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冬十月十三,葬真宗文明章圣元孝皇帝于永定陵。
翌日,诏令以皇太后生日为长宁节。
这份诏书是由李杰亲自签发的,先前,钱惟演主动上奏的札子一直留中不发。
直至今日,方才以特旨的形势发出。
此一时,彼一时。
以太后生日为长宁节,国朝确实唯有先例,但上书是上书,签发是签发。
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有些东西可以给,但不能主动要。
随着李杰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对于这种掺杂着礼仪性质的诏书,给了便给了,已然不影响大局。
宝慈殿。
室外的严寒丝毫没有影响到殿内,在几尊铜炉的作用下,殿内温暖如春,刘娥穿着一袭便服站在窗前,她现在的心情很是感慨。
长宁节一事,她本已放弃,偏偏就在这时候,六哥忽然又直接下旨定下了此事。
回想几个月前,再看看现在,当真是时移世易。
“娘娘。”
林氏捧着一件素色的凤氅走到近前,提醒道。
“屋外严寒,请添衣。”
刘娥微微点头,紧接着,林氏动作轻柔的将凤氅披在了她的肩上。
“近几日,刘府中可有事发生”
自从放弃了掌权的心思,刘娥只觉如释重负,远离了繁杂的政务,她反而念起了旧。
之前,她还想着不管刘从德刘从广的破事,但现在她的态度又有了微妙的变化。
到底是刘美的孩子,尤其是刘从广,几乎是刘娥看着长大的,甚至还在宫中养了一段时间。
所以,刘娥还是狠不下那个心,一如她狠不下心悍然夺权。
“府中一切都好,二郎每日都在府中读书,没有娘娘的吩咐,一步也没有踏出过家门。”
“看书”
刘娥轻笑一声,眼中露出些许追忆之色。
“这皮猴子要是能专心看书,那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林氏躬身道:“娘娘圣明,二郎确实是看书,只是看得不是圣贤书,而是杂书和话本。”
话本大致和后世的类似,语言文字比较口语化,相对比较通俗,只要识字,基本可以无障碍的阅览。
通俗易懂,故事又足够精彩,外加凋版技术的革新,话本有了生存的土壤,深受乐子人的喜欢。
好巧不巧,刘从广就是乐子人,而且是高级乐子人。
以前,他都是去勾栏,亲自找人排练,当面演绎话本中的故事。
现在嘛,被大娘娘禁足了,他只能看看文字版,聊以慰藉。
“下午你跑一趟吧,告诉二郎,他的禁令解除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如果日后他在不知收敛,那便不是禁令的事了。”
刘从广能够遵守禁令几个月,已经令刘娥刮目相看,现在也是时候解封了。
不然的话,她怕刘从广会被逼疯。
刘府也就那几亩地,天天呆在家里,确实有点枯燥。
“是。”
林氏虽然心中惊讶不已,但面上却没有露出任何异色。
娘娘到底是心软了。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二郎(刘从广)小时候,娘娘多喜欢二郎,用一句话形容,不似母子,胜似母子。
另外,以娘娘和太尉(刘美)的渊源,也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最后,大郎和二郎都是越国夫人钱氏的孩子,不看僧面看佛面,钱氏可是钱惟演的亲妹妹。
有这层关系在,娘娘不可能全然不管的。
先前那些话,不过是气话。
众所周知,气话是不能当真的。
……
……
……
冯府。
砰!
“欺吾太甚!”
昔日备受宠爱的砚台,如今不过是冯拯发泄的工具之一。
“吕家小儿!”
“气煞我也!”
砰!
砰!
冯拯又一连摔了两件玩物,精美的瓷器,价值千金的青瓷,瞬间变成了一堆碎片。
他是显德五年(周世宗柴荣)生人,吕夷简是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生人。
两人相差二十岁,冯拯这句‘吕家小儿’也不算夸大。
毕竟,他们确实不是一辈人,冯拯和寇准、李沆、王旦他们才是一辈人。
冯拯万万没想到,吕家小儿竟然暗中搜集了他的黑料,并且以此逼迫他自请致仕。
简直是不当人子!
