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赐服称伯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中原突围之战中,赵、韩两大战国,合力灭掉了气息奄奄的郑国。
但却被一支残军耍得团团转,不仅赵国主将赵存身死,更有韩国国君被绑架挟持。
真可谓赢得了面子,输掉了里子。
两国明知是汉侯俱酒从中捣鬼,但还得打掉牙齿往肚里吞,不敢、也不愿意声张此事,但打心眼里把汉国、把俱酒恨得死死的。
为了找回面子,韩国在郑邑举行了盛大的迁都仪式,正式将国都由阳翟迁往郑邑。
而赵国方面,帮韩国灭掉了郑国,却损兵折将,没捞到一点好处,自然不干。
经过与韩国反复拉锯,最后韩国将处于上党的长子城交给了赵国,算是对赵国的一点补偿。
与此同时,周天子姬喜去世,史称周烈王;周烈王无子,其弟姬扁继位,史称周显王。
姬扁在哥哥的灵前继位,对哥哥一辈子没有生下个儿子这件事,心存感激。
决心给哥哥漂漂亮亮地办一场丧事,既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更想体现新王上任之后的组织能力。
但是,周王朝此时空有一个躯壳,国中府库空虚,根本支撑不起新天子扁这个宏伟的计划。
没有办法,新天子扁便派出使臣,向诸侯化缘,要求诸侯分别施舍点钱粮,好把哥哥风光大葬。
周烈王在世时,因为封俱酒为诸侯,把三晋与齐国都给得罪了,故而这四位诸侯爱搭不理,袖手旁观。
楚国向来与周天子不对付,遂以蛮夷自居,自称不懂中原礼制,象征性地给了点,像打发叫花子一般。
秦国因为公子虔的分裂事件,自顾不暇;燕国国力疲敝,这两家都是象征性地意思一下,杯水车薪。
汉侯俱酒,接到洛邑的飞鸽传书,感念周天子分封之情,也为了在诸侯中占尽道义高地,指示唐社社首公孙舞,慷慨解囊,对新天子的计划予以大力支持。
不仅如此,俱酒还命令唐社分别以越王搜、魏侯缓、秦国太子虔的名义,高调地对周烈王进行祭拜,并捐上不菲的政治献金。
新天子姬扁被诸侯白眼相看,反而在汉侯这里受到礼遇,从而对汉侯青睐有加。
汉侯又有态度又出金钱,与其他诸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姬扁心中有气,于是以汉侯俱酒平定白马有功为由,贺汉侯,赐以黼黻(fu fu)之服,称伯!
黼黻,原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这里指天子及诸侯大臣穿着的上面绣有特殊纹饰的礼服、服饰。
“黼”指半黑半白的斧型图案。“黻”指正反两“弓”相背的图案。
黼黻图案
天子赐予黼黻之服,代表承认其在诸侯之中崇高的地位。
“称伯”,即称霸。“霸”、“伯”在古时发音相同。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赐予黼黻之服,称伯。这是周天子少有的、尚能拿得出手的封赏,用来维护“天下共主”仅剩的一点颜面,同时表达对其他诸侯的不满之情。
在云梦山中与鬼谷子坐而论道的俱酒接到这一消息之后,不由长叹一声。
周天子这些看似非常用力的表演,其目的无非是借助汉国,抗衡其他诸侯,维持其脆弱的“天下共主”的位置。
俱酒甚至怀疑周天子在玩一个阳谋,摆出了一个巴结汉国的姿态,无论汉国是否主动接招,都会使其他诸侯对汉国有所顾忌。特别是会离间自己和楚国好不容易处理好的同盟关系。
其实对俱酒而言,这事可有可无。
黼黻之服说到底就是一件礼服,俱酒以墨治国,根本不重视这些华丽的服饰;
称霸,当霸主,那是春秋时候才做的事;战国的主旋律是什么?灭国啊!这些春秋玩剩下的东西,也就是周天子最后的倔强了。
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这天下早打晚打都是打。但,周王室的日子估计就更不好过了。
果不其然,周天子这套无用的把戏,彻底激怒了天下诸侯,特别是三晋与秦。
身在安邑的魏侯?,听闻伪魏侯缓,竟然敢明目张胆地向已故天子行诸侯之礼,还搞出一笔比自己多很多的政治献金,气得暴跳如雷。
周天子这一出,等于变相承认了魏侯缓的政治地位,就差没说安邑的魏侯?是“伪”的了。
魏侯?恨不得立即兴兵,将这个新天子拉下马来,剁为肉酱。
