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封群臣(二)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操之哭,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
可笑奸雄眼泪,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梃杖用!
站在楚天阁前的高台之上,士颂俯视现场,自己麾下文武,乃至武陵书院的名士,寒门和庶民学士们,士颂的心中,忽然想起了后世对曹操之哭的评价。
看到士颂抬眼俯视众人,这一刻,所有人都禁声不语。
这一刻,万籁寂静,流水无痕。
这一瞬,便是士颂傲睨天下的瞬间。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去和士颂争这万众瞩目的刹那。
而士颂也在体验了一把雄视天下,舍我其谁的快意后,回头看向自己的近侍陆逊。
陆逊会意,连忙走下台去,把士颂特地为此刻准备的文武刀剑以及两把匕首,用红布盖着,着人端了上来。
士颂这才对着台下说道。
“小子士颂,交州人士,年少无知,见天下动乱,百姓流离,心中颇有不忍。”
“便练兵于清远,意安定天下,造福百姓。转眼已一十三年。”
“十三年来,我四处转战,有胜有败。到如今,小有所成,安定西南。”
“得蒙朝廷嘉奖,封我为楚侯,许我仿县国例,持节开府。”
“然我心中惶恐,此功,非我一人之功尔。在我看来,若无诸位相助,哪里会有我士颂今日!”
说着,士颂端起酒杯,高举过顶,说道:“今日,我先敬酒一杯,感诸位相辅之恩。”
待士颂将这杯酒一饮而尽后,说道:“今日之典礼,外界有诸多猜想,我军内部,也是议论纷纷。我在这里,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为何今日之典礼,要如此正式,如此隆重。无他,只为了表彰十三年来,为此基业,立下无数功劳的文武群臣而设!”
“为了今日,我特地请西川名匠浦元大师,选取上好寒铁,打造了文兴剑十把,知闻刃两把,武定刀十二把,赠给和我一起成就此功业之文武!”
士颂这话说完,在场所有人的神色都为之一变。而且士颂故意少说了一把武定刀,那把藏下来的,不存在的武定刀,他自然另有安排。
不存在的刀,自然交给“不存在”的部队。
听完士颂的宣言,有人激动,有人叹息。
而贾诩刘巴这样的人,则暗道士颂这招高明,自己当了楚侯,可以封楚国官员,但他一个也不在公开场合加封,而是以楚侯的身份赠送兵器,但这兵器背后的意思,却如此明显。
这些人,都是士颂楚国之臣!
士颂的话,还没有说完,他接着说道:“此举深意有二,一则表彰功臣之功勋,二则,我希望能激励更多文武,招募贤才。”
“如今天下纷乱,万民困苦。希望诸君能再接再厉,继续和我一道,去安定这世间之乱,去开创一个更繁荣昌盛的时代!”
士颂的每一句话,都由台下,那一群人型传音筒,大声地传递了出去。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士颂在鼓动人心,士颂在表露自己的志向。
那就是:安定乱世,结束乱世。
怎么结束?
当然是扫灭群雄啊!
但扫灭群雄之后呢?辅汉安刘,还是改朝换代,士颂没有说,但是大家心中,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期待。
这一刻,不同立场的人,眼神里露出的神采,是完全不同的。
心有汉室的,眼中似乎有怒火;私下有二心的,这时的眼神里,则是讥笑和嘲讽;而忠心耿耿,一心一意跟着士颂打天下的人眼中,则满是期待和激动。
士颂不可能去观察没有一个人,但是隐藏在周围,明面上是维持秩序的侍从之中,却有暗组人员,会把每一个重要官员的反应,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谁忠心不二,谁利益与共,谁对自己有别样的想法,都会被记录下来。
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士颂的“秋后算账”,或者说是后手安排。
但那些都是后话了,此时此刻,士颂还是诚心诚意地,想要给自己麾下的文武群臣们一些回馈,给他们一些荣耀的。
士颂从身后侍从的托盘上,拿起一把浦元用上好寒铁精心炼制的配剑,介绍起来:“此剑长三尺一寸,虽尚未开锋,但古朴庄重,文人士大夫配之,更添几许风流神韵。又因此一套名剑,我将赠给我麾下十位文臣,因此,我将其称为文兴剑。”
浦元之名,自从士颂定了益州之后,浦元拿着自己的七十二口轻钢剑出现,早就在荆州军中传开了。
之后被士颂招揽,称为专攻军中武器制作的监造大匠,隐隐间,已经有了天下第一制器师的名称。
现在,他在士颂的要求下,以上好寒铁打造的绝世宝剑就在面前。
虽然士颂说没有开锋,但不代表不允许获剑之人,自己拿去开锋啊。
“下面,我便一一为大家介绍,我楚侯士颂麾下的文兴之臣!听我言语,所念之人,即可上台接剑!”
