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石,你吃点菜啊,大小伙子,身体这么棒,营养得跟上。”
    魏老师把自己打的白菜炖豆腐倒给了石步庭一半,石步庭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这个魏老师真有意思,怎么知道自己身体棒的呢。
    由于老校工和方静老师都走了,下午学生放学之后,校园里面,就只剩下石步庭和魏老师两个“成年人”了,当然,学生还不少,不过不到六点,这些学生也都走光了。
    石校长告诉石步庭,六点准时关校门。
    吃完了饭,魏老师就到自己位于校内水泥路东边第一排中间的宿舍去了。魏老师走后,整个锅炉房里面仍然萦绕着魏老师的香水味,魏老师的香水有一种使男人昏昏欲睡的神奇能力。石步庭总觉得自己浑身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就是使不出来。
    从魏老师的宿舍里传来悠扬的琴声,是脚踏手风琴的声音,弹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魏老师科班出身,弹奏技巧很高。
    偌大的校园里,空荡荡的,魏老师的一曲琴音,把整个空间都填满了。
    听着琴音,闻着久久不散的香水味,石步庭的脑海里不停的出现魏老师的身影。刚才魏老师弯腰之时,那雪白如玉的胸部若隐若现,石步庭好想伸进手去,一探究竟。
    闲来无聊,石步庭一屁股坐上锅炉房的床。
    锅炉房实际上是连着的两间房子,一间里面放煤炭和一个小锅炉,另一间就是石步庭的宿舍。小锅炉烧开水,供白天小学生和老师们喝,晚上就只有石步庭和魏老师两个人了。
    石步庭的宿舍紧贴着西边的供销社的墙,床是南北向摆放,不知道什么缘故,床头位置,竟有一个通向房顶的简易台阶。
    九月的天气,还是说热就热,这种热让人觉得异常烦躁,就像身上有汗淌不出来一样。石步庭脱掉短袖上衣,这是他新作的一身衣服,宋新刚的姐姐裁缝手艺不错,给石步庭做的衣服非常合身,可惜宋新刚的姐姐又矮又胖,而且白的像面粉,真像一个白馒头。
    石步庭身材匀称而结实,一仰身,躺在床上,随手一摸,发现垫在最底下的凉席子下面有一本书,抽出来一看,竟然是本好书,《金瓶梅词话》。这本书可是理论联系实际,高瞻远瞩的好书啊。
    翻看几页,书里那些本能的欲望爆发牵引,下面竟然不由自主的切入战斗状态,裤子太合身,那话受不了束缚,石步庭解开裤腰带,那话竟然挣出头来。
    天色渐渐暗下来,屋子里也暗下来,但是石步庭发现,从台阶顶端,竟然有一丝光线射了进来。
    看样子这道墙是两个房子共用的,而且两边都有主人。
    魏老师的琴声停了,静极了,但是墙那边,好像有人哗啦水的声音,好像有人在洗澡。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听不清的对话。
    思想斗争三分钟之后,石步庭战胜了自己的良知,他决定消灭自己心头的好奇,于是沿着那个简易的台阶爬了上去。
    台阶顶端,大约一块砖的空洞,居高临下可以洞悉对面房间里的一切,甚至说话声也更清晰了。
    一个浑身赤裸,皮肤白如雪梨,长发披散在背上的女人,背对着石步庭,正撅着屁股,在一个塑料脸盆上面撩起水来,洗下面。
    浓密的毛发在雪白的皮肤对照下显得格外耀眼,甚至连屁股上的黑痣都看的一清二楚。这个女人的皮肤绝对是极品中的极品。
    “婷婷,你哥哥生气了啊。”
    这时一个浑身赤裸的男人,圆滚滚的肚子,躺在铺着天蓝色床单的双人床上,岔开双腿,歪着头说。
    “王主任,我哥哥哪里生气了。”
    石步庭觉得声音很熟,仔细一辨认,这不是供销社的王主任吗?!
    那这个洗屁股的女人,是不是就是那天骂自己的女售货员呢?!
