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觉得并没什么了不起。方圆二十丈的距离,以前那些瓷罐的纵火弹也不是做不到。
而詹闶做为这个时空里纵火弹的发明人,却是再明白不过。这个铁皮罐子的纵火弹,威力比瓷罐加大了多少。
首先就是石油的用量,铁罐子只需要三分之一,就能达到原来几乎装满了才能达到的效果。
其次是爆炸的速度,因为内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还有炸药的的辅助,比瓷罐的要快上一倍不止。
这就意味着什么呢,用一个位于炸点十九丈外的人为例。假设遇上的是瓷罐纵火弹,也许倒地滚开就可能有得逃;但是遇上铁罐纵火弹,哪怕已经倒在地上的,也一样没跑。
这还只是没有提纯的石油,如果把石油换成提纯后的汽油、柴油、煤油混合体,爆炸力会更大,辐射面会更广,燃烧速度也会更快。
当然只试验一个肯定不行,前前后后十几只不同大小的铁罐子纵火弹试过了之后,詹闶是彻底满意了。
虽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那都属于这个时代接触不到的科学范畴,就不是曹老六走运能走到的位置了。
不过改进也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给铁皮弄点预设的炸口,以及增强密封设计等等,很快就能搞定。
越南猴子不是喜欢往树林里钻吗,东瀛鬼子不是很喜欢隐藏埋伏吗,直接一排新式纵火弹扔过去,有一个算一个都给丫烧烤了。
试验过纵火弹,又去看了已经完工的第一台简易球磨机。和那些大石磨一样,也是需要畜力带动,但生产效率却比以前快出几倍。
詹闶心情大好,曹老六的赏钱自然是要给的,同时也决定下一阶段试制钢炮的工作,可以让他参与进来,往军工人才方向培养。
接着看看进展到一小半的石油蒸馏罐,又在工业园转了一圈。留下试验用途的润滑脂,詹闶就带着黎祝几人离开回城了。
今天收获相当不错,照眼下的进度来看,炼油厂最迟在夏天到来之前就能正式开工。所有的计划都在稳妥且通畅的大路上奔驰,前景一片大好啊。
开春以后,燕山工业园最大的项目就是建设,这个就不需要詹闶多费心思了,王通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做到最好,而且也算值得信任。
詹家内部,廖姀在正月廿九给詹闶添了个女儿,郑娥在二月中旬发现怀孕,其他就再没有别的大事发生了。
詹闶也能够静下心来,把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春播前的预备工作中去。在第一个五年规划中,要把土豆和红薯推广到全大明,这一条是必须完成的。
推广在去年就定下来了,正月下旬的时候,山东、山西、河南三省和户部的代表就已经到了北平。
如果不是詹闶要求,必须带着第一期的《新农报》一起走,估计都不用二月中旬,山东和山西部分地区的百姓就能见到土豆种了。
《新农报》是专门为助农推出的,刊发频率要比《燕山新报》低,前期一个月只有两期。与各府、州、县合作,通过官方渠道下发至村级别的区域,向百姓传授一些农业劳动中的知识。
詹闶的计划中,这份报纸在五年乃至更久的时间,都是不准备收费的。一来是农村百姓大多不识字也不会舍得花钱买报纸,二来就是要借用官方渠道推广农业科技。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还要赚钱,那就有点不合适了。好在印发量不会太大,又采用了临时铸版过后收回的方式,把印发的工作也委托给了各州府,并花费不了几个银子。
等到经过足够时间的培养,行道教也发展至一定规模,让更多的乡间儿童达到基本能够识字读书的程度,就可以收回发行权逐渐转向卖报了。
到那时候,各种农机农具、肥料饲料之类的产品,也达到可以广告销售的程度,这部分的市场才算是培养起来了。
说回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北平百姓在这个时候就明显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切实的幸福了。看着外省的,包括京城的官员,都要到北平来谋求种子,听说有的甚至会为了多要一点而走门路,那种生活在陛下龙兴之地,和活神仙就在身边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二月廿七,清明节过后的第一天,把四个地方的官员,连同负责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几百个熟练好手送走,这一阶段的工作才算基本结束。
用来推广的这些红薯、土豆,肯定不可能做到家家户户都有份。且不论詹闶拿不拿得出那么多来,单是运输就做不到,哪怕只是每家都小范围种植。
山东、山西、河南、直隶,大约得有三百五十万个农户,每户种植一亩地的红薯和土豆,也需要拢共二十亿斤左右。
这么大的一个量,需要把全北平最好的一百万亩土地,都种了土豆和红薯,才能保证供应得上。
所以这第一期的种子,就只能是以村为单位,今年一保五,明年再接着一保五,两年之后达到全面普及。
后面第二波再推广,也还是这么个方式。到了第三茬的时候,就能汇聚全国之力,供应四省的种苗了。第六年开始,全国范围每个农户都能普及到。
即便是这样,詹闶也在第一轮的推广中,联合北平布政使司贡献了数千万斤的种苗。如果税收能够全部用土豆红薯,这些就相当于全北平行省三分之一的年收入还多。
凭这点就足以确定,詹家对大明的付出和支持,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家族和势力能够相比的。
孔家坐拥良田万顷,很多高官显贵家里的田地也不少于万亩,各地的寺庙更是无止尽地接受田产投献。
别说这种普及性质的作物推广了,逢遇灾年施粥舍饭,都没有几家舍得多放几粒米的。宁愿把粮食藏起来发霉,都得坚持用清汤寡水糊弄人。
说到孔家,不得不提的是,串通军队私买军械,制造弹簧仿造织机的事终于查清了,还真就是他家干的。
