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758章 崇平帝:加封贾珩为太子太保……
就在贾珩在江南大营整军之时——
神京城中
大明宫,含元殿
殿中群臣正在议事,随着秋粮征收之事逐渐占据了大汉政治生活的主题,加上北疆的米粮银饷再次需要筹运,近来频频召集内阁以及军机处举行廷议。
下方的内阁首辅杨国昌,苍老面容上浮起一抹冷意,拱手道:“圣上,南京户部侍郎谭节上奏,江南之地入夏以来,雨水偏多,影响粮食收成,请求圣上酌情蠲免今年漕粮数额。”
如是那小儿在南方吃了败仗,想来圣上对小儿印象也能有所改观。
崇平帝沉声道:“如今北方边军亟需运粮,江南输送的漕粮一粒都不能少。”
杨国昌拱手道:“老臣这就向南京户部行文,催促运粮。”
杨国昌奏事而毕,返回朝班,此时已是近晌时分,一众朝臣腹中饥肠辘辘,都想着等崇平帝说着散朝。
崇平帝目光掠向下方的一众朝臣,目光停在军机处为首的兵部侍郎施杰脸上,问道:“军机处,金陵方面可有奏报递送过来?”
施杰连忙应道:“回禀圣上,这几天金陵方面的奏疏还未递送过来。”
因为南方镇海军水师覆灭的消息在京中传的沸沸扬扬,崇平帝一时间又没有收到贾珩的飞鸽传书,心头难免焦虑了一些。
只当是贾珩,另外写了一封奏疏,以便具细录事,呈递至京。
崇平帝一时默然。
就在这时,殿后隔着垂挂的珠帘,一个内监探出头来,对着正在崇平帝身旁侍奉的戴权使着眼色。
戴权情知有事,向着内监而去,从中接过盛有笺纸的锦盒,面色微顿,连忙向着崇平帝返回。
“陛下,永宁伯的飞鸽传书。”
崇平帝闻言,从戴权手中接过笺纸,迫不及待地翻阅,道:“好,不愧是子钰!”
此言一出,下方的几位内阁阁臣以及朝臣脸色微变,暗道,这是怎么一说?
崇平帝放下笺纸,看向下方一道道期待和疑惑的目光,说道:“方才,贾子钰递送来的飞鸽传书,八月十六,官军在海门取得大捷,虏寇已被击溃,一战斩获女真三百,俘虏海寇四千,东虏不敢再乘船进逼金陵,详细军报,将在今日以六百里加急的快马递送而来。”
因为飞鸽传书可以传递的信息量有限,故而笺纸上文字不多,但好在这时候还有文言,虽然贾珩不懂香农的信息论,但借助后世谍战知识,对信息的简单编码还是知晓一些,尽量在信息失真度和简单压缩之间取得平衡。
不过,信鸽在路上因为天气,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原本还能早到一些,不想现在才到。
此言一出,含元殿中宛如掀起了惊涛骇浪,难以置信。
这才多久,这永宁伯又取得了一场大胜?真就是武运长虹,百战百胜?
而就在众臣心思各异之时,杨国昌身后不远处的国子监祭酒刘瑜中,眉头紧皱,目光闪了闪,手持笏板,出班而奏,开口道:“圣上,镇海军是在八月十五日覆灭,虏寇次日为江北大营水师,这飞鸽传书会不会……”
嗯,刘瑜中分明是受到了当初“贾子钰巧识假捷报,崇平帝晕厥熙和宫”、“贾子钰赤胆表忠心,宋皇后雪峰突受袭”等回目的影响,福灵心至,心智开动,想要识破着飞鸽传书的真假。
而刘瑜中之言,显然也起了一些作用。
礼部侍郎庞士朗面色顿了顿,沉声说道:“刘老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会不会已经大败,那虏寇故意以此迟滞我朝廷决策应对?”
这番言语以出,殿中群臣面面相觑,想了想,好像也不无可能。
“当初河南之战不就是如此?假捷报一事,意欲扰乱我中枢视线。”这时,刑部侍郎岑惟山点了点头,面色凝重说道。
崇平帝:“???”