在公叔痤的苦劝之下,魏侯?暂息兴兵之念,却对洛邑进行了经济封锁,一切粮食、物资都不准经由魏国国土进入洛邑。
身在栎阳的秦公师隰更是气得吐出一口老血,没想到周天子这么阴险,竟然插手秦国的内政。
秦公师隰派出使臣到洛邑面责天子,还派出小股兵力在洛邑周围搞了一场耀武扬威的阅兵仪式,把周天子搞得灰头土脸,躲在宫殿之中没敢露面。
而刚刚在“中原突围”之战中被俱酒像猴一样耍了一圈的赵、韩两国则更激进,他们决心对继任周天子进行报复,给他一个下马威。
赵国与韩国选定下手的对象是西周国。
这里要赘述一下,所谓西周国、东周国,与历史学概念的西周、东周是不同的。
历史上为了更易区分,将周平王东迁之前,建都镐京的周朝时期称之为西周;东迁洛阳之后的周朝时期称作东周。
而东周国、西周国则是另一个概念,指两个均以“周”为国号的诸候国。
周王朝建立的是分封制的国家,周天子分封出去的国家大大小小诸侯国有数百个之多,而周天子充当的角色是天下共主。
公元前440年,分封上瘾的周考王将自己的弟弟姬揭于王畿(王城),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
这个时候,洛邑附近有两个周,一个是以周为国号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一个是同样以周为国号的诸侯周公。
就在周天子恶心众诸侯之时,这个分封出去的小周国国君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公子朝与公子根再一次上演争位的表演。
赵、韩两国,在上次魏武侯去世、出兵干涉中,试图两分魏国,结果失败于两国诸侯之间的猜忌,功败垂成,扼腕叹息。
这次赵、韩两国则迅速达成一致,两国联合出兵干涉小周国的内政,扶植公子根在巩邑独立,国号继续称周。
至此,天下呈现出“三周并立”的局面,天子所在政权称为:“宗周”或“成周”,都城洛邑;西周国,都城王城;东周国,都城巩。
这一番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斗法,以天下“三周并立”而结束,成为战国历史上非常奇葩的一桩公案。
在中原突围之战中,赵、韩两大战国,合力灭掉了气息奄奄的郑国。
但却被一支残军耍得团团转,不仅赵国主将赵存身死,更有韩国国君被绑架挟持。
真可谓赢得了面子,输掉了里子。
两国明知是汉侯俱酒从中捣鬼,但还得打掉牙齿往肚里吞,不敢、也不愿意声张此事,但打心眼里把汉国、把俱酒恨得死死的。
为了找回面子,韩国在郑邑举行了盛大的迁都仪式,正式将国都由阳翟迁往郑邑。
而赵国方面,帮韩国灭掉了郑国,却损兵折将,没捞到一点好处,自然不干。
经过与韩国反复拉锯,最后韩国将处于上党的长子城交给了赵国,算是对赵国的一点补偿。
与此同时,周天子姬喜去世,史称周烈王;周烈王无子,其弟姬扁继位,史称周显王。
姬扁在哥哥的灵前继位,对哥哥一辈子没有生下个儿子这件事,心存感激。
决心给哥哥漂漂亮亮地办一场丧事,既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更想体现新王上任之后的组织能力。
但是,周王朝此时空有一个躯壳,国中府库空虚,根本支撑不起新天子扁这个宏伟的计划。
没有办法,新天子扁便派出使臣,向诸侯化缘,要求诸侯分别施舍点钱粮,好把哥哥风光大葬。
周烈王在世时,因为封俱酒为诸侯,把三晋与齐国都给得罪了,故而这四位诸侯爱搭不理,袖手旁观。
楚国向来与周天子不对付,遂以蛮夷自居,自称不懂中原礼制,象征性地给了点,像打发叫花子一般。
秦国因为公子虔的分裂事件,自顾不暇;燕国国力疲敝,这两家都是象征性地意思一下,杯水车薪。
汉侯俱酒,接到洛邑的飞鸽传书,感念周天子分封之情,也为了在诸侯中占尽道义高地,指示唐社社首公孙舞,慷慨解囊,对新天子的计划予以大力支持。
不仅如此,俱酒还命令唐社分别以越王搜、魏侯缓、秦国太子虔的名义,高调地对周烈王进行祭拜,并捐上不菲的政治献金。
新天子姬扁被诸侯白眼相看,反而在汉侯这里受到礼遇,从而对汉侯青睐有加。
汉侯又有态度又出金钱,与其他诸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姬扁心中有气,于是以汉侯俱酒平定白马有功为由,贺汉侯,赐以黼黻(fu fu)之服,称伯!
