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后算账也是中国国情。
    金泽滔跑银行一是为东源一些逐步走上正规化轨道的企业寻找一些货款路子,二是为东源的农行营业所和各信用社跑指标和额度,年终到了,各大行按惯例都会紧缩银根,收缩贷款,而现在正是东源绣服行业发展的黄金时间。
    晚上约了几大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的信贷员和分管行长,因为还算熟悉,再加上东源产业办财大气粗,银行也愿意打交道,所以约请还算比较顺利。
    罗书记比较繁忙,没时间作陪,幸好金泽滔机灵,中午的时候召唤了以何健华区长为首的一批领导上来作陪。
    晚餐在县招进行,因为金泽滔不愿同这些大部分注定要锒铛入狱的银行业人士深交,也就浅尝即止。
    第五十七章 财政收入也决定政治排位
    元旦是一个财政年度分界线,所以岁末税收扫尾结解工作比较繁忙,这几天金泽滔和达所长分了工,达所长蹲县城计划财务股盯进度,金泽滔则抓结解,临近元旦的最后一天,连县局领导都奔人民银行盯着国库进度,浜海县财政收入跟东边几个县市没法比,也就盯西边几个跟难兄难弟县市比收入比增幅,最后是比在全地区的排位。
    这经济是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财政收入也决定政治排位,丁万钧平时不太在意财税具体业务操作,但每年年末这进度他都要死盯不放,按惯例,县长也要亲临人民银行国库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同志,其目的也是看进度,看排位。
    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大家争的都是虚名,内心里都不太服气,唯有这真金实银的财政收入排位是实打实的政绩,谁都不会掉以轻心。
    刘永达和金泽滔的追求一致,应收尽收,不打折扣,不留埋伏,把今年的工商税收收入做大做实,达所长年岁不轻,早过了不惑之年,上进的心也淡了下来。
    但今年下半年自金泽滔分配进东源财税所后,特别是任副所长后,财税所各项工作在全县耀眼闪亮,区里县局上下都一片赞叹。
    这也使他重新焕发了生机,方继光旋即调入城关二所任所长,这就是一个信号,他本来最大的愿望是打回老家西桥财税所当任副所长就心满意足了。
    但现在连罗书记都隐约征求过他的意见,有没有想跳出财税的想法,使他激动了好几天,如果位置合适,他当然愿意尝试进行政拼搏一番。
    而拼收入任务是今年工作的关门炮了,这一炮打得响不响,直接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同样也关联到金泽滔的政治前途。
    金泽滔本来还没这念头,毕竟刚破格提拔副所长没多久,哪有一年破格好几次的,还让别人活不活,但达所长所透露的有进行政的想法使他的心思也活络起来。
    东源财税所里,压在他头上的四座“大山”中,明所长光荣退居二线,老方荣升大所所长,老马分管农业税收可以不予以考虑,唯一的分量最重的达所长又要自动转移,这山中就没老虎了,如果县局领导不考虑从上面派个人下来,自己还真是有很大的机会。
    而正常情况下,作为离县城较远的东源财税所,为调动当地干部的积极性,一般考虑就地提拔,那自己不就是这山中的猴子了?