士颂随即下令。
士颂说完,特地停顿片刻,待自己的传音部队高声呼喊之后,全场再次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士颂的心中,这么些年来,有哪些文臣武将,可以得到士颂赠送兵刃的这种认可。
谁都知道,这一批人,将绝对会是士颂集团内部的核心,未来,也必定是成为他人效仿的对象。
甚至,结成党派也绝对是以这些人为核心,是不少人以后要牢牢抱紧的大腿。
“这第一人,制定新律,才智绝人,安抚州郡,兴农通商,孤之商君也。”
士颂说着,看向了不远处的刘巴,根本不用传音部队大声地传遍四方,士颂的话语,每一个字,刘巴都听得清清楚楚。
不得不说,即便是心中早有准备,刘巴的心里,还是很激动的。
就好像汉高祖刘邦论功的时候,会把萧何的功绩放在第一位一样。
自己在士颂集团的地位,不也正是如此吗?
而且正如士颂所言,自己和萧何还有些不同,萧何和刘邦的关系,到了最后,可是君臣互相猜忌,萧何为了自保而自污名声。
在刘巴的心中,自己和士颂的关系,更像商鞅和秦孝公这一对君臣,互相成就,彼此成全。
而自己的结局,也一定比商鞅要好,因为信任商鞅的秦孝公先死。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得罪人太多,被太多人反噬而亡。
但自己和士颂,相差有二十多岁,士颂若自己的子侄一般,士颂待自己若师,为人臣子,得遇如此君主,何尝不是生平一大幸事。
“子初先生,还请上台接剑。”待传音部队把士颂刚才的话大声传遍四方之后,士颂居然在高台上对着刘巴行礼,认真地请他上台。
这一刻,刘巴恍惚回到了十多年前,回到了士颂在风雪夜请自己出山的时刻。
刘巴这里,也没有耽搁许久,顺着士颂这一礼,他受邀走上了高台,在万众瞩目之中,从士颂的手上,接过了第一把文兴剑。
待刘巴回到自己的座位,贾诩微微一笑,拱手祝贺。
刘巴也回礼道:“文和先生无需多虑,在主公心中,先生这里,必然也有一把文兴剑的。”
“承您吉言了。”贾诩对此也是信心十足,论手段能力,论在士颂心中的地位,他贾诩,还是有这份信心的。
果然,士颂拿起第二把文兴剑,说道。
“此一人,筹策社稷,经达权变,指点江山,算无遗策,才比平、良。”
同样的,待传音之人把话语传遍四方之后,士颂便看向了贾诩,正迎上了贾诩微微有些意外的神色。
贾诩想得到自己必然会有一把剑,但是怎么也没有料到,士颂这里,第二把剑便给了自己,而且自己在士颂的心中,那是张良,陈平一样的人物。
想到自己的西凉出身,辗转多处,未遇赏识自己之人,空有一身才学,却无处施展,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投效了士颂,但在士颂这里,却给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君主的厚待,尊重,不说言听计从,但也是信任有加。
何况士颂此子,如此年轻,乱世之中,辅佐这样的主公,未来可期。
“罢了罢了,萧何自让那刘巴去当,我就来当这小子的张良吧,决计不辜负他今日筑台赠剑之恩。”
想到这里,贾诩站起身来。
迎着士颂“请文和先生,上台受剑”的恭请声中,领了士颂的这第二把文兴剑。
“第三把文兴剑,要给的这人,荐谋定略,安抚益蜀,南州冠冕,凤翔九天!得庞士元,吾之幸也!”
士颂这次没有卖关子,直接在给予评价后,喊出了庞统的名字,现在的荆州,早就有了卧龙凤雏之名,卧龙是士颂妻弟,和黄承彦一样的闲云野鹤。
而凤雏,便是最近风头无二,一力为士颂谋定益州的庞统了。
庞统向来自傲,士颂的这第三把文兴剑,在他看来,自己不但配得上这剑,只可惜的自己比贾诩来的晚了些,自己早点来到士颂身边,必然能有更多的功绩。
因为外貌而被人看不起的他,站在楚天阁前的高台上的这一刻,庞统的情绪忽然爆发,接过文兴剑,大声道:“庞统,当以此剑,为主公斩出一片新天地!”
