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上坟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年三十这天早上,楚妍是被轰隆隆的鞭炮声音吵醒的,醒过来发现曾凡正在穿衣服。
“这么早就去吗?”昨天曾凡跟她说了早起和老爸去上坟,她没想到这么早,外面天色还完全黑着。
“你没听到那些放鞭炮的声音嘛,我们已经算不上早了,你继续睡吧!”曾凡穿好衣服,又给福仔喂了顿饭,才出门跟曾广海一起去坟地。
他们家是外来户,坟地里只有两个土坟头,都没有立碑,第一个是曾凡的曾祖父、曾祖母的合葬坟,第二个是曾凡爷爷奶奶的合葬坟,两个坟里的祖先曾凡出生前都去世了,他一个都没有见过。
说是合葬坟,第一个坟头里实际只有一个棺材和一个曾祖父的灵牌,曾祖母不识字,曾祖父的名字都不确定叫什么,只能确定姓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兵荒马乱的年月,天灾人祸不断,曾祖母跟父母逃难途中走散,后来在河南地界被一个姓曾的中年男人收留,没有明媒正娶,没有任何仪式就住到了一起,次年就生下了曾凡的爷爷曾寿,那时候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也讲究不了太多。
曾祖父也是居无定所,到处打短工谋生,可惜好景不长,曾寿九岁那年,曾祖父染上恶性痢疾,从发病到去世总共不到三天。
失去了唯一的家庭支柱,曾祖母带着未成年的儿子曾寿,只能继续逃荒要饭。
根据曾广海的讲述,解放前十几年,具体哪一年不清楚,曾祖母带着儿子,也就是曾凡的爷爷曾寿一路要饭,来到刘家铺,被一个孤寡老太太收留,从此住了下来,他们娘俩照顾老太太两年多,老太太去世后,两间破旧的房子留给了他们,娘两个在这里安家落户。
几年后,曾凡的奶奶跟着大人逃荒路过这里,那时候大人都不容易活不下去,更别说孩子了,曾祖母用几斤小米买下来这个小丫头,当做童养媳养大,后来跟曾凡的爷爷结婚,曾广海出生没几年就解放了。
他们家分了土地,从此真正成了刘家铺住户,不用再靠帮地主富户家打长短工谋生。
解放后没几年,曾祖母就去世了,于是埋在了自家地里,有了第一个坟头。
因为小时候长期的吃不饱饭,曾凡的奶奶身体一直很瘦弱,生下曾广海又坐下了病根,曾祖母去世第二年,曾广海八岁那年也去世了,他们家地里又有了第二个坟头。
此后,曾寿和儿子曾广海父子相依为命,过了没几年,国家开始在农村实行公社化运动,开始了组织生产合作社,吃起了大锅饭,土地又变成了集体所有,大家都为公社集体劳动,父子两个家徒四壁,但负担也少,日子反而比自己单过好了不少。
七十年代初,曾广海和邱彩娥结婚,随后几年接连生了俩儿子,日子过的幸福美满。
外面的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对他们家冲击不大,他们家是穷得不能再穷的贫下中农,成分梆梆硬,干活儿积极不偷懒,再怎么样也斗不到他们头上。
一直到八十年代初,重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又重新分给了每家每户,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制度取消了。
这时候,劳动力多的好处就来了,可以多分地多打粮食,也是在这一年,不幸降临他们家,曾凡的两个哥哥在西河边玩耍,溺水淹死了。
农村的习俗,夭折的孩子不能葬祖坟,连坟头都没有,路边挖深坑一埋就完事。
次年,曾凡的爷爷曾寿也去世了,跟他奶奶合葬一起。
又过两年,邱彩娥高龄怀孕,生下了曾凡。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实行了几年计划生育,可是他们家的情况,也不在计划的范围内,人丁实在太单薄了。
从四五岁开始,每年除夕早上,曾广海都带着曾凡翻过结冰的西河,到自家坟地上坟,通常的流程就是烧纸钱,磕头,然后放鞭炮,完事回家吃早饭。
