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答案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国之来到乾清宫外求见。
而朱翊钧从三龙图处离开,回到了龙椅上坐下之后,才召他进来。
见到张国之之后,朱翊钧第一句话就是:“抓到了吗?”
“启奏陛下,在臣下去之后,便派人前去九门,对于出城入城人员进行严格盘问,并于京营兵士一同搜查了京师内上上下下上千家客栈酒家,临时看押有嫌疑的外乡人三千多人……正在进行盘问……还有,陛下,在西城区又找到了三具尸体,全是今日早上,自杀而亡的,据臣推断,这些人应该是想出城,发现出不了城后,便分别自杀,他们虽然都死在西城,不过,尸体发现的距离都较远……”
“真的是自杀?”朱翊钧淡淡问道。
“这个,陛下,尸体没有挪动的痕迹,并且,都是割颈而亡,手中有匕首,几乎也可以断定,是自杀……”
“这些人的底细查明白了吗?”
“陛下,臣觉得这些人应该都是军伍之人,寻常的民间杀手,他们若是觉得事不可为,走投无路的时候,通常都是饮毒而亡,很少有人会割颈,而且,在其中一人身上,还发现了箭伤……”
朱翊钧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你有什么想法,尽可说来。”
“陛下,臣总觉得事有蹊跷……”张国之轻声说道。
不过,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
因为他不确定,皇帝陛下愿不愿意听自己感觉奇怪的部分。
而朱翊钧也只是停顿片刻后,便开口问道:“有什么蹊跷?”
“陛下,这些人可都是狠人啊,按照阁老大人所说,他们拦路喊冤,阁老下来搀扶起两人,两人突然发难,阁老便是蹊跷,即便是臣,也难以躲开……”
“好了,不用说了。”
“是,陛下。”张国之赶忙言道。
你是老大,你不让我说,我一句都不说,张国之在锦衣卫中多年,自弘治年后,第一个身后没有太大背影的锦衣卫指挥使,可以说,完全是凭借自身的能力。
朱翊钧短暂沉默片刻后,抬头看向张国之。
“蹊跷的事情,不要提了,严查,大张旗鼓的查,查一个“水落石水”,查一个“明明白白”……给阁老一个交代,给朕一个交代……”
张国之看向了皇帝陛下,当下赶忙拱手应是:“陛下放心,臣定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案。”
张国之也很是上道,不让说,就一句话都不说了。
在真正的历史上,万历年间发生的挺击案,一直都是迷雾重重,未有定论,可这是史书上的,是给百官,给百姓看的,当事人,朱翊钧,朱常洛这对父子之间,肯定是有答案的……
而此时的张国之,他需要做的就是,为这件事情善后。
找到一条大鱼来背锅。
至于这条大鱼,首先要满足三点,一点确实是有罪,锦衣卫知晓,但还未发,第二点,就是鱼足够要大,第三点就是与张居正的有着切实的矛盾,动了他,还不至于影响朝廷的格局。
而他在最后说出的答案,又像是在印证自己的猜测。
而朱翊钧这次却装作没有听懂。
他不会去跟任何一个下属,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张国之离开乾清宫后,朱翊钧沉思片刻,他从张国之给自己提供的信息当中,也察觉到了许多。
如果说,真的,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政治戏码。
那张居正所欲何为。
是为了自己接下来的改革,能够少遇挫折,还是为了在自己手中争夺更多的话语权。
他改变了张居正期盼许久的政治格局。
而此时的张居正,这算是出招了吗?