    “你看,你把你哥哥都气成什么样了。”
    王主任指了指自己那个能有石步庭一半大的愤怒的小鸟,无耻地笑着。
    石步庭心想,按着王主任的年龄,都够给那个叫什么婷婷当爹的,竟然两个人勾搭在一起。
    马婷婷拿起旁边小凳子上的白毛巾擦了擦自己的屁股,扭捏得走到床边,然后坐在床沿上。
    这时候马婷婷的正面完全暴漏在了石步庭的视线之中,虽说这个女人五官说不上多么标致,但是也说不上丑,不过她的皮肤确实很好,真正能称得上吹弹可破。而且这个女人虽然很瘦,但是胸部却又大又坚挺,确实是自己傲人之处。
    “上次我跟你说的事,你到底怎么想的,你先别动手。”
    那个王主任的手伸向了马婷婷浓密的丛林深处,马婷婷夹着双腿,只看见黑密的毛,下面的风光只留无限遐想。马婷婷推开王主任的手,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王主任好像有点生气,一把甩开马婷婷的手,硬把手插了进去。
    “你和我说的事,我什么时候不放在心上。”
    王主任非常粗暴的在马婷婷的下面扣来扣去,另一只手使劲抓住上面。马婷婷痛苦地呻吟着,但是并没有丝毫退缩,反而迎了上去,自己的手也背过身去,抓住了王主任的长处。
    王主任一把抓住马婷婷的头发,自己也从床上翻起身来,穿上拖鞋,把马婷婷的上身按在床上,脚还站在地上。
    王主任捋了捋自己的骄傲,拍马杀了进去,马婷婷娇哼一声,屁股撅得更高了。王主任弄了几下,好像觉得不过瘾,自己躺倒床上。
    “婷婷,来,用那里使劲夹我。”
    马婷婷把散乱在自己前面的头发弄到背后,双腿岔开,坐到了王主任那里,一边小声哼哼着,一边抖动起来。
    几番冲杀,王主任已经气喘吁吁,不到五分钟,王主任闷哼一声,成了一条死鱼。
    马婷婷万般不舍得拔出来,用卫生纸擦了擦王主任,然后又擦了擦自己。
    石步庭看完,浑身已经热气腾腾,小心翼翼得从台阶上爬了下来。
    第十三章 当老师不容易
    哗啦啦,旁边锅炉房传来接水的声音。
    现在的时间顶多也就八点,石步庭完全没有睡意。光着膀子,趿拉着拖鞋走了出来,看到正好提着水走出锅炉房的魏老师。
    “还没睡啊,小石,看你没开灯,还以为你睡了呢。”
    石步庭赶忙过去帮着魏老师提水,然后说“我十点以前睡不着,怎么你也没睡?”
    魏老师客气了几下,还是把暖瓶交给了石步庭,说“咱俩习惯差不多,我十点以前也睡不着,我宿舍有电视,来看电视吧。”
    魏老师穿着松宽的睡衣,更要命的是,睡衣里面,竟然什么也没有,魏老师弯腰之时,石步庭看到魏老师胸部靠上的位置,竟然长着一个好玩的黑痣,而实际上借着锅炉房一百瓦的灯光,整个魏老师的大胸,一览无余,那竟然是真的。
    其实石步庭对于只有几个台的电视节目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却也找不到更好的打法时间的做法,欣然高兴地说“好啊。”
    魏老师的宿舍安排的井然有序,屋里的每一处摆设,每一件物品都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电视上演的是《西游记》,这个石步庭都能倒背如流了,正好演到女儿国了。
    魏老师给石步庭洗了一个苹果,石步庭谢了一声接了过来。
    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电视,忽然,魏老师说“你说这个唐僧傻不傻,送到嘴的肥肉都不吃。”
    “可能唐僧减肥吧。”
    听到石步庭的话,魏老师吃的一口苹果竟然都喷了出来,喷到了地上,自己赶忙拿起扫帚打扫干净。
    “小石你说话真有意思,哎,听他们说你才十二岁,这是不是真的?”
    石步庭微笑的看了看魏老师,只见魏老师弯腰扫地时,露出大半个腰来,这衣服,显然不合身。石步庭只看了一眼,赶忙把视线转向电视,因为他的下面,有点不受自己控制了。
    “魏老师,你看我像十二的吗?”