    所以这几天,他和达所长都咬紧牙关催收入,赶进度,争排位,全所上下气氛也比较紧张,林文铮更是上窜下跳,拉着文元旦,检查站都快变移动堡垒了,哪有货车,哪都可以看到林文铮他们的身影。
    作为票证及税收征解会计的尹小香都快变神经质了,连探亲回家的丈夫也被冷落了,整天陪着金泽滔和十个阿拉伯数字打交道。
    尹小香的丈夫不放心,生怕这个新科所长对自己的娇妻有什么歹心,也是没日没夜地陪着熬夜,财税所干部都看到一副奇景,金泽滔副所长和尹小香打报表看数据的时候,她的军人丈夫虎视眈眈地在一边警戒。
    金泽滔这时候还哪有心思去管旁人的想法,幸好,他的产业办主任的身份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达所长告诉他离除了几个传统收入大所外,东源前面还有一个所的收入和他们不相上下时,金泽滔一个电话,责令几个绣衣大户将明年的收入都先预缴了。
    大家都理解,也积极支持,当金泽滔在元旦前一天下午下班前一看打出的报表,连自己都不相信,东源财税所当年的工商税收收入突破千万大关,这最后一个月工商税收收入达到三百多万元,无论总量还是单月入库额及增幅都破历史新高。
    达所长在当晚县局和人民银行举行的传统会餐时现场醉倒,金泽滔也在全所会餐中差点没趴下,酒喝得不多,主要是累的。
    元旦这一天,金泽滔赶往县城,就一件事,送礼,浜海的特色,大年小年都是传统的礼尚往来。
    金泽滔问当地的一家企业借了辆小货车,自己开车载了满满一车的海鲜,离开时全是活的,县局班子及相熟的谢道明、方得兴、柳鑫等领导二箱虾蟹外加两条中华,一视同仁,县局包括纪委认识的中层负责人一一人一箱海鲜,也不欺待谁。
    海鲜是东源的土特产,大家都笑纳了,连程云庆副书记都很和蔼地收下了,但当金泽滔送到曲向东时卡壳了,曲部长声色俱厉地训斥了金泽滔一顿,严厉批评说这是歪门邪道,歪风邪气,正路不走走歪路。
    金泽滔唯唯诺诺,一边承认错误,一边还要堵在门口的曲向东让让,我行我素地把二箱海鲜搬进他的临时宿舍内,一副我就个搬运工的模样,让站在曲向东背后的穿着红色毛衣的一个少妇掩嘴直笑。
    曲向东恼怒了,扬言要把这些东西扔大院里,金泽滔梗着脖子嚷嚷“我说领导,我这土特产不是送你的好不,知道大嫂今天过来,我送她尝尝鲜成不,您又不爱吃海鲜,这么激动干啥,再说了,这土特产我既没花财税所一分钱,也没花产业办一毛钱,心意知道不。大嫂,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我就一个小副股级,他现在还管不到我。”
    曲向东差点没气晕过去,还有这么理直气壮送礼的,当他妻子给他翻白眼,勉强接受事实时,金泽滔又变戏法一样摸出两条中华烟,扔桌上“这才是我孝敬您的,您爱批评就批评,爱扔就扔。也是花我自己钱的,告您一声让您心宽。”
    曲夫人大方地收了,笑说“你就是金泽滔吧,老曲都跟我提过好几回了,果然与众不同。”
    曲向东气咻咻地说“岂止是与众不同,简直是异类,这送礼还送出一大堆的理由,我不收好象还对不起他似的。”
    金泽滔嘻笑说“领导有这样的认识,我这礼就送得值当了。”
    当曲向东坐下来时,脸上就平静如水“来了晚饭就在这里吃吧。”
    金泽滔大喜“谢谢领导,属下正有此意。”
    第五十八章 君子都不是东西
    曲夫人哈哈大笑,曲向东无奈道“他就一属猴的,顺杆爬的本事不小。”
    曲夫人姓卓,名华君,从省城来浜海过元旦,曲夫人来浜海,这还是金泽滔从莫宏铭那里探听到的,本来他还犹豫要不要到曲向东这里来送礼,但当莫宏铭说曲夫人今天来这度假时,金泽滔就下定决心光明正大来冷面虎家送礼来了。
    曲夫人颇为贤惠,并不是金泽滔想象的食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小姐,操持厨房很是熟络,最后烹制海鲜时犯难了,看起来这海鲜他们家并不常做。
    金泽滔捋起双袖,边做边解说“这做海鲜的最简单,只要材料新鲜,不用太复杂的程序,也不用太讲究的佐料,单是煮和蒸就能做出海鲜宴,渔民在海上没有条件就是水煮,这也是最地道的海鲜做法。”
