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泽被苍生,利国利民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侯岳跟顾洲远对视一眼,都被苏沐风的操作给整不会了。
侯岳扯了扯嘴角,他跟苏沐风相熟,知道这家伙就是个文痴,对他这番举动倒也不是很意外。
“婶子,招娣姐,顾二哥,四蛋。”院子外面有人说话。
“哎,是木头啊,快些把背篓放下来,看你这一头汗!”刘氏说道。
“三哥也在家吗?”孙木头把装着蚂蚱的背篓卸了下来。
顾洲远起身走了出去。
“木头,你是来送蚂蚱的吗?”顾洲远笑着问道。
“三哥!”孙木头看到顾洲远,明显变得开心起来。
他把背篓掀开一道口子,给顾洲远看,“今天的蚂蚱挺多的,估计有个四五斤!”
顾洲远现在不收蚂蚱了,村里人也不像之前那般抢着捉,所以孙木头这两天的收获比之前多了许多。
至于收孙木头蚂蚱,顾洲远对外面放出的消息是用来喂鸭子的,一天3文钱。
“以后不要大中午的出去买捉蚂蚱,万一要是暑厥了就麻烦了。”顾洲远严肃道。
“嗯嗯,我知道了三哥。”孙木头点头应道。
顾洲远掂了掂背篓,“这里一共有5斤蚂蚱,你等天黑了过来拿粟米。”
“好的三哥。”孙木头喜滋滋道。
“你要蚂蚱干啥?”跟出来的侯岳看了半天,没搞懂顾洲远收蚂蚱是要做什么。
“喂鸭子!”顾洲远搪塞道。
提起蚂蚱,苏沐风有些忧心忡忡,“都在说这次的蝗灾不弱于17年前的那次,到时不知道又会饿死多少人!”
顾洲远也是眼神一暗,这旱灾跟蝗灾如果单遇一项,老百姓还能试着跟老天抗衡一番。
可两种灾害相伴而来,当真是让人绝望。
有些地方拼命找到水源浇地,可田里还有蝗虫啃食粮食。
有些地方组织人捕捉蝗虫,但是地里干旱,麦粒都是干瘪的。
大同村在顾洲远的介入下,算是两种办法同时推进的,又有水源又捉蚂蚱。
但也只是比其他村子好那么一点点。
麦子已经被蚂蚱吃得半死不活,再加上干旱太久,麦粒已经都定型了,大多数都是那种干瘪瘪的种粒,磨出来的麦面估计也都是麸皮。
侯岳想起他爹这些日子为这旱灾蝗灾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连头发都多了几根。
不禁叹一口气:“现在粮价飞涨,县里几大粮行捂着粮食,每日只卖一点点,就等着蝗灾爆发,好发一笔横财!”
“种粮的是农人,缺粮的还是农人,哎~”苏沐风长叹一声。
“我爹……咳咳,县令大人已经把这事情上报给桃李郡郡守大人,相信朝廷不久就会有所应对。”侯岳打开折扇扇着风。
他老爹就是县令,这侯公子还藏着掖着,顾洲远不由有些好笑。
“可惜侯大人自履职以来,殚精竭虑,惠泽乡里,本来以他任期的斐然政绩,明年是有望往上提一提的,可现在遇到这么个事情……”
苏沐风把折扇在手中重重拍打两下,言语中满是惋惜。
“虽说这是天灾,可总要有人出来担责的,我爹先前估计这回是要被撸下来的。”
侯岳刚刚见顾洲远的神态,就知道顾洲远已经知晓,侯县令就是他爹,所以他也不瞒着了,本来也不是啥秘密。
“幸亏上回有人贡献了木薯去毒的方法,我爹说,这件事说是泽被苍生,利国利民也不算夸张!”
他又兴奋起来,看着顾洲远的目光中满是感激:“只这一件功绩,我老爹的乌纱帽就谁也摘不去!要是这次天灾不再闹出人祸,他很有可能还会再升一级!”
侯岳这番话没有丝毫夸张。
木薯可以作为粮食绝对是个颠覆性的发现。
木薯是一种极其高产的作物。
关键是它对土壤肥力和种植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有较好的收成。
而且木薯病虫害极少,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来照看。
耐旱、耐瘠薄,不挑土地,也不占人力,此物一出,大乾国力将会因此上去一个台阶!
