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升官发财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先生,您刚才说暴力集团的一切行动目的,都是遵循着血酬定律的基本规则,那……有没有什么例外的情况呢?”
朱高炽也不能直接去问,只能旁敲侧击的试探。
“……”
林煜闻言,深深看了一眼朱高炽这个今天才刚入狱就已经自来熟的“蹭课”新人,想了想后说道:“这个问题我们等等再讲,先说我们开始提问的第三个问题。”
“谁是真正管理封建专制国家的人?”
谁是管理封建专制国家的人?
这个问题并不困难,稍许片刻,杨荣便开口回答道:“暴力集团只可打天下,而不可治天下,故而要真正做到管理一个封建专制国家,那就必定离不开文官和吏员。”
林煜抚掌赞道:“嗯,说的不错,就是文官和吏员,那么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作为暴力集团代表的官军和匪寇,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血酬收益的最大化,为此官军可以养寇自重,匪寇可以变成官军……”
“那么,作为文官和吏员,真正管理封建专制国家的两个实权阶级,他们的需求又是什么呢?”
听到这个问题,朱高炽顿时陷入了沉默。
因为他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就跟前面的大明宝钞、两税双册法、宗藩制度一样。
难道说大明的官吏制度,同样也出了什么巨大纰漏吗?
“……”
牢房中,几人正当沉思。
杨荣忽然沉声道:“升官和发财!”
“什么?”
郑和一愣,他有些没反应过来。
“我说是升官和发财!”
杨荣微眯了下双眼,嘴里轻吐出一口气,当下解释道:“便如林先生说的血酬定律,世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百姓为生产者,他们的追求就是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坑头。而作为暴力集团的军队、匪寇的追求,那就是掠夺血酬,也就是尽可能的掠夺更多财富。”
“与之相较,比百姓阶级高,又比暴力集团阶级低的吏员,还有位于吏员之上,与暴力集团接**级的文官,他们的追求与血酬定律不同,但又远远高出普通百姓的追求,总结来说便是升官与发财!”
“但更多情况下,官员们会一直追求向上爬,他们会通过贿赂、科举、政绩、攀附权贵等等方式追求升官,因为升官了以后才有资格拥有更多的追求,诸如名望、财富都是排在升官后面;可吏员不同,吏员通过各种方式向上爬,他们的追求有且只有发财!”
“为什么?”
郑和下意识问了一句。
问完就想给自己一耳刮子。
因为按照大明的制度,吏员严格来说,确实有着那么一丝成为官员的可能,但也只是可能,而且只有“一丝”。
根据《大明会典》中的记载,一般吏员的任职年限为9年,吏员可以在自己任职期间通过特殊考试晋升为官员,就跟后世的一些临时工通过考试从而转正的道理一样。
不过,也跟后世的临时工转正条件一样,吏员要想“上岸”,难度甚至只会更高。
普通吏员想做官,必须通过两次外考和一次京考,且都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升官的资格,如果三次考试都没通过,就需要继续干9年,等待重考。
而且,即便你能通过考试,晋升为了官员,摆脱了吏员的身份,你的官职也必定是最末流,要想继续升官,还要看所在衙门的级别。
如果是一品衙门,那吏员最高能干到正七品,也就是一个县令的级别。
如果任职的只是二品衙门或者三品衙门,那不好意思,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县令,能做个八品县丞就算顶天了。
而且,这还只是仕途上的困境,还有吏转官要面临的困境,明初的时候因为战乱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所以官职空缺较多,吏转官还有些机会。
可时间越靠后,读书人越来越多,总有人会落榜,落榜读书人大多都变成了新的吏员(明朝吏员的三种来源:乡镇选拔、落榜考生、被贬官员),就导致官职空缺压根不够用。
明初北京吏员不满500人,到了正德年间,就已经超过了5000人,足足翻了十倍。
哪怕真有人考过了三次试,大概率也是一直排队等空缺,活着的时候能等到都算你运气好了。
不过,吏员虽然在官场鄙视链的底端,但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吏员仍然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官爷”。
虽然吏员的俸禄待遇不是很高,这在历朝历代都差不多,几乎没有哪个朝廷想过给吏员发俸禄,但是吏员本身在工作的时候是存在着很多油水的。
所谓“领持大概者,官也”,而“办集一切者,吏也”。
就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吏员便是一个什么事情都干的衙门基层工作人员,也正因为什么都干,所以吏员的地位看似很低,但权力却是大的惊人。
朱高炽虽然才登基皇位不到一年,但前面监国二十二年也不是白干的,稍微一细思就弄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大明近乎断绝了吏员升官的可能,而吏员参加科举在制度上虽没有明令禁止,但有明一朝真正允许吏员考科举的,总共也就建文、正统、景泰、成化、弘治、嘉靖这几位皇帝。
而且能考上的不到一手之数,建文朝只有一位叫做王亨的吏员考过了乡试,后面的会试还是落榜了。
唯一最好的景泰帝,倒是在七年下过一道诏书:“各乡试取士额数,两京各一百三十五名,五名取杂流。”
全国几十万、上百万吏员,仅分配了五个乡试名额。
最终考上的也只有三人,而且都是来自北平的京吏。
换言之,除非你是北平的京吏,赶上了好时候,或许还有那么一丝成为官员的机会。
但地方吏员,想都别想!
既然没有做官的机会,这辈子都是吏员了,那还能追求什么呢?
升官发财……那就发财吧!
吏员“办集一切”,本身就掌握着隐形的庞大权力,只要他们将权力通过寻租,用于敛财。
踏出了第一步,那后面就不可能再回头了。
“林先生,您刚才说暴力集团的一切行动目的,都是遵循着血酬定律的基本规则,那……有没有什么例外的情况呢?”
