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茗子在玉田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九日,撰写的论文《发展农村宣传文化产业之我见》,荣获安宁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97年会暨全区乡村宣传教育中心(站)研讨会优秀论文。
论文《发展农村宣传文化产业之我见》:
党的十五大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热潮中,作为党在广阔农村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的农村宣教中心,如何发挥其作为现代大众传媒和社会宣传手段的特有功能和自身传统方式,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努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于五大精神的宣传教育,使五大精神深入广大农村、深入千家万户,这已成为当前广大农村宣教中心当务之急的一大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解放思想,树立效益观念和产业意识
近年来,闽东地区广泛创办农村宣教中心(站),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党员干部群众中的宣传教育功能作用,大力加强宣教中心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形成了闽东的宣传特色,多次受到中央和省里的表彰。宣教中心从无到有的创办,是闽东农村宣传阵地建设的第一次飞跃,成为党在农村的一个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服务中心的载体、思想教育的课堂、科技传播的渠道,精神文明的窗口和文化娱乐的舞台。
宣教中心的创办,对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的思想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深入贯彻落实,保证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从闽东地区宣教中心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薄弱环节。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和各项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宣教中心的教育方式、基地建设与发展壮大等方面,由于受其建构机制的制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与需要。其关键一点就在于缺乏“造血功能”。
从现状来看,当前闽东地区许多宣教中心的活动运转主要是单纯领取财政拨款,但由于闽东各地经济还不发达,大多数乡镇财力普遍比较困难,不可能投入大笔专款。因此,单纯依靠捉襟见肘的一点财政拨款不仅不现实,而且将大大削弱宣教中心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活动的开展,甚至会影响宣教中心的生命力和持久性。
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宣教中心正由于经费短缺而陷入一种有名无实的“瘫痪”状态。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能责怪财政不支持,其根本原因在于宣教中心本身缺乏“造血”功能。
因此,作为宣传来说不能停留在“等、靠、要”的观念误区里,只有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断健全和完善宣教中心的建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选择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快宣传文化与市场经济接轨,增强宣传文化产业化意识,努力增强宣教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农村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从单纯依靠财政拨款向参与市场竞争、注重自我发展转变,走出一条依靠阵地和自身优势办实体创收入、办好实体促进阵地自我发展完善的产业化新路子,以此增强宣教中心和宣传思想阵地的活力和生机,实现向良性循环的新飞跃。
二、走产业化路子,增强宣教中心的造血功能
乡镇村的宣教中心创办的宣传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独立核算的实体,它隶属于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在经营管理方式上要根据产业特点和有关规定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形式。
宣教中心与产业联姻,走宣传产业化的道路,开发了农村文化市场的潜力,带来了社会各界投资文化经营的活力。闽东以“宣教中心”为主体的农村文化建设,尝试定一条“文化产业”的路子,它既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又有谋求自身发展的经济基础。经过几年的探索,已有几种文化产业创收途径值得借鉴:
1. 农业、经济服务实体的创收,要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电视屏、录像场、卡拉oK歌舞厅、图书馆、娱乐场等阵地积极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
如玉田县从1992年起,水口镇宣教中心率先办起图书、音像服务部,成为宣传阵地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随后15个乡镇都创办了乡、村营业舞厅,还因地制宜设立书店、录像放映点、民乐队、读书社等服务性实体。其中玉田县平湖镇93年以来仅闭路电视、歌舞厅、录像门市部、录像厅的创收累计就达88万元,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2. 培训与服务创收,开发与兴办面向社会的各种科技、文化、法律、计生等有偿培训服务的科技、信息、咨询有偿服务。农业的关键在于与市场接轨,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民由于适应市场的能力有限,难免会遭到一些市场风险。因为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依赖性较强,产品产量上去,销售却没有拓宽,就会造成增产不增收。
如各乡镇可以兴办科技宣传服务站,通过收集市场各类信息,为农民找市场、找销路。同时,利用宣教中心这个基地,办成科技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咨询研究、服务等一体的科技示范推广点,引进实用技术和科技人才,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成立各类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会,如“食用菌研究会”、“茶叶研究会”、“海带研究会”,促进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3. 报刊、以工、副业补充,乡镇党委政府尽可能给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划出一块地,一间店面,用于宣教中心建立科技示范和科技兴工、兴农基地,发展工副业以及其他工商业,通过创业工副业作为补充宣传文化产业的收入。
周宁县七步镇雄宣教中心划出15亩地,投入33万元创办起“七步乡宣教中心立体农场”,饲养鸡、鹅、鸭、鱼,种植人参、柑橘等药材,年产值达30多万元。这种农场实际上带有试验和示范性质,既为当地农民作科技运用的示范,又使自身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玉田县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因地制宜建立了造林、种果、种菜和栽培银耳、竹荪、香菇、铁头菇等项目的生产经营基地。这些生产基地的建设,大大增强了宣传教育中心的活力,为补充宣传经费紧缺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建立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包括电视制作、文艺演出、广告宣传、公关礼仪、新闻报道、对外联络等部门,直接为企业提供产品广告策划与制作、庆典活动、经贸洽谈会的策划与组织宣传。
