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自去帝号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六月初,李雄获悉了张轨升为关中都督的事,这让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在此之前,凉州、秦州和雍州实际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李雄才得以周旋其间。但现在不同了,张轨既然是关中都督,又是新官上任,首要的任务便是平定李雄。
与此同时,李雄也获悉刘琨已经主动南撤,乍一看这似乎是好事,但往深了想,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刘琨自知无法抗衡张轨,干脆退出了这场争夺秦州的游戏。
连刘琨都认为自己死定了,自己真的要死定了吗?李雄焦虑不已,便召来阎式商议对策。
创业之初,李雄一直颇为信任阎式,但在面对司马遹的进犯时,阎式屡屡和李雄意见相左,因此受到冷遇,不再让他参与决策。如今看来,阎式的建议或许是正确的。
“阎令,最近身体可好?”看到阎式时,李雄蓦然发现他似乎老了很多,下意识的问道。
“承蒙陛下关心,老臣一切安好,陛下似乎也瘦了许多。”阎式也关切道。
“国事如此,朕心甚忧啊。”李雄颓然道。
“臣未能为陛下分忧,深感惭愧。”阎式诚恳道。
“阎令切莫这么说,朕当初若是听从阎令之言,何至于此呢?”李雄苦笑道:“张轨已被任为关中都督,凉州兵马必会大举南下,何去何从,还请阎令有以教我。”
“陛下言重了,臣虽愚钝,愿为陛下竭尽忠诚。”阎式顿了顿后道:“敢问陛下自忖能与张轨抗衡吗?”
“听闻张轨在凉州有超过五万控弦之士,如今又身兼凉州、秦州和雍州三州都督,整个西州都归其统辖,能够调动的兵力不下十万,朕如何能与其抗衡呢?”李雄老老实实道。
“陛下所言甚是。”阎式躬身道:“不过,张轨虽然兵多将广,咱们却也不是毫无生机。”
“阎令果然有破敌之策。”李雄面露喜色道。
“陛下误会了,臣并非有什么破敌之策。”阎式连忙道:“臣听闻,匈奴的刘渊正在不断骚扰洛阳,张轨既然坐镇长安,必然有勤王之责,只要咱们退一步,他未必会穷追不舍。”
“阎令所言甚是。”李雄沉吟道:“只是,咱们还能退去哪里呢?”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所以第一步,陛下应该自去帝号,改称秦王。”
“自去帝号?”李雄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其实,事到如今,朕这个皇帝早就名不副实,去不去的无所谓了。只是自去帝号,张轨就不会再攻打上邽了吗?”
“当然不够。”阎式直言不讳道:“除了自去帝号,陛下还应主动让出上邽,退往略阳。”
“为何要退出上邽呢?”李雄疑惑道。
“回陛下,因为上邽是秦州的州治所在,若是陛下一直在上邽,张轨必不会轻易罢休。”
“哦,有道理。”李雄略有所悟道:“那么退往略阳哪里呢?难道去依附蒲洪不成?”
“陛下,臣说的是略阳县,不是略阳郡。”阎式纠正道。
略阳县位于上邽东北方向,距离上邽约一百里,距离临渭和显新都约八十里。
“那地方未免太贫瘠了,附近全都是高山。”李雄皱眉道。
“正因为贫瘠,张轨才不会那么在意,正因为全都是高山,才易于防守。”
李雄沉默半晌道:“阎令的意思是,朕若放弃上邽,张轨就会先将注意力放在蒲洪和姚弋仲身上,朕以拖待变,一直拖到张轨耗不起吗?”
