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科举改制
收藏【第一小说网www.diYishU.Cc】,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无弹窗免费阅读!
把荀子的学说加入科举考试,也并非是朱高炽的临时起意。
或者说,加入荀子的学说的确是受到金幼孜的启发。
但要对科举改革动刀,却是自登基以来,便一直在酝酿的准备。
内阁、礼部甚至也都知道皇帝准备改革科举制度。
历史上,朱高炽受限于各方的掣肘,对科举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主要也只是定下了今后录取榜单的比例。
按照朱高炽既定的科举改制,大明日后的录取榜单会被分为南、北、中三榜。
北榜为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榜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庐州、凤阳二府,徐、滁、和三州;余者皆属南榜。
三榜的录取比例,大致约为南榜录取55%,北榜录取35%,中榜录取10%。
看起来似乎是中榜最惨,南榜最好,但实际上南榜依旧还是惨。
因为另外两榜的考生数量,加起来可能都不如南榜的一半多。
南榜就惨了,他们要在更多的考生里头,去疯狂地内卷,卷这不过55%的进士名额。
当然,朱高炽这么干是对的,因为江南士绅真的太能考了,哪怕定了进士录取名额,作为平衡南北的考量。
到了明朝的中晚期,还是出现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现象……
“陛下圣明!”
轮到夏原吉出场了,他先是拱手恭维了一番,接着才是一脸平静淡然地说道:“不过,若要将荀子之学加入科举,臣这里却是已有一些方略!”
杨士奇闻言先是惊诧,惊诧过后又是了然。
这就不奇怪了!
夏原吉早已被林煜的一节课所折服,算是林煜放在天牢狱外的“好弟子”。
这次,夏原吉也不仅仅是在为林煜开脱……
“有何方略,但讲无妨!”
得到了皇帝首肯,夏原吉方才淡淡说道:“陛下,自我大明开国以来,科举便以前代理学传注为标准,凡诸色户计制度、龙纹之禁皆是如此,这本是太祖高皇帝照顾尊重天下文人士子……结果,却有了洪武三十年二月的春夏榜案!”
什么是春夏榜案呢?
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明初开国非常有名的南北榜大案!
与营销号、电视剧改编不同,南北榜案发生的时间,不在大明刚开国,而是发生在了洪武末期。
这才正常,大明刚开国的时候,朱元璋正是年富力强,手下文臣武将如云,谁敢故意挑起这等大案?
没错,就是故意的。
虽然电视剧、营销号进行了部分美化,但真实的南北榜案,就是南方的官绅对老年的洪武皇帝,进行的一番明晃晃的试探。
须知,洪武四年的大明首次科举,北方已经凋敝成了那个样子,但北方进士依旧中了50人,而那一年南北总共录取120人,北方接近了40%的录取比例。
比不上南方的录取多,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可等到了洪武三十年,洪武末年的最后一次科举,北方进士一个没有,全是南方进士。
这任谁都能看得出来有鬼了!
朱元璋自是大怒,下旨成立十二人的调查组进行彻查,然后查出来的结果,却是让老朱瞠目结舌。
凡是呈递上来的文章,尽皆文理不佳,还有犯忌之言(这几乎是扯淡了,都来考进士了,不是地方考试,能连这都不懂,这可是洪武三十年,不是洪武元年)。
这下,老朱算是明白了。
是江南官绅认为自己老了,准备要跳出来夺权了!
还不是明着夺权,而是对北方官绅采取权力封锁,准备通过科举把北方人全部挤出权力中心。
这场大案的结果,就是主考官要么杀头,要么凌迟,运气好的就抄家流放三千里。
其中仅有两人幸免,因为这两人复阅后兴许是害怕了,所以列出了北方考生的佳卷。
洪武朝的江南官绅,做出的第一次权力试探,换来的是老朱直接开刀乱杀。
夏原吉现在旧事重提,便是在有意提醒朱高炽:“洪武三十年,春夏榜案何其惨烈,我大明科举以程朱理学传注为准,已然是让科举,乃至儒家都成了一滩腥臭死水,若再不行改革更化,则昔年旧案怕是又将重演。”
朱高炽强行定下南北录取比例,就是对江南官绅的一次敲打。
或许可能还有后续,但后续还没来,朱高炽就先驾崩了。
朱瞻基同样也是存着慢慢来的心理,先维持现状,再对大明慢慢改革,循序渐进,反正他“春秋鼎盛”。
然后……
朱瞻基也驾崩了。
林煜甚至有时候也在想,朱高炽、朱瞻基连续两代帝王光速的驾崩,其中是不是真有文官的手笔?