“好!你我君臣一心,且向未来!”士颂此刻,也是豪情万丈。
庞统之后,士颂又拿出了第四把文兴剑,面露微笑,缓缓说道。“此一人,雅量非常,眼略长远,起霍公之车悬,解南海之困局,徐元直,谋世干才也。”
士颂的这第四把剑,给了自己麾下的寒门代表徐庶。
现在看,徐庶不过是荆北派系中一个颇有实力之人,但随着士颂新法之中的科举制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出身的官员,以后或多或少,都会聚集在徐庶的身边。
未来徐庶背后的力量,会有多大,士颂是知道的。
而且徐庶之才,在自己南下交州,和孙策四战龙川时,也得到了体现,得到了认可。
可以说那一战,是徐庶力挽狂澜,守住了交州,稳住了扬州。
才有了后面自己抗衡曹操,进兵益州的可能。
徐庶的表情似乎很是平淡,但袖口中微微颤抖的手,还是让人看出了他的激动。
他没有想到自己也能有一把文兴剑,出身寒门的自己,居然也有有一天,举世瞩目,万丈光芒落到自己的身上。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这是徐庶登台接剑时,对士颂的言语,让士颂心中一凛。
士颂依旧笑着,双手递过文兴剑。“我要与君共成大事,同看世间繁华,元直,可一定要守约呀!”
“敢不效命!”徐庶大声回应。
观礼台上,欧夫人也对徐庶之母说道:“老夫人,我观元直为人,至忠至孝,我家颂儿能得其辅助,我心甚慰,老夫人教子有方!”
“夫人言重了,士侯仁义之名,天下悉知,我儿辅之,是得其明主。今日士侯高台赠剑之恩,我徐家,永世不忘。”徐庶之母现在也是激动万分,亲眼见证儿子如此有出息,作为母亲,哪里有不激动的道理。
徐母眼里,此刻,也满是自豪。
曹操之哭,前之哭胜似赏,后之哭胜似打。
可笑奸雄眼泪,既可作钱帛用,又可作梃杖用!
站在楚天阁前的高台之上,士颂俯视现场,自己麾下文武,乃至武陵书院的名士,寒门和庶民学士们,士颂的心中,忽然想起了后世对曹操之哭的评价。
看到士颂抬眼俯视众人,这一刻,所有人都禁声不语。
这一刻,万籁寂静,流水无痕。
这一瞬,便是士颂傲睨天下的瞬间。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去和士颂争这万众瞩目的刹那。
而士颂也在体验了一把雄视天下,舍我其谁的快意后,回头看向自己的近侍陆逊。
陆逊会意,连忙走下台去,把士颂特地为此刻准备的文武刀剑以及两把匕首,用红布盖着,着人端了上来。
士颂这才对着台下说道。
“小子士颂,交州人士,年少无知,见天下动乱,百姓流离,心中颇有不忍。”
“便练兵于清远,意安定天下,造福百姓。转眼已一十三年。”
“十三年来,我四处转战,有胜有败。到如今,小有所成,安定西南。”
“得蒙朝廷嘉奖,封我为楚侯,许我仿县国例,持节开府。”
“然我心中惶恐,此功,非我一人之功尔。在我看来,若无诸位相助,哪里会有我士颂今日!”
说着,士颂端起酒杯,高举过顶,说道:“今日,我先敬酒一杯,感诸位相辅之恩。”
待士颂将这杯酒一饮而尽后,说道:“今日之典礼,外界有诸多猜想,我军内部,也是议论纷纷。我在这里,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为何今日之典礼,要如此正式,如此隆重。无他,只为了表彰十三年来,为此基业,立下无数功劳的文武群臣而设!”
“为了今日,我特地请西川名匠浦元大师,选取上好寒铁,打造了文兴剑十把,知闻刃两把,武定刀十二把,赠给和我一起成就此功业之文武!”
