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汀州府北上,最好走的其实是海路,乘船北上沿途方便,速度也不会太慢。但明朝自洪武年间开始的禁海到此时仍未解除,加之沿海地区不太平,倭寇横行,除非是有水师战舰护送,否则海路不通。
另外便是走汀江支流,然后向西乘一段舟船,半道下船,到瑞金后再次乘舟,走绵水、贡水进入赣江,直驱南昌、九江,进入长江航道,然后到南京,再由大运河北上,这条路相对省力,但一则舟车换乘很是麻烦,第二是必须顺着河道行舟,要多绕不少路,第三则是大江大河之上,波涛汹涌,舟船一个不慎就会倾覆,落入江水中人幸免的机会很小,远不如走陆路脚踏实地来得安稳实在。
但就算走陆路乘马车,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沿途官道难走不说,不时会遇到溪水和河流阻隔,小的河流或者还有石桥通行,但那些宽阔的江河,就只能寻找渡船载马车过河,可一般河流都是撑渡的小船居多,找到那些能摆渡马车过河的大船谈何容易?
好在此时汀州商会已经把触角延伸到了福建各地,为了打通运输梗塞,方便物流,这些渡口都有商会的专属渡船,所以沈溪的北上之路还算顺利。
一行走南平、建宁、浦城,然后翻枫岭过仙霞关,十月下旬车队进入浙江境内。
照理到了衢州,就该乘船由衢江、钱江到杭州,然后由大运河北上京师。但苏通的意思,最好还是继续走陆路,沿途以便领略不同的人文风光,金华、杭州、南京这样的繁华之地,最好都逛逛,什么名川大湖,胜景古迹,尽量游览一遍。
赴考的目的不同,沿途的心态自然也会有区别。沈溪不为己甚。只要不耽搁赶路,随便苏通怎么着都行。
冬月初九,一行人终于抵达六朝古都南京。
作为大明曾经的都城,也是南方最大的城市。南京的繁华让苏通大开眼界,连称不虚此行。
汀州商会自弘治九年开始,就在南京设立分馆,而且还开办了一家规模不大的银号,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主要是南京城里各种各样的势力错综复杂,外地商贾想在这里立足太过困难。
韩五爷作为商会在南京城的负责人,亲自出城迎接,进城后他安排沈溪一行住进了商会分馆,而苏通则需要另行寻客栈落脚。
这一路北来,尽管苏通嘴上说得凶,但沿途城市基本没怎么停留,即便是千年名城杭州,也只是在城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出发时绕道西湖看了一眼。便继续北上。
可南京则不同,成祖迁都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
京师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另外,南京城里的名士和大儒很多。
但大多数名士和大儒,自命清高。同时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即便沈溪是福建乡试解元,主动递上名帖也不见得人家会接见他。
沈溪不想惹麻烦,更不想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但有个人他却不得不见,这就是曾在闽浙以及两广爆发瘟疫时,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出使宁化县城并亲自接受种痘,二人有过交集的前南京国子监祭酒谢铎。
谢铎在南京城,可以说是士林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历经天顺、成化、弘治三朝。博通经史,文学造诣极深,既是雁山“七贤”之一,又是“茶陵诗派”的重要奠基人,更是一代理学大家,想与其攀关系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在谢铎赋闲这几年里,每年都有大臣向弘治皇帝举荐谢铎,请他重新出山为国效力。
