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style_tp()
    ()
    以“楚”作为国号,众人也都是赞同的。
    “沈”虽然也能用,但是毕竟只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而且还是楚国的附庸,用作国号的话很不够排面。
    而且用自己的姓做国号,从古到今基本是没有的。沈墨想一想觉得别扭。
    其实他想曾经想过用“周”作为国号,周既有历史上的八百年江山,这个字本身也有圆满统一的意思。
    但是一想到自秦以后,凡是用周作为国号的都很短命,尤其是用周作为国号在衡阳称帝的吴三桂死了也就两年时间,沈墨自己直接在心里就否决了。
    况且,就算目前用“楚“做国号,以后称帝以后也可以改的。
    朱元璋昔日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王,但是后来当皇帝正式立国后还是改成了”明“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号。
    以后若是有必要,也可以再改的。
    定下国号之后,下来就是设定组织架构了。
    其实明清两代,作为封建统治的官僚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地步了。
    清代继承明制,也基本上全盘继承了明代的政治制度。
    沈墨虽然来自后世,但是却一直明白一个道理:后世的很多制度可以借鉴,但是却不能生搬硬套。
    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制度,如果非要说有完美的制度的话,那也必然是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的。
    无论是原始社会的部落制度,乃至奴隶时代的分封制还是秦大一统后的官僚制和分封制的结合,到后来的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都是社会逐步发展的结果。
    如果有人非要在二十一世纪搞封建帝王制度,那纯粹是自己找死。
    别说二十一世纪了,二十世纪初,满清刚灭亡才几年,袁世凯还想过一把当皇帝的瘾,就被天下人一起起来反对,只当了八十一天皇帝就嗝屁了。
    逆时代潮流而行,肯定要被时代所淹没的。
    采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除了要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之外,还要具体地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所谓的皿煮不一定适合所有国家和地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同样也没有放之四海而通用的制度。
    同样的道理,要在原始社会搞资本主义,要在封建社会搞自由皿煮,根本更是一场天大的笑话,只会让自己的统治更加快速的分崩离析。
    王莽那位老兄从个人才能上来说的确很牛,但是却有点过于理想主义里,脱离了现实瞎胡整,结果好不容易篡位建立的新朝存在了二十年就完蛋了。
    当时的社会根本就没有给他那些标新立异的制度生长的土壤,他不失败才是没有道理的。
    世易时移,因地因时制宜,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沈墨可没有疯狂到要在十七世纪当总统的想法。
    到了要讨论组织架构的时候,沈墨还是打算先听听于成龙的意见。
    结果于成龙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主公,我想向主公举荐一个人。如果这个人能来帮助主公的话,那不仅主公的名望会更上一层楼,而且对于天下反清义军的号召力能有极大的增强。这位先生无论是个人才学还是见识洞察都远远超过老朽。论起操守来,老朽更是自愧不如。最重要的是,根据老朽所知,这位大贤如今就隐居在衡阳附近。“
    ”哦?于先生说的这么郑重,真是让我很好奇,到底是哪一位大才能让于先生这么推崇?而且还正好就在衡阳附近?“
    于成龙的话成功地勾起了沈墨的兴趣。
    说起来,托当年明月的福,沈墨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明朝的人和事情都还算熟悉一些。
    对于清朝,前期和晚期知道的倒是多一些,毕竟这两个时间段都是教科书上着墨较多的。
    但是康熙到咸丰道光这几个皇帝时期的人和事,相比较起来则陌生了许多。
    就算知道一些,也多数都是一知半解,获得的渠道大部分都是从影视剧乃至一些历史小说中知道的。
    要是真的知道一些什么历史名人,而且还是那种抗清名人的话,他肯定早就派人去请了。
    所以于成龙的话成功的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于成龙道:”主公是否知道姜斋先生?“