是文官准备铤而走险,从皇帝手里夺权了。
不是的话,这个时间点卡得也真是太好了,连续两代皇帝的驾崩,导致堡宗主少国疑,文官的权力开始迅速**。
“……”
朱高炽没有斥责,而是陷入了沉思。
过了良久……
朱高炽方才开口说道:“祖宗法度不可违……”
金幼孜忽地插了一嘴:“陛下,尊太祖遗训固然无错,但若果真如此言所说,那我大明对日本、朝鲜、吕宋、小琉球岂不是都不能再妄动刀兵?再者,太宗陛下因安南不遵我大明天朝,妄图拥兵侵土,太宗陛下便将其扫平,并置交趾布政司,此为收复失地,维护天朝上国之尊严,何来不遵祖法?”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韩非子说的是当真没错,文人的嘴太能说了,想要什么理由,那就编呗!
“那……金爱卿,你准备怎么改?”
这句爱卿,算是表明了朱高炽的态度。
夏原吉也舒了口气,对着金幼孜回了个感谢的眼神。
夏原吉当下拱手道:“陛下,这首先第一步,便是着令礼部、内阁,召集天下儒生,对科举类目注解进行重新编纂,并且其中至少加入五分之一的《荀子》内容,因为荀子为儒家五圣,自当占有五分之一的内容!”
开口就是五分之一,这夏原吉是真敢要啊!
他的理由听起来似乎很充分,但实际完全就是在耍流氓了。
这些儒家圣人里,除了拥有理学和“四书”的孟子占了较多份额,其余三位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把荀子的学说加入科举考试,也并非是朱高炽的临时起意。
或者说,加入荀子的学说的确是受到金幼孜的启发。
但要对科举改革动刀,却是自登基以来,便一直在酝酿的准备。
内阁、礼部甚至也都知道皇帝准备改革科举制度。
历史上,朱高炽受限于各方的掣肘,对科举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主要也只是定下了今后录取榜单的比例。
按照朱高炽既定的科举改制,大明日后的录取榜单会被分为南、北、中三榜。
北榜为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榜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庐州、凤阳二府,徐、滁、和三州;余者皆属南榜。
三榜的录取比例,大致约为南榜录取55%,北榜录取35%,中榜录取10%。
看起来似乎是中榜最惨,南榜最好,但实际上南榜依旧还是惨。
因为另外两榜的考生数量,加起来可能都不如南榜的一半多。
南榜就惨了,他们要在更多的考生里头,去疯狂地内卷,卷这不过55%的进士名额。
当然,朱高炽这么干是对的,因为江南士绅真的太能考了,哪怕定了进士录取名额,作为平衡南北的考量。
到了明朝的中晚期,还是出现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现象……
“陛下圣明!”
轮到夏原吉出场了,他先是拱手恭维了一番,接着才是一脸平静淡然地说道:“不过,若要将荀子之学加入科举,臣这里却是已有一些方略!”
杨士奇闻言先是惊诧,惊诧过后又是了然。
这就不奇怪了!
夏原吉早已被林煜的一节课所折服,算是林煜放在天牢狱外的“好弟子”。
这次,夏原吉也不仅仅是在为林煜开脱……
“有何方略,但讲无妨!”
得到了皇帝首肯,夏原吉方才淡淡说道:“陛下,自我大明开国以来,科举便以前代理学传注为标准,凡诸色户计制度、龙纹之禁皆是如此,这本是太祖高皇帝照顾尊重天下文人士子……结果,却有了洪武三十年二月的春夏榜案!”
