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贾母醒悟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25章 贾母醒悟
曾经热闹非凡的贾府,如今只剩下几声凄凉的鸟鸣,回荡在这片荒凉之中。
贾府至贾宝玉一代,富贵已经有近百年的光阴,经过三代经营形成了金陵四大家族的鼎盛之势。
姻亲关系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公爵之家仅每年的供奉就享之不尽,贾家作为四大家族之首,其富贵可想而知。
这样钟鸣鼎盛、富贵至极的天下望族,又是如何落得个抄家灭族,家破人亡下场的呢?
贾母躺在床上,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波澜和深深的反思。
她回想起往日的荣华富贵,如今却化为乌有,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阵酸楚。
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仿佛是一场梦,而这场梦在一夜之间便烟消云散。
她开始仔细回忆家族的兴衰历程,试图找出其中的症结所在。
首先是元春之死。
自荣宁两府老太爷去世之后,只剩下贾敬、贾赦、贾政三兄弟支应门庭,可除了贾政在仕途上还有点企图心之外,那两兄弟,不是炼丹药就是好女色,不是抛弃家业,就是不顾家族体面,上梁不正下梁歪。
贾府外强中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了延续荣宠,只能将嫡长女元春送入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为家族争取富贵权势。
可以说,贾府之所以被人看重,除了公爵府邸的余荫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元春这位“凤藻宫贤德妃”的功劳。
元春在宫中因“不明原因”死去之后,相当于在皇帝面前没了吹枕头风的人,只要稍有人进言其罪,就岌岌可危。
其次是后继无人。
贾敬一代没有在官场上说一不二的人物,下一代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和贾环兄弟五个,最有出息的贾珠死了,贾珍和贾琏买了个官儿空挂名,贾宝玉无心仕途,就更别提贾环了。
第四代就更惨了,贾蓉于仕途没有天分,娶了两任妻子秦氏可卿和许氏,可惜均无一儿半女;贾珠留下遗腹子贾兰,年纪尚幼不堪大任;贾琏房里又只有巧姐儿一个女娃娃,枝叶零落。
在官场上没有势力就罢了,连个可以培养的后代子嗣都没有,也难怪会被人拿捏看不上了。
贾母意识到,家族的败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所致。
她反思自己在家族管理上的疏忽,尤其是在教育子孙方面的不足。
她痛心疾首地意识到,过于溺爱和放纵导致了后代的骄奢淫逸,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再次是以权谋私。
贾府的以权谋私,不仅有帮助薛蟠脱罪,给贾雨村行方便等事,还有凤姐弄权,可卿葬礼,草菅人命,放高利贷等等,细数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就说凤姐作为一个大字不识的后宅女眷,都可以打通官场各种门路。
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和权力争斗,使得原本团结和睦的家庭变得四分五裂,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元春省亲的时候,王熙凤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妇人,竟然就已经开始做放高利贷的买卖,可见权眼通天,更兼其在秦可卿丧礼期间,利用贾琏之权谋私利,更是为法纪所不容。
秦可卿作为宁国府少奶奶,本身并无诰命,只是一介白身罢了。
可她的丧礼办得风风火火,一点儿不比婆家祖父贾敬的简陋,就连装殓的匣子,用的也是昔日获罪的忠义亲王老千岁给自己准备的樯木棺。
那么多人都不敢买,贾政也觉得不妥,可贾珍一意孤行用了这个。
最后是政敌攻讦。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贾府经营多年,在官场上得罪的人不知凡几。
贾妃死后,四大家族中史家落败,薛家退让,王家势弱,贾府只余贾政一人殚精竭虑。
乍然失了靠山,贾府一众人等又都是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全然不顶事不说,且每个人都有数不清的罪证等人揭发,根本用不着使多大劲儿,就足以扳倒这座外表巍峨,但内里早已被蛀空的国公府邸。
一个家族要想长盛不衰,必须内外兼修,既要注重内部的和谐稳定,又要善于处理外部的各种复杂关系。
富不过三代,享受惯了的贾家后代折腾得风风火火,不过数年的时间,就将祖辈辛苦积攒的家业挥霍一空。
没有培养出可以接班的子孙后代,就算有再多的权势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贾源贾演两兄弟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耀和功勋,权势和富贵,就这样变成了镜花水月。
追根究底,不过是“无一可继业”而已。
贾府的辉煌终究还是如梦般消散了。
府中的仆人们四散奔逃,昔日的繁华景象不复存在。
贾母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仔细回想着过去的一切。
她的反思不仅停留在过去的错误上,她更希望能够从中汲取教训,为未来做好准备。
她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年幼的孙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孙女们围坐在她膝下,听她讲述家族的往事和那些古老的传说。
她的思绪飘回到年轻时,那时的贾府繁荣昌盛,门庭若市,宾客盈门。
她和丈夫携手走过风雨,共同撑起了这个大家族。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
如今,家道中落,儿孙们一个个被官府带走,贾府的荣耀仿佛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贾母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无奈。
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豪言壮志,那时她曾发誓要让贾府永远屹立不倒,可如今,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窗外的风声带着几分凄凉,贾母微微睁开眼睛,望向那斑驳的窗棂。
她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或许,这正是命运对她的考验。
她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
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那些被带走的儿孙,为了贾府的未来。
为了她心尖上的宝玉,还有她的重孙子兰儿。
第225章 贾母醒悟
曾经热闹非凡的贾府,如今只剩下几声凄凉的鸟鸣,回荡在这片荒凉之中。
贾府至贾宝玉一代,富贵已经有近百年的光阴,经过三代经营形成了金陵四大家族的鼎盛之势。
姻亲关系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公爵之家仅每年的供奉就享之不尽,贾家作为四大家族之首,其富贵可想而知。
这样钟鸣鼎盛、富贵至极的天下望族,又是如何落得个抄家灭族,家破人亡下场的呢?
