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叶宗留,浙江庆元人,明代矿工起义首领。
邓茂七,原名邓云,江西南城县珀玕乡人,后迁居于沙县二十四都黄竹坑,佃农出身,明代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
叶宗留,出身贫苦,幼年丧父,随叔父在宣平读私塾,稍长习武,立志“刀劈人间不平事,枪打世上不平人”。流落到处州当过府署皂隶,因不堪受压迫,与处州人叶希八、陈善恭等带领数百名流民到福建福安,私自开宝峰场银矿。闽浙一带山区多银矿,是明朝封闭的禁区,地方官吏经常派巡卒搜山驱逐入山开矿的流民,因叶宗留带领的人多,地方官府便上报了朝廷,明廷命福建、浙江两省派兵搜捕。叶宗留即据守要地,铸造兵器,武装自卫,明朝官府早就颁令严禁“偷开坑穴”、“私煎银矿”,违者“处以极刑”,家属发配边疆,“如有不服追究者,即调军剿捕”,叶宗留对官府的禁令不予理睬。
福建参议竺渊、兵马指挥佥事刘海率千余官兵进剿,叶宗留即领导矿工武装起义,对抗官兵,起义军诱敌深入,以设埋伏、挖等手段大败官兵,擒杀竺渊,箭伤刘海。起义军首战告捷,闽北各坑场矿工纷纷响应,附近有些贫苦农民也到矿区参加起义军,起义军的势力迅速发展到仙霞岭铜塘山一带。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命广信府和铅山县的官兵进剿,起义军抢先攻占了官兵必经的永丰县城,并乘官兵抵城下立足未稳,出城袭击,歼敌过半,官兵残部逃回。此后,起义军活动于闽、浙、赣三省边境山区,采取流动战术对付官兵的“搜剿”,官军“东剿则西走,南搜则北移”,常于隘路设伏杀伤官兵,有利则主动出击,多次粉碎了明军的“进剿”。
起义军发展到数千人,叶希八等一致推举叶宗留为领袖,称“大王”,明廷见地方官兵镇压不力,“贼势滋蔓”,命御史柳华提督闽浙赣三省兵马合力“征剿”。柳华到福建后,一面派兵“进剿”,一面令各府县,在城镇巷道首尾建隘门,在乡村建望楼,置金鼓器械在上面,把居民编为总小甲,由总小甲长带领轮流值宿在隘门、望楼上,进行了望和警戒。起义军在永丰、浦城、庆元、政和、福安一带与官军周旋,相机杀敌,多次给官兵予重创,柳华终因“搜剿”无功,被弹劾问罪。
矿工起义军遍掘了政和少阳坑、少亭坑和闽北其它坑场银矿,所获不足费用,叶宗留认为,“与其取于山,劳而不获,孰若取于人,一举而有余”,遂带领义军打出矿区,攻陷了政和县城和各大乡镇。叶宗留带领起义军回庆元,“召龙泉良葛山人叶七为教师,训练武艺”,并吸收了千余名青壮年充实队伍,叶宗留挥军南下,一举攻克浦城。
建阳攻陷,沿途有大批农民参加,队伍已达近万人,遂进军闽北重镇建宁。由于官吏潜逃,便顺利占领了府城,为了遏阻明军入闽,起义军一部越过铜塘山进入江西,占领了闽赣交通要道上的车盘岭,屡挫官兵的进攻。不久,叶宗留率起义军主力转战浙南,这时,叶宗留的好友陶得二在处州领导千余农民响应起义,起义军声势更大,控制了闽浙赣三省边境地区和交通要道。
邓茂七,年少勇悍有智,以豪侠为众所信服,明英宗正统初年,因愤杀豪强,与弟避匿在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分别改名为茂七、茂八。他们常常聚众为墟,官府害怕他们闹事,予以驱赶,不久,茂七、茂八等流亡到沙县,佃耕为生。当地官府为防叶宗留率领的福建矿工起义军进攻,编民为甲,自制兵杖以护地方,邓茂七被推为总小甲。沙县一带官绅在福建政使宋新的庇护下欺压百姓,强迫佃农把田租送进仓库,逢年过节还要送鸡鸭鱼肉,俗称“冬牲”,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邓茂七利用总甲的身份,号召废除“冬牲”,拒绝“送租”,要地主自行收租,附近农民纷纷响应,地主们即向官府投诉,县衙派兵丁缉捕,邓茂七拒捕,并打死了来捕的兵丁。随后,沙县县令亲带三百名官兵进行围捕,邓茂七组织佃农武装抵抗,杀了县令和巡检,三百名官兵几乎被杀尽,并“劫其富民,尽杀之”。于是,邓茂七率众占据陈山寨,正式宣布起义,自称“铲平王”,设官属,歃血誓众,宣布要铲平天下的不平。