    “不像,你上上下下都不像十二,我看像二十岁的小伙子。”
    魏老师打量了一番石步庭,石步庭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笑着说“其实我真不是十二,我的实际年龄是二十二,估计上户口的时候上错了。”
    “偶,是吗。”
    “意外。”
    石步庭的意外刚说出口,意外就真的发生了。
    停电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在农村是挺大的。
    “小石,我这里有蜡烛。”
    很快,魏老师就点上了蜡烛。本来漆黑的屋子,一下有了微弱的亮光。
    “魏老师,停电了。”
    “嗯,停电了。”
    “魏老师,那我回去了。”
    “不再坐会了?”
    “不坐了,明天一天的课。”
    魏老师笑着点了点头,目送石步庭走出了自己的宿舍。
    石步庭从锅炉房摸索出一个手电筒,坐在自己宿舍门口,抽起了烟。对于金鹿香烟的味道,石步庭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说实话,只有八毛钱的烟,不错了。
    总觉得有种心慌的感觉,石步庭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
    先是一男一女的争吵声,把石步庭吵醒。
    外面还是漆黑一片,看样子也就四点左右。
    两个人的语速都很快,听不清楚说的什么。只隐约听到,对得起,对不起什么的。
    然后听到砰砰乓乓的声音,然后是奋力关门的声音,然后就只剩下一个女人呜呜咽咽的哭声了。
    声音都是从供销社那边传来,就是昨天快活的两个男女的争吵。
    石步庭被这些争吵弄的一点睡意也没有,躺在床上点上一颗烟,他没有再上台阶上偷看,这一刻他的良知战胜了好奇心,忽然他非常同情那个女人了,或许为了某种目的,出卖自己的肉体,虽然谈不上高尚,但是多少也说不上多么卑鄙。下流是下流一点,可是所有的水,都是下流的。
    从那天之后,石步庭连着几天都没有听到邻墙的供销社那边传来什么动静来。
    石步庭已经当了四天老师了,事实上,石步庭仍然是大寨村小学的学生。
    这有点像自己搞自己的意思,自己当学生,自己当老师。
    不过说实话,老师这个活,稍微责任心强点的,绝对折磨得头疼。你跟那些学生纠正了十遍错误,但是第十一遍的时候,那些小祖宗还是该怎么错就怎么错。
    而且石步庭性格绝对不适合当老师,尤其不适合当以考试论英雄的老师。石步课搞笑的成分要比教授的成分多多了,学生喜欢是喜欢,可是教学进度什么的,就难以保证了。
    那时候教学还是以《教学大纲》为标准,当然,到2004年改革的时候,虽然本质的内容没怎么大变,但是名字改了,叫《新课程标准》。
    这个《新课程标准》最大的新意是什么呢?就是名字,名字和以前一点都不一样,甚至一个一样的字也没有,我国那些搞教育的,真厉害。
    石步庭教不好学生,也没教坏。
    多少还能看着这些学生不逃课,学生逃课可是大事,现在地里的玉米和地瓜,还有花生都要收获了。
    这些小子,尤其是五年级到初中的小子们,一不上课,就跑到田里,拔上几棵花生,掏出几个地瓜,掰上几个玉米,三下五除二脱个精光,露出几根发黄的细毛毛,下面大条来回晃荡,一起喊着号子跳到牟汶河。
    任凭来回过路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还有自己的女同学,毫不在乎。
    用清澈的河水洗一洗从地里正大光明偷来的战利品,张开大嘴狼吞虎咽。
    洗一天澡也不出河,直到天快黑了,匆匆从水里爬出来,浑身黑黝黝的,穿上衣服跑回家里。
