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货币需求和宝钞超发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于谦听完有关换钞的具体规程,沉思了半晌,忽然开口问道:“林先生,为何‘白银宝钞’的制度可行,而大明宝钞与元朝宝钞,却都在几十年间,就迅速崩溃瓦解?”
有关宝钞的话题,林煜每堂课都有提及,但都是浅尝辄止,而且主要讲的内容,也是元、明两朝的宝钞制度如何崩坏。
可具体的败坏原因,林煜始终没有深入细究。
现在的白银宝钞,说白了就是对日益败坏的大明宝钞,给出的改革修正。
林煜听到于谦的疑惑,没有立刻作答,而是先缓缓坐起身来,深深看了认真坐直的二人一眼,这才平静开口说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白银一宝钞’货币体系中,就已经有说过。”
“先说目前的大明宝钞,其模式参考的是元朝宝钞,但在实际执行中,又与元朝的宝钞并不相通。”
“元朝宝钞从发行之始,到中途的数度变钞,掏空了百姓积蓄,也透支干净了元朝宝钞的货币信用。失去了货币信用,元朝的宝钞制度开始濒临崩溃,从而诱发元廷的国家财政日趋败坏。”
“如此,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之下,元末农民起义来了,太祖高皇帝也来了。”
这算是简单复述了一遍元朝宝钞的钞法变迁,变钞差不多就是元朝钞法的主要手段。
每当元朝的宝钞贬值,元朝统治者就会开始玩变钞,废除旧的宝钞,转为印制新的宝钞,意图维持住宝钞作为纸币的信用,可带来的结果往往却是宝钞信用愈发崩坏。
而且,每次变钞过后的宝钞保质期,也都在飞速缩短,直到最后一次变钞,终于引爆了元末农民起义。
朱瞻基轻轻点头:“元朝变钞虽然便利,但却是于朝廷遗祸无穷,相较之下还是林先生的换钞更为稳妥。”
林煜却是骤然话锋一转,开口发问道:“可元朝钞法的崩坏,是来自于频繁的变钞,从而过度透支了宝钞作为纸币,那孱弱不堪的货币信用。”
“那么……大明宝钞呢?”
大明宝钞全称大明通行宝钞,与元朝宝钞的频繁变化不同,大明通行宝钞在明朝三百年间,始终都是官方唯一指定宝钞。
而且关于宝钞的印制与发行,也都始终集中于朝廷设立的宝钞司,而不会因为种种原因,将权力分化出去。
可即便如此,大明宝钞的崩坏速度,却是比元朝宝钞,压根不差多少。
朱瞻基一时被噎住了,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
元朝钞法败坏是因为变钞,大明宝钞可从来没有变钞过,为何也能崩溃的这么快?
于谦略一思忖后说道:“元朝宝钞最初发行为‘交钞”,随后变为更完备的‘中统钞’,‘中统钞’很快超发贬值,又改为更发‘至元钞’,再到后来的‘至正钞’……”
“如此种种,虽然钞法币制不断更化,但元朝宝钞制度,始终都有一个前提。要么是以丝为本位,要么以白银为本位,以此来确保宝钞的信用。”
“在元朝‘中统钞’初期发行阶段,所有‘中统钞’都可以直接在官库兑换出同等银价的白银。”
“所以,问题是出在了大明宝钞没有白银作为储备金?”