沈溪刚到南京就打听了一下,谢铎虽然告老还乡,照理应该在太平桃溪老家,但为了收集各种书籍,他经常逗留南京,有时候一住就是几个月。
谢铎于弘治五年以钦差的身份与沈溪见面,如今转眼六年过去了。
而今的谢铎仍旧赋闲,平日没事就整理乡邦文献,又或者四处收集整理图书典籍,并以此为乐。
平日甚少有人前往谢铎在南京城的住所拜访,因为谁都知道,谢铎平日谢绝见客。
谢铎主要是不想与官场的人有来往,更不想再出仕,毕竟现在他已经是六十三岁高龄了。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谢铎会在弘治十二年再度出山,被弘治皇帝任命为礼部右侍郎,掌国子监祭酒,在二十四位祭酒中名列第一,大约相当于国子监兼太学校长。
但谢铎并不领情,多次推托,要到次年四月,弘治皇帝派人催促,谢铎才不得不启程赴京。五月中,谢铎病卧绍兴官舍,以病为由,托绍兴知府向朝廷申报辞呈,于七月十八日离开绍兴,由金华、丽水、温州绕道回乡,八月十七日抵家。弘治皇帝不准辞呈,七月再下圣旨,于是谢铎回家没几天,九月重新上路,于十一月到京。直到正德初年,他才告老还乡。
沈溪作为太学学生,面见未来的校长,他觉得很有必要。
本身二人就有渊源,途经南京却不拜访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但沈溪又怕去谢铎府上会吃闭门羹,一时间有些犹豫。
等去客栈见到苏通,沈溪把要去拜访谢铎的事一说,苏通赶紧摆手:“沈老弟,不是为兄泼你冷水,别人你去拜见还有可能见到,这位谢老祭酒,真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你或者不知,在南京这地方,若论才学和名气,无人出其右者,听说头些日子应天府乡试解元也去拜访,结结实实吃了个闭门羹。”
沈溪琢磨了一下,应天府乡试解元?那岂不就是唐寅?
唐寅怎么说是应天府乡试解元,南直隶是大明朝教学质量最高的地区,连浙江、江西等地都望尘莫及,毕竟江南出才子。这也是为何唐寅考了个应天府乡试解元会名满天下的原因,实在是这个乡试解元含金量太高了。
连唐寅去请见谢铎,都被拒之门外,足见谢铎远离官场的决心。不然弘治皇帝来年启用谢铎当大明最高学府校长,为何他要百般推脱,闹出不少事情才最终到任?
不过,沈溪还是觉得没理由过府而不拜访问候,于是硬着头皮写了拜帖。虽然苏通压根儿就没觉得谢铎会赐见。但他也同时写好拜帖,与沈溪共同进退。
在苏通的计划中,此番在南京城需要拜见的名士和大儒不少,他准备了不少拜帖,每一位都尝试投一下,但沈溪却只准备求见谢铎。
苏通所住客栈,是南京城有名的“状元居”,据说这客栈近百年来先后出了四位状元,所有南来北往的考生都喜欢在此落脚。
二人在楼下把拜帖写好,旁边有正在吃饭的士子听说后笑着过来相劝:“两位一看就是外地来的。这南京城谁都可以拜访,唯独谢老大人,两位还是不要去碰钉子了。”
苏通感觉面子有些挂不住,他虽然也劝沈溪别痴心妄想,但沈溪坚持要如此,他也只能奉陪。结果没等苏通跟那些人解释,大堂门口来了一名小厮,手里捧着大红请柬,此人进来后直接问道:“敢问福建宁化的沈公子可在此落脚?”
苏通叹道:“沈老弟中个解元果然不同,名气传得这么远。连南京也有人专程来送请柬。”
“在下就是。”
沈溪招招手让送请柬的小厮过来。
小厮走上前,丝毫也不奇怪“沈公子”竟然是个年岁不大的少年,恭恭敬敬把请柬奉上,说道:“我家谢先生听闻沈公子北上京城。赴太学读书,路经应天府,特让小的在周围客栈打探,送上请帖……总算让我找到了。”
苏通惊讶地问道:“不知是哪位谢先生?”
“先生的名讳,我们做奴仆的怎好称呼?是祖籍太平的谢先生,请帖内列明了住址。”小厮说完。再次恭敬行礼,“我将请柬送来,若沈公子有何交待,尽管明言,我回去会跟先生禀明。”
苏通和在场一干士子听说是祖籍太平的谢先生,马上就想到谢铎,因为谢铎祖籍正是浙江太平桃溪,再看住址,这下不但旁人,就连苏通也咋舌不已,不是谢铎又是何人?