    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主旋律,从1978年农村承包到户以后直到1992年票据时代结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农村全面思想大变迁的时代。慢慢的,阶级斗争渐渐被经济发展取代,老百姓也把赚钱放在了最重要的日常安排上。
    当然挣钱不是目的,挣钱只是手段,问题是,赚钱是金手指,没有他,其余的都困难。
    这几天,其余的老师议论被石步庭听到,方静老师的父亲得了重病,需要很大一笔钱做手术,方静家里不富裕,整日以泪洗面。
    第十四章 玉米大丰收
    1991年10月1日,一个重磅消息传到了这个小山村。
    整个大寨乡被从鲁南县划出来,划入赢牟市,同时赢牟市也由原先的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
    那些大寨乡的头头脑脑慌了,各显神通要调回鲁南县。
    石步庭想不明白,这些人脑子进水了还是怎的,这赢牟市将来发展前景肯定要比鲁南县大,赢牟市的支柱产业是钢铁,将来中国发展,离不开建设,要建设就需要钢铁,而鲁南县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确实不如赢牟市。
    但是很多时候,有些人做事情根本不分析对错,只看别人怎么干,然后就怎么干。
    方静老师回来了,石步庭一共干了九天,不过晚上石步庭还要客串当校工,校工还没有回来。
    方静老师非常感谢石步庭,听方静老师的话语,方静父亲的手术获得了成功,现在不需要天天盯在710,有人倒班。
    石步庭解放了,刚好开始收花生。
    石步庭家有三亩多一点水浇地,十亩山地,三亩水浇地种玉米和麦子,十亩山地种地瓜和花生。
    最先成熟的是花生,霜一打,花生叶一落,就开始拔花生。
    石步庭家里一共种了三亩地的花生,除了自己吃油,还能卖一部分换钱。
    拔花生相对而言是比较轻快地农活,但是一直保持弯腰的姿势,时间长了,会腰疼。
    拔出来的花生放在地里晒两天,干的差不多了就要开始往家里运。
    运到家里就要一个个把花生从花生锞子上揪下来,然后再在塑料布上继续晾干,晾干了之后再开始用手一个个的把花生扒出来。
    差不多从花生开始收获一直到上大冻,这个时间都是农民们忙农的时候。
    收完了花生之后开始收玉米。
    掰玉米,路不好走,尤其是要过一道有一百多米的漫河桥。漫河桥中间部分,常年流水,非常滑。经常看见有人不小心摔倒。
    石步庭的饭量恢复了正常,可能是前几天自己身体要激烈地恢复到二十二岁的水平,饭量超过常人十几倍。
    看到这种情况,最高兴是张安花了。
    掰玉米是所有农活里面,最辛苦的了。天气炎热,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玉米两米多高,玉米叶边缘锋利,皮肤嫩的,一不小心就拉一道口子,汗流出来,流到拉伤的部位,火辣辣地疼。
    石步庭的皮肤在所有农民里面,数得上娇嫩。胳膊上被拉的一道一道。不过石步庭毫不在乎,抢收玉米才是关键。
    玉米收完了要收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是鲁中地区重要的物品。
    摊煎饼的时候,最好的柴火就是玉米秸秆。
    收完了玉米秸秆,就要刨玉米渣子,就是玉米留在地里的根部。这玉米渣子头,也作为柴火被运到家里。
    刨完了玉米渣子头,就要开始刨地,切地瓜。
    切地瓜是最有意思的农活了,用一个像搓板一样的地瓜刀子把地瓜切成一片片,然后把切成片的地瓜摆到地里,一片片晾干。
    晒地瓜干一定要赶在上冻以前,要不然一上冻,所有的地瓜就都烂了。