    不一刻,就做出几道海鲜了,就是鱼要费些时间,曲夫人看得目瞪口呆,曲向东倒也平静,还在旁劝导其妻“这小子要是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你千万别太惊奇,小心心脏。”曲部长也难得地开起了玩笑。
    金泽滔不满地说“在曲部长眼里,我就这么另类,我的自尊心很受伤的。”
    因为曲夫人大老远从西州赶过来,小别如新婚嘛,金泽滔也很自觉没有赖着不走,吃过晚饭就告辞出来,直接驱车回了西桥的家。
    现在家里热闹了,金泽洋因为刻苦勤奋,也算学成出师了,成了西桥砂洗厂的技术骨干,一举一动颇有章法,工资也涨到一千元。金泽滔之所以把他打发回了西桥,一是就近照看父母,二是家里新院宅正破土动工,需要人打理。
    这次金泽滔回家两手空空,没带任何礼品,但回到不大的老院落时,还是被家里堆积如山的各类土特产吓住了。
    母亲很是苦恼,埋怨说“小滔啊,这人来人往的,都是生面孔,没说几句话,就把东西一扔,我止都止不住,不收也都收了,送也送不回去,这算不算受贿?”说到受贿,母亲一脸紧张。
    小洋在边上翁声翁气地说“哥,我都记着呢,赶明儿我都给送回去吧,现在咱家不缺钱,不能让别人说闲话呢。”以前小洋给穷怕了,领了二个月的高工资,也有点财大气粗了。
    金泽滔呵呵笑了“妈现在政治觉悟高了,不过没事,这过年过节的,大家都是朋友,礼尚往来,但咱家也不能短了礼数,小洋你按价值大小,都送份回礼吧。”
    父亲在边上摸着下巴的短须,颔首赞同“小滔这法子才合乎规矩,妇道人家,见识短浅,不足道哉。”老爸最近读史记入迷,说话有些文酸。
    母亲听不太懂,但大意上还明白,就是说自己不懂规矩,就恼火了“今一整天没见你放个响屁,愁眉苦脸的说不出个道来,现在你倒马后放炮了,看你能,你能得过小洋吗,院宅平整下地基,砌墙上栋梁,都是小洋在打理,没见你动手,就会傻笑,整天就捧了本破书,唧唧哼哼地不知道念什么歪经。”
    父亲依旧是风淡云轻,面不改色,不屑说“君子不器。”
    金泽滔心中暗笑,父亲的意思是我是个君子,君子不干粗活,不屑做这类种田砍柴造房子的俗事。父亲虽然是部队转业,但这书是越教越迂,你跟老妈这样的农村妇女说什么君子不器,不是讨骂吗?
    果然母亲双眼睁成铜钱,骂说“君子不器,我让你不器,君子都不是个东西。你这老东西最近日子舒坦了是吧,都敢跟老娘咬文嚼字了。”
    金泽滔心中赞叹,谁说老妈是个文盲不识文理,从字面上解读,君子不器不就是君子不是东西吗?
    上辈子,父亲也一向自诩君子,但他照样子下田干活,上山砍柴,没日没夜地干活,没耽误过农时,这辈子,儿子就成就你当君子的崇高使命。想到这里,心里酸酸的,改变命运,从家里人开始。
    父母虽然互不服气,但屋里洋溢的暖暖亲情还是让金泽滔感慨,他制止了弟弟的劝解,父母习惯这种吵吵闹闹的家庭气氛,家就象齿轮运转,父母就象一对咬合的轮盘,吱吱嘎嘎地拉动着家前行,把齿轮盘相敬如宾地平行放着,虽然耳根清静了,家也就停了。
    上辈子,父亲走后,母亲那郁郁寡欢的样子让记忆犹新。
    父亲终于落荒而逃,母亲得胜归来,喜气洋洋。金泽海满头大汗地抱一颗篮球回来,母亲嗔怪地又把火力对准了小海,父亲清静了,说起了大伯父的事情。
    伯父金远天去了新疆,盘了一眼鞋店,但还没等上货,就被人扔出来了,听说是房屋租赁纠纷,店主不是房主,租期到了,房主要收回店面,伯父急眼了,找不到盘店的店主,反正是被骗了。
    现在伯父带着小祖等一大帮子人回家了,这次被骗让走遍大江南北的伯父郁闷了,急火攻心下一回家就躺倒了。
    总体来说,伯父还是个厚道人,做生意一直是规规矩矩的,从不坑蒙拐骗,这次回家后,伯父扬言不再出远门了,就呆家里在地里刨食。
    小祖是个不安于现状的活络人,偷偷找过父亲和弟弟,
    金泽滔把屋里的土特产理成几份,现在家里日子滋润了,也不能忘了叔伯邻舍,自己毕竟在外地工作,家里有个长短寒暑还要村里四亲六眷帮把手。
