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皇帝御驾亲征之事,沈溪跟朝中大臣交恶。
连谢迁在朝中地位也跟着受影响,那些顶级文臣频频向谢迁施压,想把谢迁当枪使,名义上谢迁是首辅大学士,很多事必须要由他出面管,但其实就是这些人相互推诿不办事,找个挡箭牌罢了。
谢迁跟沈溪取得沟通后,选择暂时支持沈溪决定……他认为沈溪有能力影响皇帝,还能跟刘瑾斗个旗鼓相当,便义不容辞站到沈溪一边。
朝中文官大多把沈溪归为误国之臣,相对而言,武将对沈溪抵触心却小很多。
尤其是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大明长时间保持和平,军队开支被大幅度削减,不管是京营还是地方卫所,大多入不敷出。
太平年景当兵很辛苦,没有战事就没有功勋,没有功勋就不会有赏赐,更看不到升官的希望。
虽然兵丁未必希望打仗,但大多数武将尤其是中上层武将,不必亲自上一线战场,对于军功充满渴望,自然希望朝廷重视,资金越向军队倾斜越好。
只有战争,才能让这些人升官发财。
寿宁侯府内,张鹤龄刚刚跟下面的将领打过招呼,加强防备,警惕京城戒严后有什么异变。
此时京营将领中,最为张鹤龄信任的是之前曾跟沈溪在榆林卫建功立业的宋书,此时宋书已成为京营都指挥使,马上要提都督,风头正劲。
交待过事情,张鹤龄让将领们回去,唯独留下宋书,想跟他谈谈兵部最新决议。
张鹤龄道:“兵部提出京师防备兵马轮调,将来你们这些个都指挥使的权限会被大幅度压低,这是兵部为打压京营将领地位所提策略,将来京师人马会采取换防体制,你们可能也会被征调到边军中任职!”
宋书听到这消息,满脸懊恼之色,他一向贪生怕死,京营当官可比到九边领军安逸多了,他不想去苦寒之地跟鞑靼人交战。
坐在旁边看热闹的张延龄阴测测一笑:“兵部那位沈尚书,刚上任不久便想放上几把火,彰显其存在,苦不堪言的却是下面具体任事的将领。”
宋书问道:“两位侯爷,不知轮调之事,几时开始?”
张鹤龄摇头:“谁知道呢!兵部如今水泼不进,消息很难传递出来……不过就已知的情况,沈尚书已奏请陛下,随时都有可能执行。如今宣府鞑靼人犯境,若陛下御驾亲征,京营必然要随驾!”
宋书脸上担忧之色更甚,因为他最怕与鞑靼人作战,一路升迁主要是靠谄媚和送礼,少有的一点拿得出手的功勋还是沈溪赐予的。
张鹤龄和张延龄觉得宋书有“真本事”,完全是建立在昔日他跟沈溪去三边送炮时的“优异表现”。
宋书道:“若外地兵马轮调京城,那京营原本兵马……是留守京师,还是换防别处?”
“还是要问过兵部才知晓!”
张鹤龄道,“兵部现在尚未有更多消息传出来,不过你不用担心,就算京营换防,你也会留在京师,本侯需要你做事!”
听到这话,宋书稍微放心了些,行礼道:“卑职谢过两位侯爷赏识!”
张鹤龄没说什么,张延龄却站起身来,用阴阳怪气的腔调道:“赏识你就要知恩图报,别跟某些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一样,招呼都不打一声便投奔阉党去了,简直是活腻歪了……如果你敢卖身投靠姓刘的太监名下,你是否相信本会你的祖坟给扒了?”
宋书听到这话,不由打了个寒噤,脑子里寻思到底是哪个不怕死的家伙居然敢背叛国舅兄弟?