士颂这话说完,在场所有人的神色都为之一变。而且士颂故意少说了一把武定刀,那把藏下来的,不存在的武定刀,他自然另有安排。
不存在的刀,自然交给“不存在”的部队。
听完士颂的宣言,有人激动,有人叹息。
而贾诩刘巴这样的人,则暗道士颂这招高明,自己当了楚侯,可以封楚国官员,但他一个也不在公开场合加封,而是以楚侯的身份赠送兵器,但这兵器背后的意思,却如此明显。
这些人,都是士颂楚国之臣!
士颂的话,还没有说完,他接着说道:“此举深意有二,一则表彰功臣之功勋,二则,我希望能激励更多文武,招募贤才。”
“如今天下纷乱,万民困苦。希望诸君能再接再厉,继续和我一道,去安定这世间之乱,去开创一个更繁荣昌盛的时代!”
士颂的每一句话,都由台下,那一群人型传音筒,大声地传递了出去。
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士颂在鼓动人心,士颂在表露自己的志向。
那就是:安定乱世,结束乱世。
怎么结束?
当然是扫灭群雄啊!
但扫灭群雄之后呢?辅汉安刘,还是改朝换代,士颂没有说,但是大家心中,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期待。
这一刻,不同立场的人,眼神里露出的神采,是完全不同的。
心有汉室的,眼中似乎有怒火;私下有二心的,这时的眼神里,则是讥笑和嘲讽;而忠心耿耿,一心一意跟着士颂打天下的人眼中,则满是期待和激动。
士颂不可能去观察没有一个人,但是隐藏在周围,明面上是维持秩序的侍从之中,却有暗组人员,会把每一个重要官员的反应,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谁忠心不二,谁利益与共,谁对自己有别样的想法,都会被记录下来。
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士颂的“秋后算账”,或者说是后手安排。
但那些都是后话了,此时此刻,士颂还是诚心诚意地,想要给自己麾下的文武群臣们一些回馈,给他们一些荣耀的。
士颂从身后侍从的托盘上,拿起一把浦元用上好寒铁精心炼制的配剑,介绍起来:“此剑长三尺一寸,虽尚未开锋,但古朴庄重,文人士大夫配之,更添几许风流神韵。又因此一套名剑,我将赠给我麾下十位文臣,因此,我将其称为文兴剑。”
浦元之名,自从士颂定了益州之后,浦元拿着自己的七十二口轻钢剑出现,早就在荆州军中传开了。
之后被士颂招揽,称为专攻军中武器制作的监造大匠,隐隐间,已经有了天下第一制器师的名称。
现在,他在士颂的要求下,以上好寒铁打造的绝世宝剑就在面前。
虽然士颂说没有开锋,但不代表不允许获剑之人,自己拿去开锋啊。
“下面,我便一一为大家介绍,我楚侯士颂麾下的文兴之臣!听我言语,所念之人,即可上台接剑!”
士颂随即下令。
士颂说完,特地停顿片刻,待自己的传音部队高声呼喊之后,全场再次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想要知道,士颂的心中,这么些年来,有哪些文臣武将,可以得到士颂赠送兵刃的这种认可。
谁都知道,这一批人,将绝对会是士颂集团内部的核心,未来,也必定是成为他人效仿的对象。
甚至,结成党派也绝对是以这些人为核心,是不少人以后要牢牢抱紧的大腿。
“这第一人,制定新律,才智绝人,安抚州郡,兴农通商,孤之商君也。”
士颂说着,看向了不远处的刘巴,根本不用传音部队大声地传遍四方,士颂的话语,每一个字,刘巴都听得清清楚楚。
不得不说,即便是心中早有准备,刘巴的心里,还是很激动的。
就好像汉高祖刘邦论功的时候,会把萧何的功绩放在第一位一样。
自己在士颂集团的地位,不也正是如此吗?
