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17章 滁州之战的影响
崇祯九年正月底
凤寿右营全体将士,从滁州全椒西出发,踏上了返回正阳关的道路。
张鹿安很高兴,月中的交易很顺利,张鹿安以三万两的代价,买到了150匹战马、400副棉甲、一百杆火铳、50石火药……
双方都是感到划算,皆大欢喜,交货付款以后,各自离去。
张鹿安禀报张可道以后,张可道作主,将其中的50匹骏马送给了牟文绶,然后全营开拔回家。
由于携带大量伤病员,走走停停,用了半个月时间才回到正阳关。
凤寿右营回到正阳关后,首先是把身强体壮而又健康的俘虏给安排从事耕田、挖矿或者其他体力活,不能让人闲下来;
将己方伤员和流寇的伤员分开安置,分开治疗;组织人将己方牺牲的烈士遗体运到夹洲陵园安葬,派刘佐临、刘体谦等人去烈士家属家进行慰问和安置工作;派人去淮安、安庆一带采购粮草。
然后就是将所部将士分批放假半个月,让大家回家省亲,权作休整。
凤寿右营这次虽然没有太多的优异表现,但是由于有闯王旗下大将老张飞张文朝的首级之功、还有其他如睁眼瞎、八面虎和花面豹等小头领斩首之功,并且已经上报,相信朝廷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张氏父子感觉最大的可能就是军营继续地扩大,那就要提前做好扩军的准备,于是正阳关外的玄帝庙军营继续扩大,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将士。
为了执行自己心中的计划,张鹿安还让阴六、仇有光带着吕祥发、吕祥启、李二猛和郭茂才等人以回登州省亲的名义,将刘有才的家人、蔡庆国、张文兵叔侄三人全部护送到了登州,其中刘有才的家人和张半斤、张八两送到了北隍城岛安置,让刘有才的儿子刘耀祖和张半斤、张八两进入学堂学习;
将蔡庆国放到崆峒岛听从仇有亮的安排;
将张文兵安置在陈新天的手下,协助处理钱庄事宜。
做好这些事情以后,张鹿安就开始逐步加大凤寿右营的训练力度,授意曾去垢考核全营士兵的军纪军规背诵、军容仪表训练等。
整体来看,滁州这一战对于凤寿右营来说,那是正面作用很大,不光是因为获得了张文朝的私藏,还因为以不到四百人的伤亡歼敌、俘虏千人以上,而且多为流寇中的精锐分子,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对于将士们的士气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加上购买的上百匹强壮军马、四百副棉甲,加上之前储备的战马,又可以组建两个哨的骑兵队出来。
不光是对凤寿右营来说,利好非常大,对于大明朝廷和地方官员乃至于各支军队来说也是意义重大,打破了自从曹文诏和艾万年等大将战死后以后,朝廷各支大军沉闷的、低落的士气。
各个地方政府趁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攻,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战果,流民军在整个大明的发展势力暂时又陷入低谷之中。
尤其对于在本次作战中损失巨大的两支流民军力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一个是一度发展强大的闯塌天刘国能,原本积累的近十万人马,仅剩下不到一万人,让他觉得大明还有很强的战力,也为他两年后向大明朝廷的投诚埋下了伏笔;
另一个就是原本在流民军中处于扛把子角色的闯王,经过滁州之战以后是元气大伤,不仅自己手下的大将点灯子赵胜和老张飞张文朝两部全军覆没,其余的精锐也都损失很大。
苦战撤退后的李自成在庐州以东的皇甫山与闯王高迎祥合营后,就精锐力量而言,李自成一部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高迎祥其余各部的总兵力,李自成的话语权更大。
因为惧怕卢象升的原因,大部分将领都是强烈要求远离卢象升,而返回陕西一带作战,却不知还有另一个大明股肱之才孙传庭在陕西张网以待,以至于闯王高迎祥的最终败亡变得无可避免。
对于闯塌天刘国能和闯王高迎祥的势力削弱,大明朝的上下是欢欣鼓舞,但是与此同时,当晋商、闻香教、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渠道将此消息传递到后金。
后金的天聪大汗皇太极却是非常的不开心。
按照他的战略,是看不得大明境内有个安定的发展环境的。