宣传部门办文化产业,往往带有文化宣传的性质,既能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活力。福安市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电视摄像,组织报刊专版,会场布置,标语广告和文字起草等方面的业务、实际有偿服务,福鼎县宣传系统创办文印社,对外承接电脑打字和油印、速印、复印等业务,通过这些产业的创收,加强宣传设施的“硬件”建设,添置电脑打字机、复印机、刻印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等,同时也改善宣传系统干部的福利待遇,巩固了宣传队伍。在创收经费中,实行多条腿走路,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三、增强政府服务功能,增创宣传队伍建设新优势
1. 强化服务观念,积极扶持产业化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掌握实情,引导和提高对宣传文化产业化的宏观决策水平,同时为宣传文化产业化发展制定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扶持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兴办宣传文化产业,协调财政、工商、税务、公安、物价、银行等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以促进宣传文化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2.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宣教中心在组织上,由乡镇党委书记任主任,党委宣传委员任常务副主任,成员由文化、广播、电视、学区、党校、武装部、司法办、农技班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增创宣传队伍建设新优势,以思想为先导,造就高素质。建立一支政治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对干部党员进行政治、市场经济和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确立新的思维方式,树立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产业意识,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宣传文化产业化所面临的冲击和竞争的需要。
领导是关键,群众是基础,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开拓性和主观能动性。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要身体力行,以良好的作风来影响和带领下属抓好工作落实,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发展宣传文化产业,需要有敢想、敢闯的能人,既要热心宣传事业,又要有经济头脑。党委政府以人为本,营造“育人环境”,在农村基层工作者中,大胆挖掘和使用宣传干部队伍中的能人。
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发现能人,关心能人,支持能人,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以明确的目标吸引人,以合理的奖励激励人”,鼓励能人施展才华,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安心立足的宽松环境,发挥他们的专长,带动宣传产业化的发展,充分发挥能人效应。
总之,发展农村宣传文化产业建设,增强了宣传文化中心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的能力。兴办文化产业,不仅适应了广大农民求知、致富的需求,又着眼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的科学文化素质。依托宣教中心办文化产业,一方面强化了管理,对净化市场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产业化发展还能激活农村文化活动的活力,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有米唤鸡易”的格局,解决了农村举办文化活动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增强了宣传文化中心开展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弥补经费不足,改善硬件设施,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茗子在玉田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九日,撰写的论文《发展农村宣传文化产业之我见》,荣获安宁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97年会暨全区乡村宣传教育中心(站)研讨会优秀论文。
论文《发展农村宣传文化产业之我见》:
党的十五大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热潮中,作为党在广阔农村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的农村宣教中心,如何发挥其作为现代大众传媒和社会宣传手段的特有功能和自身传统方式,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努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于五大精神的宣传教育,使五大精神深入广大农村、深入千家万户,这已成为当前广大农村宣教中心当务之急的一大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解放思想,树立效益观念和产业意识
近年来,闽东地区广泛创办农村宣教中心(站),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党员干部群众中的宣传教育功能作用,大力加强宣教中心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形成了闽东的宣传特色,多次受到中央和省里的表彰。宣教中心从无到有的创办,是闽东农村宣传阵地建设的第一次飞跃,成为党在农村的一个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服务中心的载体、思想教育的课堂、科技传播的渠道,精神文明的窗口和文化娱乐的舞台。
宣教中心的创办,对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的思想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深入贯彻落实,保证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从闽东地区宣教中心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薄弱环节。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和各项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宣教中心的教育方式、基地建设与发展壮大等方面,由于受其建构机制的制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与需要。其关键一点就在于缺乏“造血功能”。
从现状来看,当前闽东地区许多宣教中心的活动运转主要是单纯领取财政拨款,但由于闽东各地经济还不发达,大多数乡镇财力普遍比较困难,不可能投入大笔专款。因此,单纯依靠捉襟见肘的一点财政拨款不仅不现实,而且将大大削弱宣教中心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活动的开展,甚至会影响宣教中心的生命力和持久性。
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的宣教中心正由于经费短缺而陷入一种有名无实的“瘫痪”状态。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能责怪财政不支持,其根本原因在于宣教中心本身缺乏“造血”功能。
因此,作为宣传来说不能停留在“等、靠、要”的观念误区里,只有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断健全和完善宣教中心的建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选择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快宣传文化与市场经济接轨,增强宣传文化产业化意识,努力增强宣教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农村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从单纯依靠财政拨款向参与市场竞争、注重自我发展转变,走出一条依靠阵地和自身优势办实体创收入、办好实体促进阵地自我发展完善的产业化新路子,以此增强宣教中心和宣传思想阵地的活力和生机,实现向良性循环的新飞跃。