    再说,这新院宅还没完工,正是要酬谢一番,母亲当家,把任务都分派下去,一家人先去叔叔家看望爷爷奶奶,奶奶照样是拉着金泽滔的手,一阵心肝儿宝贝儿地亲热,问长问短,金泽滔也不厌其烦地一一作了回答。
    叔叔金远相还是有些拘谨,对金泽滔当了领导无比的欢喜,连连说明天清明要多在祖宗坟前上注香,感谢祖宗保佑。
    第五十九章 有点脑水的都做工人
    叔叔是个胆小而实诚的农民,很勤劳,一个人种两户人家的责任田,虽然辛苦,家里也渐渐有了些积余,对金泽滔一家能把稻田让给他种心里感激,在金泽滔家造新宅院中也非常尽心尽力,木工泥瓦工样样都拿得出手。
    上次没看到小堂弟金兴忠,小的时候自己特别溺爱他,后来上了学渐渐地疏离,这次见了小忠还是非常腻他,哥哥叫得很甜。
    现在西桥砂洗厂生意很火热,工人一招再招,之前金泽滔也不是没想关照家里的亲人,只是刚刚入冬,这么大片的冬小麦要打理,叔叔还忙。
    村里人只知道小洋最近发财了,到了镇上的大工厂做了技术人员,却不知道这厂就是他们家开的,这事金泽滔也交代过家里,连小海都不知道他们家现在成了暴发户了。
    金泽滔对叔叔说“叔,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这样,小洋不是在镇上的工厂上班吗,工资不低,比干农活要挣得多。”
    叔叔憨厚地笑了“那是小洋争气,你们家都不是种田干农活的,除了小洋,你们连半个工分都算不上,现在好了,都拿上工资了,不用象我这样天天啃泥土。”
    金泽滔说“小洋的厂里最近正准备招批工人,我让小洋把你和小祖都报了上去,你看愿不愿去?”
    婶婶在边上见叔叔还犹豫着,急了“去,咋不去呢,小滔有心给你找了个好活计,不能落了他的好心不是?”
    叔叔倒不是不愿意去,只是还牵挂着家里的责任田,一时没反应过来“去是愿意去的,只是家里这田,你婶婶一个人也干不动啊。”
    金泽滔笑说“不用担心田,农活忙了就请假回来,又不是不让你回家。”
    叔叔有些迟疑“这能行吗?我怕干不了工厂的活,到时耽误事让你脸上无光。”
    小洋大声地说“叔,你干啥活不巧,村里造房打家具哪家不是叫你帮工,在砂洗厂上班能吃苦就能拿高工资,不用多久,叔一定比我拿得多。”砂洗厂实行的是奖勤罚懒的计件工资。
    婶婶小心地问了声“你叔要是真进了厂,都能拿多少工资?”
    叔叔斥责“哪有问工资的理,能让你进工厂都是小滔天大的面子。”大家也深以为然,婶婶有些羞愧。
    金泽滔笑了“没那么讲究,给工厂打工,当然要问清楚工资,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小洋现在是技术骨干,拿的是固定工资,叔要下车间,拿的是浮动工资,干的多就拿的多,我看以叔叔的手艺,不用多长,拿的不比小洋的低。”
    婶婶见金泽滔帮衬着自己说话,顿时眉开眼笑,一听工资还这么高,都乐得差点没笑出声来。
    爷爷也在旁劝说“远相,小滔给你找了个好活计,有点脑水的都进工厂做工人出门做生意,谁还象你这样呆板,就知道荷着把锄头挖土撬泥巴,在工厂上班,既省力,月酬又拿这么高,小滔,就这样定了。”
    爷爷是个老支书,眼光远比这个最木讷的儿子要远大,在家里也是一言九鼎,奶奶也是笑眯眯地说好,一家子兴旺才是老人家的最大心愿。
    伯父家的气氛就有点灰暗。
    伯父大约给这次事情气得不轻,脸色腊黄,面容消瘦,跟上次见面的神采飞扬迥然不同,小祖也是垂头丧气,伯母在一边唉声叹气。
    父亲和母亲都安慰了一番,金泽滔把砂洗厂招工的事一说,这家子人才算有点生气,金泽滔说“伯爷,你也别太上火,这事都发生了,你就气吐了血也于事无补。”
    伯父金远天挤出笑容“小滔,你可大出息了,小祖的事劳烦你关照了,我这几年也没怎么关照你家,却反劳你关照,伯爷心里惭愧。”
    金泽滔摆手说“一家人不兴说二家话,小祖也是我兄弟,和小洋在一个厂里做工,也好有个照应,你就别太上心了,伯爷你就好好养身体,养好了,我也给你找份工,不比你东奔西跑的差。”
    伯父精神一振,坐直了身体“小滔你说说,伯爷能干什么活?”