此时的朱翊钧有些不清楚张居正的所图……或许,根本就不是张居正自导自演,张国之的看法是错的,自己的猜测也是错的。
不过,不管事情如何发展,主动权都在朱翊钧的手上,而不在张居正的手上,他可以稳坐钓鱼台……
到了下午的时候,张居正才在锦衣卫的护送下,离开了皇宫,返回自己的家中,此时的张府门外也是被锦衣卫的人,严格看守。
六部的堂官也被允许离开衙门……
深夜时分,张居正还未入睡,他独坐书房之中,书房之外那原本两颗柳树,已经变成了一棵,正如他所设想的一般,砍掉那颗老树后,小树的长势快了些……
此时的张居正脸上一片淡然……并无什么其他的表情。
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张宣纸,还有研好的笔墨。
许久之后,张居正执笔,在宣纸上面写了十个大字。
“为图鸿鹄志,不惜诡道谋……”
字刚刚写完。
张居正只是拿起看了一眼,便起身将其丢到了炭盆中,瞬间,这十个大字,便消失在了火焰之中……
张居正看着他烧完之后,走出了书房。
书房之外,寒风凌冽,他刚一出门,管家便挑着灯笼,到了他跟前。
“老爷,休息吧……外面风大……”
张居正看向管家:“王师傅,是你老家的人……”
这个王师傅就是今日死的车夫。
“是,老爷。”
“哎,你派人去家里面报丧吧,多准备点银子送去。”
“是,老爷。”
张居正看着管家,眼中的杀意一闪而过,不过管家并没有发觉到。
“跟着我几年了。”
“八年了,老爷。”
“本官从裕王中出来,老师给我挑了你做我的管家,这些年,辛苦你了……”张居正叹了口气。
“能伺候老爷,小的不辛苦。”
“对了,还有今日兵马司的那个小兄弟,你也去他家看一看,送点银子过去,聊表心意吧。”
“是,老爷。”
张居正安排完后,便从管家手中接过灯笼,自行离去。
而管家看着张居正离开之后,便立即进到书房之中,四处环顾一圈后,才将炭盆盖上,蜡烛吹灭之后,走出了书房……
而此时的北京城,气氛还是特别紧张。
张居正虽然表现得云淡风轻,可文武百官就跟炸窝了一般,有很大一部分人纷纷走动,想要从别人得嘴中得知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行走在吃瓜第一线。
当然,也有很多官员,选择闭门不出,远离是非……
大明开国之初,新朝初立,政权尚需稳固,为确保京师官员的安全,朝廷为其配备了兵丁加以保护。
这一举措旨在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使官员能够安心履行职责,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治局势相对稳定,社会秩序渐趋良好,当然也有部分财政因素的原因,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更为紧迫的事务上。
朝廷对于京师官员的保护力度也在逐渐减少,最根本的原因是朝廷认为内部的威胁相对减少,不需要像初期那样投入大量的兵丁资源用于官员保护……
而这次张居正遇刺案,不管接下来如何发展,对于朝中的高官们,安保的再上一层楼,已成定局了……
张国之来到乾清宫外求见。
而朱翊钧从三龙图处离开,回到了龙椅上坐下之后,才召他进来。
见到张国之之后,朱翊钧第一句话就是:“抓到了吗?”
“启奏陛下,在臣下去之后,便派人前去九门,对于出城入城人员进行严格盘问,并于京营兵士一同搜查了京师内上上下下上千家客栈酒家,临时看押有嫌疑的外乡人三千多人……正在进行盘问……还有,陛下,在西城区又找到了三具尸体,全是今日早上,自杀而亡的,据臣推断,这些人应该是想出城,发现出不了城后,便分别自杀,他们虽然都死在西城,不过,尸体发现的距离都较远……”
“真的是自杀?”朱翊钧淡淡问道。
“这个,陛下,尸体没有挪动的痕迹,并且,都是割颈而亡,手中有匕首,几乎也可以断定,是自杀……”
“这些人的底细查明白了吗?”
“陛下,臣觉得这些人应该都是军伍之人,寻常的民间杀手,他们若是觉得事不可为,走投无路的时候,通常都是饮毒而亡,很少有人会割颈,而且,在其中一人身上,还发现了箭伤……”
朱翊钧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你有什么想法,尽可说来。”
“陛下,臣总觉得事有蹊跷……”张国之轻声说道。
不过,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
因为他不确定,皇帝陛下愿不愿意听自己感觉奇怪的部分。
而朱翊钧也只是停顿片刻后,便开口问道:“有什么蹊跷?”