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觉得并没什么了不起。方圆二十丈的距离,以前那些瓷罐的纵火弹也不是做不到。
而詹闶做为这个时空里纵火弹的发明人,却是再明白不过。这个铁皮罐子的纵火弹,威力比瓷罐加大了多少。
首先就是石油的用量,铁罐子只需要三分之一,就能达到原来几乎装满了才能达到的效果。
其次是爆炸的速度,因为内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还有炸药的的辅助,比瓷罐的要快上一倍不止。
这就意味着什么呢,用一个位于炸点十九丈外的人为例。假设遇上的是瓷罐纵火弹,也许倒地滚开就可能有得逃;但是遇上铁罐纵火弹,哪怕已经倒在地上的,也一样没跑。
这还只是没有提纯的石油,如果把石油换成提纯后的汽油、柴油、煤油混合体,爆炸力会更大,辐射面会更广,燃烧速度也会更快。
当然只试验一个肯定不行,前前后后十几只不同大小的铁罐子纵火弹试过了之后,詹闶是彻底满意了。
虽然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那都属于这个时代接触不到的科学范畴,就不是曹老六走运能走到的位置了。
不过改进也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给铁皮弄点预设的炸口,以及增强密封设计等等,很快就能搞定。
越南猴子不是喜欢往树林里钻吗,东瀛鬼子不是很喜欢隐藏埋伏吗,直接一排新式纵火弹扔过去,有一个算一个都给丫烧烤了。
试验过纵火弹,又去看了已经完工的第一台简易球磨机。和那些大石磨一样,也是需要畜力带动,但生产效率却比以前快出几倍。
詹闶心情大好,曹老六的赏钱自然是要给的,同时也决定下一阶段试制钢炮的工作,可以让他参与进来,往军工人才方向培养。
接着看看进展到一小半的石油蒸馏罐,又在工业园转了一圈。留下试验用途的润滑脂,詹闶就带着黎祝几人离开回城了。
今天收获相当不错,照眼下的进度来看,炼油厂最迟在夏天到来之前就能正式开工。所有的计划都在稳妥且通畅的大路上奔驰,前景一片大好啊。
开春以后,燕山工业园最大的项目就是建设,这个就不需要詹闶多费心思了,王通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做到最好,而且也算值得信任。
詹家内部,廖姀在正月廿九给詹闶添了个女儿,郑娥在二月中旬发现怀孕,其他就再没有别的大事发生了。
詹闶也能够静下心来,把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春播前的预备工作中去。在第一个五年规划中,要把土豆和红薯推广到全大明,这一条是必须完成的。
推广在去年就定下来了,正月下旬的时候,山东、山西、河南三省和户部的代表就已经到了北平。
如果不是詹闶要求,必须带着第一期的《新农报》一起走,估计都不用二月中旬,山东和山西部分地区的百姓就能见到土豆种了。
《新农报》是专门为助农推出的,刊发频率要比《燕山新报》低,前期一个月只有两期。与各府、州、县合作,通过官方渠道下发至村级别的区域,向百姓传授一些农业劳动中的知识。
詹闶的计划中,这份报纸在五年乃至更久的时间,都是不准备收费的。一来是农村百姓大多不识字也不会舍得花钱买报纸,二来就是要借用官方渠道推广农业科技。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还要赚钱,那就有点不合适了。好在印发量不会太大,又采用了临时铸版过后收回的方式,把印发的工作也委托给了各州府,并花费不了几个银子。
等到经过足够时间的培养,行道教也发展至一定规模,让更多的乡间儿童达到基本能够识字读书的程度,就可以收回发行权逐渐转向卖报了。
到那时候,各种农机农具、肥料饲料之类的产品,也达到可以广告销售的程度,这部分的市场才算是培养起来了。
说回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北平百姓在这个时候就明显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切实的幸福了。看着外省的,包括京城的官员,都要到北平来谋求种子,听说有的甚至会为了多要一点而走门路,那种生活在陛下龙兴之地,和活神仙就在身边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二月廿七,清明节过后的第一天,把四个地方的官员,连同负责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几百个熟练好手送走,这一阶段的工作才算基本结束。
用来推广的这些红薯、土豆,肯定不可能做到家家户户都有份。且不论詹闶拿不拿得出那么多来,单是运输就做不到,哪怕只是每家都小范围种植。
山东、山西、河南、直隶,大约得有三百五十万个农户,每户种植一亩地的红薯和土豆,也需要拢共二十亿斤左右。
这么大的一个量,需要把全北平最好的一百万亩土地,都种了土豆和红薯,才能保证供应得上。
所以这第一期的种子,就只能是以村为单位,今年一保五,明年再接着一保五,两年之后达到全面普及。
后面第二波再推广,也还是这么个方式。到了第三茬的时候,就能汇聚全国之力,供应四省的种苗了。第六年开始,全国范围每个农户都能普及到。
即便是这样,詹闶也在第一轮的推广中,联合北平布政使司贡献了数千万斤的种苗。如果税收能够全部用土豆红薯,这些就相当于全北平行省三分之一的年收入还多。
凭这点就足以确定,詹家对大明的付出和支持,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家族和势力能够相比的。
孔家坐拥良田万顷,很多高官显贵家里的田地也不少于万亩,各地的寺庙更是无止尽地接受田产投献。
别说这种普及性质的作物推广了,逢遇灾年施粥舍饭,都没有几家舍得多放几粒米的。宁愿把粮食藏起来发霉,都得坚持用清汤寡水糊弄人。
说到孔家,不得不提的是,串通军队私买军械,制造弹簧仿造织机的事终于查清了,还真就是他家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