这帮人是故意的吗?提着昔日之事,揭着伤疤?
“这是锦衣府专门训练的信鸽,通过几次信鸽才将信息传输,岂能作假?”崇平帝忍着心头的怒火,沉声说道。
刘瑜中却执拗说道:“圣上,微臣以为从谨慎计,还需再等后续奏疏来报,佐证其言。”
崇平帝瘦松眉下的目光看向国子监祭酒,一时间心头又想气,又想笑。
这个刘瑜中,是读书读迂了吗?
但刘瑜中此言,却在科道言官当中颇得认同,一时间,几位掌道御史纷纷出班附和。
崇平帝面色沉静如渊,看向杨国昌,道:“杨卿,你以为呢?”
“圣上,捷报之事,还是需等奏疏来报才是,如是捷报,相庆犹为不晚。”杨国昌拱手道。
“韩卿。”
韩癀迟疑了下,原本不想回答,但架不住天子那一双咄咄逼人的目光,只得硬着头皮道:“微臣以为,军国大事,谨慎一些总不会出错。”
崇平帝默然片刻,一时无言。
方才说是问着捷报,其实是问着齐浙两党对贾珩的态度,果然因军机处升格,他逐渐器重子钰,齐浙两党的官员开始形成了一种隐隐的排斥共识。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殿中众臣在片刻的安静之时,忽而,从含元殿外的丹陛上,一个年轻内监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进得殿中,额头和鬓角还有汗水,手中捧着一个锦匣,高声道:“陛下,永宁伯的军情急递密疏递送过来。”
因为崇平帝曾特意交代过,如是有了贾珩的军情密疏,应第一时间递送至宫,不管他当时在做什么,都要前来奏报,而经过快马赶来的奏疏,终于到达神京城中。
那内监此言一出,殿中倏然一寂,一众朝臣心头大惊。
“戴权。”崇平帝吩咐道。
“奴婢在。”
戴权应着,拿着拂尘,从金銮上过来,从那年轻内监手中接过密匣,迅速打将开来,从中取出一份奏疏,转身小跑呈送给崇平帝。
在殿中文武群臣的瞩目下,崇平帝这时接过奏疏,展开阅览着奏疏文字。
相比信鸽的文字简短,奏疏录载战报的叙事无疑更为详实、充分,其中细致记录了镇海军败后,贾珩前往通州卫港相援,而后在通州卫港收拾残军,以强硬手腕整肃军纪,激励将校,也提到了关于杀敌的将校封赏事宜。
而后就是贾珩领水师出击虏寇水师,在海门一战与敌接舷而战,大胜虏寇,正白旗的旗兵三百为官军歼灭,此外还俘虏了海寇四千众,可谓大获前胜。
崇平帝看完,重又阅览一遍,面颊潮红,在钤印以及签名所在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确认无疑后,心头更是欣喜。
嗯,刘瑜中方才的一番话,终究也让这位天子强迫症犯了一下。
毕竟,同样的坑,真不能跌倒两次了,会羞愧而死的。
崇平帝见均无异状,将奏疏拿起,面上喜色难掩,道:“戴权,拿给诸卿看看。”
这次,绝不会有假!
戴权闻言,连忙接过奏疏,向着杨国昌以及韩癀等人过去。
不大一会儿,众臣传阅起来,面上多见着震惊。
还真让永宁伯打胜了?
崇平帝看向拿着奏疏端详的刘瑜中,问道:“刘卿,可还看出什么疑点没有?”
这满朝文武不是人人都是子钰!
刘瑜中拿着奏疏,见无异状,一时面色悻悻然,递给一旁的大理寺卿王恕,朝着崇平帝拱手道:“微臣愚钝,辨别不出真假。”
崇平帝看向军机处的施杰,问道:“施卿呢?施卿先前也瞧过了奏疏,可知真假?”
说来,也是因为上一次被假捷报伤的太深,崇平帝这次索性豁将出去,问着下方的一众朝臣,似乎潜意识中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洗刷着当初的耻辱。
施杰拱手道:“圣上,奏疏留有永宁伯先前约定的暗号印记,以此作为密疏真假,微臣确认无伪。”
此言一出,刘瑜中面色微震,而杨国昌脸上阴沉下来,心头微惊。
内阁次辅韩癀眸光同样眯了眯,这贾子钰真是心机深沉,枢密之臣,还有约定暗号印记?