“陛下圣明,臣愚钝,只能想到这个办法了。”阎式又补充道:“臣以为,晋室必亡,天下必乱,只要陛下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李雄又沉思片刻,叹息道:“三载天子,也许这就是命吧。好,就依阎令所言。”
计议已定,李雄立即派出使者通报蒲洪和姚弋仲,宣布自己将去掉帝号,改称秦王,同时将离开上邽,前往略阳驻扎。
对于李雄的这个决定,蒲洪和姚弋仲都有些意外,但想到李雄如今面临的处境,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甚至可以说是明智之举。
六月初十,李雄悄然带着一万两千步骑离开上邽,北上略阳。
李雄走后的第二天,贾疋和麴允率先获悉,一面火速进入上邽,一面派人通报张寔。张寔知道后,既有些高兴又有点惋惜,高兴的是终于收复上邽,惋惜的是没能剿灭李雄。
六月中旬,尹奉竟然主动投降了。准确的说,是被部下逼着投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旱,城中没有水喝,渴到最后甚至到了互相喝尿的地步,但很快尿也没有了。
对于这个结果,司马乂颇有点哭笑不得,却也颇能理解,因为零陵确实遭遇了严重的旱情,自己能挺过来完全是因为守着湘水和深水,情况好那么一点点。
那么,到底要如何处置尹奉呢?司马乂颇为为难,尹奉毕竟是主动投降的,若就这么将他杀了,实在不合情理,也不利于后续攻城略地。
纠结之下,司马乂决定将尹奉送到司马遹麾下效力,如果表现可以的话,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偷奸耍滑,那就一辈子做苦力吧。
派人将尹奉送到始安后,司马乂遣散了他麾下的两千士兵,集体退役,回家种田。
时值六月,又是大旱,司马乂觉得现阶段已经不适合出兵了,和司马遹商议后,两人决定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将全部精力用在疏浚河道上。
没过多久,应詹和苗光联合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是在得知司马乂出兵后,马上合兵一处,并主动让出了零阳和临沅,前往长沙郡的临湘驻扎,以防止吕朗逃脱。
对此,司马乂表示高度认可,零阳和临沅毕竟离南平太近,若是张方派兵将其围困,司马乂还不得不分兵去解救他们。如今,他们主动撤出零阳和临沅,协助司马乂围困吕朗,整个战局也活了起来,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
一番思索后,司马乂给应詹和苗光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守住临湘即可,不必急着出兵。不只是让应詹和苗光按兵不动,司马乂自己都不打算现在就去酃县。
在如今的司马乂看来,所谓战争,不一定是沙场冲锋,也不一定是运筹帷幄,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以势压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战争的艺术。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司马遹后,司马遹也深表赞同,值此大灾之年,等一等未尝不是好事。
六月初,李雄获悉了张轨升为关中都督的事,这让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在此之前,凉州、秦州和雍州实际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李雄才得以周旋其间。但现在不同了,张轨既然是关中都督,又是新官上任,首要的任务便是平定李雄。
与此同时,李雄也获悉刘琨已经主动南撤,乍一看这似乎是好事,但往深了想,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刘琨自知无法抗衡张轨,干脆退出了这场争夺秦州的游戏。
连刘琨都认为自己死定了,自己真的要死定了吗?李雄焦虑不已,便召来阎式商议对策。
创业之初,李雄一直颇为信任阎式,但在面对司马遹的进犯时,阎式屡屡和李雄意见相左,因此受到冷遇,不再让他参与决策。如今看来,阎式的建议或许是正确的。
“阎令,最近身体可好?”看到阎式时,李雄蓦然发现他似乎老了很多,下意识的问道。
“承蒙陛下关心,老臣一切安好,陛下似乎也瘦了许多。”阎式也关切道。
“国事如此,朕心甚忧啊。”李雄颓然道。
“臣未能为陛下分忧,深感惭愧。”阎式诚恳道。
“阎令切莫这么说,朕当初若是听从阎令之言,何至于此呢?”李雄苦笑道:“张轨已被任为关中都督,凉州兵马必会大举南下,何去何从,还请阎令有以教我。”
“陛下言重了,臣虽愚钝,愿为陛下竭尽忠诚。”阎式顿了顿后道:“敢问陛下自忖能与张轨抗衡吗?”
“听闻张轨在凉州有超过五万控弦之士,如今又身兼凉州、秦州和雍州三州都督,整个西州都归其统辖,能够调动的兵力不下十万,朕如何能与其抗衡呢?”李雄老老实实道。
“陛下所言甚是。”阎式躬身道:“不过,张轨虽然兵多将广,咱们却也不是毫无生机。”
“阎令果然有破敌之策。”李雄面露喜色道。
“陛下误会了,臣并非有什么破敌之策。”阎式连忙道:“臣听闻,匈奴的刘渊正在不断骚扰洛阳,张轨既然坐镇长安,必然有勤王之责,只要咱们退一步,他未必会穷追不舍。”
“阎令所言甚是。”李雄沉吟道:“只是,咱们还能退去哪里呢?”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所以第一步,陛下应该自去帝号,改称秦王。”
“自去帝号?”李雄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其实,事到如今,朕这个皇帝早就名不副实,去不去的无所谓了。只是自去帝号,张轨就不会再攻打上邽了吗?”