以谢铎在江南士林的名气,加上他与当今大学士李东阳同期选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二人关系密切,很多人都想走他的门路巴结李阁老,苏通本以为沈溪去拜访纯属自讨没趣,没想到沈溪连拜帖还还没送上,谢铎竟然先送来了请柬,主动邀沈溪过府一叙。
沈溪看了看苏通,有些尴尬地对小厮道:“这位兄台,在下有个冒昧之请,此番北上京师,在下是与同乡好友一同而来,不知……”
小厮笑道:“沈公子不必说了,老先生言明,若公子身边有什么亲友,只管一并去拜访便是,老先生会在府内设好香茗,到时候还要与沈公子对弈两局呢。”
沈溪起身行礼:“请回禀谢老先生,在下明日必定按时抵达。”
“喏!”
小厮行礼告辞,转身出门而去。
等沈溪送小厮离开,回到客栈时,里面已是一片聒噪。
“这位兄台,你到底是何身份,为何谢老先生会主动来邀?”这些人本来看沈溪年纪轻轻,带着几分嘲弄与不屑,此时都不由过来搭讪攀亲近。
苏通笑道:“几位或者不知,这位乃是今年福建乡试的解元公,如今虚岁才十三。”
“怪不得怪不得,唐寅前日去拜访,结果未得,原来尚不够资格啊……哈哈,亏得人人赞他是大才子,但跟沈公子一比,还是稍逊一筹。”
沈溪有几分汗颜,若是被唐伯虎知道这些人拿这话挤兑他,不知会怎么想?当下苦笑道:“其实在下只不过是与谢老先生有些渊源而已。”
沈溪说的是大实话,但这些人怎会相信?你一个十二岁的娃娃,跟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谈何渊源?如果你说你们是亲戚或许借口更好些!
一时间,到处都是恭维声。
苏通兴高采烈,赶紧让随从把之前出去送拜帖的人叫回来。
现在能见到谢铎,比见一百个名士和大儒都有用。
你堂堂应天府的乡试解元都没见到之人,我先给见了,我是不是名气比你还高?
**********
PS:第四更!
卡文中,这章删删改改足足写了四五个小时,原本大纲里赶考路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全部删除了,天子觉得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好!
这两天稍微调整一下情节,请大家给点儿耐心!理解万岁!
继续求订阅和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从汀州府北上,最好走的其实是海路,乘船北上沿途方便,速度也不会太慢。但明朝自洪武年间开始的禁海到此时仍未解除,加之沿海地区不太平,倭寇横行,除非是有水师战舰护送,否则海路不通。
另外便是走汀江支流,然后向西乘一段舟船,半道下船,到瑞金后再次乘舟,走绵水、贡水进入赣江,直驱南昌、九江,进入长江航道,然后到南京,再由大运河北上,这条路相对省力,但一则舟车换乘很是麻烦,第二是必须顺着河道行舟,要多绕不少路,第三则是大江大河之上,波涛汹涌,舟船一个不慎就会倾覆,落入江水中人幸免的机会很小,远不如走陆路脚踏实地来得安稳实在。
但就算走陆路乘马车,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沿途官道难走不说,不时会遇到溪水和河流阻隔,小的河流或者还有石桥通行,但那些宽阔的江河,就只能寻找渡船载马车过河,可一般河流都是撑渡的小船居多,找到那些能摆渡马车过河的大船谈何容易?