崇平帝闻言,心头也划过一道亮光,恍然道:“施卿这般一说,朕好像也想起来,子钰当初提及,军机处密疏锦匣所载军政枢务,系为机要,不可外泄,故奏疏当有相约暗号,朕方才一时倒是忘了,就在奏疏的花纹中,以鸟纹相点,长短……”
先前,子钰是给他提及过,后来政务繁忙,他方才竟没有想起来。
施杰连忙脸色一肃,打断说道:“圣上……此法不可常泄。”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朕一时忘情,施卿提醒的是。”
这等机密相约之法,的确不好公之于众。
而下方群臣,听着君臣二人几乎一唱一和,叙说着军机处的机密奏匣的关要,都是一脸懵逼,这还有什么是他们这些军机处之外的臣子,不知道呢?
崇平帝看向下方群臣,道:“诸卿,军国枢务,事关社稷危亡,通传往来,不得不行之以机密之法。”
心头却有难以言说之感。
子钰真是谋国之臣,深谋远虑,如是当初兵部递送公文军报,也有机密之法,岂会出现先前假捷报一事?
下方众臣已经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内阁次辅韩癀心头叹了一口气,天子愈发倚重军机处,他们这些内阁阁臣反而愈发远离枢务,这是大坏国之常法!
就在群臣心思各异之时,崇平帝道:“诸卿,贾子钰这次领水师取得海门大捷,一战而胜虏寇,更是将女真正白旗的旗丁荡灭,功劳不小,不得不赏。”
群臣闻言心头又是一惊。
圣上又要给那位贾子钰晋爵,如是因尺寸之功而封侯,将来赏无可赏,这还得了?
这时,内阁首辅杨国昌犹豫片刻,出班拱手说道:“圣上,永宁伯才升一等伯不久,圣上对其恩遇殊隆,正是永宁伯提携玉龙,涕感皇恩之时,岂可因小功再赏?”
崇平帝道:“杨卿,永宁伯击溃海寇,岂能有功不赏?”
礼部侍郎庞士朗从班中出来,沉声说道:“圣上,此功虽有可称道之处,但绝不足以封侯!昔日太祖定下成制,非于社稷有大功不得封以公侯,太宗朝曾有在西南、西北立下大功之人,最高也不过封侯,臣请圣上三思。”
吏部侍郎方焕拱手道:“圣上,国家公爵名器,事关祖制成法,岂能因尺功而坏?常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臣素愚钝,唯请圣上三思。”
这时,刑部侍郎岑惟山同样拱手道:“圣上,永宁伯年不及弱冠,自出仕以来,从一介白丁而至超品伯爵,圣恩隆重,亘古未有,正是其庶竭驽钝,报效社稷之时,如是一赏再赏,爵位晋无可晋,臣以为也非长久保全之道。”
而这时,随着庞士朗以及刑部、吏部两位侍郎站将出来,另外一位吏部侍郎周廷机也拱手出班陈奏。
都察院队列中的掌道御史,以及六科言官纷纷出班附和,引经据典,各种角度论证贾珩微功不足以封侯。
左都御史许庐虽未出班附和,但也留意着崇平帝的动静,如是提出封侯,显然也会上疏反对。
秦业看向一个个出班反对的廷臣,眉头紧皱,心头叹了一口气,放眼望去,子钰在朝堂上的敌对之人。
他为老丈人,还有些不好出言支持。
贾政见着这一幕,同样暗暗着急。
当初史家贤弟在西北所立的功劳,好像也没多显着,一样封侯,现在子钰怎么就封不了侯?
崇平帝看向下方一众相请的臣子,面色渐如铁石冷硬,平静无波的声音带着几许愠怒,道:“朕何时说过要封永宁伯为侯?”