    “伯爷你以前不是在大队做过会计吗,记账会吧。”金泽滔问道。
    伯母有些骄傲“你伯爷的账做得好,大队里谁不服气,这数字写得真是好看。”
    金泽滔知道伯爷一手字写得漂亮,他经手的账本整齐划一,不仔细看,还当是印刷的。
    金泽滔说“这样,伯爷,你过了元旦就到镇上的砂洗厂先熟悉一下,现在记账跟你大队里的流水账不一样了,小洋,你跟刘诗诗刘经理说下,让她找几本新会计准则方面的书籍,让伯爷学习下。”
    伯父一听过了元旦就要上工,心情顿时大好,病也轻了,直接下床拉过床底的大木箱,打开一看,除了伯父记的一些旧账本,还有几个泛黄的什么《简明记账办法》《怎样当好大队会计》之类的旧书。
    金泽滔乐了,这些都快成古董了,还当宝贝留着,伯父翻着旧书缅怀往事“我知道,这些都过时了,以前公社里会计大比武,你伯爷我可是拿过算盘冠军,大队这点账我还没怎么费心思,以前公社里都经常抽我帮忙,可惜你伯父不是国家户口,不然,早就当官了。”
    伯母嗔怪“这都什么时候的老皇历了,赶紧吃饭,再不养肥身体,你就一直呆家里混饭等死喽。”
    又闲谈了几句,金泽滔问起了姑姑金盏花的事,说起这个小妹,伯父和爸爸都沉默了,金泽滔把自己可能要进京出差的事说了,想借机看看能不找点线索,伯父摸出一封信,说“不要白费心思了,我按这信上的地址找过,没人,不知道是写错了,还是搬了,反正没人说得清楚。”
    金泽滔接过信说“也不耽搁什么时间,顺路的,去看看也好。”
    父亲叹息“尽人事,听天命吧。”
    其他同村亲友就不用金泽滔出面,母亲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跑进跑出,忙得不亦乐乎。
    第六十章 大家都要享受发展经济的丰硕成果
    第二天,金泽滔就回了东源财税所,岁末年初,该总结的总结,该计划的计划。元旦前,苏联正式解体,分裂出十五个国家,动荡了一年的苏联终于还是轰然倒地,以后再称苏联只能说是前苏联。
    这一切都同金泽滔没什么关系,虽然他知道这个历史事件,他还知道随后会有南斯拉夫解体,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但人微权轻的他能做什么?
    他只关心苏联解体后对东源绣服有什么影响,但显然,苏联解体后的动荡东欧因为商品贫乏,人民对最基本的生存物资的要求高涨,经济开放度更高,大批的东欧商人会潮水一样涌进中国内陆,大批的商品会潮水一样涌进东欧大陆。
    如此过了半月,罗书记去了趟县城回来,直接让罗立茂把金泽滔召了过来。
    现在罗立茂也模人样了,位置有了,口袋鼓了,腰杆也直了,脑门四周一圈乱草也给打理得整整齐齐,油光水亮,再配上西装革履,还真有点领导干部的模样。
    每次看到罗立茂,金泽滔总忍不住要调侃一番“罗主任,最近头发都生机勃勃,是不是受了美丽姑娘的滋润。”
    罗立茂脸皮本来不薄,又经过党政办的历练,闻言大有宠辱不惊的大家风范“美丽见过我娘了,相处得很和谐,我娘说了,过了年找个吉日把好事办了。”
    金泽滔听罗立茂提起他老娘,立马收起嘻笑“嗯,你年岁也不轻了,该让老娘享享清福,抱孙子了,晚上吧,到你家,我得跟老娘唠叨一下你的亲事。”
    罗立茂心里暗笑,这一招百试不灵,当他抵挡不住金泽滔的毒舌时,只要一祭出老娘的大旗,立马会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这老娘现在对金泽滔比亲儿子还亲,有时候连自己都有点嫉妒,只要金泽滔一开口,老娘说什么都百依百顺,难道我生得丑真是老娘小时候经常说的垃圾堆里捡的?