张延龄指责的不是旁人,正是江栎唯。
这会儿张氏兄弟已知道江栎唯叛变,想要将其除掉,却又知江栎唯已开始帮刘瑾做事,若不顾后果悍然动手的话势必跟刘瑾交恶。
再加上这会儿江栎唯一心要除掉沈溪,跟外戚党之间没什么直接冲突,张氏兄弟便想先看看风声再说。
宋书恭敬地说道:“承蒙两位侯爷抬爱,卑职万死不足以报答,怎敢背叛?”
“知道规矩就好!”
张延龄冷笑一声,看向兄长,“大哥,现在京营将领大多已知换防之事,连设计诱惑鞑靼人深入我大明腹地聚而歼之也似乎都不再是秘密。你说这沈之厚到底怎么想的?朝堂上他跟谢于乔一唱一和,怕是有所针对哪!”
张鹤龄看了宋书一眼,对自己弟弟当着属下的面说这些朝堂秘辛感觉不满。
宋书行礼:“两位侯爷有要事商议,卑职先告退!”
“嗯!”
张鹤龄点头,目送宋书离开,这才瞪着张延龄道,“当着外人的面,能随便说与刘瑾有关的事情?简直不分时间和场合!若被刘瑾知道我们私下议论,必然会与之起冲突,不是白白便宜了内阁和兵部那两位?”
张延龄嘴角上挑,道:“沈之厚何德何能,毛头小子当上兵部尚书不说,现在提出基本国策后陛下对其信任更是到了盲从的地步,而你我兄弟要面圣一次却那么困难……如今不要说阉党了,就连跟沈之厚相比我们都颇有不如!”
“这就是他的能力。”
张鹤龄叹息一声,道,“经过这一连串事情,我算是看出来了,沈之厚不单纯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就连与朝中强敌恶斗,也丝毫不落下风,他如今有皇帝和内阁首辅大学士撑腰,你最好别跟他交恶,没什么意义,现在朝中大患乃是刘瑾!”
张延龄讪笑道:“刘瑾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无后的阉人罢了!陛下宠信,才会对他委以重任,若厌弃之,便什么都不是。你看着吧,若沈之厚崛起,地位必在刘瑾之上,我们还是先想想怎么对付沈之厚更为妥当!”
张鹤龄皱了皱眉,问道:“莫非你已在筹谋?”
“筹谋?哈哈!”
张延龄苦笑道,“大哥真是高看弟弟我了,我何来筹谋?现在朝廷完全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大哥和我空有国舅之名,堂堂侯爷,说话尚不及沈之厚有份量,是否太过讽刺?这会儿皇帝怕是你我兄弟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
“悲哀!悲哀!”
……
……
皇帝御驾亲征之事,引发朝堂震动,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事情暂时到此为止。
朱厚照满怀期待,因为沈溪已经把军事学堂办起来了。
原本沈溪打算利用兵部的现有场地办学堂算了,但朱厚照要求,军事学堂必须临近豹房,也就是要在仁寿坊和澄清坊附近,这也是为方便朱厚照可以在吃喝玩乐之余,到军事学堂听讲。
最后地址选择在澄清坊金鱼胡同以南的校尉营,这里原本是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的一个训练场地,明初时用来驻扎戍卫诸王馆的兵马。
自成祖后,随着历代皇帝削藩,亲王不得留京,诸王馆慢慢荒废,校尉营也就闲置下来,破败不堪,到现在才算派上用场。
六月初六,距离朱厚照大婚尚有两日,这天京城正处于戒严中,军事学堂作为朝廷一个衙门,正式挂匾额开张。
朱厚照作为校长,原本要亲自前来出席挂牌典礼,但可惜之前一日他又玩了通宵,大清早的起不来,沈溪跟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官员干等了一个多时辰,只能无奈先行举行挂匾额的仪式。