庞士朗、岑惟山、科道言官:“……”
不是,这反应过激了?可天子方才明明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
崇平帝冷声道:“据奏疏所言,女真亲王多铎仍在江海之上窜逃,仍有可能兴海寇前来犯我大汉海境,今永宁伯提调江南江北大营水陆兵马,整饬武备,以御虏寇,尚有不少仗要打,纵是叙功晋爵,也要等海晏河清,戎事大定!至于所谓骤赏为侯,一赏再赏云云,向使贾子钰能一年荡灭东虏,纵布衣而至郡王,朕何吝之有?”
天子此言一出,整个含元殿中鸦雀无声,旋即,众臣心头皆是一震。
不过话说回来,真是荡灭东虏,封个郡王毫无问题。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众臣,沉声道:“诸卿,如今贾子钰已为永宁伯,仍可加官先予褒奖,薄酬其功,况据朕所知,其家祖先人尚无追赠,朕于心何忍?”
说白了,就是封侯的功绩显然不够,但可以追赠先人,本人加官。
礼部侍郎姚舆想了想,手持笏板,出班奏道:“圣上,永宁伯之母已追封超品诰命夫人,嘉茂懿德,其父尚未封赠,当予追谥。”
因为,在贾珩的官方履历所引用的《辞爵表》中,是贾珩之母将其含辛茹苦养大,故而当初追赠为超品诰命夫人。
而且,事实上,封赠诰命往往都是给母亲、夫人,至于对父亲,一般封赠不太常见,但也不是没有。
崇平帝沉吟片刻,道:“礼部议一个美谥,追赠贾珩之先考以彰遗德,另,内阁拟旨。”
说着,目光看向韩杨二人。
“微臣在。”内阁次辅韩癀,手持象牙玉笏,出班而奏道。
杨国昌见此,忍着心头的一股烦躁,也手持象牙玉笏,拱手应道:“老臣在。”
此刻的内阁,因为赵默还在北返路上,齐昆尚在巡盐,仅仅剩下首、次二辅,齐浙两党,泾渭分明。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群臣,朗声说道:“加封永宁伯、兵部尚书贾珩为太子太保,此官衔仍不足酬其功,待平靖海疆之后,另有功勋,再行叙功晋爵。”
先前,贾珩为河南总督之时,曾加兵部尚书,当时勉强官居从一品,但卸任总督之时,其实文官职衔仍然只有正二品,这也是整个大汉文臣在未入阁之前的最高官职,即正二品已是顶点,但加太子太保之后,就常为从一品。
如果不是年龄太小,而且大汉已经授予兵部尚书李瓒为少保,说不得会加个少保。
而李瓒入武英殿大学士的从一品加官,同样是太子太保。
而崇平帝的意思,先加个官衔,这次功劳先记着一部分,等攒够了封侯功绩,自是要给贾珩晋爵,毕竟这次打的是东虏,并且歼灭了满万不可敌的三百正白旗旗丁。
杨国昌以及韩癀闻言,面色都是阴云密布,拱手道:“臣等,谨奉诏。”
文臣加官从一品太子太保,可比从一品的武官都督同知贵重多了,地位堪比内阁大学士,至于追赠先考,更是光耀门楣。
这永宁伯势头太猛,的确是压不住了,而且其倡建的军机处也需尤为警惕,齐浙两党最近也要收揽知兵人才,楔进军机处才是。
崇平帝说完,心绪也有几许激动,感慨说道:“贾子钰这一仗打的好,官军镇海军水师先败后胜,可见不是我陈汉水师不堪为战,而是缺乏得力将帅统帅军兵。”
这几天,心底深处那不可示于人的一丝焦虑,彻底消散,子钰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哪怕是对上东虏,依然节节胜利,甚至可能是其并不太擅长的水战。
殿中群臣此刻听着天子的欣喜之言,心头就有些复杂莫名。
而下方的秦业闻听天子嘉勉封官之言,面上有着振奋之色。
贾政同样欣喜难言,在这庄严肃穆的含元殿中,终究忍住了手捻胡须的冲动,心头只有一个念头。
太子太保,这等官衔非德高望重的社稷之臣不可授官,子钰他如此年轻,名留青史,百代流芳,按着这个势头,说不得将来配享太庙,永受香火供奉。
第758章 崇平帝:加封贾珩为太子太保……
就在贾珩在江南大营整军之时——
神京城中
大明宫,含元殿
殿中群臣正在议事,随着秋粮征收之事逐渐占据了大汉政治生活的主题,加上北疆的米粮银饷再次需要筹运,近来频频召集内阁以及军机处举行廷议。
下方的内阁首辅杨国昌,苍老面容上浮起一抹冷意,拱手道:“圣上,南京户部侍郎谭节上奏,江南之地入夏以来,雨水偏多,影响粮食收成,请求圣上酌情蠲免今年漕粮数额。”
如是那小儿在南方吃了败仗,想来圣上对小儿印象也能有所改观。
崇平帝沉声道:“如今北方边军亟需运粮,江南输送的漕粮一粒都不能少。”
杨国昌拱手道:“老臣这就向南京户部行文,催促运粮。”
杨国昌奏事而毕,返回朝班,此时已是近晌时分,一众朝臣腹中饥肠辘辘,都想着等崇平帝说着散朝。
崇平帝目光掠向下方的一众朝臣,目光停在军机处为首的兵部侍郎施杰脸上,问道:“军机处,金陵方面可有奏报递送过来?”