    金泽滔不知道罗立茂脑袋瓜里转的龌龊念头,能一路乞讨把丑儿子送进大学,还让这个丑儿子能拥有一颗坚强上进的心,这样伟大的母亲不能不让他心怀敬意。
    金泽滔走进罗书记的办公室时,何区长等区委区政府领导满满地坐了一屋。
    看到金泽滔进来,罗书记亲自起身迎接,握了下金泽滔的手说“没什么大事,都快过春节了,告诉你个喜事,县委办正式通知,我们东源区被评为全县工业明星区镇,重奖五万元。为推进全县掀起经济大发展的热潮,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春节后举行四级干部大会,表彰先进,鼓足干劲。奖金先拨下来了,大家正在商量怎样过个肥年。你现在可是名符其实的财神爷,想听听你的意见。”
    金泽滔笑说“那倒要先恭喜罗书记、何区长了,四级干部大会这是我县前所未有的隆重啊,还上台领奖,既然罗书记说要鼓足干劲,那我区一定还要上台表态发言,真是好事!”
    春节后开大会部署全年工作,这在以后来是常态,现在浜海也终于开了这个先端,以后将会成为全市四级领导干部每年一度的大聚会。
    何健华区长点点金泽滔说“就你脑子活灵,在三千人四级大会上领奖、发言确实能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明年我们全区将会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
    大家都喜气洋洋,罗书记说“这奖金主要是对区镇机关干部职工的奖金,我们初步决定,五万奖金一次性下发,让大家都好好过个年。”
    金泽滔说“这五万元奖金发下去,人均也就五百不到,这还不算县里派驻我区的各站所办,你总得意思一下吧。按我说,县里这奖金主要是对区委领导的奖励,在座领导高风亮节,但这一码归一码,我们既要体现县委县政府对我们东源区特别是区领导的鼓励和鞭策,又要让所有干部职工都能享受到发展经济、服务社会、敬业爱岗带来的丰硕成果。”
    财贸副区长李超说“就知道你鬼点子多,说说,怎么个体现和享受法。”
    金泽滔看了在座的领导一眼“看各位领导虎视眈眈的神情就明白,都盯上了产业办这块肉。”
    大家都笑了,金泽滔说“其实产业办的钱也就是各位领导的钱,领导们看得起我才会找我商量,先谢谢各位领导了。做生意的人都知道,钱要花了才更有劲头去赚,我的意思,产业办拿15万元,凑足20万元,提一条建议,不要全发现金,也拿出一部分买成鱼肉等年货发给大家,干部们回家不是脸上更有光彩,也体现了领导们对干部的关心。”
    何健华一拍大腿“这办法好,有钱有肉,很温馨体贴的办法。”
    金泽滔继续说“我还有一个建议,领导可以考虑下,刚才我说了,我们要体现县委的鼓励和鞭策,可以按级别设定一个奖励系数,体现级差,比如普通干部为1,中层副职为11,正职12,副科级13,区委委员为14,罗书记和何健华可以定为15,这样既有所区别,也算是领导干部权责一致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能调动干部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积极性。”
    罗才原和何健华对视了一眼,同时点头,金泽滔的话为这个奖励办法提供了二条很充分的理由,既能向上交代,也能向下说明,还能光明正大地增加自身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罗才原当即拍板说“罗立茂主任,现在区委主要领导都在这里,我看大家都挺赞同这个办法,做好会议记录,照此执行。”
    罗立茂记录后,看了眼金泽滔,说“罗书记,何区长,海鲜码头酒店即将开业,酒店风总给区委区政府集体发了请柬,在酒店动工前罗书记答应过参加开业典礼,不知道怎么安排?”
