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角落里看热闹的朱棣:??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仁德的目的,是让百姓安居乐业。九五之尊又如何,若是不能让百姓过得幸福,也不过是个昏君罢了。”
“韩铎等人利用修建行宫之便,私相授受,中饱私囊,确实是错了,得了他好处的人,都有错,都该受到惩罚,可这惩罚不是直接一刀把人都杀了。”
“大明不过万万人,如何能经得住你杀?再者,死亦是解脱,何不让那些人活着痛苦呢?”
朱标的这一番话让朱元璋清醒了过来。
他确实是酷爱杀人,朝中大臣杀得多了,要填补上来就会变得困难。
再者,他能大业功成,不就是那些年积累了不少的声望吗?
但,朱标这臭小子,明晃晃的说出来,根本就是在打他的脸。
朱元璋端着,表情逐渐阴狠。
老头子不说话就代表默认了。
他这人爱面子,今日又下他面子了,定要不高兴个几日。
朱标思虑了片刻,又说:“父皇能平定这天下,是无上的功德,儿臣会努力的让这份功德延续下去。”
说完了以后,他就回去了。
刘伯温观察了下局势,猜测了下朱元璋的想法,也回去了。
而朱元璋呢,端着的脸色在悄无声息中逐渐好转。
片刻后:“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大臣们依旧是你看我,我看你,时不时的小声讨论,但就是没有站出来的。
到此,朱元璋挥手,退朝。
钱塘在退朝后追上了朱标。
“太子殿下,韩铎以及亲眷还未抓到,微臣拜托了锦衣卫,也暂且没结果,现在当如何?”
朱标:“韩铎自知是死罪,定然会选择一条自己觉得最安全的路。”
“如今这大城,得消息最快,也是全城戒备,想要逃跑根本不易。而他最终,会选择一个偏僻的,无人认识的地方安顿下来。”
钱塘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和他的家人一定是分开的,那么多人一起行走,太过于显眼。”
钱塘再点头:“多谢殿下。”
虽说钱塘此人有点能耐,这等小事定能处理得不错,可朱标也担心会出现岔子,就让锦衣卫暗中盯着。
在锦衣卫的帮助下,效率一下子就上来了。
韩铎的家人以及韩铎前后被抓住。
朱元璋听取了朱标的建议,对韩铎,高行,李祯等人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其余人等流放,充军。
夏原吉也趁着这次的机会,将户部狠狠的整顿了一番,陈年旧账也都翻出来,查清楚了。
这一查,又查出了不少贪赃枉法的。
只是这些官员做得十分谨慎,只敢贪少的。
如此一来,杀也不是,流放也不是。
在朱元璋的心中,就只有这两个惩罚是好用的,其他的,用和不用都差不多。
就在朱元璋一筹莫展之际,朱标提议,不动官员们的官职,让他们打工来填补亏空。
打工这词一出,朱元璋来了兴致。
大明是禁止官员经商的。
标儿十分聪明,定不会在律法上反复横跳。
那就只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获得银子。
朱标告诉朱元璋,宫女,太监们,工部的匠人等,都是有月例的。
可以按照一个月三十天,三十天,均分成做一日有多少。
再细分,则会有,半日多少。
细分以后,让官员去做苦力,做多少有多少银子。
若是做得不够好,也按照规矩,扣银子或者是其余惩罚。
太监宫女们所做的,都是辛苦活儿。
而官员呢,多是动脑的,并不费力。更有甚者是闲职,根本不操心。
朱元璋听了朱标这解释,立刻拍手决定下。
官员们去做了苦力,就会知道百姓的辛苦,切身体会过的,总比想象的要实际不少。
也免得这群家伙成天张嘴乱说,务实的事根本不干。