施杰连忙应道:“回禀圣上,这几天金陵方面的奏疏还未递送过来。”
因为南方镇海军水师覆灭的消息在京中传的沸沸扬扬,崇平帝一时间又没有收到贾珩的飞鸽传书,心头难免焦虑了一些。
只当是贾珩,另外写了一封奏疏,以便具细录事,呈递至京。
崇平帝一时默然。
就在这时,殿后隔着垂挂的珠帘,一个内监探出头来,对着正在崇平帝身旁侍奉的戴权使着眼色。
戴权情知有事,向着内监而去,从中接过盛有笺纸的锦盒,面色微顿,连忙向着崇平帝返回。
“陛下,永宁伯的飞鸽传书。”
崇平帝闻言,从戴权手中接过笺纸,迫不及待地翻阅,道:“好,不愧是子钰!”
此言一出,下方的几位内阁阁臣以及朝臣脸色微变,暗道,这是怎么一说?
崇平帝放下笺纸,看向下方一道道期待和疑惑的目光,说道:“方才,贾子钰递送来的飞鸽传书,八月十六,官军在海门取得大捷,虏寇已被击溃,一战斩获女真三百,俘虏海寇四千,东虏不敢再乘船进逼金陵,详细军报,将在今日以六百里加急的快马递送而来。”
因为飞鸽传书可以传递的信息量有限,故而笺纸上文字不多,但好在这时候还有文言,虽然贾珩不懂香农的信息论,但借助后世谍战知识,对信息的简单编码还是知晓一些,尽量在信息失真度和简单压缩之间取得平衡。
不过,信鸽在路上因为天气,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原本还能早到一些,不想现在才到。
此言一出,含元殿中宛如掀起了惊涛骇浪,难以置信。
这才多久,这永宁伯又取得了一场大胜?真就是武运长虹,百战百胜?
而就在众臣心思各异之时,杨国昌身后不远处的国子监祭酒刘瑜中,眉头紧皱,目光闪了闪,手持笏板,出班而奏,开口道:“圣上,镇海军是在八月十五日覆灭,虏寇次日为江北大营水师,这飞鸽传书会不会……”
嗯,刘瑜中分明是受到了当初“贾子钰巧识假捷报,崇平帝晕厥熙和宫”、“贾子钰赤胆表忠心,宋皇后雪峰突受袭”等回目的影响,福灵心至,心智开动,想要识破着飞鸽传书的真假。
而刘瑜中之言,显然也起了一些作用。
礼部侍郎庞士朗面色顿了顿,沉声说道:“刘老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会不会已经大败,那虏寇故意以此迟滞我朝廷决策应对?”
这番言语以出,殿中群臣面面相觑,想了想,好像也不无可能。
“当初河南之战不就是如此?假捷报一事,意欲扰乱我中枢视线。”这时,刑部侍郎岑惟山点了点头,面色凝重说道。
崇平帝:“???”