要是当今皇帝是个大气的,单是献策这一功劳,给他封赏个啥官做做都是正常。
但这些都不是顾洲远能掌控的。
国家啊民生啊,都离他很是遥远,他眼下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顾兄弟,你可真是我侯家的贵人!”侯岳又过来搂住顾洲远的肩膀。
“不仅我老爹要感谢你,就是我,还有沐风,也多亏了你,你是不知道,我光是想到要抄那厚厚的两本书,我的脑袋都开始痛起来了。”
他看向苏沐风,苏沐风忙点头表示赞同。
顾洲远摆摆手道:“别谢来谢去的了,我这边刚好要跟你们打听一件事情。”
侯岳把扇子一收,潇洒道:“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我一定帮你搞定!”
顾洲远看一眼还在搓珍珠圆子的顾招娣一眼,不动声色道:“我这边还搞了个池塘,你们要不要来看看?”
侯岳自然是大感兴趣,“走走走,瞧瞧去!”
苏沐风也兴致勃勃。
四蛋道:“三哥,我也要去看看鸭子!”
顾洲远:“看什么看?去把碗给刷了!”
四蛋:“哦!”
三人来到池塘边,因为气温高,塘里的鲫鱼都贴着水面呼吸着。
“鱼!鱼!好多鱼!”侯岳跟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叫了起来。
“怎么你没见过鱼吗?”顾洲远没好气道。
只知道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的,不会有人不知道鱼长什么样吧?
侯岳翻了个白眼:“我家中后院有个小池塘,里面只养了10几条锦鲤鱼,像你这么大的塘子,这成群的鱼,我还是头一次见。”
“还真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呀!”顾洲远呢喃一句。
“呀!”侯岳又惊叫起来,“那是鸭子吗?我在书中见过画像,你家竟养了这许多鸭子!”
一群鸭子从鸭棚里出来,见平常下水的地方被三个人占了,它们扭着屁股,绕到另外一个缓坡那里,下水游了起来。
侯岳跟顾洲远对视一眼,都被苏沐风的操作给整不会了。
侯岳扯了扯嘴角,他跟苏沐风相熟,知道这家伙就是个文痴,对他这番举动倒也不是很意外。
“婶子,招娣姐,顾二哥,四蛋。”院子外面有人说话。
“哎,是木头啊,快些把背篓放下来,看你这一头汗!”刘氏说道。
“三哥也在家吗?”孙木头把装着蚂蚱的背篓卸了下来。
顾洲远起身走了出去。
“木头,你是来送蚂蚱的吗?”顾洲远笑着问道。
“三哥!”孙木头看到顾洲远,明显变得开心起来。
他把背篓掀开一道口子,给顾洲远看,“今天的蚂蚱挺多的,估计有个四五斤!”
顾洲远现在不收蚂蚱了,村里人也不像之前那般抢着捉,所以孙木头这两天的收获比之前多了许多。
至于收孙木头蚂蚱,顾洲远对外面放出的消息是用来喂鸭子的,一天3文钱。
“以后不要大中午的出去买捉蚂蚱,万一要是暑厥了就麻烦了。”顾洲远严肃道。
“嗯嗯,我知道了三哥。”孙木头点头应道。
顾洲远掂了掂背篓,“这里一共有5斤蚂蚱,你等天黑了过来拿粟米。”
“好的三哥。”孙木头喜滋滋道。
“你要蚂蚱干啥?”跟出来的侯岳看了半天,没搞懂顾洲远收蚂蚱是要做什么。
“喂鸭子!”顾洲远搪塞道。
提起蚂蚱,苏沐风有些忧心忡忡,“都在说这次的蝗灾不弱于17年前的那次,到时不知道又会饿死多少人!”