当时,靠贿赂宦官王振上台的福建左布政使宋彰,民众受到他们的坑害,苦不堪言,邓茂七起义后附近各县贫苦农民,都拿着金鼓器械响应他,远近而来的人,都归附于他,西有陈政景领导的宁化农民响应起义,东有蒋福成领导的尤溪万余炉丁和农民声援。起义军以沙县、尤溪为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积极向外扩展势力。邓茂七带领农民军主力,从间道北上占领杉关,攻克光泽,顺北屯溪而下,陷邵武,入顺昌,农民军所到之处,官吏、豪绅纷纷逃匿。同时,宁化农民军进攻连城、汀州等地,邓茂七与蒋福成便联合进逼延平,八闽震动。
明英宗命御史丁瑄驰闽“剿抚”,并以都督刘聚为总兵,都督陈荣为副总兵,陈诏、刘德新为左右参将,佥都御史张楷监军,率重兵随后入闽,以解延平之危。丁瑄一到延平,即命同知邓洪率兵二千往沙县征剿,遭到邓茂七、蒋福成联合反击,全军覆没。丁瑄又改变手法,派人前去招降,要农民军“解散,得免死”,邓茂七坚定地说:“吾岂畏死求免者!吾取延平,据建宁,塞二关,传檄南下八闽,谁敢窥焉!”遂杀来使。延平守城御史张海,急忙派都指挥张某带兵四千前去阻击,农民军于王台南部双溪口隘路上设伏待敌,以20余人隐藏在两侧村店中,大部队埋伏于就近山上。
当官兵大队人马已过,殿后都指挥将至之际,村店中的农民军突然举排栅塞道,迅速把都指挥及数名从兵擒杀了,等官兵前驱发觉回援,山上伏兵从侧面冲下掩杀,一举歼敌数千。邓茂七便乘胜进围延平府城,张海再次上城诱降,未能得逞,接着双方大战于城外,农民军连斩明军都指挥范真、指挥彭玺二将,官兵不敢再战,闭城固守待援。
张楷率南京、江西、浙江八千官兵及数百名蒙古骑兵向福建进军,邓茂七派人与叶宗留联系,商讨协同对明军作战问题,叶宗留即派重兵扼守闽赣边境要道,阻止明军入闽。张楷派遣刘德新率偏师由建昌入邵武,自率主力由浙江经广信入闽北,张楷至广信时,其前锋陈诏与矿工起义军交战,败死。张楷遂逗留不敢进,张楷怕朝廷追究,命都督陈荣、指挥戴礼率兵二千进攻铅山的黄柏铺。
叶宗留亲率起义军与明军激战,不幸中矢牺牲,起义军退入山中,推举叶希八为领袖,继续坚持斗争。叶希八派人从铅山、弋阳绕道入闽,与邓茂七取得联系,并分兵四百,加入邓茂七领导的农民军。叶希八除留部分兵力扼控车盘岭外,主力迂回山岭之间,伺机歼敌。不久,明军前来搜山,叶希八在玉山十二都设伏,杀死了陈荣、戴礼和大批明军,为叶宗留报了仇。
在矿工的支援和配合下,邓茂七继续围攻延平,派部将黄琴、刘宗、罗海扼控建阳、邵武等要塞,以防明军南下,同时分兵出击,一路由陈敬德、吴都总带领,连克德化、永春、安溪,直抵闽中沿海重镇泉州府,于城南五陵坡活捉率兵来战的知府熊尚初;一路指向闽西,由将乐、连城,攻达上杭,此外还以二千义兵北攻建宁府,遭到建宁知府张瑛的袭击,败绩退回。农民军出击时,沿途焚烧衙门,破牢释囚,开仓济贫,深得受苦民众的拥护,数月之间连克二十余州县,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建立了十九寨三十六营,对明王朝在东南的统治构成很大威胁。