这帮人是故意的吗?提着昔日之事,揭着伤疤?
“这是锦衣府专门训练的信鸽,通过几次信鸽才将信息传输,岂能作假?”崇平帝忍着心头的怒火,沉声说道。
刘瑜中却执拗说道:“圣上,微臣以为从谨慎计,还需再等后续奏疏来报,佐证其言。”
崇平帝瘦松眉下的目光看向国子监祭酒,一时间心头又想气,又想笑。
这个刘瑜中,是读书读迂了吗?
但刘瑜中此言,却在科道言官当中颇得认同,一时间,几位掌道御史纷纷出班附和。
崇平帝面色沉静如渊,看向杨国昌,道:“杨卿,你以为呢?”
“圣上,捷报之事,还是需等奏疏来报才是,如是捷报,相庆犹为不晚。”杨国昌拱手道。
“韩卿。”
韩癀迟疑了下,原本不想回答,但架不住天子那一双咄咄逼人的目光,只得硬着头皮道:“微臣以为,军国大事,谨慎一些总不会出错。”
崇平帝默然片刻,一时无言。
方才说是问着捷报,其实是问着齐浙两党对贾珩的态度,果然因军机处升格,他逐渐器重子钰,齐浙两党的官员开始形成了一种隐隐的排斥共识。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殿中众臣在片刻的安静之时,忽而,从含元殿外的丹陛上,一个年轻内监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进得殿中,额头和鬓角还有汗水,手中捧着一个锦匣,高声道:“陛下,永宁伯的军情急递密疏递送过来。”
因为崇平帝曾特意交代过,如是有了贾珩的军情密疏,应第一时间递送至宫,不管他当时在做什么,都要前来奏报,而经过快马赶来的奏疏,终于到达神京城中。
那内监此言一出,殿中倏然一寂,一众朝臣心头大惊。
“戴权。”崇平帝吩咐道。
“奴婢在。”
戴权应着,拿着拂尘,从金銮上过来,从那年轻内监手中接过密匣,迅速打将开来,从中取出一份奏疏,转身小跑呈送给崇平帝。
在殿中文武群臣的瞩目下,崇平帝这时接过奏疏,展开阅览着奏疏文字。
相比信鸽的文字简短,奏疏录载战报的叙事无疑更为详实、充分,其中细致记录了镇海军败后,贾珩前往通州卫港相援,而后在通州卫港收拾残军,以强硬手腕整肃军纪,激励将校,也提到了关于杀敌的将校封赏事宜。
而后就是贾珩领水师出击虏寇水师,在海门一战与敌接舷而战,大胜虏寇,正白旗的旗兵三百为官军歼灭,此外还俘虏了海寇四千众,可谓大获前胜。
崇平帝看完,重又阅览一遍,面颊潮红,在钤印以及签名所在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确认无疑后,心头更是欣喜。
嗯,刘瑜中方才的一番话,终究也让这位天子强迫症犯了一下。
毕竟,同样的坑,真不能跌倒两次了,会羞愧而死的。
崇平帝见均无异状,将奏疏拿起,面上喜色难掩,道:“戴权,拿给诸卿看看。”
这次,绝不会有假!
戴权闻言,连忙接过奏疏,向着杨国昌以及韩癀等人过去。
不大一会儿,众臣传阅起来,面上多见着震惊。
还真让永宁伯打胜了?
崇平帝看向拿着奏疏端详的刘瑜中,问道:“刘卿,可还看出什么疑点没有?”
这满朝文武不是人人都是子钰!
刘瑜中拿着奏疏,见无异状,一时面色悻悻然,递给一旁的大理寺卿王恕,朝着崇平帝拱手道:“微臣愚钝,辨别不出真假。”
崇平帝看向军机处的施杰,问道:“施卿呢?施卿先前也瞧过了奏疏,可知真假?”
说来,也是因为上一次被假捷报伤的太深,崇平帝这次索性豁将出去,问着下方的一众朝臣,似乎潜意识中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洗刷着当初的耻辱。
施杰拱手道:“圣上,奏疏留有永宁伯先前约定的暗号印记,以此作为密疏真假,微臣确认无伪。”
此言一出,刘瑜中面色微震,而杨国昌脸上阴沉下来,心头微惊。
内阁次辅韩癀眸光同样眯了眯,这贾子钰真是心机深沉,枢密之臣,还有约定暗号印记?