    第六十一章 黄金窝上建起的酒楼
    第六十一章黄金窝上建起的酒楼
    罗书记笑说“这是我们东源的一件大事,海鲜码头酒店前天我还去看过,里面装饰不一般啊,很上档次,对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提高我区的知名度都大有好处,在家没外出的区领导都参加,还能白吃一餐,美事一桩啊。”罗区长心情不错,看起了玩笑。
    大家都笑了,纷纷说一定要参加,金泽滔也低头笑了,酒店磕磕碰碰终于快开业了,但总算是一块石头落地。
    前期土建进行时,酒店服务员和厨师招聘工作就在进行,这方面,罗立茂出了大力,东源中学很多最后没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在他的号召下纷纷到酒店应聘。
    在东源,一般农村学生还真没什么大出路,除了务农也就早早地出社会闯荡,现在环境好些,可以到东源遍地都是的绣服厂做工,只要能吃苦,收入总比在家种田要高,但不管怎样,能有一份轻松舒适的正规大酒店工作就是城里人也不一定能谋到。
    所以一传十,十传百,酒店招聘通告一贴出来,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最后还到处托关系走后门,让金泽滔哭笑不得的是岔口村老支书也来说情,不知他是谁给他做的参谋,金泽滔能作得这个主,他的那个混混儿子李明堂要来酒店应聘保安。
    就他那小身板还保安,金泽滔第一个念头就想拒绝,但转念一想,李明堂在长短街也混了多年,熟悉岔口街每个旮旯角落,长得也还不俗,让他站酒店做个门童不错,也能镇得住长短街的一些二流子。
    金泽滔只说了让他把那头长毛给剪了,算是应承老支书的说情,李良才千恩万谢地回去了。
    海鲜码头开业那天,让岔口街的人们开了眼界,酒店门前车水马龙,水泄不通,从永州请来的乐队比中学的那个业余铜鼓队正规多了,整支长街锣鼓喧天,管乐齐鸣,鞭炮放了整整一拖拉机,岔口村还出动了舞狮队来相庆。
    酒店有五层,一层为休息大厅、点菜房、厨房,这厨房设备据说是从西州买的,都是进口货,一色的不锈钢厨具,碗碟盆盏全是雪白照人眼的白瓷,碗底还烫着海鲜码头的金字。
    二层和三为散桌大厅,能坐上百人,四五层为装修堂皇大气的精装包房。过道楼梯一律深红木地板铺成,墙上粉成白色,看起来整洁卫生,每层都有卫生间,当岔口村的村民还蹲路边的茅坑方便,海鲜码头的卫生间都干净能住人了。
    墙上挂着各种人物国画,这是金泽滔让风落鱼跑西州美院找学生用十元一张换来的。
    很多人开始还当是印刷品,仔细一看,有落款日期,都以为是哪个名家的画。
    总之,第一次来酒店的人都不住赞叹,原来酒店还能开成这样的。金泽滔还是有些遗憾,如果时间宽裕,还能做得更精致更有特色。
    金泽滔在意的是内部管理,金泽滔对酒店管理也写了策划方案,让风落鱼在细节上再自己摸索,但有一点,金泽滔很郑重其事地交待,因为是海鲜酒店,厨房管理犹其关键,重点抓好食材的进货关,厨师的出锅关,现在刚开张,也只能由让李沉鱼眉毛胡子一把抓。
    海鲜码头的菜单是金泽滔自己亲手订制的,现在还不适合引进别的菜系,主打渔家口味的菜谱,金泽滔希望能亲手打造出一个渔家菜系。
    金泽滔对厨房管理要求很高,菜谱里的每个菜都有专人烹制,每个厨师只负责二到三道菜,确保菜谱里的每道菜都能做出顶级口味。海鲜码头的厨房的人员配备最是齐备,炉头、砧板、面点、水台、洗碗、摘菜、跑菜等一应俱全。
    除了聘用一些本地厨师外,还在永州各县市物色了几个在当地颇负盛名的海鲜厨师,现在开业在即,人员储备上还是有点捉襟见肘,寄希望来年吧。
    在金泽滔对海鲜码头的种种还略感遗憾时,风落鱼却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地站在酒店大门迎四方宾客,风落鱼原本长得就标致,婀娜体态再配上这身特制的西式制服,左胸口佩上红底金字铭牌,铭牌上方别着一枚鲜花,一夜之间,竟有未来职场白领的优雅气质,令得李沉鱼都感觉有些不太真实。