明英宗闻报,下诏严斥刘聚、张楷“进军日久,全无实效”,“再不用心,必杀不宥”,同时又命宁阳候陈懋为征南将军,保定伯梁瑶、平江伯陈豫为副将军,都督同知范雄、都督佥事董兴为左右参将,刑部尚书金濂参赞军务,太监曹吉祥、王瑾、陈梧监军,统率京营和江浙兵四万,配备神机铳、炮火器,入闽“征剿”。滞留广信的张楷,因刘德新已破杉关,入光泽,占邵武,才从间道入闽北,与刘会攻建阳。此时,农民军由于黄琴叛变投敌,并为官军诱杀了刘宗、罗海等义军将领,明军终于打通了南下的通道。
南部的农民军在杨福的带领下,接连攻陷了漳浦、南靖、长泰、龙岩等地,于进攻漳州时被明军守将卫指挥顾斌击退。邓茂七久攻延平不下,遂移兵北攻建宁,当时张楷已率兵抵建宁,金濂的大军也将入闽,形势对农民军不利,邓茂七便主动撤兵退守陈山寨一带。由于潜伏农民军内部的叛徒张由孙、罗汝先的引诱,邓茂七再次率兵进攻延平。当农民军从溪南渡河时,明军埋伏在溪北的铳、炮突然齐发,农民军伤亡数百,溃退下来,明军指挥刘福又率埋伏在附近的官兵掩击,在混战中邓茂七不幸中流矢阵亡。
邓茂七牺牲后,形势急转直下,驻守沙县的农民军推举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为领袖,率农民军余部据守陈山寨、后洋、贡川、九龙山等地,继续抗击官兵。张楷、金濂一面分兵进剿,一面派叛徒招降,并施展离间计使邓伯孙杀了农民军骁将张留孙,使邓伯孙陷于孤立,九龙山等据点相继失守,陈山寨最后陷落,邓伯孙被捕遭害,农民军将士二百余人殉难,至此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
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矿工和农民起义,是明朝中叶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次矿工、农民起义,持续数年,波及数省,虽被官军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但震撼了明朝的统治。
叶宗留,浙江庆元人,明代矿工起义首领。
邓茂七,原名邓云,江西南城县珀玕乡人,后迁居于沙县二十四都黄竹坑,佃农出身,明代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
叶宗留,出身贫苦,幼年丧父,随叔父在宣平读私塾,稍长习武,立志“刀劈人间不平事,枪打世上不平人”。流落到处州当过府署皂隶,因不堪受压迫,与处州人叶希八、陈善恭等带领数百名流民到福建福安,私自开宝峰场银矿。闽浙一带山区多银矿,是明朝封闭的禁区,地方官吏经常派巡卒搜山驱逐入山开矿的流民,因叶宗留带领的人多,地方官府便上报了朝廷,明廷命福建、浙江两省派兵搜捕。叶宗留即据守要地,铸造兵器,武装自卫,明朝官府早就颁令严禁“偷开坑穴”、“私煎银矿”,违者“处以极刑”,家属发配边疆,“如有不服追究者,即调军剿捕”,叶宗留对官府的禁令不予理睬。
福建参议竺渊、兵马指挥佥事刘海率千余官兵进剿,叶宗留即领导矿工武装起义,对抗官兵,起义军诱敌深入,以设埋伏、挖等手段大败官兵,擒杀竺渊,箭伤刘海。起义军首战告捷,闽北各坑场矿工纷纷响应,附近有些贫苦农民也到矿区参加起义军,起义军的势力迅速发展到仙霞岭铜塘山一带。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命广信府和铅山县的官兵进剿,起义军抢先攻占了官兵必经的永丰县城,并乘官兵抵城下立足未稳,出城袭击,歼敌过半,官兵残部逃回。此后,起义军活动于闽、浙、赣三省边境山区,采取流动战术对付官兵的“搜剿”,官军“东剿则西走,南搜则北移”,常于隘路设伏杀伤官兵,有利则主动出击,多次粉碎了明军的“进剿”。