而且正如士颂所言,自己和萧何还有些不同,萧何和刘邦的关系,到了最后,可是君臣互相猜忌,萧何为了自保而自污名声。
在刘巴的心中,自己和士颂的关系,更像商鞅和秦孝公这一对君臣,互相成就,彼此成全。
而自己的结局,也一定比商鞅要好,因为信任商鞅的秦孝公先死。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得罪人太多,被太多人反噬而亡。
但自己和士颂,相差有二十多岁,士颂若自己的子侄一般,士颂待自己若师,为人臣子,得遇如此君主,何尝不是生平一大幸事。
“子初先生,还请上台接剑。”待传音部队把士颂刚才的话大声传遍四方之后,士颂居然在高台上对着刘巴行礼,认真地请他上台。
这一刻,刘巴恍惚回到了十多年前,回到了士颂在风雪夜请自己出山的时刻。
刘巴这里,也没有耽搁许久,顺着士颂这一礼,他受邀走上了高台,在万众瞩目之中,从士颂的手上,接过了第一把文兴剑。
待刘巴回到自己的座位,贾诩微微一笑,拱手祝贺。
刘巴也回礼道:“文和先生无需多虑,在主公心中,先生这里,必然也有一把文兴剑的。”
“承您吉言了。”贾诩对此也是信心十足,论手段能力,论在士颂心中的地位,他贾诩,还是有这份信心的。
果然,士颂拿起第二把文兴剑,说道。
“此一人,筹策社稷,经达权变,指点江山,算无遗策,才比平、良。”
同样的,待传音之人把话语传遍四方之后,士颂便看向了贾诩,正迎上了贾诩微微有些意外的神色。
贾诩想得到自己必然会有一把剑,但是怎么也没有料到,士颂这里,第二把剑便给了自己,而且自己在士颂的心中,那是张良,陈平一样的人物。
想到自己的西凉出身,辗转多处,未遇赏识自己之人,空有一身才学,却无处施展,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投效了士颂,但在士颂这里,却给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君主的厚待,尊重,不说言听计从,但也是信任有加。
何况士颂此子,如此年轻,乱世之中,辅佐这样的主公,未来可期。
“罢了罢了,萧何自让那刘巴去当,我就来当这小子的张良吧,决计不辜负他今日筑台赠剑之恩。”
想到这里,贾诩站起身来。
迎着士颂“请文和先生,上台受剑”的恭请声中,领了士颂的这第二把文兴剑。
“第三把文兴剑,要给的这人,荐谋定略,安抚益蜀,南州冠冕,凤翔九天!得庞士元,吾之幸也!”
士颂这次没有卖关子,直接在给予评价后,喊出了庞统的名字,现在的荆州,早就有了卧龙凤雏之名,卧龙是士颂妻弟,和黄承彦一样的闲云野鹤。
而凤雏,便是最近风头无二,一力为士颂谋定益州的庞统了。
庞统向来自傲,士颂的这第三把文兴剑,在他看来,自己不但配得上这剑,只可惜的自己比贾诩来的晚了些,自己早点来到士颂身边,必然能有更多的功绩。
因为外貌而被人看不起的他,站在楚天阁前的高台上的这一刻,庞统的情绪忽然爆发,接过文兴剑,大声道:“庞统,当以此剑,为主公斩出一片新天地!”
“好!你我君臣一心,且向未来!”士颂此刻,也是豪情万丈。
庞统之后,士颂又拿出了第四把文兴剑,面露微笑,缓缓说道。“此一人,雅量非常,眼略长远,起霍公之车悬,解南海之困局,徐元直,谋世干才也。”
士颂的这第四把剑,给了自己麾下的寒门代表徐庶。
现在看,徐庶不过是荆北派系中一个颇有实力之人,但随着士颂新法之中的科举制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出身的官员,以后或多或少,都会聚集在徐庶的身边。
未来徐庶背后的力量,会有多大,士颂是知道的。
而且徐庶之才,在自己南下交州,和孙策四战龙川时,也得到了体现,得到了认可。
可以说那一战,是徐庶力挽狂澜,守住了交州,稳住了扬州。
才有了后面自己抗衡曹操,进兵益州的可能。
徐庶的表情似乎很是平淡,但袖口中微微颤抖的手,还是让人看出了他的激动。
他没有想到自己也能有一把文兴剑,出身寒门的自己,居然也有有一天,举世瞩目,万丈光芒落到自己的身上。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这是徐庶登台接剑时,对士颂的言语,让士颂心中一凛。
士颂依旧笑着,双手递过文兴剑。“我要与君共成大事,同看世间繁华,元直,可一定要守约呀!”
“敢不效命!”徐庶大声回应。
观礼台上,欧夫人也对徐庶之母说道:“老夫人,我观元直为人,至忠至孝,我家颂儿能得其辅助,我心甚慰,老夫人教子有方!”
“夫人言重了,士侯仁义之名,天下悉知,我儿辅之,是得其明主。今日士侯高台赠剑之恩,我徐家,永世不忘。”徐庶之母现在也是激动万分,亲眼见证儿子如此有出息,作为母亲,哪里有不激动的道理。
徐母眼里,此刻,也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