崇平帝闻言,心头也划过一道亮光,恍然道:“施卿这般一说,朕好像也想起来,子钰当初提及,军机处密疏锦匣所载军政枢务,系为机要,不可外泄,故奏疏当有相约暗号,朕方才一时倒是忘了,就在奏疏的花纹中,以鸟纹相点,长短……”
先前,子钰是给他提及过,后来政务繁忙,他方才竟没有想起来。
施杰连忙脸色一肃,打断说道:“圣上……此法不可常泄。”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朕一时忘情,施卿提醒的是。”
这等机密相约之法,的确不好公之于众。
而下方群臣,听着君臣二人几乎一唱一和,叙说着军机处的机密奏匣的关要,都是一脸懵逼,这还有什么是他们这些军机处之外的臣子,不知道呢?
崇平帝看向下方群臣,道:“诸卿,军国枢务,事关社稷危亡,通传往来,不得不行之以机密之法。”
心头却有难以言说之感。
子钰真是谋国之臣,深谋远虑,如是当初兵部递送公文军报,也有机密之法,岂会出现先前假捷报一事?
下方众臣已经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内阁次辅韩癀心头叹了一口气,天子愈发倚重军机处,他们这些内阁阁臣反而愈发远离枢务,这是大坏国之常法!
就在群臣心思各异之时,崇平帝道:“诸卿,贾子钰这次领水师取得海门大捷,一战而胜虏寇,更是将女真正白旗的旗丁荡灭,功劳不小,不得不赏。”
群臣闻言心头又是一惊。
圣上又要给那位贾子钰晋爵,如是因尺寸之功而封侯,将来赏无可赏,这还得了?
这时,内阁首辅杨国昌犹豫片刻,出班拱手说道:“圣上,永宁伯才升一等伯不久,圣上对其恩遇殊隆,正是永宁伯提携玉龙,涕感皇恩之时,岂可因小功再赏?”
崇平帝道:“杨卿,永宁伯击溃海寇,岂能有功不赏?”
礼部侍郎庞士朗从班中出来,沉声说道:“圣上,此功虽有可称道之处,但绝不足以封侯!昔日太祖定下成制,非于社稷有大功不得封以公侯,太宗朝曾有在西南、西北立下大功之人,最高也不过封侯,臣请圣上三思。”
吏部侍郎方焕拱手道:“圣上,国家公爵名器,事关祖制成法,岂能因尺功而坏?常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臣素愚钝,唯请圣上三思。”
这时,刑部侍郎岑惟山同样拱手道:“圣上,永宁伯年不及弱冠,自出仕以来,从一介白丁而至超品伯爵,圣恩隆重,亘古未有,正是其庶竭驽钝,报效社稷之时,如是一赏再赏,爵位晋无可晋,臣以为也非长久保全之道。”
而这时,随着庞士朗以及刑部、吏部两位侍郎站将出来,另外一位吏部侍郎周廷机也拱手出班陈奏。
都察院队列中的掌道御史,以及六科言官纷纷出班附和,引经据典,各种角度论证贾珩微功不足以封侯。
左都御史许庐虽未出班附和,但也留意着崇平帝的动静,如是提出封侯,显然也会上疏反对。
秦业看向一个个出班反对的廷臣,眉头紧皱,心头叹了一口气,放眼望去,子钰在朝堂上的敌对之人。
他为老丈人,还有些不好出言支持。
贾政见着这一幕,同样暗暗着急。
当初史家贤弟在西北所立的功劳,好像也没多显着,一样封侯,现在子钰怎么就封不了侯?
崇平帝看向下方一众相请的臣子,面色渐如铁石冷硬,平静无波的声音带着几许愠怒,道:“朕何时说过要封永宁伯为侯?”