    当初金泽滔任命她为海鲜码头总经理时,她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未来酒店的模样和眼前金碧辉煌的酒店一比还是大为逊色。
    这二个月来,她一直奔波于各大城市,主要任务就是组织人员招聘和培训,这一路走来,令她大开眼界,也使她的心大了起来。虽然她受教育程度不高,但骨子里的骄傲还是让她的心不断地膨胀。
    她感觉海鲜码头就是她腾飞的翅膀,她有预感,有朝一日,当幕后的那个年轻男人手指轻轻划下,她就会展翅高飞,直入云霄。
    金泽滔看着大门口的风落鱼,举止端庄,谈吐优雅,虽略显生涩,但也落落大方,进退有度,很得来宾和围观者的瞩目。
    现在的来宾大多是各企业特别是绣服大户的代表,由风落鱼交代迎宾小姐引导就行,当陆续有区乡镇领导来临时,休息室里等候的邵友来亲自出迎,现在邵友来也算是东源各级政府的座上宾,和各区乡镇头头脑脑也极为熟悉,不用金泽滔出面。
    当一辆依维科在大门口停下时,金泽滔迎了出来,车门还没打开,就有人嚷嚷“本来以为要费一番口舌问路,还是曲部长说得好,锣鼓响了有好戏,顺着锣鼓果然能看到好戏。”车门打开,首先探出一张大麻花脸,正是堂堂县公安局柳鑫副局长。
    酒店一班大股东早就等在酒店大堂内,金泽滔示意柳立海跟着自己迎了上去,车里陆续下来几人,有金泽滔熟悉的曲向东、莫宏铭、宋春等人,也有几人不熟悉。
    柳局长一眼看到人群中的金泽滔,哈哈大笑,他开口笑的时候麻花脸就象着了火。
    曲部长不理金泽滔等人,相反打量着四周环境,又抬头仰望着新落成的酒店大楼,说“不错,黄金窝上立酒店,一定会财源广进。”莫宏铭等知道内情的人都相视一笑。
    第六十二章 不早不晚有客来
    金泽滔连忙迎了上去,握着曲部长的手说“感谢曲部长吉言,来,风总,给你介绍下,这是县委组织部曲部长,曲部长今天专程起来参加酒店的开业典礼。”
    曲部长看到金泽滔提起过的风落鱼,也大为赞叹,笑说“风总年纪轻轻,就能总管这么大一个酒店,巾帼须眉啊。今天我不请自到,不知风总对我这不速之客欢不欢迎?”
    风落鱼落落大方地握手“曲部长说笑了,领导能大驾光临,小店就蓬荜生辉,曲部长请。”风落鱼也是机灵人,听金泽滔和曲部长用普通话对话,也用普通话接话。
    曲向东说“不急,我再介绍位贵客。”曲向东口中的贵客那一定不是一般人,只见从副驾驶室里下来一位和曲向东年龄相仿佛的中年男子,气度轩昂,龙行虎步。
    金泽滔早就注意到这人,现在领导乘车,一般喜欢坐在前排副驾驶里,只是没人介绍,他也不好询问,曲向东一说,他连忙趋身上前,先递出双手。
    曲向东说“这是我大学同学,团省委副书记温重岳,昨天凑巧来浜海办点事,今天我就拉着他来了。”
    金泽滔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温重岳,那是后世的省委书记啊,和苏子厚老师搭过班,所以印象特别深刻,比老师要年轻。
    温重岳握住金泽滔的手,温和地说“金泽滔,我听老同学多次提过你的大名,工作很有冲劲,方法很多,思路很独特,不错,不错。”
    前世这位未来的省委书记肯定没来过东源,重生之后命运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改变,很多身边的人和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在这里见到未来的省委书记,这应该是自己这只小蝴蝶带来的一个重大惊喜。
    金泽滔还在和曲部长说话期间,罗书记和何区长也连袂而来,这是金泽滔看到依维柯车时就让林文铮去通知这二位领导的。
    领导们又是互相一阵介绍寒暄,金泽滔也认识了其他几位领导,有教育?br />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野性迸发的女人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泾晖日志 战神夫妻之锦绣田园 太元局 穿越不同世界体验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