第一期军事学堂招收了二十多名学生,因为五军都督府对沈溪开办军事学堂不是那么信任,因而派过来的人,基本都是中下层将领。
人才不是由沈溪选拔,那这军事学堂就有一定偏狭,不过因为这学堂开办得比较急,沈溪不能苛求太多。
名义上朱厚照是校长,但其实整个学堂运转都由沈溪负责,而沈溪倚重的副手便是兵部郎中王守仁。
开学第一天,二十多名学生,来的只有十二人,因为很多学员要轮值当差,在这些将领看来,还是手头工作要紧,至于学习,一听就虚无缥缈,属于务虚的东西,能偷懒尽量偷懒,没人愿意放下差事和家事不管,跑去一个在他们看来没多少意义的学堂听课。
本身这些将领就不是读书的料,在他们眼中,沈溪开办军事学堂目的不纯,或许就是为了折磨他们也说不一定。
学堂占用校尉营很小一块,大门开在金鱼胡同的三进院子严格按照沈溪要求进行改建,因工期较急,很多收尾工作没完成,许多工匠正在里面劳作。
三进院中,前院原本一些破旧建筑都拆了,形成一个相对宽阔的院子,当作学堂操场,这里也是日常训练之所,如果以后学堂规模扩大场地不够用,只能去宣武门附近的大校场。不过沈溪作为兵部尚书,不能天天泡在校场中,这些事需要五军都督府负责操办。
第二进院子,有个小侧院,里面有几间屋子,作为学堂教官办公和平时学生休息之用。
在这里,暂时不设宿舍,因为学生都是京师当差的中下层将领,这些人就算没安家,也有都督府和五城兵马司安排的地方落脚,不需要在军事学堂内找住所。
当然,随着规模扩大,后期肯定会添加。
至于第三进院子,则是上课之所,最初准备了三间打通耳房的宽敞屋子,只是因为开始学生很少,一间屋子足矣,反正学生不多,就连先生也需要现培养。
总之沈溪手头事情不少。
……
……
没有安排开学典礼,五军都督府的官员把学生送来,就先行离开,沈溪让人把桌椅板凳搬进屋子,形成课堂。
什么都需要沈溪临时操持,使得事情看起来千头万绪,繁杂仓促,沈溪正需要人手,故此十二名学生成为了帮手。
军事学堂首期学员中,有一人沈溪非常器重,职位相对也较高,而且出自边军体系,正是王陵之。
王陵之不在十二名学生名单中,只是以沈溪护卫身份进入学堂,他在学堂内不单是学生,还要充当先生,当然不是让王陵之教授兵法韬略,而是让他教授实战经验,把一些边军常用到的作战技巧教给学员。
就在沈溪安排事情时,王守仁进来传报:“沈尚书,英国公和夏国丈在外候见!”
“嗯!?”
沈溪对于张懋的到来不觉得稀奇,毕竟开办军事学堂这件事上,张懋给予他一定帮助,但准国丈夏儒的到来却让沈溪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为前来的访客在朝中地位不低,沈溪不得不重视起来,带着王守仁一起来到前院迎接,这会儿张懋和夏儒正在打望沈溪开办的军事学堂,对建筑格局和用场有些不太理解。
沈溪跟张懋算是老熟人,虽然以前见面和沟通的机会不多,但互相间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沈溪出任东宫讲官时,就不时跟张懋见面。
但夏儒,沈溪尚是第一次见到。
只见这夏儒年岁也就四十多,看起来相貌方正,一看就不是有野心之人。
或许是夏儒本身没大的才学和地位,只是因为家教好,女儿获得张太后和皇帝的认可,才麻雀变凤凰。
此时此刻,夏儒见到在儒林享有很大声望的沈溪,显得很恭谨。
相互见礼后,张懋直接问道:“之厚,为何这军事学堂前院,不设大堂或者客厅?大小是个衙门,若来了客人,连个落脚说话的地方都没有……你是不打算建,还是说来不及建?”
沈溪解释道:“公爷,毕竟这里办学条件有限,仅能利用现在的建筑格局规划用场。好在学堂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场地都要尽量满足教学需求,若有人来访,可到侧院叙话……今日公爷能来,蓬荜生辉,公爷和国丈里面请!”
