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纸甲问世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纸药”的发现,使造纸术终于走上了正轨,俱酒下令增产增量。纸张这种东西,就算目前商业价值不算大,也必须坚持生产。
从长远来看,造纸术加上雕版印刷,二者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对于华夏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播、思想文化的传承,民族意识的建立和民族主义的形成,必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从近期看,对于统一天下思想,控制战国舆论、推进俱酒的霸业宏图,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纸张的制作初期,造纸作坊诞生了许多废品。
因为没有“纸药”的助力,许多纸捞出来之后,不能一张一张地揭开,结果最后形成了一大堆纸疙瘩。
这一天,俱酒经过造纸作坊门前,见到堆积如山的造纸物废品——一堆一堆的纸疙瘩。
俱酒首先想到的是要对这些东西进行再次利用,要知道后世,再生纸在全年的造纸量中始终占有重要比重。
俱酒找来负责造纸的墨匠一问,才知道并非这么简单,这些纸疙瘩再生,需要付出比新造纸更多的工序,另外也与纸药有不兼容之处。
俱酒心中失望,只好作罢。正当俱酒拔腿欲走之时,突然,两个大字在他脑中灵光乍现——纸甲!
纸制甲胄,不是开玩笑,这是在中国古代确确实实长时间存在并用于实战的一种护身甲。
它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广泛使用。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
纸甲主要用于中国南方步兵,因体轻,又为战船水兵多用。而俱酒所在的南郑,以及觊觎已久的巴蜀,其天气因素,都符合使用纸甲的需求。
在中国历史上,《南史》首次出现了“纸铠”一词,史书中记载:“尚书旧事,悉充纸铠”。
《新唐书》记载“襞纸为铠,劲矢不能透”。足见其柔韧性和安全性。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与后周交战,“民间又有自相率、以纸为甲、农器为兵者,号白甲兵。”
北宋仁宗年间,“诏江南、淮南州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弓手。”一次性制造和分发三万件纸甲,可见这种装备已经是当时的正式列装军队了。
俱酒立即兴高采烈地跑到了田系的办公场所,一边跑一边高声喊叫:“田系!田系!”
田系此时俨然已经是整个南郑政权的首席科学家,他的居所内大型图纸、算盘、三角板、圆规等应有尽有。
田系赶忙从一堆图纸中直起身来,匆匆迎上:“属下见过少子!”
俱酒一把抓住田系的双肩:“田系,作坊前的纸疙瘩找到用处了,可以用来作为铠甲!”
田系一听,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少子是说……用纸做铠甲?”
俱酒眉飞色舞地道:“不错!不错!”
言毕,一屁股坐在田系宽大的设计台前,顺手掏过一大张空白设计用纸,立即将自己后世看过的视频知识在纸上比比划划地画将开来。
纸甲的制作就是将纸张折叠成三寸厚的方块,然后用锤子反复锤实,四个角用铁钉固定,做成一块块纸质的甲片,然后再缀缝成甲。
若论刚硬,纸张确实不敌铁片,但从微观结构上看,纸甲是由纸纤维构成,含有丰富的高度弹性胶原蛋白,这些纤维相互交织,既强又韧。
纸甲在制作过程中,纸张经过捶打,纤维的密度更高,只要叠压至一定的厚度后,就会形成多层细密的纤维网络。
当箭镞或刃尖作用于纤维时,纤维受到拉伸变形,纤维网将把集中于一点的冲击能向四周区域传播,所有能量平均分配到甲片中。
外力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纤维的断裂能,冲击波能量在相对大面积内被吸收,增加了受力面积,抵消外力的冲击,
同时纸甲层层叠叠的结构,也使外力能够一层又一层地被抵消。
当面对外物的攻击,起到防御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柔克刚”的道理。
后世高科技的卡芙拉防刺服也是这个原理。
纸甲可以直接祼露,也可以罩以绢布或织物。纸甲和织物可以根据需要印染成不同的颜色,以此区分不同的兵种或不同的方队。
纸甲特别轻便,其重量几乎是同体积铁甲的七分之一。即使遇雨吸水之后,也比铁甲要轻一半左右,且遇水之后防御能力还会大幅提升。
国外的一档名为《流言终结者》的节目,曾针对中国古代的纸甲进行过还原和测试,测试结果证实,无论是箭射还是刀砍,纸甲的防护能力均不逊于同时期的铁甲。
《流言终结者》中对纸甲的测试
纸甲唯二的缺点:一是防火性不及铁甲,二是耐久度不及铁甲。
防火性可以湿水来解决,耐久度这东西无解,可能经过一场战役,部分甲片就废了,但好在便宜啊!