庞士朗、岑惟山、科道言官:“……”
不是,这反应过激了?可天子方才明明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
崇平帝冷声道:“据奏疏所言,女真亲王多铎仍在江海之上窜逃,仍有可能兴海寇前来犯我大汉海境,今永宁伯提调江南江北大营水陆兵马,整饬武备,以御虏寇,尚有不少仗要打,纵是叙功晋爵,也要等海晏河清,戎事大定!至于所谓骤赏为侯,一赏再赏云云,向使贾子钰能一年荡灭东虏,纵布衣而至郡王,朕何吝之有?”
天子此言一出,整个含元殿中鸦雀无声,旋即,众臣心头皆是一震。
不过话说回来,真是荡灭东虏,封个郡王毫无问题。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众臣,沉声道:“诸卿,如今贾子钰已为永宁伯,仍可加官先予褒奖,薄酬其功,况据朕所知,其家祖先人尚无追赠,朕于心何忍?”
说白了,就是封侯的功绩显然不够,但可以追赠先人,本人加官。
礼部侍郎姚舆想了想,手持笏板,出班奏道:“圣上,永宁伯之母已追封超品诰命夫人,嘉茂懿德,其父尚未封赠,当予追谥。”
因为,在贾珩的官方履历所引用的《辞爵表》中,是贾珩之母将其含辛茹苦养大,故而当初追赠为超品诰命夫人。
而且,事实上,封赠诰命往往都是给母亲、夫人,至于对父亲,一般封赠不太常见,但也不是没有。
崇平帝沉吟片刻,道:“礼部议一个美谥,追赠贾珩之先考以彰遗德,另,内阁拟旨。”
说着,目光看向韩杨二人。
“微臣在。”内阁次辅韩癀,手持象牙玉笏,出班而奏道。
杨国昌见此,忍着心头的一股烦躁,也手持象牙玉笏,拱手应道:“老臣在。”
此刻的内阁,因为赵默还在北返路上,齐昆尚在巡盐,仅仅剩下首、次二辅,齐浙两党,泾渭分明。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群臣,朗声说道:“加封永宁伯、兵部尚书贾珩为太子太保,此官衔仍不足酬其功,待平靖海疆之后,另有功勋,再行叙功晋爵。”
先前,贾珩为河南总督之时,曾加兵部尚书,当时勉强官居从一品,但卸任总督之时,其实文官职衔仍然只有正二品,这也是整个大汉文臣在未入阁之前的最高官职,即正二品已是顶点,但加太子太保之后,就常为从一品。
如果不是年龄太小,而且大汉已经授予兵部尚书李瓒为少保,说不得会加个少保。
而李瓒入武英殿大学士的从一品加官,同样是太子太保。
而崇平帝的意思,先加个官衔,这次功劳先记着一部分,等攒够了封侯功绩,自是要给贾珩晋爵,毕竟这次打的是东虏,并且歼灭了满万不可敌的三百正白旗旗丁。
杨国昌以及韩癀闻言,面色都是阴云密布,拱手道:“臣等,谨奉诏。”
文臣加官从一品太子太保,可比从一品的武官都督同知贵重多了,地位堪比内阁大学士,至于追赠先考,更是光耀门楣。
这永宁伯势头太猛,的确是压不住了,而且其倡建的军机处也需尤为警惕,齐浙两党最近也要收揽知兵人才,楔进军机处才是。
崇平帝说完,心绪也有几许激动,感慨说道:“贾子钰这一仗打的好,官军镇海军水师先败后胜,可见不是我陈汉水师不堪为战,而是缺乏得力将帅统帅军兵。”
这几天,心底深处那不可示于人的一丝焦虑,彻底消散,子钰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哪怕是对上东虏,依然节节胜利,甚至可能是其并不太擅长的水战。
殿中群臣此刻听着天子的欣喜之言,心头就有些复杂莫名。
而下方的秦业闻听天子嘉勉封官之言,面上有着振奋之色。
贾政同样欣喜难言,在这庄严肃穆的含元殿中,终究忍住了手捻胡须的冲动,心头只有一个念头。
太子太保,这等官衔非德高望重的社稷之臣不可授官,子钰他如此年轻,名留青史,百代流芳,按着这个势头,说不得将来配享太庙,永受香火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