张懋释然地点点头,旁边夏儒却赶紧拱手:“不敢当,沈尚书请!”
作为新晋国丈,女儿没进宫门,夏儒在当朝兵部尚书面前适当体现出他的谨慎,还是有必要的。
无论沈溪年轻还是老迈,并不影响其在朝中的地位。
谁都知道沈溪三元及第的辉煌过往,也知道他是靠真本事上位,就算旁人非议沈溪年岁和蛊惑君王做事不当,也不能否认沈溪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三人一起前往侧院,沈溪在路上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办学思路。
几人还没等到办公室坐下,又有知客前来奏禀:“尚书大人,谢阁老在外求见!”
张懋不由笑道:“哈哈,于乔也来了,国丈,正好带你认识一下当今内阁首辅!”
夏儒虽然贵为国丈,但他在朝中不认识什么人,作为新任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由张懋进行引荐,成为他跟朝臣结识的最好途径。
……
……
谢迁当天先去内阁,看过奏本,知道宣府那边没什么新消息传来,便催促沈溪赶紧派兵出征。
沈溪于前日朝会上跟朱厚照提出,要以兵马“诱敌深入”,之后便没了下文,谢迁生怕沈溪暗中胡来,只好先一步找沈溪说事。
另外,谢迁还想看看沈溪开办的军事学堂到底什么样子。
谢迁见到沈溪,才知道张懋和夏儒也来了。
谢迁跟夏儒素未谋面,当知道眼前这位相貌忠厚的文士乃是新晋国丈,就算他年长些,也需要上前行礼。
这让夏儒很不好意思。
张懋笑道:“于乔,可真是赶巧,我和夏国丈刚过来,没等坐下,你就来了……莫非你也是来看看这军事学堂到底怎生模样?”
谢迁本想提出兵之事,但见张懋和夏儒在,很多事他不方便说,当即点头:“正是正是。”
“哈哈!”
张懋爽朗一笑,“那还不进内叙话?我这边正想知道军事学堂如何个办法……本以为陛下会亲临,谁知到底还是没来……”言语间不无遗憾。
几人一起往内走,两个老家伙外加一个中年国丈,沈溪年纪轻轻就像个后辈,尤其张懋跟谢迁是老相识,一见面就说个没完,自然没沈溪什么事。
办公室内,几人落座,谢迁对沈溪一摆手:“之厚,你有事的话,先去忙吧,这里交给老夫便可!”
沈溪暗忖:“你谢老儿真是自来熟,这里到底是谁的地盘?怎么说得好像到了你家后院一样?”
王守仁察言观色,看出沈溪不太想跟眼前几人交流,行礼道:“沈尚书,学堂那边已准备好了,是否要开课?”
张懋站起身:“什么?这就要开课了?是否太过仓促了些?哈哈,不过既然要开课,我们过去看看可好?”
似乎是觉得有些喧宾夺主,张懋又打量谢迁,问道,“于乔,你认为呢?”
谢迁看了沈溪一眼,这才道:“军事学堂刚筹备,什么都不完善,让沈之厚去操持便是,公爷还是坐下来,我有要紧事跟你商议!”
沈溪听这话,似乎谢迁在某些事上有意要回避他一样,他非常识相,拱手道:“既如此,那在下先去学堂,之后再来招待几位!”
“去吧!”
谢迁一摆手,显得颇不耐烦。
沈溪笑着摇摇头,他早就习惯谢迁的臭脾气,与王守仁出来,王守仁问道:“沈尚书,学堂内连个先生都没有,难道未来讲习之事需由沈尚书亲自来做?”
“慢慢来吧!”
沈溪则显得无所谓,“万事开头难,先把硬件设施弄好,再想师资力量等软件……哦,其实我是说,只要有了学堂,有了学生,先生好找,便是伯安兄也可出任这学堂的先生,将来希望伯安兄多多帮忙!”