    收获的地瓜主要用来喂猪,专门留出一间屋子放地瓜干。需要的时候把地瓜干拉成地瓜面,然后再在大锅里煮熟,就成了肥猪的美味。美味不美味的,猪也没说,不过看样子吃的津津有味。
    现在石步庭真有点受不了了,整个上衣都被汗水湿透了,汗水流到血道子上,火辣辣地疼。
    还差最后一行就收完了,今年大丰收,估计石步庭家今年能收获两千五百斤玉米,除了公粮和自己吃以外,能有不少余粮。
    石步庭咬着牙坚持把最后一行玉米掰完,用化肥袋子抗出来。
    独轮车上已经被石玉亮装的满满当当,看着地头堆积如山的玉米,石玉亮一家三口喜笑颜开。虽然张安花怀孕还不到三个月,但是也没怎么讲究,该下地下地,该下水下水。
    很多人就这样,越娇惯了越经不起娇惯,越泼辣了越经得起折腾。
    张安花忙着装袋子,独轮车一车能推二百多斤玉米棒子,石玉亮来回向自己家里运玉米,张安花负责在地头看着玉米棒子。
    前天石玉亮和石步庭每人推了二十趟独轮车,昨天二十三趟,今天已经二十趟了,再有一趟就能把所有的玉米棒子搬回家了。
    这些玉米棒子运回家之后,要在墙头上,木头架子上,石垛子上,反正什么地方合适,就在什么地方上晾晒。晾晒差不多干了之后,就开始把玉米粒一个一个扒下来。
    1991年的时候,玉米脱粒在鲁中地区还是纯手工的活,就是到2013年也基本上是手工的活。产量不高,没用机械的必要。
    今年整个hb省大田收获玉米的大寨村民都喜笑颜开,今年收成确实好,就是那些比较懒,追肥少,没锄草的地里,玉米的收成也格外喜人。
    石步庭小心翼翼地推着独轮车走过漫河桥,虽说自己力气绝对够大,但是力气在这么滑的地方,显不出一点优越性来。
    石玉亮走在前面,已经过了河,推独轮车的技术要比石步庭高超很多。
    推独轮车是个力气活,力气小的,张开膀子控制不住。
    当年被毛主席盛赞的支前英雄们,就是推着这种历史悠久的独轮车,一路走南闯北,运送粮食和弹药,终于打赢了老蒋。
    不过这种独轮车到2013年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了。以前几乎每户都有的农用物资,已经渐渐到了消失的地步。不知道那些爱好收藏的人,有没有收藏这种东西的兴趣。
    整套的独轮车还包括两个配套的粪篓,这个名字可能有点恶心,但是确实是名副其实。
    独轮车主要是木质结构,外加一个橡胶轮子,结构设计得非常合理。最适合在山里小路上运送物资,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到处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就是那些稍微陡一点的爬坡路,几个人一起拉绳子,喊着号子就上去了。
    石步庭家终于收获完了玉米,一家三口笑着坐在屋子里面喝茶水。
    绿色小说lwen2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十五章 二叔要结婚
    赢牟市成立嬴钢区的消息在整个大寨村政界炸开了锅,所有从小学老师到乡长书记都跃跃欲试。成立区政府,需要设立很多科局级单位,而这些一下子多出来的编制,需要大量人员填空。
    有关系,有门路的都在这时候赶着谋个一官半职,可笑的是,有些人初中还没毕业,就已经在区政府里挂上号,开始领工资了。
    但是上面的风雨没有引起老百姓什么关注,比起那些明争暗斗,老百姓更关心谁家养的猪更肥,谁家的粮食收成好,当然,还有谁的老婆又和谁好上了。
    所谓的好上了自然就是到了直入主题的地步,这种事情,其实也正常。
    到了十月下旬,过了霜降,天气就开始转冷了,农忙也渐渐接近尾声,播种完麦子,终于有个清闲的时候了。
    一九九一年农历十月初七,中午,石步庭正在家里和娘剥玉米粒,这时候石玉明来到了石步庭家。
    “嫂子,俺哥哥呢?”