二、走产业化路子,增强宣教中心的造血功能
乡镇村的宣教中心创办的宣传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独立核算的实体,它隶属于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在经营管理方式上要根据产业特点和有关规定因地制宜,采取各种形式。
宣教中心与产业联姻,走宣传产业化的道路,开发了农村文化市场的潜力,带来了社会各界投资文化经营的活力。闽东以“宣教中心”为主体的农村文化建设,尝试定一条“文化产业”的路子,它既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又有谋求自身发展的经济基础。经过几年的探索,已有几种文化产业创收途径值得借鉴:
1. 农业、经济服务实体的创收,要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电视屏、录像场、卡拉oK歌舞厅、图书馆、娱乐场等阵地积极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
如玉田县从1992年起,水口镇宣教中心率先办起图书、音像服务部,成为宣传阵地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随后15个乡镇都创办了乡、村营业舞厅,还因地制宜设立书店、录像放映点、民乐队、读书社等服务性实体。其中玉田县平湖镇93年以来仅闭路电视、歌舞厅、录像门市部、录像厅的创收累计就达88万元,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2. 培训与服务创收,开发与兴办面向社会的各种科技、文化、法律、计生等有偿培训服务的科技、信息、咨询有偿服务。农业的关键在于与市场接轨,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民由于适应市场的能力有限,难免会遭到一些市场风险。因为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依赖性较强,产品产量上去,销售却没有拓宽,就会造成增产不增收。
如各乡镇可以兴办科技宣传服务站,通过收集市场各类信息,为农民找市场、找销路。同时,利用宣教中心这个基地,办成科技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咨询研究、服务等一体的科技示范推广点,引进实用技术和科技人才,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成立各类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会,如“食用菌研究会”、“茶叶研究会”、“海带研究会”,促进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
3. 报刊、以工、副业补充,乡镇党委政府尽可能给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划出一块地,一间店面,用于宣教中心建立科技示范和科技兴工、兴农基地,发展工副业以及其他工商业,通过创业工副业作为补充宣传文化产业的收入。
周宁县七步镇雄宣教中心划出15亩地,投入33万元创办起“七步乡宣教中心立体农场”,饲养鸡、鹅、鸭、鱼,种植人参、柑橘等药材,年产值达30多万元。这种农场实际上带有试验和示范性质,既为当地农民作科技运用的示范,又使自身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玉田县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因地制宜建立了造林、种果、种菜和栽培银耳、竹荪、香菇、铁头菇等项目的生产经营基地。这些生产基地的建设,大大增强了宣传教育中心的活力,为补充宣传经费紧缺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建立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包括电视制作、文艺演出、广告宣传、公关礼仪、新闻报道、对外联络等部门,直接为企业提供产品广告策划与制作、庆典活动、经贸洽谈会的策划与组织宣传。
宣传部门办文化产业,往往带有文化宣传的性质,既能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活力。福安市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电视摄像,组织报刊专版,会场布置,标语广告和文字起草等方面的业务、实际有偿服务,福鼎县宣传系统创办文印社,对外承接电脑打字和油印、速印、复印等业务,通过这些产业的创收,加强宣传设施的“硬件”建设,添置电脑打字机、复印机、刻印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等,同时也改善宣传系统干部的福利待遇,巩固了宣传队伍。在创收经费中,实行多条腿走路,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三、增强政府服务功能,增创宣传队伍建设新优势
1. 强化服务观念,积极扶持产业化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掌握实情,引导和提高对宣传文化产业化的宏观决策水平,同时为宣传文化产业化发展制定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扶持乡镇宣传教育中心兴办宣传文化产业,协调财政、工商、税务、公安、物价、银行等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以促进宣传文化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2.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宣教中心在组织上,由乡镇党委书记任主任,党委宣传委员任常务副主任,成员由文化、广播、电视、学区、党校、武装部、司法办、农技班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增创宣传队伍建设新优势,以思想为先导,造就高素质。建立一支政治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对干部党员进行政治、市场经济和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确立新的思维方式,树立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产业意识,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宣传文化产业化所面临的冲击和竞争的需要。
领导是关键,群众是基础,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开拓性和主观能动性。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要身体力行,以良好的作风来影响和带领下属抓好工作落实,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发展宣传文化产业,需要有敢想、敢闯的能人,既要热心宣传事业,又要有经济头脑。党委政府以人为本,营造“育人环境”,在农村基层工作者中,大胆挖掘和使用宣传干部队伍中的能人。
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发现能人,关心能人,支持能人,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以明确的目标吸引人,以合理的奖励激励人”,鼓励能人施展才华,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安心立足的宽松环境,发挥他们的专长,带动宣传产业化的发展,充分发挥能人效应。
总之,发展农村宣传文化产业建设,增强了宣传文化中心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的能力。兴办文化产业,不仅适应了广大农民求知、致富的需求,又着眼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的科学文化素质。依托宣教中心办文化产业,一方面强化了管理,对净化市场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产业化发展还能激活农村文化活动的活力,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有米唤鸡易”的格局,解决了农村举办文化活动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增强了宣传文化中心开展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弥补经费不足,改善硬件设施,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