此事决定下,朱标提出自己去下圣旨。
朱元璋没有意见。
圣旨下达,犯法的官员们一觉得轻松,二觉得难受。
轻松的是,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难受的是,做苦力,这地位一下子就下来了,很丢脸的。
然,朝野上下因这等动作,变得清明了不少。
大臣们都兢兢业业的做事,不敢有怠慢。
日子,就这么平和的过了一段。
这一日,朱标看到了一本丢在角落的奏折。
奏折上虽没有灰尘,却皱皱巴巴的,想来是经过了不少风雨才到他这里的。
打开一看,发现记录的也是小事——倭国偷袭沿海,被全部剿灭,得了船上的物资,士兵也没有伤亡。
这等小事,按道理是不该到他这里的。
只是,到了也不能说是坏事。
嘿嘿~
朱标眼前一亮。
他正在惆,自己做的火铳没有用武之地。
这下倒是好了,送上门来的用武之地啊。
既然倭国如此看得起大明,那便让他们好好看看大明的厉害。
第二天早朝,朱标就跟朱元璋告假。
朱元璋自然是不准的。
这朱标不在朝廷,他会不习惯的。
而且,许多事都得自己操心。
这样就跟要了他的老命一样。
可在知道朱标是请假去沿海实验火铳的威力,朱元璋一口答应下来,还表示,自己要跟着去。
之前他是见识过火铳威力的。
只是他听朱标这臭小子说,这东西还不能量产。
不能量产,那就意味着将士们暂时用不上。
这么好的东西总不能放在军火库里积灰吧。
大臣们对朱标去沿海没有太多意见,毕竟这朝廷还有个皇上在,不至于会乱的。
可皇上也要跟着去,又不是什么大事,根本不用这么兴师动众的。
于是,大臣们纷纷出来劝阻。
朱元璋决定好了,怎会因为大臣们的几句话就有所改变呢?
他大手一挥,直接下令朱棣监国。
角落里看热闹的朱棣:???
监国?
那是累死个人还没有半点好处的。
他不要!
朱棣赶紧站出来,扑通一声跪下,紧接着就开始声泪俱下的哭诉:“儿臣不要,绝对绝对不要!”
“先前监国时,便是各种小事,儿臣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更不能和大皇兄一样,还请父皇重新找人。”
笑话,监国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已经受过一次罪了,又怎么会再去受罪第二次?
朱元璋:“你不愿意那也没有办法。”
hash\":\"?=???dU
“仁德的目的,是让百姓安居乐业。九五之尊又如何,若是不能让百姓过得幸福,也不过是个昏君罢了。”
“韩铎等人利用修建行宫之便,私相授受,中饱私囊,确实是错了,得了他好处的人,都有错,都该受到惩罚,可这惩罚不是直接一刀把人都杀了。”
“大明不过万万人,如何能经得住你杀?再者,死亦是解脱,何不让那些人活着痛苦呢?”
朱标的这一番话让朱元璋清醒了过来。
他确实是酷爱杀人,朝中大臣杀得多了,要填补上来就会变得困难。
再者,他能大业功成,不就是那些年积累了不少的声望吗?
但,朱标这臭小子,明晃晃的说出来,根本就是在打他的脸。
朱元璋端着,表情逐渐阴狠。
老头子不说话就代表默认了。
他这人爱面子,今日又下他面子了,定要不高兴个几日。
朱标思虑了片刻,又说:“父皇能平定这天下,是无上的功德,儿臣会努力的让这份功德延续下去。”
说完了以后,他就回去了。
刘伯温观察了下局势,猜测了下朱元璋的想法,也回去了。
而朱元璋呢,端着的脸色在悄无声息中逐渐好转。
片刻后:“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大臣们依旧是你看我,我看你,时不时的小声讨论,但就是没有站出来的。
到此,朱元璋挥手,退朝。
钱塘在退朝后追上了朱标。
“太子殿下,韩铎以及亲眷还未抓到,微臣拜托了锦衣卫,也暂且没结果,现在当如何?”
