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史上最豪华的臣子天团 (6)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虞世南虽然是前朝旧臣,到归顺大唐后一直在李世民府中效力,他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虽然他相貌怯懦、弱不禁风,但为人性格坚毅,敢于直言直谏,多次劝谏太宗勤于政事,以古帝王为例论证政治得失,最终官至礼部尚书】
【第二十一名:邢国公刘政会;第二十二名:莒国公唐俭】
【这两人都属于两朝元老,刘政会为李渊旧部,后跟随李渊父子起兵,南征北战、功勋卓着;唐俭虽然不是李渊旧部,但他同李世民的交情却非同一般。两人以两朝元老的身份入选凌烟阁也无非议】
天幕下,唐俭的眼眶湿润了,他看着天幕上自己的画像,心中涌起无尽的自豪。“没想到,我唐俭一生的付出,竟能得到如此殊荣。”他喃喃自语道。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他们的身影在天幕上若隐若现。“我们一同为大唐拼搏,如今能被后人铭记,此生无憾了。”
【第二十三名:英国公李积】
【李积是唐朝的第二猛将,被誉为第一能将。在玄武门事变中保持中立的李积和李靖两人所效忠的并不是大唐皇帝,而是大唐江山!他们不愿意卷入皇室纠纷,但依然凭借军功入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积为人一直很低调,虽然是大唐名将,但没有拥立之功,因此排在尉迟敬德等人的后面】
【历史上不少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李积会排在倒数的位置?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李世民想把提拔重用李积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李治,为日后执政铺平道路】
【第二十四名:胡国公秦叔宝】
【秦叔宝是大唐开国将领之一,与尉迟敬德一起被尊为传统门神。他多次跟随李世民出征讨贼,常常在战场上居功至伟,以勇猛着称。他经常亲自领兵,屡次夺取敌将首级。然而晚年因为历次作战导致负伤过多最终病逝】
(魏征命好遇到明君了,他这性格放在历史四百多位皇帝面前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说不定还要被灭九族)
(这样的团队也就只有李世民压得住了!)
(也就因为李世民是皇帝,不然我觉得李世民排在第一也可以)
(堪称国公最多的朝代)
天幕下的古人们这才反应过来,这后世的评论说的对啊,唐太宗几乎是把所有跟随他打天下的幕僚都给封国公了,这不论是放在哪个朝代都是非常炸裂的事,有哪个皇帝敢封这么多国公,而且还给人家实权,就不怕人家造反吗?
也就唐太宗敢这么做了!
(李世民那个时代真的太强了。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别的朝代的骄傲)
(李世民最信任的功臣应该是长孙无忌了)
(秦琼靠当保镖都能上凌烟阁,真的是隋唐战斗力第一人)
(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没几个,我真的佩服)
随着一大波后世的评论袭来,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直接被夸成了翘嘴,就感觉在做梦一般不真实,这就是跟对君主的好处吗?也太爽了吧!
隋末,就连李渊也觉得恍惚不真实,他看着天幕上李世民的身影,他身着战甲,威风凛凛,身后跟着一群英姿勃发的将领和足智多谋的谋士。秦叔宝手持双锏,眼神坚定,仿佛能以一敌百;尉迟恭黑面虬髯,气势汹汹,手中的钢鞭散发着阵阵寒光;房玄龄则是羽扇轻摇,眼神中透着智慧的光芒,正与李世民低声交谈着什么。还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一众人才,皆围绕在李世民身边,对他忠心耿耿,眼神中充满了对他的钦佩与敬仰。
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身旁的幕僚们也都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我的二郎,竟收拢了如此多的人才。”李渊的声音有些颤抖,话语中既有着身为父亲的骄傲,又有着即将身为皇帝的忌惮与嫉妒。
“我也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啊,为何这些人都只看到了二郎的光芒?”李渊心中满是不甘,他觉得自己的功绩被李世民掩盖了,那些曾经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幕僚们,如今也似乎都有了向李世民靠拢的趋势。
除了少数人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身边,其他人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眼睛都恨不得飞到李世民身上去了。可李世民越是优秀李渊就越是觉得不开心。按理说有个优秀的儿子他作为父亲应该感到骄傲才对,但李渊也是要面子的人,儿子的光芒太耀眼把自己的光挡住了,所有人都只记得李世民,却没有人记得他李渊的功绩,这让他如何能释怀!?
只能说一山不能容二虎,就算是亲父子,李渊和李世民也还是避免不了权斗。
但利剑已经出鞘,李世民这把刀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
......
视频结束了,可历朝历代的人们内心却无法平静。
特别是各个位面的皇帝们,他们身边也不缺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卓越的臣子,或许他们可以模仿唐太宗,也用这个办法纪念那个战功卓越的臣子。
始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立马就招来李斯商量。两人伴随着朦胧的月色在咸阳宫内交谈,天亮时臣子的名单已经跃然纸上。
文臣分别有:李斯、尉缭、冯去疾、冯劫等人;而武将的名单有王翦、王贲、白起、蒙恬、蒙武、李信等众多战功卓越的武将。始皇帝越看名单越觉得满意,大唐有二十四功臣,他大秦也不差!有了这个名单加持,他大秦的臣子只会越来越出名!
不止是始皇帝,其他皇帝也开始卷起来了。然而比皇帝更卷的是各朝的文臣武将们,各个表现积极,平时需要很长时间解决的事情一两天就搞定了,把皇帝气得直冒火。
咋地?你们平时都是在糊弄我是吧?