    “是老二啊,你哥哥还没放工呢。”
    “嫂子到下面吃晌饭吧。”
    石玉明摸了摸石步庭的头,说“走,跟叔叔上你爷爷那里去。”
    石步庭点点头,笑着说“这些天怪忙吧。”
    “行,小庭,咱娘俩下去帮忙去。”
    张安花洗了一把手,锁上门就和石玉明一起到老家去了。
    原来石玉明农历十月初十就要结婚,这些天整个大寨村石家都在石步庭爷爷家帮忙。
    结婚这种事情,自然是小民心中头等大事,规矩多多。
    在1991年的时候,思想已经比较开放,自由恋爱的比例已经逐年上升,但是主要的,还是媒人牵线搭桥。
    就是自由恋爱的男方,按规矩也要找一对媒人,按规矩办事。
    一般的程序是,媒人看着男女双方无论家庭还是孩子都很般配,便先到双方通通气,如果双方都没有意见,便进行第二道程序,相亲。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相亲的主要参加人员已经慢慢地由父母变成了男女双方。在这之前,尤其是七十年代以前,没有结婚之前,男女双方见面的几率是比较低的,就是见了面,也不知道那个人就是自己的未婚夫(未婚妻)。
    相亲之后的第二道程序就是定亲,细分的话还有就亲和换手绢,这之后就可以改口叫爹娘了。
    定亲之后就准备看日子结婚了,看日子之前,还有一道重要的程序,就是换年命帖子。男方拿着村里有文化的人写好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那里,女方的父母告诉男方自己孩子的生辰八字。拿着要回来的生辰八字,让先生找个好日子,还要确定回避两个属相的人。被回避的那两个属相的人,办喜事那天需要在自己口袋里装上红纸包的桃枝。
    换了年命帖子之后,就等着办喜事了。
    喜事那天最麻烦了,接亲,拜天地,喝喜酒,入洞房。
    当然,俗话说三里路改风俗,十里路变口音。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但是大致就是这些程序。
    像位于山东南方的几个地市,定亲的方式有一项比较重要,就是照定亲照片。这在山东中部,还有胶东地区是没有的。
    社会在向前发展,风俗也在变化,但是不变的,是农民的朴实和真诚。
    石家在大寨村是个大家族。
    石步庭的爷爷石恒文弟兄五个,石恒文是老大,老二叫石恒武,老三叫石恒民,老四叫石恒化,老五叫石恒业。
    虽然石恒文年龄最大,但是石恒文的老二却是玉字辈中年龄最小的。
    原来石恒文早年参加过八路,走南闯北,打过很多大仗。后来在朝鲜战场负伤,左脸被子弹打了个窟窿,从腿上割下来一块肉补上,但是没有补好。每当喝稀饭的时候,就会从腮帮子上流出来,需要紧接着用调羹再赌进去。
    石恒文从部队退下来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找了寡居带着两个孩子的曹氏,才有了石玉亮和石玉明。
    石恒文脾气暴躁,哪怕是村里没人敢惹的恶霸,他也敢提着东洋大刀前去问个曲直。
    石恒文有把东洋大刀,刀锋锋利,其实按规定这种东西需要上缴的,不过没人知道石恒文这么做违反了相关规定,就是知道,也没人跑去告黑状。
    石步庭到爷爷家的时候,石步庭的五个爷爷已经都到齐了。
    老兄弟五个坐在八仙桌上喝茶,石恒文上手,石恒武次手。其实就是年龄最小的石恒业,也已经六十九岁了。在那个时代,一上六十,就可以称为老人了。
    看到自己孙子,石恒文咧着嘴笑。
    “小庭,快过来。”
    石步庭看到,老兄弟五个还真像一个娘生的,模样大差不差。各个爷爷看到石步庭长得这么高,无不啧啧称赞。
    “小庭,听说你头两天还在学校里当了几天老师,咱大寨村石家人丁兴旺,可是多是老实粗人,有文化的没有半个,能当老师,可不简单啊。”
    石恒业笑着看着石步庭说。
    “五爷爷你别说笑了,就给人家赶了几场子急,其实说实话,孙子还真不是当老师的料。”
    听到孙子这么谦虚,在座的几个老人无不哈哈大笑。
    “来,媳妇子给小庭抓出糖来吃。”
    石恒文坐在太师椅上指挥张安花,张安花一听笑嘻嘻地到箱柜里扒了扒,张开大手抓了一把。
    石步庭剥开一个娘递过来的高粱饴送到嘴里,花纸包着的高粱饴非常香甜。
    “媳妇子来了啊,那馅子还没剁,你赶紧去剁馅子吧。”
    石步庭的奶奶曹氏捣着个小脚从里屋走出来,里间屋本来是放粮食的仓库,现在被整理出来暂时当厨房。
    听到自己婆婆支使自己,张安花连着剥开两个高粱饴放到自己嘴里,挽起袖子,到里屋去了,马上就开始剁起了馅子。
    “我看接亲的人里,小庭去就很合适。”
    石恒武看着坐到床沿子上的小庭,其实男爷们今天没什么事干,主要的工作就是包饺子,蒸馒头,男爷们主要集中起来。
    一家一户,有个公事,人越多越热闹,外人看着也团结。
    听到爷爷们满意地看着自己,石步庭多少有点得意。
    第十六章 迎亲
    二叔洗了头,擦了雪花膏,穿上新做的西服、西裤和皮鞋。
    二叔简直帅呆了。
    “二叔,真帅啊!”