为皇帝御驾亲征之事,沈溪跟朝中大臣交恶。
连谢迁在朝中地位也跟着受影响,那些顶级文臣频频向谢迁施压,想把谢迁当枪使,名义上谢迁是首辅大学士,很多事必须要由他出面管,但其实就是这些人相互推诿不办事,找个挡箭牌罢了。
谢迁跟沈溪取得沟通后,选择暂时支持沈溪决定……他认为沈溪有能力影响皇帝,还能跟刘瑾斗个旗鼓相当,便义不容辞站到沈溪一边。
朝中文官大多把沈溪归为误国之臣,相对而言,武将对沈溪抵触心却小很多。
尤其是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大明长时间保持和平,军队开支被大幅度削减,不管是京营还是地方卫所,大多入不敷出。
太平年景当兵很辛苦,没有战事就没有功勋,没有功勋就不会有赏赐,更看不到升官的希望。
虽然兵丁未必希望打仗,但大多数武将尤其是中上层武将,不必亲自上一线战场,对于军功充满渴望,自然希望朝廷重视,资金越向军队倾斜越好。
只有战争,才能让这些人升官发财。
寿宁侯府内,张鹤龄刚刚跟下面的将领打过招呼,加强防备,警惕京城戒严后有什么异变。
此时京营将领中,最为张鹤龄信任的是之前曾跟沈溪在榆林卫建功立业的宋书,此时宋书已成为京营都指挥使,马上要提都督,风头正劲。
交待过事情,张鹤龄让将领们回去,唯独留下宋书,想跟他谈谈兵部最新决议。
张鹤龄道:“兵部提出京师防备兵马轮调,将来你们这些个都指挥使的权限会被大幅度压低,这是兵部为打压京营将领地位所提策略,将来京师人马会采取换防体制,你们可能也会被征调到边军中任职!”
宋书听到这消息,满脸懊恼之色,他一向贪生怕死,京营当官可比到九边领军安逸多了,他不想去苦寒之地跟鞑靼人交战。
坐在旁边看热闹的张延龄阴测测一笑:“兵部那位沈尚书,刚上任不久便想放上几把火,彰显其存在,苦不堪言的却是下面具体任事的将领。”
宋书问道:“两位侯爷,不知轮调之事,几时开始?”
张鹤龄摇头:“谁知道呢!兵部如今水泼不进,消息很难传递出来……不过就已知的情况,沈尚书已奏请陛下,随时都有可能执行。如今宣府鞑靼人犯境,若陛下御驾亲征,京营必然要随驾!”
宋书脸上担忧之色更甚,因为他最怕与鞑靼人作战,一路升迁主要是靠谄媚和送礼,少有的一点拿得出手的功勋还是沈溪赐予的。
张鹤龄和张延龄觉得宋书有“真本事”,完全是建立在昔日他跟沈溪去三边送炮时的“优异表现”。
宋书道:“若外地兵马轮调京城,那京营原本兵马……是留守京师,还是换防别处?”
“还是要问过兵部才知晓!”
张鹤龄道,“兵部现在尚未有更多消息传出来,不过你不用担心,就算京营换防,你也会留在京师,本侯需要你做事!”
听到这话,宋书稍微放心了些,行礼道:“卑职谢过两位侯爷赏识!”
张鹤龄没说什么,张延龄却站起身来,用阴阳怪气的腔调道:“赏识你就要知恩图报,别跟某些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一样,招呼都不打一声便投奔阉党去了,简直是活腻歪了……如果你敢卖身投靠姓刘的太监名下,你是否相信本会你的祖坟给扒了?”
宋书听到这话,不由打了个寒噤,脑子里寻思到底是哪个不怕死的家伙居然敢背叛国舅兄弟?