“当然不够。”阎式直言不讳道:“除了自去帝号,陛下还应主动让出上邽,退往略阳。”
“为何要退出上邽呢?”李雄疑惑道。
“回陛下,因为上邽是秦州的州治所在,若是陛下一直在上邽,张轨必不会轻易罢休。”
“哦,有道理。”李雄略有所悟道:“那么退往略阳哪里呢?难道去依附蒲洪不成?”
“陛下,臣说的是略阳县,不是略阳郡。”阎式纠正道。
略阳县位于上邽东北方向,距离上邽约一百里,距离临渭和显新都约八十里。
“那地方未免太贫瘠了,附近全都是高山。”李雄皱眉道。
“正因为贫瘠,张轨才不会那么在意,正因为全都是高山,才易于防守。”
李雄沉默半晌道:“阎令的意思是,朕若放弃上邽,张轨就会先将注意力放在蒲洪和姚弋仲身上,朕以拖待变,一直拖到张轨耗不起吗?”
“陛下圣明,臣愚钝,只能想到这个办法了。”阎式又补充道:“臣以为,晋室必亡,天下必乱,只要陛下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李雄又沉思片刻,叹息道:“三载天子,也许这就是命吧。好,就依阎令所言。”
计议已定,李雄立即派出使者通报蒲洪和姚弋仲,宣布自己将去掉帝号,改称秦王,同时将离开上邽,前往略阳驻扎。
对于李雄的这个决定,蒲洪和姚弋仲都有些意外,但想到李雄如今面临的处境,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甚至可以说是明智之举。
六月初十,李雄悄然带着一万两千步骑离开上邽,北上略阳。
李雄走后的第二天,贾疋和麴允率先获悉,一面火速进入上邽,一面派人通报张寔。张寔知道后,既有些高兴又有点惋惜,高兴的是终于收复上邽,惋惜的是没能剿灭李雄。
六月中旬,尹奉竟然主动投降了。准确的说,是被部下逼着投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旱,城中没有水喝,渴到最后甚至到了互相喝尿的地步,但很快尿也没有了。
对于这个结果,司马乂颇有点哭笑不得,却也颇能理解,因为零陵确实遭遇了严重的旱情,自己能挺过来完全是因为守着湘水和深水,情况好那么一点点。
那么,到底要如何处置尹奉呢?司马乂颇为为难,尹奉毕竟是主动投降的,若就这么将他杀了,实在不合情理,也不利于后续攻城略地。
纠结之下,司马乂决定将尹奉送到司马遹麾下效力,如果表现可以的话,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偷奸耍滑,那就一辈子做苦力吧。
派人将尹奉送到始安后,司马乂遣散了他麾下的两千士兵,集体退役,回家种田。
时值六月,又是大旱,司马乂觉得现阶段已经不适合出兵了,和司马遹商议后,两人决定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将全部精力用在疏浚河道上。
没过多久,应詹和苗光联合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是在得知司马乂出兵后,马上合兵一处,并主动让出了零阳和临沅,前往长沙郡的临湘驻扎,以防止吕朗逃脱。
对此,司马乂表示高度认可,零阳和临沅毕竟离南平太近,若是张方派兵将其围困,司马乂还不得不分兵去解救他们。如今,他们主动撤出零阳和临沅,协助司马乂围困吕朗,整个战局也活了起来,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
一番思索后,司马乂给应詹和苗光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守住临湘即可,不必急着出兵。不只是让应詹和苗光按兵不动,司马乂自己都不打算现在就去酃县。
在如今的司马乂看来,所谓战争,不一定是沙场冲锋,也不一定是运筹帷幄,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以势压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战争的艺术。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司马遹后,司马遹也深表赞同,值此大灾之年,等一等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