什么是春夏榜案呢?
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明初开国非常有名的南北榜大案!
与营销号、电视剧改编不同,南北榜案发生的时间,不在大明刚开国,而是发生在了洪武末期。
这才正常,大明刚开国的时候,朱元璋正是年富力强,手下文臣武将如云,谁敢故意挑起这等大案?
没错,就是故意的。
虽然电视剧、营销号进行了部分美化,但真实的南北榜案,就是南方的官绅对老年的洪武皇帝,进行的一番明晃晃的试探。
须知,洪武四年的大明首次科举,北方已经凋敝成了那个样子,但北方进士依旧中了50人,而那一年南北总共录取120人,北方接近了40%的录取比例。
比不上南方的录取多,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可等到了洪武三十年,洪武末年的最后一次科举,北方进士一个没有,全是南方进士。
这任谁都能看得出来有鬼了!
朱元璋自是大怒,下旨成立十二人的调查组进行彻查,然后查出来的结果,却是让老朱瞠目结舌。
凡是呈递上来的文章,尽皆文理不佳,还有犯忌之言(这几乎是扯淡了,都来考进士了,不是地方考试,能连这都不懂,这可是洪武三十年,不是洪武元年)。
这下,老朱算是明白了。
是江南官绅认为自己老了,准备要跳出来夺权了!
还不是明着夺权,而是对北方官绅采取权力封锁,准备通过科举把北方人全部挤出权力中心。
这场大案的结果,就是主考官要么杀头,要么凌迟,运气好的就抄家流放三千里。
其中仅有两人幸免,因为这两人复阅后兴许是害怕了,所以列出了北方考生的佳卷。
洪武朝的江南官绅,做出的第一次权力试探,换来的是老朱直接开刀乱杀。
夏原吉现在旧事重提,便是在有意提醒朱高炽:“洪武三十年,春夏榜案何其惨烈,我大明科举以程朱理学传注为准,已然是让科举,乃至儒家都成了一滩腥臭死水,若再不行改革更化,则昔年旧案怕是又将重演。”
朱高炽强行定下南北录取比例,就是对江南官绅的一次敲打。
或许可能还有后续,但后续还没来,朱高炽就先驾崩了。
朱瞻基同样也是存着慢慢来的心理,先维持现状,再对大明慢慢改革,循序渐进,反正他“春秋鼎盛”。
然后……
朱瞻基也驾崩了。
林煜甚至有时候也在想,朱高炽、朱瞻基连续两代帝王光速的驾崩,其中是不是真有文官的手笔?
是文官准备铤而走险,从皇帝手里夺权了。
不是的话,这个时间点卡得也真是太好了,连续两代皇帝的驾崩,导致堡宗主少国疑,文官的权力开始迅速**。
“……”
朱高炽没有斥责,而是陷入了沉思。
过了良久……
朱高炽方才开口说道:“祖宗法度不可违……”
金幼孜忽地插了一嘴:“陛下,尊太祖遗训固然无错,但若果真如此言所说,那我大明对日本、朝鲜、吕宋、小琉球岂不是都不能再妄动刀兵?再者,太宗陛下因安南不遵我大明天朝,妄图拥兵侵土,太宗陛下便将其扫平,并置交趾布政司,此为收复失地,维护天朝上国之尊严,何来不遵祖法?”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韩非子说的是当真没错,文人的嘴太能说了,想要什么理由,那就编呗!
“那……金爱卿,你准备怎么改?”
这句爱卿,算是表明了朱高炽的态度。
夏原吉也舒了口气,对着金幼孜回了个感谢的眼神。
夏原吉当下拱手道:“陛下,这首先第一步,便是着令礼部、内阁,召集天下儒生,对科举类目注解进行重新编纂,并且其中至少加入五分之一的《荀子》内容,因为荀子为儒家五圣,自当占有五分之一的内容!”
开口就是五分之一,这夏原吉是真敢要啊!
他的理由听起来似乎很充分,但实际完全就是在耍流氓了。
这些儒家圣人里,除了拥有理学和“四书”的孟子占了较多份额,其余三位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