朱高炽也不能直接去问,只能旁敲侧击的试探。
“……”
林煜闻言,深深看了一眼朱高炽这个今天才刚入狱就已经自来熟的“蹭课”新人,想了想后说道:“这个问题我们等等再讲,先说我们开始提问的第三个问题。”
“谁是真正管理封建专制国家的人?”
谁是管理封建专制国家的人?
这个问题并不困难,稍许片刻,杨荣便开口回答道:“暴力集团只可打天下,而不可治天下,故而要真正做到管理一个封建专制国家,那就必定离不开文官和吏员。”
林煜抚掌赞道:“嗯,说的不错,就是文官和吏员,那么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作为暴力集团代表的官军和匪寇,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追求血酬收益的最大化,为此官军可以养寇自重,匪寇可以变成官军……”
“那么,作为文官和吏员,真正管理封建专制国家的两个实权阶级,他们的需求又是什么呢?”
听到这个问题,朱高炽顿时陷入了沉默。
因为他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就跟前面的大明宝钞、两税双册法、宗藩制度一样。
难道说大明的官吏制度,同样也出了什么巨大纰漏吗?
“……”
牢房中,几人正当沉思。
杨荣忽然沉声道:“升官和发财!”
“什么?”
郑和一愣,他有些没反应过来。
“我说是升官和发财!”
杨荣微眯了下双眼,嘴里轻吐出一口气,当下解释道:“便如林先生说的血酬定律,世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百姓为生产者,他们的追求就是吃饱穿暖、老婆孩子热坑头。而作为暴力集团的军队、匪寇的追求,那就是掠夺血酬,也就是尽可能的掠夺更多财富。”
“与之相较,比百姓阶级高,又比暴力集团阶级低的吏员,还有位于吏员之上,与暴力集团接**级的文官,他们的追求与血酬定律不同,但又远远高出普通百姓的追求,总结来说便是升官与发财!”
“但更多情况下,官员们会一直追求向上爬,他们会通过贿赂、科举、政绩、攀附权贵等等方式追求升官,因为升官了以后才有资格拥有更多的追求,诸如名望、财富都是排在升官后面;可吏员不同,吏员通过各种方式向上爬,他们的追求有且只有发财!”
“为什么?”
郑和下意识问了一句。
问完就想给自己一耳刮子。
因为按照大明的制度,吏员严格来说,确实有着那么一丝成为官员的可能,但也只是可能,而且只有“一丝”。
根据《大明会典》中的记载,一般吏员的任职年限为9年,吏员可以在自己任职期间通过特殊考试晋升为官员,就跟后世的一些临时工通过考试从而转正的道理一样。
不过,也跟后世的临时工转正条件一样,吏员要想“上岸”,难度甚至只会更高。
普通吏员想做官,必须通过两次外考和一次京考,且都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升官的资格,如果三次考试都没通过,就需要继续干9年,等待重考。
而且,即便你能通过考试,晋升为了官员,摆脱了吏员的身份,你的官职也必定是最末流,要想继续升官,还要看所在衙门的级别。
如果是一品衙门,那吏员最高能干到正七品,也就是一个县令的级别。
如果任职的只是二品衙门或者三品衙门,那不好意思,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县令,能做个八品县丞就算顶天了。
而且,这还只是仕途上的困境,还有吏转官要面临的困境,明初的时候因为战乱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所以官职空缺较多,吏转官还有些机会。
可时间越靠后,读书人越来越多,总有人会落榜,落榜读书人大多都变成了新的吏员(明朝吏员的三种来源:乡镇选拔、落榜考生、被贬官员),就导致官职空缺压根不够用。
明初北京吏员不满500人,到了正德年间,就已经超过了5000人,足足翻了十倍。
哪怕真有人考过了三次试,大概率也是一直排队等空缺,活着的时候能等到都算你运气好了。
不过,吏员虽然在官场鄙视链的底端,但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吏员仍然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官爷”。
虽然吏员的俸禄待遇不是很高,这在历朝历代都差不多,几乎没有哪个朝廷想过给吏员发俸禄,但是吏员本身在工作的时候是存在着很多油水的。
所谓“领持大概者,官也”,而“办集一切者,吏也”。
就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吏员便是一个什么事情都干的衙门基层工作人员,也正因为什么都干,所以吏员的地位看似很低,但权力却是大的惊人。
朱高炽虽然才登基皇位不到一年,但前面监国二十二年也不是白干的,稍微一细思就弄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大明近乎断绝了吏员升官的可能,而吏员参加科举在制度上虽没有明令禁止,但有明一朝真正允许吏员考科举的,总共也就建文、正统、景泰、成化、弘治、嘉靖这几位皇帝。
而且能考上的不到一手之数,建文朝只有一位叫做王亨的吏员考过了乡试,后面的会试还是落榜了。
唯一最好的景泰帝,倒是在七年下过一道诏书:“各乡试取士额数,两京各一百三十五名,五名取杂流。”
全国几十万、上百万吏员,仅分配了五个乡试名额。
最终考上的也只有三人,而且都是来自北平的京吏。
换言之,除非你是北平的京吏,赶上了好时候,或许还有那么一丝成为官员的机会。
但地方吏员,想都别想!
既然没有做官的机会,这辈子都是吏员了,那还能追求什么呢?
升官发财……那就发财吧!
吏员“办集一切”,本身就掌握着隐形的庞大权力,只要他们将权力通过寻租,用于敛财。
踏出了第一步,那后面就不可能再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