皇太极于是果断下令,让阿济格、阿巴泰和杨古利率领大军伺机出征,准备再次调动大明精锐力量北返,给明国境内的各支义军势力减轻军事压力。
皇太极召集心腹大臣讨论战略,铁杆汉奸范文程却是坚持认为,有着“传国玉玺”在手,加上多年的经营,已经时机成熟,应该早登大位,也好明令远近、招抚内外。
至于征伐大明,到时候站在吊民伐罪的道德制高点,更是名正言顺。
此议本来就是深得皇太极的之心,与后金此时大多数的王爷不同,他们只是希望不断地到处劫掠,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的生活就好了。
而皇太极雄才大略,更胜于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他从一开始想的就是南下统一整个大明,完成大一统的梦想。
皇太极的态度与他自己在上一年对于称帝的强烈拒绝、当面呵斥有了非常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不再发声,也没有呵斥范文程,这样的信号对于后金上下来说,那就是再明显不过了,于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萨哈廉当先出列,支持皇太极早登大位。
原来的四大贝勒制度此时已经完全消失了,自从阿敏和莽古尔泰因为各种原因死亡后,原本控制两红旗的大贝勒代善就开始退居幕后,让自己的儿子推上前,他的大儿子岳托和三儿子萨哈廉恰恰都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
原先接替阿敏之位成为镶蓝旗旗主的济尔哈朗又是被皇太极的铁血吓怕了,本身也是对皇太极敬佩有加,更是对皇太极马首是瞻。
皇太极本身掌控两黄旗,原本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死后,正蓝旗为莽古尔泰的弟弟德格类所掌管,后来皇太极通过一系列的阴谋手段,将自己的大儿子豪格推上了正蓝旗旗主的位置。
这样一来,八旗当中有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六旗是完全彻底地支持皇太极称帝的,多尔衮兄弟俩掌控的两白旗就没有了改变政局的能力。
皇太极称帝变得水到渠成。
(本章完)
第117章 滁州之战的影响
崇祯九年正月底
凤寿右营全体将士,从滁州全椒西出发,踏上了返回正阳关的道路。
张鹿安很高兴,月中的交易很顺利,张鹿安以三万两的代价,买到了150匹战马、400副棉甲、一百杆火铳、50石火药……
双方都是感到划算,皆大欢喜,交货付款以后,各自离去。
张鹿安禀报张可道以后,张可道作主,将其中的50匹骏马送给了牟文绶,然后全营开拔回家。
由于携带大量伤病员,走走停停,用了半个月时间才回到正阳关。
凤寿右营回到正阳关后,首先是把身强体壮而又健康的俘虏给安排从事耕田、挖矿或者其他体力活,不能让人闲下来;
将己方伤员和流寇的伤员分开安置,分开治疗;组织人将己方牺牲的烈士遗体运到夹洲陵园安葬,派刘佐临、刘体谦等人去烈士家属家进行慰问和安置工作;派人去淮安、安庆一带采购粮草。
然后就是将所部将士分批放假半个月,让大家回家省亲,权作休整。
凤寿右营这次虽然没有太多的优异表现,但是由于有闯王旗下大将老张飞张文朝的首级之功、还有其他如睁眼瞎、八面虎和花面豹等小头领斩首之功,并且已经上报,相信朝廷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张氏父子感觉最大的可能就是军营继续地扩大,那就要提前做好扩军的准备,于是正阳关外的玄帝庙军营继续扩大,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将士。
为了执行自己心中的计划,张鹿安还让阴六、仇有光带着吕祥发、吕祥启、李二猛和郭茂才等人以回登州省亲的名义,将刘有才的家人、蔡庆国、张文兵叔侄三人全部护送到了登州,其中刘有才的家人和张半斤、张八两送到了北隍城岛安置,让刘有才的儿子刘耀祖和张半斤、张八两进入学堂学习;
将蔡庆国放到崆峒岛听从仇有亮的安排;
将张文兵安置在陈新天的手下,协助处理钱庄事宜。
做好这些事情以后,张鹿安就开始逐步加大凤寿右营的训练力度,授意曾去垢考核全营士兵的军纪军规背诵、军容仪表训练等。
整体来看,滁州这一战对于凤寿右营来说,那是正面作用很大,不光是因为获得了张文朝的私藏,还因为以不到四百人的伤亡歼敌、俘虏千人以上,而且多为流寇中的精锐分子,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对于将士们的士气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加上购买的上百匹强壮军马、四百副棉甲,加上之前储备的战马,又可以组建两个哨的骑兵队出来。