吕夷简不讲武德!
他,冯拯,六十多岁的老人,为国朝兢兢业业数十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临致仕(退休)的年纪了,却被一个小辈背刺!
不可一世的寇准都被他给斗倒了,现在却栽在一个小辈手中。
这让冯拯如何忍得
此刻,冯拯的胸中满是怒气,就像是一颗随时会爆的炸药桶。
他就没有受过这种委屈!
“唉。”
半晌,冯拯倏地瘫在了椅子上,看着遍地狼藉的书房,他情不自禁的捂住了胸口。
疼!
好疼!
多好的物件啊,自己怎么就砸了呢
都怪吕家小儿!
念及至此,冯拯眉头一挑,心中怒潮又起。
但很快,他就颓然的靠在了椅背上。
那些黑料,太致命了啊!
他投鼠忌器,压根就不敢和吕夷简正面硬刚。
另外,吕夷简今年不过四十来岁,不出意外,起码还能在朝堂上活跃十几二十年。
二十年后,自己怕是骨头渣子都没了。
自己拿什么跟人家斗
“吕文穆(吕蒙正),你吕氏当真是代代皆有才人出啊。”
说这番话时,冯拯的语气是愤怒中夹杂着几分羡慕。
东来吕氏,确实人才辈出。
上一辈是吕蒙正,这一辈是吕夷简,下一辈虽然还未成长起来,但吕夷简的几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
身负东来吕氏的名头,上面有了吕夷简护着,他们想不成才,都难。
“唉。”
想到这里,冯拯又是一叹。
明里暗里都斗不过,留给他的只剩下一条路。
上表致仕!
致仕的话,他还能留点体面,若是他继续赖在中书不走,等到吕夷简帮他体面。
那时,场面可就难看了。
不仅一辈子的名声得搭进去,他自己本人以及宗族,估计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
虽然国朝……(防和谐)鲜有问斩士大夫的例子,但落职什么的,远比杀人要痛苦。
尤其是他这种老臣。
冬十月十三,葬真宗文明章圣元孝皇帝于永定陵。
翌日,诏令以皇太后生日为长宁节。
这份诏书是由李杰亲自签发的,先前,钱惟演主动上奏的札子一直留中不发。
直至今日,方才以特旨的形势发出。
此一时,彼一时。
以太后生日为长宁节,国朝确实唯有先例,但上书是上书,签发是签发。
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有些东西可以给,但不能主动要。
随着李杰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对于这种掺杂着礼仪性质的诏书,给了便给了,已然不影响大局。
宝慈殿。
室外的严寒丝毫没有影响到殿内,在几尊铜炉的作用下,殿内温暖如春,刘娥穿着一袭便服站在窗前,她现在的心情很是感慨。
长宁节一事,她本已放弃,偏偏就在这时候,六哥忽然又直接下旨定下了此事。
回想几个月前,再看看现在,当真是时移世易。
“娘娘。”
林氏捧着一件素色的凤氅走到近前,提醒道。
“屋外严寒,请添衣。”
刘娥微微点头,紧接着,林氏动作轻柔的将凤氅披在了她的肩上。
“近几日,刘府中可有事发生”
自从放弃了掌权的心思,刘娥只觉如释重负,远离了繁杂的政务,她反而念起了旧。
之前,她还想着不管刘从德刘从广的破事,但现在她的态度又有了微妙的变化。
到底是刘美的孩子,尤其是刘从广,几乎是刘娥看着长大的,甚至还在宫中养了一段时间。
所以,刘娥还是狠不下那个心,一如她狠不下心悍然夺权。
“府中一切都好,二郎每日都在府中读书,没有娘娘的吩咐,一步也没有踏出过家门。”
“看书”
刘娥轻笑一声,眼中露出些许追忆之色。
“这皮猴子要是能专心看书,那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林氏躬身道:“娘娘圣明,二郎确实是看书,只是看得不是圣贤书,而是杂书和话本。”
话本大致和后世的类似,语言文字比较口语化,相对比较通俗,只要识字,基本可以无障碍的阅览。