贾母躺在床上,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波澜和深深的反思。
她回想起往日的荣华富贵,如今却化为乌有,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阵酸楚。
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仿佛是一场梦,而这场梦在一夜之间便烟消云散。
她开始仔细回忆家族的兴衰历程,试图找出其中的症结所在。
首先是元春之死。
自荣宁两府老太爷去世之后,只剩下贾敬、贾赦、贾政三兄弟支应门庭,可除了贾政在仕途上还有点企图心之外,那两兄弟,不是炼丹药就是好女色,不是抛弃家业,就是不顾家族体面,上梁不正下梁歪。
贾府外强中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了延续荣宠,只能将嫡长女元春送入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为家族争取富贵权势。
可以说,贾府之所以被人看重,除了公爵府邸的余荫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元春这位“凤藻宫贤德妃”的功劳。
元春在宫中因“不明原因”死去之后,相当于在皇帝面前没了吹枕头风的人,只要稍有人进言其罪,就岌岌可危。
其次是后继无人。
贾敬一代没有在官场上说一不二的人物,下一代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和贾环兄弟五个,最有出息的贾珠死了,贾珍和贾琏买了个官儿空挂名,贾宝玉无心仕途,就更别提贾环了。
第四代就更惨了,贾蓉于仕途没有天分,娶了两任妻子秦氏可卿和许氏,可惜均无一儿半女;贾珠留下遗腹子贾兰,年纪尚幼不堪大任;贾琏房里又只有巧姐儿一个女娃娃,枝叶零落。
在官场上没有势力就罢了,连个可以培养的后代子嗣都没有,也难怪会被人拿捏看不上了。
贾母意识到,家族的败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所致。
她反思自己在家族管理上的疏忽,尤其是在教育子孙方面的不足。
她痛心疾首地意识到,过于溺爱和放纵导致了后代的骄奢淫逸,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再次是以权谋私。
贾府的以权谋私,不仅有帮助薛蟠脱罪,给贾雨村行方便等事,还有凤姐弄权,可卿葬礼,草菅人命,放高利贷等等,细数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就说凤姐作为一个大字不识的后宅女眷,都可以打通官场各种门路。
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和权力争斗,使得原本团结和睦的家庭变得四分五裂,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元春省亲的时候,王熙凤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妇人,竟然就已经开始做放高利贷的买卖,可见权眼通天,更兼其在秦可卿丧礼期间,利用贾琏之权谋私利,更是为法纪所不容。
秦可卿作为宁国府少奶奶,本身并无诰命,只是一介白身罢了。
可她的丧礼办得风风火火,一点儿不比婆家祖父贾敬的简陋,就连装殓的匣子,用的也是昔日获罪的忠义亲王老千岁给自己准备的樯木棺。
那么多人都不敢买,贾政也觉得不妥,可贾珍一意孤行用了这个。
最后是政敌攻讦。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贾府经营多年,在官场上得罪的人不知凡几。
贾妃死后,四大家族中史家落败,薛家退让,王家势弱,贾府只余贾政一人殚精竭虑。
乍然失了靠山,贾府一众人等又都是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全然不顶事不说,且每个人都有数不清的罪证等人揭发,根本用不着使多大劲儿,就足以扳倒这座外表巍峨,但内里早已被蛀空的国公府邸。
一个家族要想长盛不衰,必须内外兼修,既要注重内部的和谐稳定,又要善于处理外部的各种复杂关系。
富不过三代,享受惯了的贾家后代折腾得风风火火,不过数年的时间,就将祖辈辛苦积攒的家业挥霍一空。
没有培养出可以接班的子孙后代,就算有再多的权势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贾源贾演两兄弟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耀和功勋,权势和富贵,就这样变成了镜花水月。
追根究底,不过是“无一可继业”而已。
贾府的辉煌终究还是如梦般消散了。
府中的仆人们四散奔逃,昔日的繁华景象不复存在。
贾母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仔细回想着过去的一切。
她的反思不仅停留在过去的错误上,她更希望能够从中汲取教训,为未来做好准备。
她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年幼的孙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孙女们围坐在她膝下,听她讲述家族的往事和那些古老的传说。
她的思绪飘回到年轻时,那时的贾府繁荣昌盛,门庭若市,宾客盈门。
她和丈夫携手走过风雨,共同撑起了这个大家族。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
如今,家道中落,儿孙们一个个被官府带走,贾府的荣耀仿佛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贾母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无奈。
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豪言壮志,那时她曾发誓要让贾府永远屹立不倒,可如今,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窗外的风声带着几分凄凉,贾母微微睁开眼睛,望向那斑驳的窗棂。
她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或许,这正是命运对她的考验。
她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
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要坚强地活下去,为了那些被带走的儿孙,为了贾府的未来。
为了她心尖上的宝玉,还有她的重孙子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