    抱着膀子,伸出大拇指,石步庭真诚的说。
    石玉明和石步庭个头相仿,模样也差不多,棱角分明,眼睛很大。比较不一样的是,石玉明胡须浓密,而石步庭嘴巴上光光的。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可是石步庭相较于年龄二十岁的石玉明办事都牢靠。
    石玉明跟着村里的能人孙大胖子跑买卖,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盖起了五间瓦房,不过也没有多少余款了。
    一共六辆洗刷干净的拖拉机,整整齐齐地排在大寨村油坊前面。
    这六辆拖拉机都是孙大胖子的,石玉明负责管理这六辆拖拉机和司机,今天可以说是石玉明最得意的时刻。
    能有一辆拖拉机接亲就不错了,一下子六辆拖拉机,那是怎样的气势。
    整个大寨村,实际上不超过十辆拖拉机。
    这个接亲的大队,真可谓豪华至极!
    每辆拖拉机上坐着一个压车的,第一辆是石玉明,第二辆是石步庭,第三辆是石步华,第四辆是石步青,第五辆是石步秀,第六辆是石步刚。接亲大队都是大寨村老石家的人,除了石玉明是石恒文的儿子,其余的都是石恒文五兄弟的孙子,正好一家一个,不偏不向。
    接亲大队年龄都在二十左右,个个身强力壮,这些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那就是叫门。
    天不亮接亲大队就出发了,新娘家是位于大寨村南边十里远的南仓村。
    一路颠簸,拖拉机非常销魂,心脏不好的,可不适合坐这种坐骑。
    到达南仓村口的时候,东方泛起了鱼肚皮。
    石步庭紧跟在石玉明身后,许是一夜没睡的缘故,石玉明脸上没有多少兴奋的表情,倒是有点好像很苦涩的样子。
    “几点了?二叔。”
    石玉明提起手来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北极星,说“五点四十五了,我们得抓紧,七点过门。”
    石玉明的媳妇姓马,叫马红。
    马家是南仓村的大户。不过南仓村是小山村,总共也就四百来户,光马家就占去了四分之三。
    马红家的大门也是大寨村书记家的那种刷着红漆的铁大门,非常的扎眼。
    “咣!咣!咣!”
    接亲大队围在铁大门外面不停地敲门,但是里面根本不为所动。
    过了一会,里面守门的人大喊“开门可以,红包拿来!”
    这是规矩,不过外面的人也都不是接过一次两次的新媳妇,大声喊道“不开门怎么给你们红包,快开门!快开门!”
    里面的人坚持让从门缝里递进红包去,外面的人坚持开门就给红包,一连闹了接近一个小时。石玉明站在一边乐呵呵地笑着。
    当地的风俗是谁家闹的厉害,将来谁家就有福。
    不过大门就闹一个小时,这也有点太长了。里面还有正屋门,里屋门。闹下来肯定要耽误过门。
    “我是石玉明,快点开门,要到点了。”
    如果现在开门,应该还不耽误过门。
    好像有个人进去报信去了,过了一会,里面说“俺姐姐说了,不给红包,绝不开门。”
    原来是石玉明的小舅子,难怪这么嚣张。
    其实也是,闹了一个小时,里面的人愣是一个红包也没捞着。
    石玉明掏出十个红包,从门缝里塞进一点点,然后接着抽了回来,说“红包大大的,开门快快的。”
    “外面的听着,不把红包塞进来,门就别想着开,反正你们娶媳妇,耽误了时间俺不管。”
    石玉明无奈,还是塞了进去。
    “不够不够,继续继续。”
    石玉明对于这种情况是做了比较坏的估计的,叫门这种事情,耽误了拜堂的有。
    又闹了一个小时,已经快八点了。外面敲门的人肚子都已经咕咕叫了,冰冷的大门仍然没有开的迹象。
    石玉明只有十个红包了,他已经塞进去九十个红包了!每个红包里面有两块钱,那就是一百八十块钱了。
    “这家人怎么了,小叔,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别扭为难咱们啊?”石步华问站在一边抽烟休息的石玉明。石玉明皱着眉头不说话。
