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青螭号渐渐远去。

    随船而走的,还有自己的大情妇艾莉西亚,女文青的背面是如此的狂野放浪,这让朱常瀛有些欲罢不能。

    好吧,其实是自己的两个正牌老婆总是矜持着,玩不出辣么多花样。

    好吧,这种打扑克之后不用负责的对手,朱常瀛也不介意多几个。后宫的不要,情妇可以有。

    好吧,这个年龄段的荷尔蒙总是分泌太过旺盛,用手可惜,憋着有害健康,禁欲的后果就是不快乐,这又何必。

    遥远的印第安少女、法兰西的宫廷贵妇、天竺的瑜伽女郎......想到这些,朱常瀛奋斗的动力又有了。

    朱常瀛为自己的好色找了一大堆借口,只能说,这个渣男还不合格,需要继续修炼。

    杜勇同吴天佑,这两个家伙都是朱常瀛精挑细选出来的。

    前者指挥出色,作战灵活,性格果决,后者虽然是半路出家,却正因为如此,有着他人所不具备的应变能力,能屈能伸,机警过人。

    二人一正一副,当不会出现纰漏。

    而122人当中,有郎中3人、绘图师4人、翻译6人、船上还有奶羊5头、母鸡20只、猫将军2只、信鸽10只、挂满果子的金句树一株。

    这些都是专业人才,有的本来就有配置,但名额增加,有的则没有,例如奶羊、母鸡、金桔树。在大明海同南洋还用不到这些玩意,去西洋也用不到,沿途补给点众多。但要横跨太平洋,就不得不配置。

    能想到的都做了,只祝愿他们能够平安顺遂,柜子里的遗书永远也用不到。

    无论如何,远洋航行这门课程,大明必须尽快补上。

    转回身,朱常瀛踏进一座基本闲置的建筑,瀛州议政会。

    很惆怅,朱常瀛不想独裁,太累。

    但特酿这座小楼自打建成之后除了成立大会时使用过一次,而后就空置了,沦为笑话。

    就给你们说话的机会啊,怎么就不用呢,竟然一份提案也没有。

    为何会这样?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临去厦门岛之前,朱常瀛看到议政会门口台阶上的青苔,怒了!

    发下王令,都给孤写提案,不写就扣俸禄,罚款!

    今日,是议政会第一次审核提案,虽然还不清楚提案都是什么鬼,但值得庆祝。

    想要强国,就必须打破阶层禁锢,让更多人说话,享有并承担这个国家的部分权力,这样浅显的道理朱常瀛还是懂的。

    只是这样的道理现在还不敢宣之于口,

    大明缺少这样一个机构。

    合格的皇帝为什么这么累?就是因为奏本之中90%都是无用的,官员的奏本大多都是个人所写,没经过讨论就提交给内阁,而内阁也就那么几个人。

    朱常瀛相信,再聪明的人,其头脑也是有限而不稳定的,就像所谓的明君,也干过令人瞠目结舌的蠢事。

    至于司礼监,一群太监不理民生不通俗务,除了荒唐,朱常瀛实在也找不出别的词来描述这个机构存在的意义。

    这种没经过充分讨论的东西,就提交到一国最高统治者面前,是不对的。

    而讨论问题的也不能仅仅是官员,更应该是非官人士。

    朱常瀛不认为这个想法是在追求所谓的‘民主’,这个词本身就是伪命题,从来也不存在于这个蓝星上,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也不知人类灭亡时会不会真正出现。

    之所以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也不过是争取受益群体更多一些罢了,能不能搞成?这玩意朱常瀛也不敢确定,但必须要去试一试。

    一间会议厅里,周老总管正在监督二十个秘书归类整理,还有一个闲人袁可立在看热闹。

    拢共三百几份提案,朱常瀛打算花费点时间把所有提案都过一遍。

    许多门类已经分好,摆在案头。

    朱常瀛坐下,迎面一摞提案贴着‘贺’字标签。

    从最顶拿过一本打开来看,三百余字,祝贺瀛王喜得贵女;第二本,提议为瀛王建生祠;第三本,提议瀛王给各县土地封神;第四本,提议给某河建庙,祈祷风调雨顺......

    一目十行,朱常瀛耐着性子看完,共43份,满篇都是废话,姓名一一记录在案,还好没有官员,都是各县推举出来的乡望所为,有农有商有工。

    朱常瀛不管他们出于何种心态,亦或者有何顾虑,通通打回去重写。

    批语:敬鬼神而远之,求神不如求己,提案要有关民生经济,其他废话休提!