好在此时汀州商会已经把触角延伸到了福建各地,为了打通运输梗塞,方便物流,这些渡口都有商会的专属渡船,所以沈溪的北上之路还算顺利。
一行走南平、建宁、浦城,然后翻枫岭过仙霞关,十月下旬车队进入浙江境内。
照理到了衢州,就该乘船由衢江、钱江到杭州,然后由大运河北上京师。但苏通的意思,最好还是继续走陆路,沿途以便领略不同的人文风光,金华、杭州、南京这样的繁华之地,最好都逛逛,什么名川大湖,胜景古迹,尽量游览一遍。
赴考的目的不同,沿途的心态自然也会有区别。沈溪不为己甚。只要不耽搁赶路,随便苏通怎么着都行。
冬月初九,一行人终于抵达六朝古都南京。
作为大明曾经的都城,也是南方最大的城市。南京的繁华让苏通大开眼界,连称不虚此行。
汀州商会自弘治九年开始,就在南京设立分馆,而且还开办了一家规模不大的银号,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主要是南京城里各种各样的势力错综复杂,外地商贾想在这里立足太过困难。
韩五爷作为商会在南京城的负责人,亲自出城迎接,进城后他安排沈溪一行住进了商会分馆,而苏通则需要另行寻客栈落脚。
这一路北来,尽管苏通嘴上说得凶,但沿途城市基本没怎么停留,即便是千年名城杭州,也只是在城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出发时绕道西湖看了一眼。便继续北上。
可南京则不同,成祖迁都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
京师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另外,南京城里的名士和大儒很多。
但大多数名士和大儒,自命清高。同时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即便沈溪是福建乡试解元,主动递上名帖也不见得人家会接见他。
沈溪不想惹麻烦,更不想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但有个人他却不得不见,这就是曾在闽浙以及两广爆发瘟疫时,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出使宁化县城并亲自接受种痘,二人有过交集的前南京国子监祭酒谢铎。
谢铎在南京城,可以说是士林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历经天顺、成化、弘治三朝。博通经史,文学造诣极深,既是雁山“七贤”之一,又是“茶陵诗派”的重要奠基人,更是一代理学大家,想与其攀关系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在谢铎赋闲这几年里,每年都有大臣向弘治皇帝举荐谢铎,请他重新出山为国效力。
沈溪刚到南京就打听了一下,谢铎虽然告老还乡,照理应该在太平桃溪老家,但为了收集各种书籍,他经常逗留南京,有时候一住就是几个月。
谢铎于弘治五年以钦差的身份与沈溪见面,如今转眼六年过去了。
而今的谢铎仍旧赋闲,平日没事就整理乡邦文献,又或者四处收集整理图书典籍,并以此为乐。
平日甚少有人前往谢铎在南京城的住所拜访,因为谁都知道,谢铎平日谢绝见客。
谢铎主要是不想与官场的人有来往,更不想再出仕,毕竟现在他已经是六十三岁高龄了。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谢铎会在弘治十二年再度出山,被弘治皇帝任命为礼部右侍郎,掌国子监祭酒,在二十四位祭酒中名列第一,大约相当于国子监兼太学校长。
但谢铎并不领情,多次推托,要到次年四月,弘治皇帝派人催促,谢铎才不得不启程赴京。五月中,谢铎病卧绍兴官舍,以病为由,托绍兴知府向朝廷申报辞呈,于七月十八日离开绍兴,由金华、丽水、温州绕道回乡,八月十七日抵家。弘治皇帝不准辞呈,七月再下圣旨,于是谢铎回家没几天,九月重新上路,于十一月到京。直到正德初年,他才告老还乡。
沈溪作为太学学生,面见未来的校长,他觉得很有必要。
本身二人就有渊源,途经南京却不拜访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但沈溪又怕去谢铎府上会吃闭门羹,一时间有些犹豫。
等去客栈见到苏通,沈溪把要去拜访谢铎的事一说,苏通赶紧摆手:“沈老弟,不是为兄泼你冷水,别人你去拜见还有可能见到,这位谢老祭酒,真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你或者不知,在南京这地方,若论才学和名气,无人出其右者,听说头些日子应天府乡试解元也去拜访,结结实实吃了个闭门羹。”
沈溪琢磨了一下,应天府乡试解元?那岂不就是唐寅?
唐寅怎么说是应天府乡试解元,南直隶是大明朝教学质量最高的地区,连浙江、江西等地都望尘莫及,毕竟江南出才子。这也是为何唐寅考了个应天府乡试解元会名满天下的原因,实在是这个乡试解元含金量太高了。
连唐寅去请见谢铎,都被拒之门外,足见谢铎远离官场的决心。不然弘治皇帝来年启用谢铎当大明最高学府校长,为何他要百般推脱,闹出不少事情才最终到任?