林煜微微一笑,旋即便是摇头否定:“不对,元朝宝钞采取丝银作为准备金,的确与‘白银一宝钞’货币体系看着很类似,但是二者还是有着本质不同的。”
“元朝宝钞与丝银挂钩,但作为宝钞货币信用保证的储备丝银,实际上也是会参与到市场货币流通。”
“额,这有什么不对吗?”朱瞻基有些疑惑。
“不对,当然不对。”
林煜正色说道:“我从前面就已经讲过,无论元明两朝,宝钞崩溃都是在于滥发超发。大明宝钞没有白银作为准备金,所以货币信用天然就是废纸。”
“而元朝宝钞,虽然采取了白银作为准备金,变相的也用到了白银充当货币本位,以此来确保宝钞的纸币信用。”
“可元朝君臣还是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作为准备金的白银是有限且固定的,而朝廷印制的只能是宝钞纸币,不可能去印制生产真正的白银。”
“所以,当他们将白银视作准备金,却又放任这些准备金白银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到最后还主动拿走这些白银,用于战争、赈灾以及享乐,那也就意味着本来用于确保宝钞货币信用的准备金制度,反过来压缩了宝钞制度最后的那点生存空间。”
朱瞻基听得有些云里雾里,林煜说的准备金制度他倒是听明白了,应该就是最开始讲课讲到的“白银本位”。
白银本身作为天然货币,用白银来挂钩宝钞这个办法是没有问题的,也确实能够保障宝钞的货币信用。
可问题是,为什么白银的货币流通,反而会进一步压缩宝钞的生存空间?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于谦也将这个疑问抛了出来。
林煜早有预料,直接说道:“所以,这就是‘白银—宝钞’,与原本大明宝钞之间最大的区别。同样也是白银单纯绑定宝钞,所带来的根本性弊端。”
“元朝用白银绑定宝钞,是想确保宝钞价值均衡不变,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想‘宝钞一白银’恒定不变,那就只能固定宝钞的印制发行,让宝钞始终跟着白银储备量走。”
“即有多少白银,那就印制多少宝钞。这样引发的结果,就是市场必须永远保持恒定紧缩。”
“且不说办不办得到,光是民间市场就不可能保持恒定不变,因为人口总是会增长繁行,人口变多就意味着产出变多,民间的财富变多,那就需要更多的宝钞作为货币流通。”
“换言之,即便朝廷不想滥发宝钞,伴随人口的不断增长,市场产出持续扩大,货币需求也会跟着增加。为了维护持续增长的市场货币需求,宝钞的超发几乎是必然的。”
于谦听完有关换钞的具体规程,沉思了半晌,忽然开口问道:“林先生,为何‘白银宝钞’的制度可行,而大明宝钞与元朝宝钞,却都在几十年间,就迅速崩溃瓦解?”
有关宝钞的话题,林煜每堂课都有提及,但都是浅尝辄止,而且主要讲的内容,也是元、明两朝的宝钞制度如何崩坏。
可具体的败坏原因,林煜始终没有深入细究。
现在的白银宝钞,说白了就是对日益败坏的大明宝钞,给出的改革修正。
林煜听到于谦的疑惑,没有立刻作答,而是先缓缓坐起身来,深深看了认真坐直的二人一眼,这才平静开口说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白银一宝钞’货币体系中,就已经有说过。”
“先说目前的大明宝钞,其模式参考的是元朝宝钞,但在实际执行中,又与元朝的宝钞并不相通。”
“元朝宝钞从发行之始,到中途的数度变钞,掏空了百姓积蓄,也透支干净了元朝宝钞的货币信用。失去了货币信用,元朝的宝钞制度开始濒临崩溃,从而诱发元廷的国家财政日趋败坏。”
“如此,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之下,元末农民起义来了,太祖高皇帝也来了。”
这算是简单复述了一遍元朝宝钞的钞法变迁,变钞差不多就是元朝钞法的主要手段。
每当元朝的宝钞贬值,元朝统治者就会开始玩变钞,废除旧的宝钞,转为印制新的宝钞,意图维持住宝钞作为纸币的信用,可带来的结果往往却是宝钞信用愈发崩坏。
而且,每次变钞过后的宝钞保质期,也都在飞速缩短,直到最后一次变钞,终于引爆了元末农民起义。
朱瞻基轻轻点头:“元朝变钞虽然便利,但却是于朝廷遗祸无穷,相较之下还是林先生的换钞更为稳妥。”
林煜却是骤然话锋一转,开口发问道:“可元朝钞法的崩坏,是来自于频繁的变钞,从而过度透支了宝钞作为纸币,那孱弱不堪的货币信用。”
“那么……大明宝钞呢?”
