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人怀疑的左看看自己闺女,右看看自己闺女。
嗯,他们闺女,也就是能吃了一点,皮实了一点,爱上蹿下跳了一点。但是,看那肉肉呼呼的可爱劲儿,哪里壮了?
半晌。
孙梅不确定道:“好像是比刚穿越来时胖了点哈。”
赵冬非常满意的点头:“白白胖胖的,多喜庆。”
赵知潼不乐意了,揪着自己的小腰,反抗了起来:“我没胖,我没胖。”
赵冬刮了下赵知潼的小鼻子,宠溺道:“胖了多好呀,胖了健康。”
赵知潼大声嚷着:“我不要胖,我不要变成小胖子。”
“行行行,不胖不胖。好了,你先一个人去玩儿会,娘亲和爹爹要干活了。”
赵知潼上学的事情解决了,孙梅两人也得为‘钱’而努力奋斗了。
今天的豆腐卖的很好,她从学堂回家之后,早上点的豆腐和豆花就全都卖出去了,而且还有好多村民没买上,预定下午一定要给他们留。
于是,下午就把所有的豆浆全点成了豆腐和豆花。
可能是孙梅将豆腐送到学堂有了功效,当天晚上,卫乡绅还派人来买了三斤豆腐和十碗的豆花。
就在卫乡绅家的人刚走,便陆陆续续的有邻村的村民,来买豆腐。
这年头,农家人也没多少好东西吃,也就逢年过节,吃顿好的。现下这豆腐不贵,还好吃,大家伙就都图口新鲜。
因此,下午的豆腐又很快就卖没了。
趁此机会,赵冬便决定是时候批发豆腐,来减轻两人的压力了。
于是,就叫来了村里品行还不错的石头几人,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他一起卖豆腐。他将以进价两文半的价格,出售豆腐给他们,他们再拿去以三文的价格售卖。
赵冬家的豆腐很好卖,也好吃,他们也都是亲眼见证的,此时一听都心动了。
这是好事啊,他们不出力,就只是推个板车跑跑腿,去卖掉,就能挣到钱。而且,现在小麦还没成熟,田里的农活也不多,刚好趁着闲暇时,出去挣个钱,多好啊。
于是,便纷纷表示了愿意。
——
彼时,赵冬正拿着一跟烧黑的木棍,在一块石头上用现代字写着今日都有谁预定了豆腐。
“媳妇,明天早上咱们就得做一百二十斤的豆腐,和一百多碗豆花。”
正在过滤豆浆的孙梅点头道:“可以呀,大不了,咱们就早些起床呗。反正今天晚上拉回来的豆浆,够明天早上用了。”
确定了明天早上的出货量之后,赵冬就赶忙上前帮孙梅过滤豆浆。
等将这些豆浆过滤完,天色已经彻底的黑了下去。
一家三口围坐在堂屋的桌子上,孙梅点上了家里唯一一盏煤油灯。
昏黄的灯光照应在房间之中,微微晃动,暖色调的烛光,增添了几分温情。
赵冬手中托着一个钱袋子,随着晃动,里面发出铜板碰撞的叮当声响:“看,这是今天一天卖豆腐挣的钱,咱们数数挣了多少。”
说着,将钱袋子里的铜板都倒了出来。
赵知潼眼睛亮晶晶的:“哇哦,好多哦,要我来数,我来数。”
赵冬笑道:“行,你来数。”说着便转身去拿串钱的绳子。
赵知潼数的特别的认真,小手划拉着铜钱,一枚一枚的数着,数够了一百就将铜板推给赵冬串成串,然后又继续数。
很快,赵知潼就数清楚了。
赵冬故意考她,便将串好的铜板并排放在桌上,问道:“潼潼,你也数完了,这里总共是多少个铜板呀?”
赵知潼下巴低着桌子,整个上半身趴在了桌子上,伸出小手,点了点钱串子:“一,二,三,四,五。这是五串,有五个一百的铜板。”
然后又点着没有串起来的铜板道:“这里有三十一个铜板。”
孙梅那边开口引导道:“对,所以总共有多少个呢?”