后来西河上修建起混凝土大桥,往来方便了许多,每年都是曾广海骑着自家的大铁驴带着曾凡去上坟。
再后来,曾凡学会骑自行车,和父亲各骑一辆车去上坟。
今年曾凡开车带着父亲去上坟,也算是一点点进步,至少可以少挨点冻。
跟周围其他人家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人的上坟队伍相比,他们家年年就父子两个人,显得格外的人丁单薄。
刘家铺三百多户人家,姓刘的占大半,据说都是一个祖先,几十代传下来,早已经分成了多个支系,十几处坟地各自祭拜,再加上二十多户外姓人家,坟地大多都在西河西边的田地里。
每年三十这天早上,一个村的男人差不多都要去坟地走一个来回,西河大桥这时候显得格外热闹。
他们这一片区域大年三十上坟是固定习俗,对清明节反而不太看重,烧纸钱放鞭炮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仪式。
大量的鞭炮、烟花、纸钱集中燃放,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这就是曾凡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过年味道。
坟头里面的祖先曾凡都没有见过,一点印象也没有,当然也谈不上感情,小时候被父亲从被窝里拽出来上坟还很不情愿,为此哭闹过好几次,后来慢慢的成了习惯,再大一些也开始理解了。
不过理解不等于认同,曾凡不相信人死后一定变成鬼魂,尤其是看过那么多书以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人类或许真有超越肉体的灵魂或者意念,但绝不会是民间传说的那样,到了阴曹地府还能收到烧过去的纸钱,保佑子孙升官发财之类,那纯粹是活人的自我安慰,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人们的认知能力提高,相信那些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无论生活在哪里,都需要归属感和认同感,想要获得其他人的认同,就要遵守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规则,哪怕是那些高官巨贾,也一样不能例外,只要是这片土地走出去的人,回到这里,表面上都得遵守这些规则。
你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可是父母亲人的看法总要在意,不然的话,也没必要在这一天回来了。
至少在农村,不知道多少年形成的上坟这个风俗习惯,不是一两个人能改变的,更不会短期内消失掉,不过曾凡相信,随着老一辈人的逐渐逝去,不认同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个风俗终究会消失。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移风易俗,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世间风俗一直在不停的演变之中,社会变化的越快,风俗演变的也会越快,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最不容易察觉到。
若干年后,在回忆往昔的时候,才会发现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风俗,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或者消失,或者变得面目全非。
从坟地里回来,东边的天色才刚蒙蒙亮,邱彩娥已经在准备早饭了,楚妍在帮着烧火,一老一少边忙边唠嗑。
她们聊的就是曾凡打算回家盖房子的事情,邱彩娥对此有点不理解,燕京有那么高工资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回乡下来呢!