黼黻,原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这里指天子及诸侯大臣穿着的上面绣有特殊纹饰的礼服、服饰。
“黼”指半黑半白的斧型图案。“黻”指正反两“弓”相背的图案。
黼黻图案
天子赐予黼黻之服,代表承认其在诸侯之中崇高的地位。
“称伯”,即称霸。“霸”、“伯”在古时发音相同。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赐予黼黻之服,称伯。这是周天子少有的、尚能拿得出手的封赏,用来维护“天下共主”仅剩的一点颜面,同时表达对其他诸侯的不满之情。
在云梦山中与鬼谷子坐而论道的俱酒接到这一消息之后,不由长叹一声。
周天子这些看似非常用力的表演,其目的无非是借助汉国,抗衡其他诸侯,维持其脆弱的“天下共主”的位置。
俱酒甚至怀疑周天子在玩一个阳谋,摆出了一个巴结汉国的姿态,无论汉国是否主动接招,都会使其他诸侯对汉国有所顾忌。特别是会离间自己和楚国好不容易处理好的同盟关系。
其实对俱酒而言,这事可有可无。
黼黻之服说到底就是一件礼服,俱酒以墨治国,根本不重视这些华丽的服饰;
称霸,当霸主,那是春秋时候才做的事;战国的主旋律是什么?灭国啊!这些春秋玩剩下的东西,也就是周天子最后的倔强了。
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反正这天下早打晚打都是打。但,周王室的日子估计就更不好过了。
果不其然,周天子这套无用的把戏,彻底激怒了天下诸侯,特别是三晋与秦。
身在安邑的魏侯?,听闻伪魏侯缓,竟然敢明目张胆地向已故天子行诸侯之礼,还搞出一笔比自己多很多的政治献金,气得暴跳如雷。
周天子这一出,等于变相承认了魏侯缓的政治地位,就差没说安邑的魏侯?是“伪”的了。
魏侯?恨不得立即兴兵,将这个新天子拉下马来,剁为肉酱。
在公叔痤的苦劝之下,魏侯?暂息兴兵之念,却对洛邑进行了经济封锁,一切粮食、物资都不准经由魏国国土进入洛邑。
身在栎阳的秦公师隰更是气得吐出一口老血,没想到周天子这么阴险,竟然插手秦国的内政。
秦公师隰派出使臣到洛邑面责天子,还派出小股兵力在洛邑周围搞了一场耀武扬威的阅兵仪式,把周天子搞得灰头土脸,躲在宫殿之中没敢露面。
而刚刚在“中原突围”之战中被俱酒像猴一样耍了一圈的赵、韩两国则更激进,他们决心对继任周天子进行报复,给他一个下马威。
赵国与韩国选定下手的对象是西周国。
这里要赘述一下,所谓西周国、东周国,与历史学概念的西周、东周是不同的。
历史上为了更易区分,将周平王东迁之前,建都镐京的周朝时期称之为西周;东迁洛阳之后的周朝时期称作东周。
而东周国、西周国则是另一个概念,指两个均以“周”为国号的诸候国。
周王朝建立的是分封制的国家,周天子分封出去的国家大大小小诸侯国有数百个之多,而周天子充当的角色是天下共主。
公元前440年,分封上瘾的周考王将自己的弟弟姬揭于王畿(王城),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
这个时候,洛邑附近有两个周,一个是以周为国号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一个是同样以周为国号的诸侯周公。
就在周天子恶心众诸侯之时,这个分封出去的小周国国君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公子朝与公子根再一次上演争位的表演。
赵、韩两国,在上次魏武侯去世、出兵干涉中,试图两分魏国,结果失败于两国诸侯之间的猜忌,功败垂成,扼腕叹息。
这次赵、韩两国则迅速达成一致,两国联合出兵干涉小周国的内政,扶植公子根在巩邑独立,国号继续称周。
至此,天下呈现出“三周并立”的局面,天子所在政权称为:“宗周”或“成周”,都城洛邑;西周国,都城王城;东周国,都城巩。
这一番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斗法,以天下“三周并立”而结束,成为战国历史上非常奇葩的一桩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