赵知潼眨着圆圆的杏眼,掰着小手指头,嘟嘟囔囔的算了起来:“五个一是五,这是五,这是三十一,三十一加零,还是三十一呀……”
赵冬和孙梅两人就安静的看着她,也不出声打扰,也不帮忙。
良久,赵知潼算了出来,小脸上满是兴奋大声道:“一共是五百三十一个铜板。”
“不错,潼潼很棒嘛,要继续加油哦。”
孙梅微笑的夸赞着,便将铜板全部收了起来。
今天一天还没挣够一两银子,但是明天村民一起去其他村子卖,应该能多挣一些钱。
因为第二日还要忙,数完钱,三人便赶忙洗漱睡觉了。
至次日卯时,一百多斤的豆腐和一百多碗豆花,便全部定型,孙梅累的是腰酸背痛。
因为顾及到有的村民去较远的村子卖豆腐,孙梅很早就起来开始点豆腐了。
此时是又累又困,将最后一锅豆腐倒入磨具之后,便进屋倒头就睡:“哎,前世家里最难的时候,也没这么累的。”
感慨完,便睡着了过去。
赵冬也困的不行,但是大门已经被敲响了。是昨日预定豆腐的村民来拉豆腐了。
第一次去卖豆腐,大家都是比较保守,没敢多要,只要了十斤豆腐和十碗豆花。
豆花赵冬给他们的价格是十碗八文钱。
赵冬刚好制作的豆腐磨具是四成五的,一块豆腐大约一斤多一点,从中间破开,一半正好十斤。
豆花孙梅是已经量好的,并且调制好了料汁,只会多不会少。
没多久,预定豆腐的村民便都拉着豆腐和豆花出了门。
彼时,家里还留了一板豆腐,和十八碗豆花,赵冬并不担心,留着在家卖就行。
想着这些,赵冬关上了门,也回去睡了一个回笼觉。
——
孙梅两人是被敲门声和赵知潼的叫喊声吵醒的。
彼时已经到了辰时,是下田回来的村民来买豆腐了,门被拍的是啪啪作响。
赵冬赶忙起床开门营业。
“哎呦,冬哥,你家门口这幌子(店铺门口的招牌)上的字谁提的?看着真好看。”
来切豆腐的村民们,注意到了赵冬家门口,今日多出来的幌子,笑着问道。
赵冬将豆腐递给村民,笑着道:“这不,孟学究我吃了我家的豆腐,觉得好吃,昨天托卫乡绅家的下人送来的。”
周围村民不由得面带羡慕。
因为村里人的嘴碎,所有人都觉得赵冬不会过日子,将来肯定得过的惨兮兮的。
但是,现如今,瞧瞧,人家不仅自己谋了个新出路,还能得到卫乡绅和孟学究的肯定!
两人怀疑的左看看自己闺女,右看看自己闺女。
嗯,他们闺女,也就是能吃了一点,皮实了一点,爱上蹿下跳了一点。但是,看那肉肉呼呼的可爱劲儿,哪里壮了?
半晌。
孙梅不确定道:“好像是比刚穿越来时胖了点哈。”
赵冬非常满意的点头:“白白胖胖的,多喜庆。”
赵知潼不乐意了,揪着自己的小腰,反抗了起来:“我没胖,我没胖。”
赵冬刮了下赵知潼的小鼻子,宠溺道:“胖了多好呀,胖了健康。”
赵知潼大声嚷着:“我不要胖,我不要变成小胖子。”
“行行行,不胖不胖。好了,你先一个人去玩儿会,娘亲和爹爹要干活了。”
赵知潼上学的事情解决了,孙梅两人也得为‘钱’而努力奋斗了。
今天的豆腐卖的很好,她从学堂回家之后,早上点的豆腐和豆花就全都卖出去了,而且还有好多村民没买上,预定下午一定要给他们留。
于是,下午就把所有的豆浆全点成了豆腐和豆花。
可能是孙梅将豆腐送到学堂有了功效,当天晚上,卫乡绅还派人来买了三斤豆腐和十碗的豆花。
就在卫乡绅家的人刚走,便陆陆续续的有邻村的村民,来买豆腐。
这年头,农家人也没多少好东西吃,也就逢年过节,吃顿好的。现下这豆腐不贵,还好吃,大家伙就都图口新鲜。
因此,下午的豆腐又很快就卖没了。
趁此机会,赵冬便决定是时候批发豆腐,来减轻两人的压力了。
于是,就叫来了村里品行还不错的石头几人,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他一起卖豆腐。他将以进价两文半的价格,出售豆腐给他们,他们再拿去以三文的价格售卖。
赵冬家的豆腐很好卖,也好吃,他们也都是亲眼见证的,此时一听都心动了。