    沈墨听得一脸茫然,摇摇头表示完全不知道。
    古代的文人名字往往都很多,除了大名外还有字。除了字之外还有号。而且有时候还有好几个号甚至好几个字。
    马甲太多,让后人往往很难记得住谁是谁。
    耳熟能详的也就是青莲居士李白、易安居士李清照还有东坡居士苏轼。
    就说苏轼吧,光字就有两个,一个叫做子瞻,另一个字叫做和仲。
    你说东坡居士,沈墨肯定知道。但是你说苏子瞻,或者苏和仲,沈墨肯定懵逼。
    比如说于成龙自己,字北溟,号于山。
    对于同一个人,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称呼起来也各不相同。亲近的,地位相同的人往往称呼他的表字。
    而不熟悉的人,或者是晚辈则往往称呼其号。
    名字则往往是上位者称呼或者是在正式场合正式公文中使用。
    于成龙看到沈墨的表情,歉然一笑,补充道:”姜斋先生就是王而农。他的大名叫做王夫之。“
    沈墨听了恍然道:”你说的王夫之啊?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
    于成龙被沈墨的话搞得有点糊涂,问道:”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主公此言从何而来,另外两位又是谁?“
    沈墨一时嘴快,听到于成龙反问,这才惊觉自己失言了。
    毕竟当初中学历史课本里,这道题都是必考题的。甚至这位王夫之还在政治课本里出现过。
    毕竟王夫之可是跟德国的黑格尔并称是东西方哲学双子星的。
    虽然沈墨早已经忘了这位老人家的具体学说主张是什么,但是却知道这位的确很有名气。
    此刻忽然从一个历史名人嘴里听到另一个历史名人,惊讶之余自然就一时说秃噜嘴了。
    不过虽然心中微微懊悔,但是脸上却很镇定,解释道:”我幼年的时候虽然因为国家动荡,颠沛流离,读书不算多。但是却也听祖父点评过天下间几位极有学问的大才,其中听到最多的就是王夫之先生和顾炎武以及黄宗羲三位先生。祖父对这三位先生很是推崇,私下曾说过这三位是当世最有学问的三位,所以我才有此一说。“
    反正有解释不了的直接推到自己那位便宜祖父身上去。
    果然,于成龙闻言感慨道:”沈老先生历经五朝,初心不改,风骨堪为天下楷模。沈老先生说的不错,这三位先生的确堪称当世三大儒。这三位先生不仅学问高深,风骨更是远超世人。尤其是顾先生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聋发聩。
    若是这三位先生都能前来相助主公,那主公的声望势头定然一跃而成为天下之最,会吸引无数的贤能之士前来投奔的。“
    沈墨听得心头也顿时火热起来。
    一个势力的强大与否,,除了本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还要看软实力。
    在这个时代,主君的个人名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软实力。
    而个人名望,除了其本身的个人魅力之外,最直观的就是他能招揽多少有名望的贤才。
    沈墨之所以对于成龙这么耐心,给他最大的自由,又派人千里迢迢去山西接他家人,又如此礼遇,除了想要让于成龙为自己所用之外,也是希望能用他的名声来为自己吸引更多的贤才。
    但是于成龙毕竟是反正过来的,先不论个人能力,从风骨上来说就已经有了污点。毕竟他给康熙当了二十多年的官。
    虽然他的初心是为百姓做事,但是论迹不论心,出仕满清就是他最大的污点。
    但是王夫之、顾炎武以及黄宗羲这三位却是正儿八经,旗帜鲜明的反清。
    就说王夫之,为了表示自己坚定的反清决心,终身没有剃发,一直留着汉人发髻。他在年轻的时候就以才学名满天下,中年投入抗清事业。老年则隐居起来,留书著作,从行动上到思想上都在坚定不移地反清。
    顾炎武更是喊出了那句人人都知道,振聋发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中年时期投入抗清事业,老了以后屡次坚决拒绝康熙的征召,誓死不出仕满清。
    黄宗羲也是一样,虽然有人说他晚年变节,但其实他晚年不过是参与编著了一些史学著作和地方志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出仕过的满清,所以谈不上变节之说。
    在《鹿鼎记》里还有一段,说是上述三位大儒将反清复明的希望寄托在韦小宝身上,怂恿他刺杀康熙
    g0828()

章节目录

免费军事小说推荐: 四合院:系统逼迫下和众禽兽恶斗 魂穿汉末:再铸大汉辉煌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北境第一战神 女皇饶命:待微臣宽衣献宝 满唐华彩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穿越之风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