“凡凡,你真打算辞掉城里的工作,回来养狗吗?”看到他们父子俩进门,邱彩娥很直接的问道。
“楚妍,你咋跟我妈说的?”曾凡有点无语了。
原来她们也没说几句,楚妍只说了个开头,邱彩娥理解错了。
听了曾凡的解释,老太太才明白曾凡的意思,不是跟人有矛盾,也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而是儿子的工作不需要每天坐班,在乡下住着更自在,一样不耽误原先的工作。
当然,更不耽误原先的工资,老太太很在意这点。
想回城里,随时可以回去,城里一样有房子,两边想住哪里住哪里。
既然有这样的好事,邱彩娥也就不着急了,又关心起他们俩的婚事,如果是在附近相亲找对象,他们老两口能帮上忙,楚妍离着太远,他们能帮的实在有限,只能听从曾凡的想法,让他自己拿主意。
按照邱彩娥的意思,俩人都住到一块了,楚妍怀孕是早晚的事,结婚当然越早越好了,她也早点抱上孙子。
在村里老辈人的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一辈子最大的事情,一切都不及这事儿重要。
大年三十这天早上,楚妍是被轰隆隆的鞭炮声音吵醒的,醒过来发现曾凡正在穿衣服。
“这么早就去吗?”昨天曾凡跟她说了早起和老爸去上坟,她没想到这么早,外面天色还完全黑着。
“你没听到那些放鞭炮的声音嘛,我们已经算不上早了,你继续睡吧!”曾凡穿好衣服,又给福仔喂了顿饭,才出门跟曾广海一起去坟地。
他们家是外来户,坟地里只有两个土坟头,都没有立碑,第一个是曾凡的曾祖父、曾祖母的合葬坟,第二个是曾凡爷爷奶奶的合葬坟,两个坟里的祖先曾凡出生前都去世了,他一个都没有见过。
说是合葬坟,第一个坟头里实际只有一个棺材和一个曾祖父的灵牌,曾祖母不识字,曾祖父的名字都不确定叫什么,只能确定姓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兵荒马乱的年月,天灾人祸不断,曾祖母跟父母逃难途中走散,后来在河南地界被一个姓曾的中年男人收留,没有明媒正娶,没有任何仪式就住到了一起,次年就生下了曾凡的爷爷曾寿,那时候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也讲究不了太多。
曾祖父也是居无定所,到处打短工谋生,可惜好景不长,曾寿九岁那年,曾祖父染上恶性痢疾,从发病到去世总共不到三天。
失去了唯一的家庭支柱,曾祖母带着未成年的儿子曾寿,只能继续逃荒要饭。
根据曾广海的讲述,解放前十几年,具体哪一年不清楚,曾祖母带着儿子,也就是曾凡的爷爷曾寿一路要饭,来到刘家铺,被一个孤寡老太太收留,从此住了下来,他们娘俩照顾老太太两年多,老太太去世后,两间破旧的房子留给了他们,娘两个在这里安家落户。
几年后,曾凡的奶奶跟着大人逃荒路过这里,那时候大人都不容易活不下去,更别说孩子了,曾祖母用几斤小米买下来这个小丫头,当做童养媳养大,后来跟曾凡的爷爷结婚,曾广海出生没几年就解放了。
他们家分了土地,从此真正成了刘家铺住户,不用再靠帮地主富户家打长短工谋生。
解放后没几年,曾祖母就去世了,于是埋在了自家地里,有了第一个坟头。
因为小时候长期的吃不饱饭,曾凡的奶奶身体一直很瘦弱,生下曾广海又坐下了病根,曾祖母去世第二年,曾广海八岁那年也去世了,他们家地里又有了第二个坟头。
此后,曾寿和儿子曾广海父子相依为命,过了没几年,国家开始在农村实行公社化运动,开始了组织生产合作社,吃起了大锅饭,土地又变成了集体所有,大家都为公社集体劳动,父子两个家徒四壁,但负担也少,日子反而比自己单过好了不少。
七十年代初,曾广海和邱彩娥结婚,随后几年接连生了俩儿子,日子过的幸福美满。
外面的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对他们家冲击不大,他们家是穷得不能再穷的贫下中农,成分梆梆硬,干活儿积极不偷懒,再怎么样也斗不到他们头上。
一直到八十年代初,重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又重新分给了每家每户,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制度取消了。
这时候,劳动力多的好处就来了,可以多分地多打粮食,也是在这一年,不幸降临他们家,曾凡的两个哥哥在西河边玩耍,溺水淹死了。
农村的习俗,夭折的孩子不能葬祖坟,连坟头都没有,路边挖深坑一埋就完事。
次年,曾凡的爷爷曾寿也去世了,跟他奶奶合葬一起。
又过两年,邱彩娥高龄怀孕,生下了曾凡。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实行了几年计划生育,可是他们家的情况,也不在计划的范围内,人丁实在太单薄了。
从四五岁开始,每年除夕早上,曾广海都带着曾凡翻过结冰的西河,到自家坟地上坟,通常的流程就是烧纸钱,磕头,然后放鞭炮,完事回家吃早饭。
后来西河上修建起混凝土大桥,往来方便了许多,每年都是曾广海骑着自家的大铁驴带着曾凡去上坟。
再后来,曾凡学会骑自行车,和父亲各骑一辆车去上坟。
今年曾凡开车带着父亲去上坟,也算是一点点进步,至少可以少挨点冻。