顾洲远也是眼神一暗,这旱灾跟蝗灾如果单遇一项,老百姓还能试着跟老天抗衡一番。
可两种灾害相伴而来,当真是让人绝望。
有些地方拼命找到水源浇地,可田里还有蝗虫啃食粮食。
有些地方组织人捕捉蝗虫,但是地里干旱,麦粒都是干瘪的。
大同村在顾洲远的介入下,算是两种办法同时推进的,又有水源又捉蚂蚱。
但也只是比其他村子好那么一点点。
麦子已经被蚂蚱吃得半死不活,再加上干旱太久,麦粒已经都定型了,大多数都是那种干瘪瘪的种粒,磨出来的麦面估计也都是麸皮。
侯岳想起他爹这些日子为这旱灾蝗灾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连头发都多了几根。
不禁叹一口气:“现在粮价飞涨,县里几大粮行捂着粮食,每日只卖一点点,就等着蝗灾爆发,好发一笔横财!”
“种粮的是农人,缺粮的还是农人,哎~”苏沐风长叹一声。
“我爹……咳咳,县令大人已经把这事情上报给桃李郡郡守大人,相信朝廷不久就会有所应对。”侯岳打开折扇扇着风。
他老爹就是县令,这侯公子还藏着掖着,顾洲远不由有些好笑。
“可惜侯大人自履职以来,殚精竭虑,惠泽乡里,本来以他任期的斐然政绩,明年是有望往上提一提的,可现在遇到这么个事情……”
苏沐风把折扇在手中重重拍打两下,言语中满是惋惜。
“虽说这是天灾,可总要有人出来担责的,我爹先前估计这回是要被撸下来的。”
侯岳刚刚见顾洲远的神态,就知道顾洲远已经知晓,侯县令就是他爹,所以他也不瞒着了,本来也不是啥秘密。
“幸亏上回有人贡献了木薯去毒的方法,我爹说,这件事说是泽被苍生,利国利民也不算夸张!”
他又兴奋起来,看着顾洲远的目光中满是感激:“只这一件功绩,我老爹的乌纱帽就谁也摘不去!要是这次天灾不再闹出人祸,他很有可能还会再升一级!”
侯岳这番话没有丝毫夸张。
木薯可以作为粮食绝对是个颠覆性的发现。
木薯是一种极其高产的作物。
关键是它对土壤肥力和种植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有较好的收成。
而且木薯病虫害极少,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来照看。
耐旱、耐瘠薄,不挑土地,也不占人力,此物一出,大乾国力将会因此上去一个台阶!
要是当今皇帝是个大气的,单是献策这一功劳,给他封赏个啥官做做都是正常。
但这些都不是顾洲远能掌控的。
国家啊民生啊,都离他很是遥远,他眼下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顾兄弟,你可真是我侯家的贵人!”侯岳又过来搂住顾洲远的肩膀。
“不仅我老爹要感谢你,就是我,还有沐风,也多亏了你,你是不知道,我光是想到要抄那厚厚的两本书,我的脑袋都开始痛起来了。”
他看向苏沐风,苏沐风忙点头表示赞同。
顾洲远摆摆手道:“别谢来谢去的了,我这边刚好要跟你们打听一件事情。”
侯岳把扇子一收,潇洒道:“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我一定帮你搞定!”
顾洲远看一眼还在搓珍珠圆子的顾招娣一眼,不动声色道:“我这边还搞了个池塘,你们要不要来看看?”
侯岳自然是大感兴趣,“走走走,瞧瞧去!”
苏沐风也兴致勃勃。
四蛋道:“三哥,我也要去看看鸭子!”
顾洲远:“看什么看?去把碗给刷了!”
四蛋:“哦!”
三人来到池塘边,因为气温高,塘里的鲫鱼都贴着水面呼吸着。
“鱼!鱼!好多鱼!”侯岳跟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叫了起来。
“怎么你没见过鱼吗?”顾洲远没好气道。
只知道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的,不会有人不知道鱼长什么样吧?
侯岳翻了个白眼:“我家中后院有个小池塘,里面只养了10几条锦鲤鱼,像你这么大的塘子,这成群的鱼,我还是头一次见。”
“还真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呀!”顾洲远呢喃一句。
“呀!”侯岳又惊叫起来,“那是鸭子吗?我在书中见过画像,你家竟养了这许多鸭子!”
一群鸭子从鸭棚里出来,见平常下水的地方被三个人占了,它们扭着屁股,绕到另外一个缓坡那里,下水游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