大明宝钞全称大明通行宝钞,与元朝宝钞的频繁变化不同,大明通行宝钞在明朝三百年间,始终都是官方唯一指定宝钞。
而且关于宝钞的印制与发行,也都始终集中于朝廷设立的宝钞司,而不会因为种种原因,将权力分化出去。
可即便如此,大明宝钞的崩坏速度,却是比元朝宝钞,压根不差多少。
朱瞻基一时被噎住了,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
元朝钞法败坏是因为变钞,大明宝钞可从来没有变钞过,为何也能崩溃的这么快?
于谦略一思忖后说道:“元朝宝钞最初发行为‘交钞”,随后变为更完备的‘中统钞’,‘中统钞’很快超发贬值,又改为更发‘至元钞’,再到后来的‘至正钞’……”
“如此种种,虽然钞法币制不断更化,但元朝宝钞制度,始终都有一个前提。要么是以丝为本位,要么以白银为本位,以此来确保宝钞的信用。”
“在元朝‘中统钞’初期发行阶段,所有‘中统钞’都可以直接在官库兑换出同等银价的白银。”
“所以,问题是出在了大明宝钞没有白银作为储备金?”
林煜微微一笑,旋即便是摇头否定:“不对,元朝宝钞采取丝银作为准备金,的确与‘白银一宝钞’货币体系看着很类似,但是二者还是有着本质不同的。”
“元朝宝钞与丝银挂钩,但作为宝钞货币信用保证的储备丝银,实际上也是会参与到市场货币流通。”
“额,这有什么不对吗?”朱瞻基有些疑惑。
“不对,当然不对。”
林煜正色说道:“我从前面就已经讲过,无论元明两朝,宝钞崩溃都是在于滥发超发。大明宝钞没有白银作为准备金,所以货币信用天然就是废纸。”
“而元朝宝钞,虽然采取了白银作为准备金,变相的也用到了白银充当货币本位,以此来确保宝钞的纸币信用。”
“可元朝君臣还是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作为准备金的白银是有限且固定的,而朝廷印制的只能是宝钞纸币,不可能去印制生产真正的白银。”
“所以,当他们将白银视作准备金,却又放任这些准备金白银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到最后还主动拿走这些白银,用于战争、赈灾以及享乐,那也就意味着本来用于确保宝钞货币信用的准备金制度,反过来压缩了宝钞制度最后的那点生存空间。”
朱瞻基听得有些云里雾里,林煜说的准备金制度他倒是听明白了,应该就是最开始讲课讲到的“白银本位”。
白银本身作为天然货币,用白银来挂钩宝钞这个办法是没有问题的,也确实能够保障宝钞的货币信用。
可问题是,为什么白银的货币流通,反而会进一步压缩宝钞的生存空间?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于谦也将这个疑问抛了出来。
林煜早有预料,直接说道:“所以,这就是‘白银—宝钞’,与原本大明宝钞之间最大的区别。同样也是白银单纯绑定宝钞,所带来的根本性弊端。”
“元朝用白银绑定宝钞,是想确保宝钞价值均衡不变,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想‘宝钞一白银’恒定不变,那就只能固定宝钞的印制发行,让宝钞始终跟着白银储备量走。”
“即有多少白银,那就印制多少宝钞。这样引发的结果,就是市场必须永远保持恒定紧缩。”
“且不说办不办得到,光是民间市场就不可能保持恒定不变,因为人口总是会增长繁行,人口变多就意味着产出变多,民间的财富变多,那就需要更多的宝钞作为货币流通。”
“换言之,即便朝廷不想滥发宝钞,伴随人口的不断增长,市场产出持续扩大,货币需求也会跟着增加。为了维护持续增长的市场货币需求,宝钞的超发几乎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