跟周围其他人家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人的上坟队伍相比,他们家年年就父子两个人,显得格外的人丁单薄。
刘家铺三百多户人家,姓刘的占大半,据说都是一个祖先,几十代传下来,早已经分成了多个支系,十几处坟地各自祭拜,再加上二十多户外姓人家,坟地大多都在西河西边的田地里。
每年三十这天早上,一个村的男人差不多都要去坟地走一个来回,西河大桥这时候显得格外热闹。
他们这一片区域大年三十上坟是固定习俗,对清明节反而不太看重,烧纸钱放鞭炮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仪式。
大量的鞭炮、烟花、纸钱集中燃放,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这就是曾凡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过年味道。
坟头里面的祖先曾凡都没有见过,一点印象也没有,当然也谈不上感情,小时候被父亲从被窝里拽出来上坟还很不情愿,为此哭闹过好几次,后来慢慢的成了习惯,再大一些也开始理解了。
不过理解不等于认同,曾凡不相信人死后一定变成鬼魂,尤其是看过那么多书以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人类或许真有超越肉体的灵魂或者意念,但绝不会是民间传说的那样,到了阴曹地府还能收到烧过去的纸钱,保佑子孙升官发财之类,那纯粹是活人的自我安慰,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人们的认知能力提高,相信那些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无论生活在哪里,都需要归属感和认同感,想要获得其他人的认同,就要遵守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规则,哪怕是那些高官巨贾,也一样不能例外,只要是这片土地走出去的人,回到这里,表面上都得遵守这些规则。
你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可是父母亲人的看法总要在意,不然的话,也没必要在这一天回来了。
至少在农村,不知道多少年形成的上坟这个风俗习惯,不是一两个人能改变的,更不会短期内消失掉,不过曾凡相信,随着老一辈人的逐渐逝去,不认同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个风俗终究会消失。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移风易俗,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世间风俗一直在不停的演变之中,社会变化的越快,风俗演变的也会越快,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最不容易察觉到。
若干年后,在回忆往昔的时候,才会发现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风俗,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或者消失,或者变得面目全非。
从坟地里回来,东边的天色才刚蒙蒙亮,邱彩娥已经在准备早饭了,楚妍在帮着烧火,一老一少边忙边唠嗑。
她们聊的就是曾凡打算回家盖房子的事情,邱彩娥对此有点不理解,燕京有那么高工资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回乡下来呢!
“凡凡,你真打算辞掉城里的工作,回来养狗吗?”看到他们父子俩进门,邱彩娥很直接的问道。
“楚妍,你咋跟我妈说的?”曾凡有点无语了。
原来她们也没说几句,楚妍只说了个开头,邱彩娥理解错了。
听了曾凡的解释,老太太才明白曾凡的意思,不是跟人有矛盾,也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而是儿子的工作不需要每天坐班,在乡下住着更自在,一样不耽误原先的工作。
当然,更不耽误原先的工资,老太太很在意这点。
想回城里,随时可以回去,城里一样有房子,两边想住哪里住哪里。
既然有这样的好事,邱彩娥也就不着急了,又关心起他们俩的婚事,如果是在附近相亲找对象,他们老两口能帮上忙,楚妍离着太远,他们能帮的实在有限,只能听从曾凡的想法,让他自己拿主意。
按照邱彩娥的意思,俩人都住到一块了,楚妍怀孕是早晚的事,结婚当然越早越好了,她也早点抱上孙子。
在村里老辈人的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一辈子最大的事情,一切都不及这事儿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