    第二摞,贴着‘水’字标签,38份。

    这看着就舒服多了,有建议修堤坝防洪,有建议修水渠引水灌溉,有建议架设桥梁......

    且不说合理与否,起码脑子里有东西。

    批语:擢各县营缮、都水、农林三署会同提案人详细勘查,当以一县之整体规划为宜规划水利,再次提交议案审议。

    第三摞,贴着‘路’字标签,这个最多,竟有107份。

    瀛州的路,真的都是人走出来的。

    现有各县县治皆临海,物资以海运为主,但随着移民渐渐深入内陆,这路是不得不修的。

    其实长史府已在勘查规划一条贯通瀛州南北的官道,但显然满足这些零碎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各村都关注着村头一亩三分地。

    批语:官道8月初八动工,7月底图纸分发各县,提案打回各县参详,擢县衙各署会同各村村正共商乡道事宜,再次提交议案审议。

    第四摞,贴着‘文’字标签,21份。

    这就很有看头,到底都是文化人,论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有几份提案很有意思。

    一份言说4年教学太短,要求增设一年,并设立高等学堂,择优录取。

    一份言说学堂宜按年龄分段,大龄者当设课堂单独教学。

    一份言说女子当相夫教子为宜,出入学堂有失礼法,是以应该取缔女子学堂。

    一份言说学堂当以经史子集为重,报请朝廷推行县、府两试,也即童试,考试通过之学子当可以童生身份参加福建院试,我瀛州选官宜当以此为依据,走科举正途......

    21份,8份被朱常瀛丢进垃圾堆,比如那份洋洋洒洒三千字论述科举的,至于取缔女子读书那份更不用提,都属陈腐之观念。你随便说,爷爷只当你在放屁!

    其余13份批语:擢文教司详议,拿出整体条陈再审。

    第五摞为‘军’,第六摞为‘商’,第7摞为‘政’,朱常瀛也都一一做了批语,或打回或详议或参详。

    还没到掌灯,三百几份尽皆处理完,朱常瀛也并未觉得十分乏累,实在是这些提案太粗糙了些,以一个后世人的见识很容易就可推断出其是否可行,略略思考便可给出评语。

    当然,必须要是一个正常且有点文化的后世人,脑子秀逗的不算。

    周总管对朱常瀛的效率早就习以为常,但闲人袁可立却被直接惊呆。

    闲下来,有侍从奉茶,三人对坐。

    袁可立赞叹道,“殿下之勤政,老朽佩服。”

    朱常瀛微微一笑,“我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谈不到勤政,先生过誉了。”

    袁可立思索片刻,说道,“这议政会设置,老夫似是略略摸出一些门道,大抵为官民群策群议,合理则用,不合理则弃,若如此,为何不置在长史府下,而是平级?”

    “那是不可行的!”朱常瀛很认真的说,“孤看官制,同前朝不同,同朝廷也不同。所谓官,有执行决策之分,譬如县令为决策,其下主执行,少了什么?少了民意!

    这议政会便是广泛听取民意的地方,但是这些提案有合理的,但不合理的更多,即便是合理的,也分可行与不可行。

    所以要在议政会反复的议,直到议出一份合理可行的方案来,再拿给长史府执行。

    如此,官吏才可不被这些事务羁绊,而专心手头的政务。

    当然,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甚远,三百几份提案还是孤逼出来的,诸事还是要孤来亲手操办,不过先生也当看到,这其中确实有不少真知灼见,即便不可行,也可做施政之参考。

    孤已经下定决心,自明年始,各县以户数为准推选农工商代表,成立县议政会,每年10月提案,11月审议,12月报府议政会再审。

    县议政会提名组成府议政会,11月提案,12月会同诸县提案共议,通过者上交王府披红,下发长史府或者诸县实施。”

    袁可立惊诧道,“如此,这议政会的权力比之长史府还要大?”

    “不可如此说。”朱常瀛笑道,“在孤看来,将来,长史府将是执行机构,而议政会为决策与审核机构,王府为裁断机构,督谏院为监督机构。”

    “那长史府或者诸县长官有新政实施呢?”

    “有成法则尊成法,无成法可遵的自然要议。”

    “若意见相左或者议而不决呢?”

    “提交王府,孤来裁决!”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大唐:李二,还钱 无敌六皇子 开局化神境:陪着少夫人去充军 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在下风折柳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亚历山大四世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神算萌妻:傅太太才是玄学真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