大中征西大军给吃掉了一大半还要多。
    李自成逃到汉中之后,真是欲哭无泪,原来他之所以敢和大中军叫板,主要还是错以为以他的兵力,虽然不见得能打得败大中军,但是以为大中军如果不齐集个十几万大军,恐怕也不太容易收拾他。
    以他在开战之前的看法,即便是他麾下的兵将再不济,怎么也能拖个一年两年时间,这段时间可以让他喘口气,搞不好还有回天的机会。
    但是他还是太高估他麾下兵马的实力了,而且肖天健根本就没把他怎么放在眼里,仅仅是调用了山西河南以及陕北一带的区区五万大中军,肖天健本人也没有御驾亲征,只是将对他大顺进剿之事,交给了麾下的大将阎重喜、刘宝、王承平来办,这些大中悍将,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将他生生逼出了西安府,让他李自成再一次成了丧家之犬,三十万大顺军转瞬之间,如同滚汤泼雪一般,二十多万兵马就这么毁在了这些大中军兵锋之下,这一下他李自成知道了肖天健为何不肯答应他划地而治的要求了。
    如若是他的话,他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大中军果真是太厉害了,等到了汉中之后,李自成才知道,他跑到汉中,其实也是个错误,汉中虽然是他的所谓“龙兴”之地,被他经营了三年之久,但是随着五月间他派高一功袭击郧阳,想要冲入湖广失败之后,他所谓的“龙兴”之地汉中,便遭到了驻守四川的大中军的彻底破坏。
    原本他在汉中囤积的粮草,五月末的时候,被大中朝大将李栓柱,派兵一把火烧掉了大半,就连一些打造兵器的工坊,也被破坏,那些他好不容易搜罗起来的工匠,要么被杀要么就被大中军掳去,留给李自成的汉中一带的基础,业已被大中军破坏殆尽。
    虽然现在他仅剩下了七万兵马,但是对于汉中来说,还是太多了,以汉中日下的物力,还是无法养活这么多兵马。
    盘点了一下老本之后,李自成不仅有些绝望,但是他还是不肯认输,在他看来,虽然现如今战事不容乐观,可是比起当年他起兵造反的时候,他的本钱还是不少的,毕竟他还有七万兵马,只要稍事喘息之后,他还是有复振的可能的。
    于是他在和诸将商议之后,再一次做出决定,朝四川进兵,争取能夺取四川,那样的话,他依托着四川山高路险的优势,还是有资本和大中朝继续为敌下去的。
    商议之后,李自成立即派出刘宗敏,在这七万兵马之中,挑选出了一万精兵,再一次朝着利州方向出发,希望刘宗敏能先行为他打通利州,使得他可以在大中军追来之前,能领兵攻入四川,然后在四川和大中军继续抗衡。
    于是刘宗敏立即带上了刘体纯,点齐了一万兵马,全部都是一些生活在山区,善于在山区作战的兵将,立即从汉中杀向了利州。
    第一百三十六章 国债
    大年三十晚上,整个南京城内开始鞭炮齐鸣,在南京城钟鼓楼上,响起了一阵悠扬的钟声,随着钟声的响起,在钟声之中大中朝终于送走了他们立国之后的天元元年。
    虽然眼下南方尚未归服,陕西大中军还在和大顺军厮杀,可是南京城之中,却已经是一片祥和之色。
    大中朝的建立,加上大中军的行动,彻底摧垮了南直隶的明朝势力,将许多根深蒂固的家族,连根拔起,并且在无数大中朝官员以及兵将的努力之下,迅速的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肖天健也为了答谢那些为了大中朝忙前忙后的文臣武将们,特意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在宫中设宴,宴请朝中诸臣同乐一下。
    席间肖天健也放开了心怀,请出了三个皇妃作陪,和诸臣推杯换盏痛饮了一场,时间真的如同白驹过隙一般,眨眼间他回到南京城便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了,随着他的还朝,大中朝也开始频繁的调整了起来。
    原本仅仅是搭建起来的框架,在这几个月间,被迅速的完善了起来,一批批经过选拔和考察之后的官员,开始走上了他们的岗位,为大中朝的振兴效力。
    这些官员之中,既有一些是前朝旧吏,也有一些是通过科考选拔出来的新秀,更有一些之前并未在大明朝当官,但是却在民间声誉甚隆的贤士,随着大中朝的崛起,这些人纷纷被肖天健启用,充实到了各地为官。
    虽然这次大宴群臣规模不小,但是却还是有不少大中朝的功臣并未能赶上参加这次大宴,其中军中诸位大将,像阎重喜、罗立、刘宝、石冉、罗汝才、李栓柱、王承平、刁正、李凌风、赵卫国……等等大将眼下都因为军务在身,正在各地驻守,另外还有像卢象升这样的重臣,也需要在各地主持政务,所以不可能都赶到南京城参加这次肖天健的大宴群臣,能参加大宴的也仅仅是一些留在南京朝中的大臣和武官。
    说起来是一场大宴,但是肖天健再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吝啬,在宫中所置办的酒宴,菜品并不算多,而且都是一些常见食材,虽然有些山珍海味,但是也仅仅是普通之物,好歹这些菜肴经过名厨的调理之后,味道尚算是可口,要不然的话真就会被人鄙视了。
    不过肖天健在大宴之前,也说过了,大中朝新立不久,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到处都是要花钱用钱的地方,不管是他还是诸臣,都要勤俭持家,不得铺张浪费,更不能骄奢滛逸,毕竟现在大中朝还有无数百姓,连果腹之物都没有,他们这些执掌国家之人,便无理由太过享乐。
    所以大宴之上,也没有什么丝竹歌舞助兴之类的东西,主要仅是君臣之间以及大臣之间的闲聊罢了。
    虽然这次大宴很是简朴,但是气氛却相当不错,诸臣对于肖天健这个皇上,登基之后,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始终还保持着清醒状态,称帝之后,既不选秀入宫,也不铺张浪费,极尽可能的省着花钱,作为这些想要有所作为的大臣们,他们自然理解肖天健的这种吝啬,所以潜移默化之下,大中朝这些文臣武将们,自然也就跟着肖天健,不再追求奢华,对于这样的酒宴,所以也没有什么意见。
    肖天健也没有端着皇帝的架子,而是坐在上首位置,频频对着诸臣举杯,一边喝酒,一边谈及一些国家大事,所以说是一场年夜宴,其实说白了,更像是对大中朝立国这一年来的总结大会。
    北方现如今已经基本上平定下来,在南方的物资调运之下,再加上边关一带有精兵驻守,暂时不用担心建奴以及蒙古人破关入寇,所以北方的粮荒逐渐的正在得到缓解,一些南下逃难的百姓,在得知北方平定之后,业已开始在各地官府的引导下,逐步的返回北方,利用这个冬季,做好开春之后复耕农田的准备。
    大批散布在各地的流贼以及兵匪,在各地大中军的打击之下,要么灰飞烟灭,要么便向各地大中官府缴械投降,接受安置,虽然短时间之内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些事情,但是肖天健也相信,在随后一年之中,基本上可以将这种混乱结束。
    老百姓的恢复能力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提供可供他们生存的土地,他们便会焕发出巨大的热情,投入到恢复生产之中,再加上兵祸连连,以至于许多地方的人口都出现了大减,还有大中军几乎将那些大明的权贵以及勋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