这是好事啊,他们不出力,就只是推个板车跑跑腿,去卖掉,就能挣到钱。而且,现在小麦还没成熟,田里的农活也不多,刚好趁着闲暇时,出去挣个钱,多好啊。
于是,便纷纷表示了愿意。
——
彼时,赵冬正拿着一跟烧黑的木棍,在一块石头上用现代字写着今日都有谁预定了豆腐。
“媳妇,明天早上咱们就得做一百二十斤的豆腐,和一百多碗豆花。”
正在过滤豆浆的孙梅点头道:“可以呀,大不了,咱们就早些起床呗。反正今天晚上拉回来的豆浆,够明天早上用了。”
确定了明天早上的出货量之后,赵冬就赶忙上前帮孙梅过滤豆浆。
等将这些豆浆过滤完,天色已经彻底的黑了下去。
一家三口围坐在堂屋的桌子上,孙梅点上了家里唯一一盏煤油灯。
昏黄的灯光照应在房间之中,微微晃动,暖色调的烛光,增添了几分温情。
赵冬手中托着一个钱袋子,随着晃动,里面发出铜板碰撞的叮当声响:“看,这是今天一天卖豆腐挣的钱,咱们数数挣了多少。”
说着,将钱袋子里的铜板都倒了出来。
赵知潼眼睛亮晶晶的:“哇哦,好多哦,要我来数,我来数。”
赵冬笑道:“行,你来数。”说着便转身去拿串钱的绳子。
赵知潼数的特别的认真,小手划拉着铜钱,一枚一枚的数着,数够了一百就将铜板推给赵冬串成串,然后又继续数。
很快,赵知潼就数清楚了。
赵冬故意考她,便将串好的铜板并排放在桌上,问道:“潼潼,你也数完了,这里总共是多少个铜板呀?”
赵知潼下巴低着桌子,整个上半身趴在了桌子上,伸出小手,点了点钱串子:“一,二,三,四,五。这是五串,有五个一百的铜板。”
然后又点着没有串起来的铜板道:“这里有三十一个铜板。”
孙梅那边开口引导道:“对,所以总共有多少个呢?”
赵知潼眨着圆圆的杏眼,掰着小手指头,嘟嘟囔囔的算了起来:“五个一是五,这是五,这是三十一,三十一加零,还是三十一呀……”
赵冬和孙梅两人就安静的看着她,也不出声打扰,也不帮忙。
良久,赵知潼算了出来,小脸上满是兴奋大声道:“一共是五百三十一个铜板。”
“不错,潼潼很棒嘛,要继续加油哦。”
孙梅微笑的夸赞着,便将铜板全部收了起来。
今天一天还没挣够一两银子,但是明天村民一起去其他村子卖,应该能多挣一些钱。
因为第二日还要忙,数完钱,三人便赶忙洗漱睡觉了。
至次日卯时,一百多斤的豆腐和一百多碗豆花,便全部定型,孙梅累的是腰酸背痛。
因为顾及到有的村民去较远的村子卖豆腐,孙梅很早就起来开始点豆腐了。
此时是又累又困,将最后一锅豆腐倒入磨具之后,便进屋倒头就睡:“哎,前世家里最难的时候,也没这么累的。”
感慨完,便睡着了过去。
赵冬也困的不行,但是大门已经被敲响了。是昨日预定豆腐的村民来拉豆腐了。
第一次去卖豆腐,大家都是比较保守,没敢多要,只要了十斤豆腐和十碗豆花。
豆花赵冬给他们的价格是十碗八文钱。
赵冬刚好制作的豆腐磨具是四成五的,一块豆腐大约一斤多一点,从中间破开,一半正好十斤。
豆花孙梅是已经量好的,并且调制好了料汁,只会多不会少。
没多久,预定豆腐的村民便都拉着豆腐和豆花出了门。
彼时,家里还留了一板豆腐,和十八碗豆花,赵冬并不担心,留着在家卖就行。
想着这些,赵冬关上了门,也回去睡了一个回笼觉。
——
孙梅两人是被敲门声和赵知潼的叫喊声吵醒的。
彼时已经到了辰时,是下田回来的村民来买豆腐了,门被拍的是啪啪作响。
赵冬赶忙起床开门营业。
“哎呦,冬哥,你家门口这幌子(店铺门口的招牌)上的字谁提的?看着真好看。”
来切豆腐的村民们,注意到了赵冬家门口,今日多出来的幌子,笑着问道。
赵冬将豆腐递给村民,笑着道:“这不,孟学究我吃了我家的豆腐,觉得好吃,昨天托卫乡绅家的下人送来的。”
周围村民不由得面带羡慕。
因为村里人的嘴碎,所有人都觉得赵冬不会过日子,将来肯定得过的惨兮兮的。
但是,现如今,瞧瞧,人家不仅自己谋了个新出路,还能得到卫乡绅和孟学究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