不过,沈溪还是觉得没理由过府而不拜访问候,于是硬着头皮写了拜帖。虽然苏通压根儿就没觉得谢铎会赐见。但他也同时写好拜帖,与沈溪共同进退。
在苏通的计划中,此番在南京城需要拜见的名士和大儒不少,他准备了不少拜帖,每一位都尝试投一下,但沈溪却只准备求见谢铎。
苏通所住客栈,是南京城有名的“状元居”,据说这客栈近百年来先后出了四位状元,所有南来北往的考生都喜欢在此落脚。
二人在楼下把拜帖写好,旁边有正在吃饭的士子听说后笑着过来相劝:“两位一看就是外地来的。这南京城谁都可以拜访,唯独谢老大人,两位还是不要去碰钉子了。”
苏通感觉面子有些挂不住,他虽然也劝沈溪别痴心妄想,但沈溪坚持要如此,他也只能奉陪。结果没等苏通跟那些人解释,大堂门口来了一名小厮,手里捧着大红请柬,此人进来后直接问道:“敢问福建宁化的沈公子可在此落脚?”
苏通叹道:“沈老弟中个解元果然不同,名气传得这么远。连南京也有人专程来送请柬。”
“在下就是。”
沈溪招招手让送请柬的小厮过来。
小厮走上前,丝毫也不奇怪“沈公子”竟然是个年岁不大的少年,恭恭敬敬把请柬奉上,说道:“我家谢先生听闻沈公子北上京城。赴太学读书,路经应天府,特让小的在周围客栈打探,送上请帖……总算让我找到了。”
苏通惊讶地问道:“不知是哪位谢先生?”
“先生的名讳,我们做奴仆的怎好称呼?是祖籍太平的谢先生,请帖内列明了住址。”小厮说完。再次恭敬行礼,“我将请柬送来,若沈公子有何交待,尽管明言,我回去会跟先生禀明。”
苏通和在场一干士子听说是祖籍太平的谢先生,马上就想到谢铎,因为谢铎祖籍正是浙江太平桃溪,再看住址,这下不但旁人,就连苏通也咋舌不已,不是谢铎又是何人?
以谢铎在江南士林的名气,加上他与当今大学士李东阳同期选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二人关系密切,很多人都想走他的门路巴结李阁老,苏通本以为沈溪去拜访纯属自讨没趣,没想到沈溪连拜帖还还没送上,谢铎竟然先送来了请柬,主动邀沈溪过府一叙。
沈溪看了看苏通,有些尴尬地对小厮道:“这位兄台,在下有个冒昧之请,此番北上京师,在下是与同乡好友一同而来,不知……”
小厮笑道:“沈公子不必说了,老先生言明,若公子身边有什么亲友,只管一并去拜访便是,老先生会在府内设好香茗,到时候还要与沈公子对弈两局呢。”
沈溪起身行礼:“请回禀谢老先生,在下明日必定按时抵达。”
“喏!”
小厮行礼告辞,转身出门而去。
等沈溪送小厮离开,回到客栈时,里面已是一片聒噪。
“这位兄台,你到底是何身份,为何谢老先生会主动来邀?”这些人本来看沈溪年纪轻轻,带着几分嘲弄与不屑,此时都不由过来搭讪攀亲近。
苏通笑道:“几位或者不知,这位乃是今年福建乡试的解元公,如今虚岁才十三。”
“怪不得怪不得,唐寅前日去拜访,结果未得,原来尚不够资格啊……哈哈,亏得人人赞他是大才子,但跟沈公子一比,还是稍逊一筹。”
沈溪有几分汗颜,若是被唐伯虎知道这些人拿这话挤兑他,不知会怎么想?当下苦笑道:“其实在下只不过是与谢老先生有些渊源而已。”
沈溪说的是大实话,但这些人怎会相信?你一个十二岁的娃娃,跟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谈何渊源?如果你说你们是亲戚或许借口更好些!
一时间,到处都是恭维声。
苏通兴高采烈,赶紧让随从把之前出去送拜帖的人叫回来。
现在能见到谢铎,比见一百个名士和大儒都有用。
你堂堂应天府的乡试解元都没见到之人,我先给见了,我是不是名气比你还高?
**********
PS:第四更!
卡文中,这章删删改改足足写了四五个小时,原本大纲里赶考路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全部删除了,天子觉得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好!
这两天稍微调整一下情节,请大家给点儿耐心!理解万岁!
继续求订阅和月票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