“陛下,这些人可都是狠人啊,按照阁老大人所说,他们拦路喊冤,阁老下来搀扶起两人,两人突然发难,阁老便是蹊跷,即便是臣,也难以躲开……”
“好了,不用说了。”
“是,陛下。”张国之赶忙言道。
你是老大,你不让我说,我一句都不说,张国之在锦衣卫中多年,自弘治年后,第一个身后没有太大背影的锦衣卫指挥使,可以说,完全是凭借自身的能力。
朱翊钧短暂沉默片刻后,抬头看向张国之。
“蹊跷的事情,不要提了,严查,大张旗鼓的查,查一个“水落石水”,查一个“明明白白”……给阁老一个交代,给朕一个交代……”
张国之看向了皇帝陛下,当下赶忙拱手应是:“陛下放心,臣定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案。”
张国之也很是上道,不让说,就一句话都不说了。
在真正的历史上,万历年间发生的挺击案,一直都是迷雾重重,未有定论,可这是史书上的,是给百官,给百姓看的,当事人,朱翊钧,朱常洛这对父子之间,肯定是有答案的……
而此时的张国之,他需要做的就是,为这件事情善后。
找到一条大鱼来背锅。
至于这条大鱼,首先要满足三点,一点确实是有罪,锦衣卫知晓,但还未发,第二点,就是鱼足够要大,第三点就是与张居正的有着切实的矛盾,动了他,还不至于影响朝廷的格局。
而他在最后说出的答案,又像是在印证自己的猜测。
而朱翊钧这次却装作没有听懂。
他不会去跟任何一个下属,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张国之离开乾清宫后,朱翊钧沉思片刻,他从张国之给自己提供的信息当中,也察觉到了许多。
如果说,真的,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政治戏码。
那张居正所欲何为。
是为了自己接下来的改革,能够少遇挫折,还是为了在自己手中争夺更多的话语权。
他改变了张居正期盼许久的政治格局。
而此时的张居正,这算是出招了吗?
此时的朱翊钧有些不清楚张居正的所图……或许,根本就不是张居正自导自演,张国之的看法是错的,自己的猜测也是错的。
不过,不管事情如何发展,主动权都在朱翊钧的手上,而不在张居正的手上,他可以稳坐钓鱼台……
到了下午的时候,张居正才在锦衣卫的护送下,离开了皇宫,返回自己的家中,此时的张府门外也是被锦衣卫的人,严格看守。
六部的堂官也被允许离开衙门……
深夜时分,张居正还未入睡,他独坐书房之中,书房之外那原本两颗柳树,已经变成了一棵,正如他所设想的一般,砍掉那颗老树后,小树的长势快了些……
此时的张居正脸上一片淡然……并无什么其他的表情。
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张宣纸,还有研好的笔墨。
许久之后,张居正执笔,在宣纸上面写了十个大字。
“为图鸿鹄志,不惜诡道谋……”
字刚刚写完。
张居正只是拿起看了一眼,便起身将其丢到了炭盆中,瞬间,这十个大字,便消失在了火焰之中……
张居正看着他烧完之后,走出了书房。
书房之外,寒风凌冽,他刚一出门,管家便挑着灯笼,到了他跟前。
“老爷,休息吧……外面风大……”
张居正看向管家:“王师傅,是你老家的人……”
这个王师傅就是今日死的车夫。
“是,老爷。”
“哎,你派人去家里面报丧吧,多准备点银子送去。”
“是,老爷。”
张居正看着管家,眼中的杀意一闪而过,不过管家并没有发觉到。
“跟着我几年了。”
“八年了,老爷。”
“本官从裕王中出来,老师给我挑了你做我的管家,这些年,辛苦你了……”张居正叹了口气。
“能伺候老爷,小的不辛苦。”
“对了,还有今日兵马司的那个小兄弟,你也去他家看一看,送点银子过去,聊表心意吧。”
“是,老爷。”
张居正安排完后,便从管家手中接过灯笼,自行离去。
而管家看着张居正离开之后,便立即进到书房之中,四处环顾一圈后,才将炭盆盖上,蜡烛吹灭之后,走出了书房……
而此时的北京城,气氛还是特别紧张。
张居正虽然表现得云淡风轻,可文武百官就跟炸窝了一般,有很大一部分人纷纷走动,想要从别人得嘴中得知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行走在吃瓜第一线。
当然,也有很多官员,选择闭门不出,远离是非……
大明开国之初,新朝初立,政权尚需稳固,为确保京师官员的安全,朝廷为其配备了兵丁加以保护。
这一举措旨在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使官员能够安心履行职责,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治局势相对稳定,社会秩序渐趋良好,当然也有部分财政因素的原因,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更为紧迫的事务上。
朝廷对于京师官员的保护力度也在逐渐减少,最根本的原因是朝廷认为内部的威胁相对减少,不需要像初期那样投入大量的兵丁资源用于官员保护……
而这次张居正遇刺案,不管接下来如何发展,对于朝中的高官们,安保的再上一层楼,已成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