通俗易懂,故事又足够精彩,外加凋版技术的革新,话本有了生存的土壤,深受乐子人的喜欢。
好巧不巧,刘从广就是乐子人,而且是高级乐子人。
以前,他都是去勾栏,亲自找人排练,当面演绎话本中的故事。
现在嘛,被大娘娘禁足了,他只能看看文字版,聊以慰藉。
“下午你跑一趟吧,告诉二郎,他的禁令解除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如果日后他在不知收敛,那便不是禁令的事了。”
刘从广能够遵守禁令几个月,已经令刘娥刮目相看,现在也是时候解封了。
不然的话,她怕刘从广会被逼疯。
刘府也就那几亩地,天天呆在家里,确实有点枯燥。
“是。”
林氏虽然心中惊讶不已,但面上却没有露出任何异色。
娘娘到底是心软了。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二郎(刘从广)小时候,娘娘多喜欢二郎,用一句话形容,不似母子,胜似母子。
另外,以娘娘和太尉(刘美)的渊源,也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最后,大郎和二郎都是越国夫人钱氏的孩子,不看僧面看佛面,钱氏可是钱惟演的亲妹妹。
有这层关系在,娘娘不可能全然不管的。
先前那些话,不过是气话。
众所周知,气话是不能当真的。
……
……
……
冯府。
砰!
“欺吾太甚!”
昔日备受宠爱的砚台,如今不过是冯拯发泄的工具之一。
“吕家小儿!”
“气煞我也!”
砰!
砰!
冯拯又一连摔了两件玩物,精美的瓷器,价值千金的青瓷,瞬间变成了一堆碎片。
他是显德五年(周世宗柴荣)生人,吕夷简是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生人。
两人相差二十岁,冯拯这句‘吕家小儿’也不算夸大。
毕竟,他们确实不是一辈人,冯拯和寇准、李沆、王旦他们才是一辈人。
冯拯万万没想到,吕家小儿竟然暗中搜集了他的黑料,并且以此逼迫他自请致仕。
简直是不当人子!
吕夷简不讲武德!
他,冯拯,六十多岁的老人,为国朝兢兢业业数十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临致仕(退休)的年纪了,却被一个小辈背刺!
不可一世的寇准都被他给斗倒了,现在却栽在一个小辈手中。
这让冯拯如何忍得
此刻,冯拯的胸中满是怒气,就像是一颗随时会爆的炸药桶。
他就没有受过这种委屈!
“唉。”
半晌,冯拯倏地瘫在了椅子上,看着遍地狼藉的书房,他情不自禁的捂住了胸口。
疼!
好疼!
多好的物件啊,自己怎么就砸了呢
都怪吕家小儿!
念及至此,冯拯眉头一挑,心中怒潮又起。
但很快,他就颓然的靠在了椅背上。
那些黑料,太致命了啊!
他投鼠忌器,压根就不敢和吕夷简正面硬刚。
另外,吕夷简今年不过四十来岁,不出意外,起码还能在朝堂上活跃十几二十年。
二十年后,自己怕是骨头渣子都没了。
自己拿什么跟人家斗
“吕文穆(吕蒙正),你吕氏当真是代代皆有才人出啊。”
说这番话时,冯拯的语气是愤怒中夹杂着几分羡慕。
东来吕氏,确实人才辈出。
上一辈是吕蒙正,这一辈是吕夷简,下一辈虽然还未成长起来,但吕夷简的几个儿子皆是人中龙凤。
身负东来吕氏的名头,上面有了吕夷简护着,他们想不成才,都难。
“唉。”
想到这里,冯拯又是一叹。
明里暗里都斗不过,留给他的只剩下一条路。
上表致仕!
致仕的话,他还能留点体面,若是他继续赖在中书不走,等到吕夷简帮他体面。
那时,场面可就难看了。
不仅一辈子的名声得搭进去,他自己本人以及宗族,估计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
虽然国朝……(防和谐)鲜有问斩士大夫的例子,但落职什么的,远比杀人要痛苦。
尤其是他这种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