起义军发展到数千人,叶希八等一致推举叶宗留为领袖,称“大王”,明廷见地方官兵镇压不力,“贼势滋蔓”,命御史柳华提督闽浙赣三省兵马合力“征剿”。柳华到福建后,一面派兵“进剿”,一面令各府县,在城镇巷道首尾建隘门,在乡村建望楼,置金鼓器械在上面,把居民编为总小甲,由总小甲长带领轮流值宿在隘门、望楼上,进行了望和警戒。起义军在永丰、浦城、庆元、政和、福安一带与官军周旋,相机杀敌,多次给官兵予重创,柳华终因“搜剿”无功,被弹劾问罪。
矿工起义军遍掘了政和少阳坑、少亭坑和闽北其它坑场银矿,所获不足费用,叶宗留认为,“与其取于山,劳而不获,孰若取于人,一举而有余”,遂带领义军打出矿区,攻陷了政和县城和各大乡镇。叶宗留带领起义军回庆元,“召龙泉良葛山人叶七为教师,训练武艺”,并吸收了千余名青壮年充实队伍,叶宗留挥军南下,一举攻克浦城。
建阳攻陷,沿途有大批农民参加,队伍已达近万人,遂进军闽北重镇建宁。由于官吏潜逃,便顺利占领了府城,为了遏阻明军入闽,起义军一部越过铜塘山进入江西,占领了闽赣交通要道上的车盘岭,屡挫官兵的进攻。不久,叶宗留率起义军主力转战浙南,这时,叶宗留的好友陶得二在处州领导千余农民响应起义,起义军声势更大,控制了闽浙赣三省边境地区和交通要道。
邓茂七,年少勇悍有智,以豪侠为众所信服,明英宗正统初年,因愤杀豪强,与弟避匿在福建宁化乡绅陈正景家,分别改名为茂七、茂八。他们常常聚众为墟,官府害怕他们闹事,予以驱赶,不久,茂七、茂八等流亡到沙县,佃耕为生。当地官府为防叶宗留率领的福建矿工起义军进攻,编民为甲,自制兵杖以护地方,邓茂七被推为总小甲。沙县一带官绅在福建政使宋新的庇护下欺压百姓,强迫佃农把田租送进仓库,逢年过节还要送鸡鸭鱼肉,俗称“冬牲”,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邓茂七利用总甲的身份,号召废除“冬牲”,拒绝“送租”,要地主自行收租,附近农民纷纷响应,地主们即向官府投诉,县衙派兵丁缉捕,邓茂七拒捕,并打死了来捕的兵丁。随后,沙县县令亲带三百名官兵进行围捕,邓茂七组织佃农武装抵抗,杀了县令和巡检,三百名官兵几乎被杀尽,并“劫其富民,尽杀之”。于是,邓茂七率众占据陈山寨,正式宣布起义,自称“铲平王”,设官属,歃血誓众,宣布要铲平天下的不平。
当时,靠贿赂宦官王振上台的福建左布政使宋彰,民众受到他们的坑害,苦不堪言,邓茂七起义后附近各县贫苦农民,都拿着金鼓器械响应他,远近而来的人,都归附于他,西有陈政景领导的宁化农民响应起义,东有蒋福成领导的尤溪万余炉丁和农民声援。起义军以沙县、尤溪为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积极向外扩展势力。邓茂七带领农民军主力,从间道北上占领杉关,攻克光泽,顺北屯溪而下,陷邵武,入顺昌,农民军所到之处,官吏、豪绅纷纷逃匿。同时,宁化农民军进攻连城、汀州等地,邓茂七与蒋福成便联合进逼延平,八闽震动。
明英宗命御史丁瑄驰闽“剿抚”,并以都督刘聚为总兵,都督陈荣为副总兵,陈诏、刘德新为左右参将,佥都御史张楷监军,率重兵随后入闽,以解延平之危。丁瑄一到延平,即命同知邓洪率兵二千往沙县征剿,遭到邓茂七、蒋福成联合反击,全军覆没。丁瑄又改变手法,派人前去招降,要农民军“解散,得免死”,邓茂七坚定地说:“吾岂畏死求免者!吾取延平,据建宁,塞二关,传檄南下八闽,谁敢窥焉!”遂杀来使。延平守城御史张海,急忙派都指挥张某带兵四千前去阻击,农民军于王台南部双溪口隘路上设伏待敌,以20余人隐藏在两侧村店中,大部队埋伏于就近山上。
当官兵大队人马已过,殿后都指挥将至之际,村店中的农民军突然举排栅塞道,迅速把都指挥及数名从兵擒杀了,等官兵前驱发觉回援,山上伏兵从侧面冲下掩杀,一举歼敌数千。邓茂七便乘胜进围延平府城,张海再次上城诱降,未能得逞,接着双方大战于城外,农民军连斩明军都指挥范真、指挥彭玺二将,官兵不敢再战,闭城固守待援。