朱标:“韩铎自知是死罪,定然会选择一条自己觉得最安全的路。”
“如今这大城,得消息最快,也是全城戒备,想要逃跑根本不易。而他最终,会选择一个偏僻的,无人认识的地方安顿下来。”
钱塘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和他的家人一定是分开的,那么多人一起行走,太过于显眼。”
钱塘再点头:“多谢殿下。”
虽说钱塘此人有点能耐,这等小事定能处理得不错,可朱标也担心会出现岔子,就让锦衣卫暗中盯着。
在锦衣卫的帮助下,效率一下子就上来了。
韩铎的家人以及韩铎前后被抓住。
朱元璋听取了朱标的建议,对韩铎,高行,李祯等人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其余人等流放,充军。
夏原吉也趁着这次的机会,将户部狠狠的整顿了一番,陈年旧账也都翻出来,查清楚了。
这一查,又查出了不少贪赃枉法的。
只是这些官员做得十分谨慎,只敢贪少的。
如此一来,杀也不是,流放也不是。
在朱元璋的心中,就只有这两个惩罚是好用的,其他的,用和不用都差不多。
就在朱元璋一筹莫展之际,朱标提议,不动官员们的官职,让他们打工来填补亏空。
打工这词一出,朱元璋来了兴致。
大明是禁止官员经商的。
标儿十分聪明,定不会在律法上反复横跳。
那就只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获得银子。
朱标告诉朱元璋,宫女,太监们,工部的匠人等,都是有月例的。
可以按照一个月三十天,三十天,均分成做一日有多少。
再细分,则会有,半日多少。
细分以后,让官员去做苦力,做多少有多少银子。
若是做得不够好,也按照规矩,扣银子或者是其余惩罚。
太监宫女们所做的,都是辛苦活儿。
而官员呢,多是动脑的,并不费力。更有甚者是闲职,根本不操心。
朱元璋听了朱标这解释,立刻拍手决定下。
官员们去做了苦力,就会知道百姓的辛苦,切身体会过的,总比想象的要实际不少。
也免得这群家伙成天张嘴乱说,务实的事根本不干。
此事决定下,朱标提出自己去下圣旨。
朱元璋没有意见。
圣旨下达,犯法的官员们一觉得轻松,二觉得难受。
轻松的是,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难受的是,做苦力,这地位一下子就下来了,很丢脸的。
然,朝野上下因这等动作,变得清明了不少。
大臣们都兢兢业业的做事,不敢有怠慢。
日子,就这么平和的过了一段。
这一日,朱标看到了一本丢在角落的奏折。
奏折上虽没有灰尘,却皱皱巴巴的,想来是经过了不少风雨才到他这里的。
打开一看,发现记录的也是小事——倭国偷袭沿海,被全部剿灭,得了船上的物资,士兵也没有伤亡。
这等小事,按道理是不该到他这里的。
只是,到了也不能说是坏事。
嘿嘿~
朱标眼前一亮。
他正在惆,自己做的火铳没有用武之地。
这下倒是好了,送上门来的用武之地啊。
既然倭国如此看得起大明,那便让他们好好看看大明的厉害。
第二天早朝,朱标就跟朱元璋告假。
朱元璋自然是不准的。
这朱标不在朝廷,他会不习惯的。
而且,许多事都得自己操心。
这样就跟要了他的老命一样。
可在知道朱标是请假去沿海实验火铳的威力,朱元璋一口答应下来,还表示,自己要跟着去。
之前他是见识过火铳威力的。
只是他听朱标这臭小子说,这东西还不能量产。
不能量产,那就意味着将士们暂时用不上。
这么好的东西总不能放在军火库里积灰吧。
大臣们对朱标去沿海没有太多意见,毕竟这朝廷还有个皇上在,不至于会乱的。
可皇上也要跟着去,又不是什么大事,根本不用这么兴师动众的。
于是,大臣们纷纷出来劝阻。
朱元璋决定好了,怎会因为大臣们的几句话就有所改变呢?
他大手一挥,直接下令朱棣监国。
角落里看热闹的朱棣:???
监国?
那是累死个人还没有半点好处的。
他不要!
朱棣赶紧站出来,扑通一声跪下,紧接着就开始声泪俱下的哭诉:“儿臣不要,绝对绝对不要!”
“先前监国时,便是各种小事,儿臣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更不能和大皇兄一样,还请父皇重新找人。”
笑话,监国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已经受过一次罪了,又怎么会再去受罪第二次?
朱元璋:“你不愿意那也没有办法。”
hash\":\"?=???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