张延龄指责的不是旁人,正是江栎唯。
这会儿张氏兄弟已知道江栎唯叛变,想要将其除掉,却又知江栎唯已开始帮刘瑾做事,若不顾后果悍然动手的话势必跟刘瑾交恶。
再加上这会儿江栎唯一心要除掉沈溪,跟外戚党之间没什么直接冲突,张氏兄弟便想先看看风声再说。
宋书恭敬地说道:“承蒙两位侯爷抬爱,卑职万死不足以报答,怎敢背叛?”
“知道规矩就好!”
张延龄冷笑一声,看向兄长,“大哥,现在京营将领大多已知换防之事,连设计诱惑鞑靼人深入我大明腹地聚而歼之也似乎都不再是秘密。你说这沈之厚到底怎么想的?朝堂上他跟谢于乔一唱一和,怕是有所针对哪!”
张鹤龄看了宋书一眼,对自己弟弟当着属下的面说这些朝堂秘辛感觉不满。
宋书行礼:“两位侯爷有要事商议,卑职先告退!”
“嗯!”
张鹤龄点头,目送宋书离开,这才瞪着张延龄道,“当着外人的面,能随便说与刘瑾有关的事情?简直不分时间和场合!若被刘瑾知道我们私下议论,必然会与之起冲突,不是白白便宜了内阁和兵部那两位?”
张延龄嘴角上挑,道:“沈之厚何德何能,毛头小子当上兵部尚书不说,现在提出基本国策后陛下对其信任更是到了盲从的地步,而你我兄弟要面圣一次却那么困难……如今不要说阉党了,就连跟沈之厚相比我们都颇有不如!”
“这就是他的能力。”
张鹤龄叹息一声,道,“经过这一连串事情,我算是看出来了,沈之厚不单纯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就连与朝中强敌恶斗,也丝毫不落下风,他如今有皇帝和内阁首辅大学士撑腰,你最好别跟他交恶,没什么意义,现在朝中大患乃是刘瑾!”
张延龄讪笑道:“刘瑾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无后的阉人罢了!陛下宠信,才会对他委以重任,若厌弃之,便什么都不是。你看着吧,若沈之厚崛起,地位必在刘瑾之上,我们还是先想想怎么对付沈之厚更为妥当!”
张鹤龄皱了皱眉,问道:“莫非你已在筹谋?”
“筹谋?哈哈!”
张延龄苦笑道,“大哥真是高看弟弟我了,我何来筹谋?现在朝廷完全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大哥和我空有国舅之名,堂堂侯爷,说话尚不及沈之厚有份量,是否太过讽刺?这会儿皇帝怕是你我兄弟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
“悲哀!悲哀!”
……
……
皇帝御驾亲征之事,引发朝堂震动,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事情暂时到此为止。
朱厚照满怀期待,因为沈溪已经把军事学堂办起来了。
原本沈溪打算利用兵部的现有场地办学堂算了,但朱厚照要求,军事学堂必须临近豹房,也就是要在仁寿坊和澄清坊附近,这也是为方便朱厚照可以在吃喝玩乐之余,到军事学堂听讲。
最后地址选择在澄清坊金鱼胡同以南的校尉营,这里原本是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的一个训练场地,明初时用来驻扎戍卫诸王馆的兵马。
自成祖后,随着历代皇帝削藩,亲王不得留京,诸王馆慢慢荒废,校尉营也就闲置下来,破败不堪,到现在才算派上用场。
六月初六,距离朱厚照大婚尚有两日,这天京城正处于戒严中,军事学堂作为朝廷一个衙门,正式挂匾额开张。
朱厚照作为校长,原本要亲自前来出席挂牌典礼,但可惜之前一日他又玩了通宵,大清早的起不来,沈溪跟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官员干等了一个多时辰,只能无奈先行举行挂匾额的仪式。