    又过去了一个小时,已经快到九点了。
    这时候石玉亮匆匆跑了来。
    “怎么还没有开开门?咱爹和娘都坐不住了。”石玉亮问石玉明。
    “不知道马红他们别扭什么。”
    正在外面的人无可奈何的时候,门开了。
    迎亲的队伍立刻冲了进去,生怕大门会再被关上。
    屋门比大门还坚固,问题是,守屋门的人根本连要红包都不要。
    过了半个小时,已经九点多了,一个人过来拍了拍石玉明和石玉亮的肩膀,说“你爸爸让你上东屋说话。”
    石步庭眼看着石玉明和自己的父亲跟着那个人走进了东屋。石步庭的其余兄弟仍然在屋门口和里面的人打着嘴官司。这时候人群中,忽然一个熟悉的面孔,是马婷婷,原来这个女人是南仓村的。
    马婷婷也注意到石步庭,赶忙低下头。
    石玉亮和石玉明过了半个小时才走出来。已经十点了。
    “老二,你让小庭回家拿就行,你嫂子那里有。”
    看着怒气冲冲的石玉明,石步庭拉也拉不住。
    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石玉明,站在石玉亮旁边的石步华把石玉亮拉到一边,小声说了几句,然后冲着石步庭大声说“还愣着干什么,走!”
    “没接到新媳妇,怎么办?”石步刚憨憨地问。
    “问什么问,赶紧走!”
    听到“步”字辈里面的老大哥的命令之后,石步庭他们匆匆低着头跑出了马家。
    一直追到南仓村口,拖拉机司机正在那里等着,看到没有接到新娘子,怒气冲冲的石玉明,也没有敢上前问问的。
    “小叔,怎么办?”
    石步华跟着石玉明干拖拉机,看着正在吸烟的石玉明,问道。
    “你们都过来,打着火,上南泉子!”
    石玉明招呼着坐在一边的拖拉机司机,大声说。
    “怎么回事?”一起跟在后面的石步青他们问石玉亮。
    “不知道马家怎么想的,非跟老二要一千块钱的过门费,老二生气了!”
    “那这婚不结了?”石步青问石玉亮。
    “没媳妇怎么结?”
    也是,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大家纷纷爬上拖拉机,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十几分钟之后,拖拉机大队来到南泉子村。最前面那辆拉着石玉明的车停了下来,后面的拖拉机也跟着停了下来。
    大家纷纷跳下拖拉机,跑到石玉明跟前。
    “怎么了?老二。”石玉亮问石玉明。
    石玉明铁青着脸,也不说话,迈着大步走在前面。
    大部队糊里糊涂地跟在石玉明后面,不知道要干什么。
    走过七拐八拐的小胡同,石玉明在一个木大门宅子前面停下来,看了看敞开的大门,迈步走了进去。
    “进不进?”石玉亮看了看身后的石步华。
    “进!别让小叔出事。”
    石步庭跟在大部队后面挤了进去,只见一个扎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在和一个中年妇女摊煎饼。
    石玉明一脸严肃走到那个姑娘面前,正视着姑娘,说“刘丽,我今天就要娶你,你答应吗?”
    这个长相清秀,身材单薄的姑娘站起来,怔怔地看着石玉明,不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
    石玉明提高了音量,又说了一遍。
    “行!”那个叫刘丽的姑娘使劲咬着嘴唇,说。
    “石玉明你这个混蛋,你怎么还有脸来啊!”那个摊煎饼的中年妇女一看是石玉明,张口就骂。
    “娘,今天我就是来娶刘丽的!”
    石步庭看到那个叫刘丽的姑娘,年龄也就二十不到,非常瘦,眼睛很大,

章节目录

免费其他小说推荐: 原崩铁短视频,树海世界全破防了 仙奴成道 传闻中的路医生 Enigma老公很长情 超级修真弃少 异史山人说聊斋 疯批美人装乖,哥哥拼命占有 四合院之秦淮茹很旺夫 修行忆卿 福星郡主被读心,皇朝称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