天幕不盘点的时候你们做事稀里哗啦,写的奏折也是废话一大堆,现在做事这么积极,这样会显得我这个皇帝很好糊弄啊!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虞世南虽然是前朝旧臣,到归顺大唐后一直在李世民府中效力,他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虽然他相貌怯懦、弱不禁风,但为人性格坚毅,敢于直言直谏,多次劝谏太宗勤于政事,以古帝王为例论证政治得失,最终官至礼部尚书】
【第二十一名:邢国公刘政会;第二十二名:莒国公唐俭】
【这两人都属于两朝元老,刘政会为李渊旧部,后跟随李渊父子起兵,南征北战、功勋卓着;唐俭虽然不是李渊旧部,但他同李世民的交情却非同一般。两人以两朝元老的身份入选凌烟阁也无非议】
天幕下,唐俭的眼眶湿润了,他看着天幕上自己的画像,心中涌起无尽的自豪。“没想到,我唐俭一生的付出,竟能得到如此殊荣。”他喃喃自语道。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他们的身影在天幕上若隐若现。“我们一同为大唐拼搏,如今能被后人铭记,此生无憾了。”
【第二十三名:英国公李积】
【李积是唐朝的第二猛将,被誉为第一能将。在玄武门事变中保持中立的李积和李靖两人所效忠的并不是大唐皇帝,而是大唐江山!他们不愿意卷入皇室纠纷,但依然凭借军功入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积为人一直很低调,虽然是大唐名将,但没有拥立之功,因此排在尉迟敬德等人的后面】
【历史上不少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李积会排在倒数的位置?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李世民想把提拔重用李积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李治,为日后执政铺平道路】
【第二十四名:胡国公秦叔宝】
【秦叔宝是大唐开国将领之一,与尉迟敬德一起被尊为传统门神。他多次跟随李世民出征讨贼,常常在战场上居功至伟,以勇猛着称。他经常亲自领兵,屡次夺取敌将首级。然而晚年因为历次作战导致负伤过多最终病逝】
(魏征命好遇到明君了,他这性格放在历史四百多位皇帝面前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说不定还要被灭九族)
(这样的团队也就只有李世民压得住了!)
(也就因为李世民是皇帝,不然我觉得李世民排在第一也可以)
(堪称国公最多的朝代)
天幕下的古人们这才反应过来,这后世的评论说的对啊,唐太宗几乎是把所有跟随他打天下的幕僚都给封国公了,这不论是放在哪个朝代都是非常炸裂的事,有哪个皇帝敢封这么多国公,而且还给人家实权,就不怕人家造反吗?
也就唐太宗敢这么做了!
(李世民那个时代真的太强了。随便拿出一个都是别的朝代的骄傲)
(李世民最信任的功臣应该是长孙无忌了)
(秦琼靠当保镖都能上凌烟阁,真的是隋唐战斗力第一人)
(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没几个,我真的佩服)
随着一大波后世的评论袭来,李世民和他的幕僚们直接被夸成了翘嘴,就感觉在做梦一般不真实,这就是跟对君主的好处吗?也太爽了吧!
隋末,就连李渊也觉得恍惚不真实,他看着天幕上李世民的身影,他身着战甲,威风凛凛,身后跟着一群英姿勃发的将领和足智多谋的谋士。秦叔宝手持双锏,眼神坚定,仿佛能以一敌百;尉迟恭黑面虬髯,气势汹汹,手中的钢鞭散发着阵阵寒光;房玄龄则是羽扇轻摇,眼神中透着智慧的光芒,正与李世民低声交谈着什么。还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一众人才,皆围绕在李世民身边,对他忠心耿耿,眼神中充满了对他的钦佩与敬仰。
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身旁的幕僚们也都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我的二郎,竟收拢了如此多的人才。”李渊的声音有些颤抖,话语中既有着身为父亲的骄傲,又有着即将身为皇帝的忌惮与嫉妒。
“我也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啊,为何这些人都只看到了二郎的光芒?”李渊心中满是不甘,他觉得自己的功绩被李世民掩盖了,那些曾经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幕僚们,如今也似乎都有了向李世民靠拢的趋势。
除了少数人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身边,其他人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眼睛都恨不得飞到李世民身上去了。可李世民越是优秀李渊就越是觉得不开心。按理说有个优秀的儿子他作为父亲应该感到骄傲才对,但李渊也是要面子的人,儿子的光芒太耀眼把自己的光挡住了,所有人都只记得李世民,却没有人记得他李渊的功绩,这让他如何能释怀!?
只能说一山不能容二虎,就算是亲父子,李渊和李世民也还是避免不了权斗。
但利剑已经出鞘,李世民这把刀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
......
视频结束了,可历朝历代的人们内心却无法平静。
特别是各个位面的皇帝们,他们身边也不缺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卓越的臣子,或许他们可以模仿唐太宗,也用这个办法纪念那个战功卓越的臣子。
始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立马就招来李斯商量。两人伴随着朦胧的月色在咸阳宫内交谈,天亮时臣子的名单已经跃然纸上。
文臣分别有:李斯、尉缭、冯去疾、冯劫等人;而武将的名单有王翦、王贲、白起、蒙恬、蒙武、李信等众多战功卓越的武将。始皇帝越看名单越觉得满意,大唐有二十四功臣,他大秦也不差!有了这个名单加持,他大秦的臣子只会越来越出名!
不止是始皇帝,其他皇帝也开始卷起来了。然而比皇帝更卷的是各朝的文臣武将们,各个表现积极,平时需要很长时间解决的事情一两天就搞定了,把皇帝气得直冒火。
咋地?你们平时都是在糊弄我是吧?
天幕不盘点的时候你们做事稀里哗啦,写的奏折也是废话一大堆,现在做事这么积极,这样会显得我这个皇帝很好糊弄啊!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