田系对少子的提议半信半疑,但这位少子的许多奇思妙想,都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尽管听上去是如此的不靠谱,田系还是立即组织人手,按照俱酒的图纸开始了施工。
经过一番折腾,一件战国版的纸甲终于制作完成了。
俱酒召集众多墨匠和属官,在汉水军校的演武场上,对纸甲进行了严格的测试。
首先测试其机动性。令三名体形相近的健卒,分别穿纸甲、皮甲和铁甲,进行机动性测试。
三人分别通过二里地的越野跑、四百米障碍跑,以及进行一些常规的厮杀格斗动作。
身披铁甲的健卒,跑到半途就彻底累趴下了,因为南郑的铁甲还在初级阶段,甲片厚薄不一,重量不好控制。
身披皮甲的健卒,堪堪跑完了全程,但整个人也累得不行,结束之后大口喘着粗气,身体机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身披纸甲的健卒,则轻松地完成了全程的科目,整个人面不改色、气不长出。
第二轮测试其防刺、防射性能。
在五十步之内,用强弓劲弩向三套铠甲进行射击。铁甲以毫发无损的战绩完美胜出;
皮甲和纸甲居然不分上下,大部分箭镞无法洞穿甲片。少部分穿过甲片的箭镞,测量其露出的箭尖,纸甲只露出寸许,而皮甲却达到了二寸有余。
假如是在战场之上,那么这点力道,都只会伤及皮肉,不会危及生命,但明显纸甲纤维比皮甲的阻力更大一些。
第三轮测试刀砍、箭刺、戈刺,铁甲、皮甲和纸甲都挡住了刀劈剑刺。在手持长戈,加上助跑的情况下,皮甲被刺穿了,但纸甲和铁甲一样,居然都挡住了戈刺,令现场一众人等大跌眼珠。
第四轮测试锤击,锤击作为钝器攻击,最致使的伤是内伤。将三套铠甲放置于土墙之上,分别用大锤猛击,然后观察土墙上的坑印深浅,纸甲居然以锤坑最浅胜出。
俱酒又命人将纸甲洒水浸湿,纸甲湿水之后的防御能力竟然成倍增加,特别是在对付箭镞进攻时,防御能力更胜一筹。
纸甲的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面对这种更为轻薄、经济实用的铠甲,俱酒立即下令组建多个造纸工坊,不追求什么光洁度、书写性能,只要能做纸甲就行。
此时的南郑手工业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出现了专业的手工业工人,三班倒的工作机制,以及以米粮为薪水的薪酬制度,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纸甲的生产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为了尽快扩大产能,俱酒下令全民参与,村夫野老,妇孺长幼,都领取了生产一定纸甲的任务,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能。
首批身披纸甲的士兵进行了严格的军演,纸甲经受住了模拟战争的考验,前线士兵由怀疑到认可,纸甲在南郑军中终于取得了一席之地。
“纸药”的发现,使造纸术终于走上了正轨,俱酒下令增产增量。纸张这种东西,就算目前商业价值不算大,也必须坚持生产。
从长远来看,造纸术加上雕版印刷,二者结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对于华夏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播、思想文化的传承,民族意识的建立和民族主义的形成,必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从近期看,对于统一天下思想,控制战国舆论、推进俱酒的霸业宏图,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纸张的制作初期,造纸作坊诞生了许多废品。
因为没有“纸药”的助力,许多纸捞出来之后,不能一张一张地揭开,结果最后形成了一大堆纸疙瘩。
这一天,俱酒经过造纸作坊门前,见到堆积如山的造纸物废品——一堆一堆的纸疙瘩。
俱酒首先想到的是要对这些东西进行再次利用,要知道后世,再生纸在全年的造纸量中始终占有重要比重。
俱酒找来负责造纸的墨匠一问,才知道并非这么简单,这些纸疙瘩再生,需要付出比新造纸更多的工序,另外也与纸药有不兼容之处。
俱酒心中失望,只好作罢。正当俱酒拔腿欲走之时,突然,两个大字在他脑中灵光乍现——纸甲!
纸制甲胄,不是开玩笑,这是在中国古代确确实实长时间存在并用于实战的一种护身甲。
它以硬布裱骨,再用纸筋搪塞。宋代的士卒﹑民间武装曾广泛使用。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
纸甲主要用于中国南方步兵,因体轻,又为战船水兵多用。而俱酒所在的南郑,以及觊觎已久的巴蜀,其天气因素,都符合使用纸甲的需求。
在中国历史上,《南史》首次出现了“纸铠”一词,史书中记载:“尚书旧事,悉充纸铠”。
《新唐书》记载“襞纸为铠,劲矢不能透”。足见其柔韧性和安全性。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与后周交战,“民间又有自相率、以纸为甲、农器为兵者,号白甲兵。”
北宋仁宗年间,“诏江南、淮南州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弓手。”一次性制造和分发三万件纸甲,可见这种装备已经是当时的正式列装军队了。
俱酒立即兴高采烈地跑到了田系的办公场所,一边跑一边高声喊叫:“田系!田系!”
田系此时俨然已经是整个南郑政权的首席科学家,他的居所内大型图纸、算盘、三角板、圆规等应有尽有。
田系赶忙从一堆图纸中直起身来,匆匆迎上:“属下见过少子!”
俱酒一把抓住田系的双肩:“田系,作坊前的纸疙瘩找到用处了,可以用来作为铠甲!”