不光是对凤寿右营来说,利好非常大,对于大明朝廷和地方官员乃至于各支军队来说也是意义重大,打破了自从曹文诏和艾万年等大将战死后以后,朝廷各支大军沉闷的、低落的士气。
各个地方政府趁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攻,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战果,流民军在整个大明的发展势力暂时又陷入低谷之中。
尤其对于在本次作战中损失巨大的两支流民军力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一个是一度发展强大的闯塌天刘国能,原本积累的近十万人马,仅剩下不到一万人,让他觉得大明还有很强的战力,也为他两年后向大明朝廷的投诚埋下了伏笔;
另一个就是原本在流民军中处于扛把子角色的闯王,经过滁州之战以后是元气大伤,不仅自己手下的大将点灯子赵胜和老张飞张文朝两部全军覆没,其余的精锐也都损失很大。
苦战撤退后的李自成在庐州以东的皇甫山与闯王高迎祥合营后,就精锐力量而言,李自成一部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高迎祥其余各部的总兵力,李自成的话语权更大。
因为惧怕卢象升的原因,大部分将领都是强烈要求远离卢象升,而返回陕西一带作战,却不知还有另一个大明股肱之才孙传庭在陕西张网以待,以至于闯王高迎祥的最终败亡变得无可避免。
对于闯塌天刘国能和闯王高迎祥的势力削弱,大明朝的上下是欢欣鼓舞,但是与此同时,当晋商、闻香教、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渠道将此消息传递到后金。
后金的天聪大汗皇太极却是非常的不开心。
按照他的战略,是看不得大明境内有个安定的发展环境的。
皇太极于是果断下令,让阿济格、阿巴泰和杨古利率领大军伺机出征,准备再次调动大明精锐力量北返,给明国境内的各支义军势力减轻军事压力。
皇太极召集心腹大臣讨论战略,铁杆汉奸范文程却是坚持认为,有着“传国玉玺”在手,加上多年的经营,已经时机成熟,应该早登大位,也好明令远近、招抚内外。
至于征伐大明,到时候站在吊民伐罪的道德制高点,更是名正言顺。
此议本来就是深得皇太极的之心,与后金此时大多数的王爷不同,他们只是希望不断地到处劫掠,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的生活就好了。
而皇太极雄才大略,更胜于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他从一开始想的就是南下统一整个大明,完成大一统的梦想。
皇太极的态度与他自己在上一年对于称帝的强烈拒绝、当面呵斥有了非常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不再发声,也没有呵斥范文程,这样的信号对于后金上下来说,那就是再明显不过了,于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萨哈廉当先出列,支持皇太极早登大位。
原来的四大贝勒制度此时已经完全消失了,自从阿敏和莽古尔泰因为各种原因死亡后,原本控制两红旗的大贝勒代善就开始退居幕后,让自己的儿子推上前,他的大儿子岳托和三儿子萨哈廉恰恰都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
原先接替阿敏之位成为镶蓝旗旗主的济尔哈朗又是被皇太极的铁血吓怕了,本身也是对皇太极敬佩有加,更是对皇太极马首是瞻。
皇太极本身掌控两黄旗,原本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死后,正蓝旗为莽古尔泰的弟弟德格类所掌管,后来皇太极通过一系列的阴谋手段,将自己的大儿子豪格推上了正蓝旗旗主的位置。
这样一来,八旗当中有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六旗是完全彻底地支持皇太极称帝的,多尔衮兄弟俩掌控的两白旗就没有了改变政局的能力。
皇太极称帝变得水到渠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