第一期军事学堂招收了二十多名学生,因为五军都督府对沈溪开办军事学堂不是那么信任,因而派过来的人,基本都是中下层将领。
人才不是由沈溪选拔,那这军事学堂就有一定偏狭,不过因为这学堂开办得比较急,沈溪不能苛求太多。
名义上朱厚照是校长,但其实整个学堂运转都由沈溪负责,而沈溪倚重的副手便是兵部郎中王守仁。
开学第一天,二十多名学生,来的只有十二人,因为很多学员要轮值当差,在这些将领看来,还是手头工作要紧,至于学习,一听就虚无缥缈,属于务虚的东西,能偷懒尽量偷懒,没人愿意放下差事和家事不管,跑去一个在他们看来没多少意义的学堂听课。
本身这些将领就不是读书的料,在他们眼中,沈溪开办军事学堂目的不纯,或许就是为了折磨他们也说不一定。
学堂占用校尉营很小一块,大门开在金鱼胡同的三进院子严格按照沈溪要求进行改建,因工期较急,很多收尾工作没完成,许多工匠正在里面劳作。
三进院中,前院原本一些破旧建筑都拆了,形成一个相对宽阔的院子,当作学堂操场,这里也是日常训练之所,如果以后学堂规模扩大场地不够用,只能去宣武门附近的大校场。不过沈溪作为兵部尚书,不能天天泡在校场中,这些事需要五军都督府负责操办。
第二进院子,有个小侧院,里面有几间屋子,作为学堂教官办公和平时学生休息之用。
在这里,暂时不设宿舍,因为学生都是京师当差的中下层将领,这些人就算没安家,也有都督府和五城兵马司安排的地方落脚,不需要在军事学堂内找住所。
当然,随着规模扩大,后期肯定会添加。
至于第三进院子,则是上课之所,最初准备了三间打通耳房的宽敞屋子,只是因为开始学生很少,一间屋子足矣,反正学生不多,就连先生也需要现培养。
总之沈溪手头事情不少。
……
……
没有安排开学典礼,五军都督府的官员把学生送来,就先行离开,沈溪让人把桌椅板凳搬进屋子,形成课堂。
什么都需要沈溪临时操持,使得事情看起来千头万绪,繁杂仓促,沈溪正需要人手,故此十二名学生成为了帮手。
军事学堂首期学员中,有一人沈溪非常器重,职位相对也较高,而且出自边军体系,正是王陵之。
王陵之不在十二名学生名单中,只是以沈溪护卫身份进入学堂,他在学堂内不单是学生,还要充当先生,当然不是让王陵之教授兵法韬略,而是让他教授实战经验,把一些边军常用到的作战技巧教给学员。
就在沈溪安排事情时,王守仁进来传报:“沈尚书,英国公和夏国丈在外候见!”
“嗯!?”
沈溪对于张懋的到来不觉得稀奇,毕竟开办军事学堂这件事上,张懋给予他一定帮助,但准国丈夏儒的到来却让沈溪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为前来的访客在朝中地位不低,沈溪不得不重视起来,带着王守仁一起来到前院迎接,这会儿张懋和夏儒正在打望沈溪开办的军事学堂,对建筑格局和用场有些不太理解。
沈溪跟张懋算是老熟人,虽然以前见面和沟通的机会不多,但互相间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沈溪出任东宫讲官时,就不时跟张懋见面。
但夏儒,沈溪尚是第一次见到。
只见这夏儒年岁也就四十多,看起来相貌方正,一看就不是有野心之人。
或许是夏儒本身没大的才学和地位,只是因为家教好,女儿获得张太后和皇帝的认可,才麻雀变凤凰。
此时此刻,夏儒见到在儒林享有很大声望的沈溪,显得很恭谨。
相互见礼后,张懋直接问道:“之厚,为何这军事学堂前院,不设大堂或者客厅?大小是个衙门,若来了客人,连个落脚说话的地方都没有……你是不打算建,还是说来不及建?”
沈溪解释道:“公爷,毕竟这里办学条件有限,仅能利用现在的建筑格局规划用场。好在学堂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场地都要尽量满足教学需求,若有人来访,可到侧院叙话……今日公爷能来,蓬荜生辉,公爷和国丈里面请!”