田系一听,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少子是说……用纸做铠甲?”
俱酒眉飞色舞地道:“不错!不错!”
言毕,一屁股坐在田系宽大的设计台前,顺手掏过一大张空白设计用纸,立即将自己后世看过的视频知识在纸上比比划划地画将开来。
纸甲的制作就是将纸张折叠成三寸厚的方块,然后用锤子反复锤实,四个角用铁钉固定,做成一块块纸质的甲片,然后再缀缝成甲。
若论刚硬,纸张确实不敌铁片,但从微观结构上看,纸甲是由纸纤维构成,含有丰富的高度弹性胶原蛋白,这些纤维相互交织,既强又韧。
纸甲在制作过程中,纸张经过捶打,纤维的密度更高,只要叠压至一定的厚度后,就会形成多层细密的纤维网络。
当箭镞或刃尖作用于纤维时,纤维受到拉伸变形,纤维网将把集中于一点的冲击能向四周区域传播,所有能量平均分配到甲片中。
外力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纤维的断裂能,冲击波能量在相对大面积内被吸收,增加了受力面积,抵消外力的冲击,
同时纸甲层层叠叠的结构,也使外力能够一层又一层地被抵消。
当面对外物的攻击,起到防御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以柔克刚”的道理。
后世高科技的卡芙拉防刺服也是这个原理。
纸甲可以直接祼露,也可以罩以绢布或织物。纸甲和织物可以根据需要印染成不同的颜色,以此区分不同的兵种或不同的方队。
纸甲特别轻便,其重量几乎是同体积铁甲的七分之一。即使遇雨吸水之后,也比铁甲要轻一半左右,且遇水之后防御能力还会大幅提升。
国外的一档名为《流言终结者》的节目,曾针对中国古代的纸甲进行过还原和测试,测试结果证实,无论是箭射还是刀砍,纸甲的防护能力均不逊于同时期的铁甲。
《流言终结者》中对纸甲的测试
纸甲唯二的缺点:一是防火性不及铁甲,二是耐久度不及铁甲。
防火性可以湿水来解决,耐久度这东西无解,可能经过一场战役,部分甲片就废了,但好在便宜啊!
田系对少子的提议半信半疑,但这位少子的许多奇思妙想,都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尽管听上去是如此的不靠谱,田系还是立即组织人手,按照俱酒的图纸开始了施工。
经过一番折腾,一件战国版的纸甲终于制作完成了。
俱酒召集众多墨匠和属官,在汉水军校的演武场上,对纸甲进行了严格的测试。
首先测试其机动性。令三名体形相近的健卒,分别穿纸甲、皮甲和铁甲,进行机动性测试。
三人分别通过二里地的越野跑、四百米障碍跑,以及进行一些常规的厮杀格斗动作。
身披铁甲的健卒,跑到半途就彻底累趴下了,因为南郑的铁甲还在初级阶段,甲片厚薄不一,重量不好控制。
身披皮甲的健卒,堪堪跑完了全程,但整个人也累得不行,结束之后大口喘着粗气,身体机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身披纸甲的健卒,则轻松地完成了全程的科目,整个人面不改色、气不长出。
第二轮测试其防刺、防射性能。
在五十步之内,用强弓劲弩向三套铠甲进行射击。铁甲以毫发无损的战绩完美胜出;
皮甲和纸甲居然不分上下,大部分箭镞无法洞穿甲片。少部分穿过甲片的箭镞,测量其露出的箭尖,纸甲只露出寸许,而皮甲却达到了二寸有余。
假如是在战场之上,那么这点力道,都只会伤及皮肉,不会危及生命,但明显纸甲纤维比皮甲的阻力更大一些。
第三轮测试刀砍、箭刺、戈刺,铁甲、皮甲和纸甲都挡住了刀劈剑刺。在手持长戈,加上助跑的情况下,皮甲被刺穿了,但纸甲和铁甲一样,居然都挡住了戈刺,令现场一众人等大跌眼珠。
第四轮测试锤击,锤击作为钝器攻击,最致使的伤是内伤。将三套铠甲放置于土墙之上,分别用大锤猛击,然后观察土墙上的坑印深浅,纸甲居然以锤坑最浅胜出。
俱酒又命人将纸甲洒水浸湿,纸甲湿水之后的防御能力竟然成倍增加,特别是在对付箭镞进攻时,防御能力更胜一筹。
纸甲的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面对这种更为轻薄、经济实用的铠甲,俱酒立即下令组建多个造纸工坊,不追求什么光洁度、书写性能,只要能做纸甲就行。
此时的南郑手工业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出现了专业的手工业工人,三班倒的工作机制,以及以米粮为薪水的薪酬制度,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纸甲的生产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为了尽快扩大产能,俱酒下令全民参与,村夫野老,妇孺长幼,都领取了生产一定纸甲的任务,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能。
首批身披纸甲的士兵进行了严格的军演,纸甲经受住了模拟战争的考验,前线士兵由怀疑到认可,纸甲在南郑军中终于取得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