张楷率南京、江西、浙江八千官兵及数百名蒙古骑兵向福建进军,邓茂七派人与叶宗留联系,商讨协同对明军作战问题,叶宗留即派重兵扼守闽赣边境要道,阻止明军入闽。张楷派遣刘德新率偏师由建昌入邵武,自率主力由浙江经广信入闽北,张楷至广信时,其前锋陈诏与矿工起义军交战,败死。张楷遂逗留不敢进,张楷怕朝廷追究,命都督陈荣、指挥戴礼率兵二千进攻铅山的黄柏铺。
叶宗留亲率起义军与明军激战,不幸中矢牺牲,起义军退入山中,推举叶希八为领袖,继续坚持斗争。叶希八派人从铅山、弋阳绕道入闽,与邓茂七取得联系,并分兵四百,加入邓茂七领导的农民军。叶希八除留部分兵力扼控车盘岭外,主力迂回山岭之间,伺机歼敌。不久,明军前来搜山,叶希八在玉山十二都设伏,杀死了陈荣、戴礼和大批明军,为叶宗留报了仇。
在矿工的支援和配合下,邓茂七继续围攻延平,派部将黄琴、刘宗、罗海扼控建阳、邵武等要塞,以防明军南下,同时分兵出击,一路由陈敬德、吴都总带领,连克德化、永春、安溪,直抵闽中沿海重镇泉州府,于城南五陵坡活捉率兵来战的知府熊尚初;一路指向闽西,由将乐、连城,攻达上杭,此外还以二千义兵北攻建宁府,遭到建宁知府张瑛的袭击,败绩退回。农民军出击时,沿途焚烧衙门,破牢释囚,开仓济贫,深得受苦民众的拥护,数月之间连克二十余州县,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建立了十九寨三十六营,对明王朝在东南的统治构成很大威胁。
明英宗闻报,下诏严斥刘聚、张楷“进军日久,全无实效”,“再不用心,必杀不宥”,同时又命宁阳候陈懋为征南将军,保定伯梁瑶、平江伯陈豫为副将军,都督同知范雄、都督佥事董兴为左右参将,刑部尚书金濂参赞军务,太监曹吉祥、王瑾、陈梧监军,统率京营和江浙兵四万,配备神机铳、炮火器,入闽“征剿”。滞留广信的张楷,因刘德新已破杉关,入光泽,占邵武,才从间道入闽北,与刘会攻建阳。此时,农民军由于黄琴叛变投敌,并为官军诱杀了刘宗、罗海等义军将领,明军终于打通了南下的通道。
南部的农民军在杨福的带领下,接连攻陷了漳浦、南靖、长泰、龙岩等地,于进攻漳州时被明军守将卫指挥顾斌击退。邓茂七久攻延平不下,遂移兵北攻建宁,当时张楷已率兵抵建宁,金濂的大军也将入闽,形势对农民军不利,邓茂七便主动撤兵退守陈山寨一带。由于潜伏农民军内部的叛徒张由孙、罗汝先的引诱,邓茂七再次率兵进攻延平。当农民军从溪南渡河时,明军埋伏在溪北的铳、炮突然齐发,农民军伤亡数百,溃退下来,明军指挥刘福又率埋伏在附近的官兵掩击,在混战中邓茂七不幸中流矢阵亡。
邓茂七牺牲后,形势急转直下,驻守沙县的农民军推举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为领袖,率农民军余部据守陈山寨、后洋、贡川、九龙山等地,继续抗击官兵。张楷、金濂一面分兵进剿,一面派叛徒招降,并施展离间计使邓伯孙杀了农民军骁将张留孙,使邓伯孙陷于孤立,九龙山等据点相继失守,陈山寨最后陷落,邓伯孙被捕遭害,农民军将士二百余人殉难,至此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
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矿工和农民起义,是明朝中叶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次矿工、农民起义,持续数年,波及数省,虽被官军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但震撼了明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