张懋释然地点点头,旁边夏儒却赶紧拱手:“不敢当,沈尚书请!”
作为新晋国丈,女儿没进宫门,夏儒在当朝兵部尚书面前适当体现出他的谨慎,还是有必要的。
无论沈溪年轻还是老迈,并不影响其在朝中的地位。
谁都知道沈溪三元及第的辉煌过往,也知道他是靠真本事上位,就算旁人非议沈溪年岁和蛊惑君王做事不当,也不能否认沈溪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三人一起前往侧院,沈溪在路上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办学思路。
几人还没等到办公室坐下,又有知客前来奏禀:“尚书大人,谢阁老在外求见!”
张懋不由笑道:“哈哈,于乔也来了,国丈,正好带你认识一下当今内阁首辅!”
夏儒虽然贵为国丈,但他在朝中不认识什么人,作为新任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由张懋进行引荐,成为他跟朝臣结识的最好途径。
……
……
谢迁当天先去内阁,看过奏本,知道宣府那边没什么新消息传来,便催促沈溪赶紧派兵出征。
沈溪于前日朝会上跟朱厚照提出,要以兵马“诱敌深入”,之后便没了下文,谢迁生怕沈溪暗中胡来,只好先一步找沈溪说事。
另外,谢迁还想看看沈溪开办的军事学堂到底什么样子。
谢迁见到沈溪,才知道张懋和夏儒也来了。
谢迁跟夏儒素未谋面,当知道眼前这位相貌忠厚的文士乃是新晋国丈,就算他年长些,也需要上前行礼。
这让夏儒很不好意思。
张懋笑道:“于乔,可真是赶巧,我和夏国丈刚过来,没等坐下,你就来了……莫非你也是来看看这军事学堂到底怎生模样?”
谢迁本想提出兵之事,但见张懋和夏儒在,很多事他不方便说,当即点头:“正是正是。”
“哈哈!”
张懋爽朗一笑,“那还不进内叙话?我这边正想知道军事学堂如何个办法……本以为陛下会亲临,谁知到底还是没来……”言语间不无遗憾。
几人一起往内走,两个老家伙外加一个中年国丈,沈溪年纪轻轻就像个后辈,尤其张懋跟谢迁是老相识,一见面就说个没完,自然没沈溪什么事。
办公室内,几人落座,谢迁对沈溪一摆手:“之厚,你有事的话,先去忙吧,这里交给老夫便可!”
沈溪暗忖:“你谢老儿真是自来熟,这里到底是谁的地盘?怎么说得好像到了你家后院一样?”
王守仁察言观色,看出沈溪不太想跟眼前几人交流,行礼道:“沈尚书,学堂那边已准备好了,是否要开课?”
张懋站起身:“什么?这就要开课了?是否太过仓促了些?哈哈,不过既然要开课,我们过去看看可好?”
似乎是觉得有些喧宾夺主,张懋又打量谢迁,问道,“于乔,你认为呢?”
谢迁看了沈溪一眼,这才道:“军事学堂刚筹备,什么都不完善,让沈之厚去操持便是,公爷还是坐下来,我有要紧事跟你商议!”
沈溪听这话,似乎谢迁在某些事上有意要回避他一样,他非常识相,拱手道:“既如此,那在下先去学堂,之后再来招待几位!”
“去吧!”
谢迁一摆手,显得颇不耐烦。
沈溪笑着摇摇头,他早就习惯谢迁的臭脾气,与王守仁出来,王守仁问道:“沈尚书,学堂内连个先生都没有,难道未来讲习之事需由沈尚书亲自来做?”
“慢慢来吧!”
沈溪则显得无所谓,“万事开头难,先把硬件设施弄好,再想师资力量等软件……哦,其实我是说,只要有了学堂,有了学生,先生好找,便是伯安兄也可出任这学堂的先生,将来希望伯安兄多多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